「南」代表中國香港,「北」代表中國大陸。這樣一說就明白是啥意思了,對嗎?
② 股市裡面,什麼是北向資金什麼是南向資金
北向資金,就是從南方來的資金,通常指通過香港市場流入A股的資金,也就是所謂外資。南向資金,自然是南下流入香港市場的資金了。
在股市中,「南」代表中國香港,「北」代表中國大陸。從滬港通衍生出來的概念。香港買滬市叫北上,滬市買香港叫南下。
2019年8月19日,北向資金凈流入84.83億元,為今年以來北向資金第六大單日凈流入規模。同時,近期央行披露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占外資持股比例達63.71%。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16473.00億元,較一季度末的16838.88億元減少365.88億元。此外,二季度大盤呈下跌態勢,北向資金整體出現凈流出,不過持股市值不降反升,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北向資金的選股能力。
(2)2015資金南下擴展閱讀:
中國大陸資本流動是受到管制不是自由流動的,但是香港的資本流動是自由流動的,人民幣升值期間會有很多香港資金和國際資金通過各種非正常渠道進入內地,博取人民幣升值的收益。
二季度大盤呈下跌態勢,北向資金整體出現凈流出,不過持股市值不降反升,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北向資金的選股能力。
③ 港股南下資金是什麼意思
你好,南下資金是指內地的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買入香港聯交所股票的資金。
④ 什麼是北向資金和南向資金
1、北向資抄金:北向資金又被稱為北上資金,北向資金通常是指通過滬、深港通從香港市場流入A股的資金,即資金由南向北進入A股市場。在中國股市中,一般「北」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
2、南向資金:南向資金是指內地的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買入香港聯交所股票的資金,即資金由北向南進入港股市場。內地的股票也有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而這個資金被稱為南下資金。
(4)2015資金南下擴展閱讀:
北向資金和南向資金的區別:
1、投資者不同
南向資金的投資者主要是內的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而北向資金的投資者主要是來自香港或者國際上的投資者。
2、資金流向不同
南向資金是指內地的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買入香港聯交所股票的資金,即資金由北向南進入港股市場。北向資金通常是指通過滬、深港通從香港市場流入A股的資金,即資金由南向北進入A股市場。
3、每日限額不同
南向資金包含了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前往香港的資金,每日限額是滬港通下港股通和深港通下港股通每日額度各420億元人民幣。北向資金包含了通過港交所來到A股的資金,滬股通和深股通每日額度為各520億元人民幣。
⑤ 股市中常說的北上、南下資金分別指的是什麼,有何區別
在我們看新聞時,可能會不時碰到關於北上資金、南下資金的消息,它們通常會占據財經新聞板塊的重要位置。那麼,它們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地說,滬股通、深股通要實現的功能就是讓外國、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投資者可以藉由香港的途徑順利購買到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的功能則是讓內地的投資者可以購買到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股票。
由於香港的地理位置處於南面,所以經由香港進入內地的投資資金便被形象地稱為北上資金。內地投資者通過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購買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股票,便被稱為資金南下。由於陸港通對內地的個人投資者參與港股通設置了資產限制,所以普通股民對南下資金不怎麼關注,對北上資金的動向關注較多。北上資金的流入流出狀態常被視為市場行情的風向標,其資金布局的方向、持倉的股票往往也會成為很多投資者苦心琢磨的對象。
⑥ 內地資金南下,是否是港股大漲的原因
新年以來,香港股市異常火爆,重要原因是大量南下資金流入港股,1月19日,南向資金全日凈買入港股265.93億港元,創出新高,恆生指數由此大漲2.7%,恆生指數也成為近年來全球漲幅最大的指數。
內地資金第三次大規模流入港股
目前市場投資熱情非常高,由於基金表現優異,大量資金湧入基金。易方達基金1月19日公告顯示,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已於1月18日結束募集。截至1月18日該基金累計有效認購申請金額(不包括募集期利息) 已超過發售公告中規定的首次募集規模上限150億元。該基金1月18日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為6.253716%。據此計算,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認購規模達2398.58億元,創下公募基金歷史上單只基金認購規模最大的紀錄。
上周南方阿爾法、富國價值創造、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易方達戰略新興產業等基金認購金額均超百億,新年僅僅兩周,就有幾千億資金想要進入股市。這種熱情,也給基金出了難題,一方面是大量資金申購基金,另一方面是一些A股估值已偏高,怎麼辦?
港股就成為基金的選擇,同樣的股票港股估值偏低,2020年全球股市普遍上漲,但港股是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之一,恆生指數2020年下跌3.4%,遠遠落後於A股。
水往低處流,使得新年內地大量資金流入港股。機構借道ETF搶籌,19日,港股ETF也放量大漲,華安CES港股通精選ETF、招商上證港股通ETF漲停,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50ETF盤中漲停,收盤漲7.49%。多隻場內ETF溢價率高達8%,有的甚至高達12%。截至1月18日,華夏恆生ETF最新規模達到109億元人民幣,一舉成為最大的港股ETF,年初以來規模增長超20億元。
資金湧入造成部分港股暴漲,19日,華潤置地漲10.2%領漲藍籌,安踏體育漲9.4%創歷史新高,舜宇光學科技漲7.9%創新高,比亞迪電子漲15.8%,美團漲4.9%創新高。截至1月19日,港股上的中國中車今年暴漲46%,聯想控股暴漲39%、國泰君安國際、中芯國際、海通國際均上漲37%,騰訊、美團等均創出歷史新高。
內資進港股共有三次,2007年為初次,2015年為第二次,2021年為第三次,這一次顯然資金更多,准備更充分,由此,市場人士預計今年港股將表現突出。
⑦ 資金南下,對於北方經濟的影響大不大呢
周二兩市早盤弱勢震盪,午後加速回落,創業板指跌超2%。盤面上,鋰電、軍工等高位抱團板塊延續調整,資金高低位切換明顯,低位題材股大幅活躍,具有安全邊際的房地產、銀行等低估值權重均有所表現。板塊方面,賽馬、電子煙、有機硅等板塊漲幅居前,超級品牌、航運、碳纖維等板塊跌幅居前。資金方面,北向資金19日凈流入9.18億,其中滬股通凈流入11.39億,深股通凈流出2.21億。整體來看,個股漲多跌少,市場賺錢一般。
⑧ 南下資金與北上資金為什麼會越拉越大,南下-北上為正是否意味資金外流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北上資金約7700億,南下資金約8200億,南下大概多了500億資金。
這個資回金量還答談不上外流。
就算沒有港股通,資金也會通過其他渠道出去的。
相反,北上資金很多是長期資金,是可以值得期待與跟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