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近10年白銀價格走勢圖。越詳細越好
下面這個是月線圖,再小一點級別的K線圖不清晰,這個清晰度剛好:
② 白銀歷史最高價格是多少
歷史最高是2011年4月漲到過近50美元一盎司,換成人民幣靠近10塊錢1克。
1、最高是2011年4月漲到過近50美元一內盎司,容換成人民幣靠近10塊錢1克的樣子。歷史最低是1993年初掉到3.5多點一盎司,按現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算是7毛錢多點1克。
2、美元與白銀的關系是可以判斷白銀的短期走勢。當美元短期表現比較堅挺,則白銀通常情況下會下跌,而相反,當美元表現疲軟,白銀價格則會上漲。
3、白銀的價格按重量計算。這個價格為每盎司白銀的美元價格。
在貴金屬和寶石市場中有幾種稱重的方法。國際上最常用的就是金衡制(TROY),一個金衡制(TROY)盎司約等於31.10克;而一個常衡盎司約等於28.35克。
③ 白銀現在多少一克,歷史以來最高和最低價各是多少
白銀價格每天都在波動,每天都可以在網上網路一下。歷史最高是2011年4月漲到過近美元一盎司,換成人民幣靠近10塊錢1克的樣子。歷史最低是1993年初掉到3.5多點一盎司,按現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算是7毛錢多點1克。
白銀的價格按重量計算。這個價格為每盎司白銀的美元價格。
在貴金屬和寶石市場中有幾種稱重的方法。國際上最常用的就是金衡制(TROY),一個金衡制(TROY)盎司約等於31.10克;而一個常衡盎司約等於28.35克。
國內市場的白銀以克/人民幣計價。
影響現貨白銀價格的重要經濟指標。
非農業就業人數。非農數值減小,表示經濟步入蕭條。企業減少生產。利空美元,利好現貨白銀;反之則利空白銀。
美國貿易經常帳 (Current Account)。經常帳逆差擴大,該國貨幣貶值。利空美元。利好現貨白銀;反之亦然。
美國貿易赤字。若貿易赤字擴大,進口大於出口,利空美元,利好現貨白銀;反之則利空現貨白銀。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但經濟增長緩慢,當通脹上升,市場保值需求增強的情況下,現貨白銀因為抗通脹,增值保值而大幅上漲。
失業率。失業率下降,代表整體經濟健康發展,利好美元,利空現貨白銀;反之利多白銀。
新屋銷售。銷售數量增加若低於預期,利好美元,利空現貨白銀;反之亦然。
耐用品訂單。若數據增長,則表示製造業情況有所改善,利好美元,利空現貨白銀;反之亦然。
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消費者信心上升,預計消費增長,聯儲將提高利率,利好美元,利空現貨白銀;反之則利好白銀。
國內生產總值GDP 。通常GDP越高,意昧著經濟發展越好,利率趨升,匯率趨強,白銀價格趨弱。
工業生產指數。若指數上揚,代表經濟好轉,利率可能會調高,對美元應是偏向利多,對現貨白銀利空;反之為利多。
采購經理人指數(PMI)。PMI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高於50%時,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利多美元,利空現貨白銀;低於50%則利多現貨白銀。
耐用品訂單。若該數據增長,則表示製造業情況有所改善,利好美元,利空現貨白銀;反之則為利多白銀。
就業報告。失業率降低或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表示景氣轉好,利率可能調升,對美元有利,利空現貨白銀;反之則利多現貨白銀。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PPI上揚對美元來說大多偏向利多美元,利空現貨白銀;反之亦然。
零售銷售指數。若指數提升,代表個人消費支出的增加,經濟情況好轉,如果預期利率升高,對美元有利,利空現貨白銀;反之利多現貨白銀。
能源庫存與利用率。若能源庫存減少則將使價格上漲,利多現貨白銀;若美國的能源利用率良好,利多美元,利空現貨白銀。
白銀價格-網路
④ 一年內白銀預計白銀走勢
白銀投資前景1、商品屬性: 傳統工業需求 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十分悠久的貴金屬,由於歷史上銀的開采量很小,甚至到了公元17世紀之前,它的價值都要貴於金。白銀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應用於電子電氣、感光材料、醫葯化工、消毒抗菌、環保、白銀飾品及製品等領域。其應用要比其他貴金屬都要廣泛。電子電器是用銀量最大的行業,包括電接觸材料、復合材料和焊接材料。鹵化銀感光材料也是用銀量最大的領域之一(包括攝影膠卷、相紙、X-光膠片、熒光信息記錄片、電子顯微鏡照相軟片和印刷膠片等)。銀還用於化學化工材料,包括銀催化劑,如廣泛用於氧化還原和聚合反應,用於處理含硫化物的工業廢氣等。還有電子電鍍工業制劑,如銀漿、氰化銀鉀等。 新的需求:低碳技術的發展將是白銀的需求出現爆炸式增長 過去幾年白銀使用率上升的領域主要包括健康保健、再生能源領域。 白銀用於醫葯與抗菌材料,其殺菌性能較鋅強近2000倍,銀系列抗菌材料的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白銀是低碳經濟能源裝置中最核心的材料之一(低碳技術涉及電力、交通、建築、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門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白銀普遍應用於多項可以減緩甚至消除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科技中。比如汽車工業,通過白銀提純,用於控制車輛廢氣排放的催化劑。還比如手機、電子工業、新能源、太陽能電池、風能、發電機那些重要的導電部分,白銀取代其他污染型材料,白銀在所有金屬中是最好的電和熱的導體,其他金屬沒有辦法和白銀比。還比如,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裝置也要使用到白銀。 白銀在工業金屬上的地位遠比黃金重要,供給銷蝕的情況也比黃金更嚴重,白銀的廣泛工業用途造成白銀的快速銷蝕。黃金會被大量的回收基本上並未被消耗掉。但白銀在多數工業用途上,是實際被消耗掉,永遠地消失。白銀在工業應用中,幾乎都是微量使用其價格上漲對於整體產品的價格影響不大,所以說其價格彈性很大。 2、金融和投資屬性: 白銀在歷史上長時間作為貨幣存在 白銀曾經在歷史上作為貨幣,和大多數國家實行金本位制不同的是,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銀本位制國家,從明朝開始就已經將白銀作為本位貨幣,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才予以廢除,白銀在中國歷史上一度占據不可比擬的位置,不過時過境遷,如今的白銀已然被大多數人遺忘。所以說,白銀同黃金一樣具備貨幣功能。兩者一直以來保持一定的穩定關系,金銀復本位制中金銀的法定比價大概固定在16:1之間,上世紀80年代以後,兩者的價格開始脫鉤,差距逐步拉開,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黃金、白銀價格趨同性重現。目前的比價接近60:1。 已成為重要的投資工具 宋鴻兵:「我看好白銀的投資價值的根本原因和黃金是一樣的,那就是美元體系的危險性越來越大,而黃金、白銀是美元體系的信心指數。在經歷了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美元體系非但沒有得到加固,反而是危險性越來越大,因此,黃金、白銀價格的上漲是必然的」。 白銀的投資途徑較為廣泛,除了期貨、白銀基金、白銀股票等權證產品外,還有白銀流通紀念幣(法定貨幣)、老幣、銀質紀念品、獎牌、工藝品等。投資功能比工業用途更能推升銀價,尤其是爆發金融危機或者大通脹時期。 中國民間的儲藏需求增長很快 由於歷史原因,建國後中國黃金白銀儲備很低(包括近代戰爭賠款和蔣介石運走台灣大量黃金白銀)。過去長期以來,中國通過多種政策限制民間儲藏黃金白銀。1982年前嚴禁國民持有黃金,1999年放寬了國民收藏黃金的限制;80年代後開始發行金銀幣,但很稀少,2000年後才增加發行;2000年後中國政府全面放開黃金白銀經營,取消統購統配政策;2002年10月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開設了黃金的交易,但直到2005年7月才正式向個人開放,2006年10月30日白銀延期合約業務正式掛牌交易;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合約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 近年來,隨著國內富裕階層的形成,社會游資豐富,投資需求很大,大量的社會閑散資金找不到出路,工業生產的過剩已經不能夠吸納這些資金。這個時候資產價格就會上漲。近幾年的黃金白銀儲藏熱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這種需求才剛剛開始。當今世界人均擁有黃金為30克,但是中國只有3.5克,不到印度的1/5。所以說,中國民間的自發意識和潛力是很大的。尤其是中國歷史上長期是銀本位的貨幣制度,人們對於白銀更有偏愛,更容易接受。 3、供應擔憂: 供應顯示緊張 白銀市場結構性供應不足已經15年了——製造業需求超過了傳統的供給,缺口主要靠政府拋售庫存來彌補。白銀現在已經探明出來的只能開采14年,樂觀的估計也不會超過20年。全球白銀的存量只有3萬多噸,黃金有15萬多噸,相當於只有黃金的1/5,但是,目前黃金的價格卻是白銀的60多倍。而且,白銀的工業消費需求是在不斷遞增的。常年白銀消費量和銀礦產出量的差值是每年4000多噸。也就是說,工業需求在現有的庫存中不斷提取白銀,按照這個速度,在未來8年的時間里,白銀現有的存量就會被消耗殆盡,這個估計僅僅是基於白銀的實物需求,還沒有考慮投資性需求。因此,基於未來白銀存量的極度短缺,在未來十年裡,白銀價格將會有大幅度上漲。 近20年來全球沒有發現大型的銀礦。還有,由於白銀主要是以夾生礦存在,單體礦較少,白銀的礦產很難出現大的集中供應。所以很好會出現因為地質發現而供應大增。近半成白銀供給來自鉛精礦。 中國的出口是最不確定因素,可能成為價格上漲的導火索 對世界白銀市場來說,最大的不確定性來源於:中國政府是否繼續出售其白銀儲備以及中國剩餘儲備的總水平如何。根據美國政府公布的統計資料,美國的銀儲備實際上已耗盡。這樣,中國白銀就成了世人關注的對象,但這些信息很不透明,據說儲量已經很少。2000年以後中國累計出口國際市場近3.5萬噸白銀。中國的出口動機可能會為了創匯,這反過來嚴重壓抑了國際市場價格,使得2000-2005年國際白銀價格一直徘徊在5-7美金/盎司。今天看來真是賣到了地板價。中國出口的增長潛力已經很小,同時已經開始在增長購買黃金儲備。稀土等國家優勢戰略資源也開始得到保護。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白銀出口可能會一天關閉,想想看,國際市場會怎樣反應。 4、國際黃金問題的影響 2008年爆發次貸危機,隨後2010年爆發主權債務危機,這背後有一個主權貨幣危機的問題。同時,黃金問題(金本位)被很多人開始重新重視,據一些內部的研究:黃金20年來被極大空頭銀行把持,並且據說美聯儲的黃金儲備幾乎消耗殆盡,國會要求審計美聯儲資產,這一系系列事件的背後究竟有什麼內幕?有什麼邏輯?都值得投資人去注意,去探索。 但無論如何空頭銀行的存在,20年來的唱衰黃金價格,大量銀行的紙黃金泡沫,背後的真相總會一天大白於天下。這背後存在的或許就是未來世界貨幣體系的新邏輯。 這對白銀的價格將起到重要影響。 4、價格觀察 1、80年代的價格高峰時期 2、萊特兄弟白銀操縱案對白銀市場後來的影響 3、從巴菲特到巴克萊銀行囤積白銀 4、白銀ETF的發展對市場的深遠影響 80年代價格高峰以後,為什麼白銀價格跌幅遠遠大於黃金, 白銀價格長期低估,大概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1、80年代萊特兄弟白銀操縱案對此後20年的白銀市場造成深遠影響,使其後來的價格跌幅遠遠高於黃金。 2、80年代價格高峰後,新的技術革命(尤其環保新能源低碳技術)還沒有得到大范圍的應用,新的工業需求還未出現爆炸式增長。 3、中國人民銀行的白銀儲備拋售,以及2000年以後,中國放開了民間的白銀出口,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出口了3萬 多噸白銀。中國的官方拋售和海量出口壓制了國際市場價格,而當初出口目的就是為了創匯(真金白銀換美鈔?),所以中國未來出口政策的調整是潛在的重要影響因素。 4、空頭銀行的壓制(包括摩根大通和匯豐,美國國會要求調查,警惕和關注!!)目前由於埃及總統下來引起的中東地區政局動亂。對白銀價格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和支撐作用,預計今年會漲至一萬元一公斤以上。
⑤ 白銀價格的沿革波動
白銀作為貨幣和價值儲藏手段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1816年,英國實施《金本位法》,確定英鎊紙幣只盯住黃金,英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國家層面廢除白銀貨幣地位的國家。19世紀下半葉,西方各國在貨幣方面開始跟隨英國實行金本位。20世紀初,世界主要國家只有中國還是完全的「銀本位制」。1935年,國民政府實施「法幣改革」,徹底放棄了用銀元做貨幣,這意味著世界上最後一個重要的國家放棄了銀本,白銀價格隨後跌到歷史最低水平,其商品屬性超過金融屬性。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告瓦解,美國政府開始放開對金銀的價格管制。白銀價格得以隨市場需求自由波動,銀幣的內在價值也超過了面值。 白銀的歷史價值經歷了古代高價期、近代動盪期、現代炒作期和當代穩步增長期四個主要歷史時期。1、古代高價期天然銀多半是和金、貢、銻、銅或鉑成合金,天然金幾乎總是與少量銀成合金。我國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稱為ELECTRUM,就是一種天然的金、銀合金,含銀約20%。最初由於人們取得銀的量很小,使得它的價值比金還貴。在大約公元前1780-1580年間埃及王朝的法典中規定,銀的價值是金的兩倍。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講到:「……而銀的開采卻以礦山勞動和一般比較高度的技術發展為前提。因此,雖然銀不那麼絕對稀少,但是它最初的價值卻相對地大於金的價值。」
白銀在古代價值幾何?蘇軾被貶至黃州時,盡管覺得"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儉"之後,全家810 人每月用四千五百錢尚能有所結余,基本生活仍能得到保障。(蘇軾:《答秦太虛書》)可是對於蘇軾一家來說,每月的生活開支也僅值銀三兩。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 袁崇煥殺毛文龍,得到士兵兩萬八千人,上書皇帝要求:「歲餉銀四十二萬,米十三萬六千」。就是說,一萬人的部隊,每年需要軍餉15萬兩。每名戰士一年花費15兩白銀,按明代一兩等於37.8克,那麼567克白銀就是一個士兵全年的生活費了。再如戚繼光在東南沿海募兵,規定每人年餉銀為10兩,到北方薊鎮後,守衛邊牆的募兵年餉增至18兩。這都是戰略要地的募兵價格,如果不是要參加重要戰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價格要更低:明修《武進縣志》稱當地 「受募者日銀一分」,年薪還不足4兩。
2、近代動盪期明清時期中國和日本的銀價都明顯貴於世界市場,在19世紀中葉之前,中國在與西方的貿易中擁有巨額順差(與英國的鴉片貿易除外),而中國採取白銀結算,於是歐美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即使在中國已經不再擁有巨額順差的情況下,與中國的貿易也導致了世界白銀價值的不穩定。
進入20世紀,國際金本位制在建立之後屢經顛簸,而白銀似乎成了被遺忘的角落。隨著黃金在國際儲備和貿易中的地位日益增加,白銀的價格也日益滑落。1910年,每盎司黃金的價格是每盎司白銀價格的38倍左右,到了1930年則提升到近63倍, 1940年提升到近100倍!也就是說,在1910年選擇持有白銀作為儲備工具的人,在30年後的財富將只有選擇黃金為儲備工具的人的 30%。
3、現代炒作期
1960年代以後,形勢明顯有所改觀,因為金本位顯然難以維持,貨幣自由浮動只是時間問題。通貨膨脹的陰影日益明顯,由於各國政府禁止個人持有黃金,希望購買貴金屬保值的投資者只能選擇白銀,這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黃金價格。到了1970年,黃金與白銀的比價降低到了23 倍,這是20世紀以來的最底點。在商品市場大牛市的背景下,許多交易商和銀行家把大筆資本投入了商品期貨和現貨投機,期貨價格反過來影響了現貨。在黃金和白銀產量大大提高,國際市場流動性很強的1970年代,美國的期貨交易商近乎壟斷了世界白銀市場,並促使銀價飛漲。
1970年代初期,白銀價格大致在2美元每盎司左右徘徊——這個數字看起來很低,但已經從最低點上升了80%左右,這主要是因為美國財政部放寬了對白銀的管制。與此同時,黃金的價格也很低,與白銀的比價只有23倍左右,這說明整個貴金屬市場都在低點。1973年12月,期貨投機商以每盎司2-3美元的價格大量收購白銀,這使他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白銀持有人之一。市場上的白銀很快出現了嚴重短缺——在過去幾十年中,許多銀礦已經因為無利可圖而關閉了,人們對開采新銀礦的熱情也不高。白銀的「供給彈性」較小,在價格陡然上升的時候,白銀生產商無法立即擴大產量,結果導致價格進一步攀升。在僅僅兩個月之內,白銀價格提高到每盎司6.7美元,漲幅接近130%!
1979年夏天,市場上不斷出現巨額買盤,銀價很快從6美元上升到11美元。隨著投機根庄者的不斷湧入,白銀的價格日趨瘋狂——從11美元上漲到20美元,然後30美元,到了1979年年底突破40美元!黃金和白銀的比價下跌到12倍左右,創下歷史新低。期貨市場已經完全失去了對白銀的控制。全世界的白銀生產廠商為此興奮不已,他們迅速開啟了尋找新銀礦的計劃,許多早已關閉的銀礦又重新開采。美國和歐洲的普通居民也對銀價上漲感到驚喜不已,他們翻箱倒櫃找出了祖傳的銀質茶器和裝飾品,凡是有白銀作為原材料的器物,都毫不猶豫地送去熔煉,製作成標准銀塊到市場上賣出。
1980年1月21日,白銀漲到了它的歷史最高價:每盎司50.35美元。在短短12個月里,銀價上漲了8倍;從1970年算起,銀價上漲了25倍。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商品擁有如此漫長、如此駭人聽聞的大牛市!但在白銀價格達到50美元之後不久,紐約商品交易所頒布了一條臨時規定:從即日起,禁止建立新的白銀期貨合約,只允許舊合約的平倉。這意味著壟斷者再也無法從期貨市場上買進任何白銀,而且白銀期貨合約的總數只會不斷減少,誰都無法通過大量買入或賣出來操縱價格。1980年3月25日,白銀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白銀價格崩潰了。1980年3月27日在期貨界被稱為「白銀星期四」,僅僅幾天前還在高位運行的白銀期貨,在3月27日日中居然跌到了10美元的低點 — 美聯儲和美國主要商業銀行竭盡全力使白銀價格在跌到10.82美元一盎司之後暫時止跌回穩,轟轟烈烈的白銀危機到此就宣告結束了。1981年以後,隨著白銀產量的擴大,白銀期貨和現貨價格不斷下跌,直至本世紀初才有重新抬頭。
4、當代穩步增長期自1990年以來,世界白銀總庫存下降了74%,白銀的庫存已經是歷史新低。雖說白銀消費總體還是偏低,但在過去的10年中,白銀的消費大體上是遞增的。總的看來,全球礦產白銀的總產量在未來某個時候可能會有所增加,不過這要等一些大型新礦產完全達產或有新的銀礦山投入使用。由於全球礦產銀產量暫不會增加,而世界各個行業對白銀的需求還在穩步增長,這就為未來銀市的繼續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隨著經濟的發展,白銀製造業的需求緩慢增加,白銀用於電工、電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飾和銀製品、銀幣和紀念章的量將增加。
2002年,白銀價格再次發力,開始了新一輪的牛市。金融市場流動性泛濫及其後金融危機引發的避險需求使得市場對貴金屬的需求大幅增加,黃金價格一路飆升,白銀也在其帶動下迅速上漲。由於白銀價格相對金價便宜很多?其價格波動也更加劇烈。2011年4月28日,在歐債危機的影響之下,白銀價格迅速攀升至30年高點49.44美元/盎司?逼近上一輪牛市的歷史最高點,5個月內幾乎翻了一倍,相比1902年前上漲了9倍。
從歷史上看,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一個大周期約30年。白銀從上一輪牛市高點即1980年的49.45美元至2011年的48.44美元基本上經過一個輪回。當前白銀價格主要受到兩方面的支撐,一是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白銀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二是隨著白銀投資產品的增多,在金融市場整體動盪的環境下,白銀的投資需求成為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
白銀一直是黃金的「影子」,但與黃金又有所不同。雖然白銀具備貴金屬屬性,但是其主要用途依然是體現在工業方面。國際白銀市場從2007年開始就一直處於供應過剩狀態。世界白銀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白銀供應總量為10.48億盎司,較2011年增加890萬盎司。其中,礦產量增長至7.87億盎司,較2011年上升3.8%,主要來自鉛鋅礦副產品輸出。主要銀礦供應量同比增長1%,佔全球銀礦產量的28%。其中,中國白銀總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過去十年間,中國銀礦產量幾近上升100%。近年來,中國白銀產量連續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
法國興業銀行發布報告稱,預計2013年白銀可能仍有高達逾4000噸的供應過剩。巴克萊銀行預估2013年全球白銀供應量將達到32347噸,較2012年增加0.8%。2013年全球白銀總體供大於求,可能出現6441噸的過剩,2014年全球供應量將達到32775噸。由於白銀工業需求減少,投資需求趨緩,白銀礦山的供應增長依然強勢,筆者預計,2014年白銀供應過剩格局將延續,實際投資需求的增減將決定銀價走勢。
2013年,白銀製造需求下降了1.8%,珠寶和銀器是白銀最主要的製造需求,該部分需求在2012年下降了1.4%。印度和西歐工業用銀下降最顯著,源於這些國家疲弱的經濟狀況。過去十年間,中國白銀飾品市場擴張211%,2014年則有望進一步上升。同期,中國白銀加工需求上升137%,工業領域白銀加工量自3770萬盎司升至8440萬盎司,主要的使用終端來自電子行業。然而,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缺少經濟和下游需求復甦的支撐,將給電子工業的增長帶來壓力。
全球經濟增長態勢,除了歐洲正經歷艱難而又緩慢的經濟復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情況也有放緩的趨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白銀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削弱了對白銀的工業需求。數據顯示,2013年10月中國白銀進口量較2012年同期減少5.73%,且連續兩個月下滑,需求不振。國內經濟形勢來看,製造業PMI及GDP均顯示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放緩,與此同時通貨膨脹卻有所增加,市場資金偏緊。中國經濟擴張仍然高度依賴投資,改革措施以促進消費和調控房地產市場為重點。
中國、美國和日本是全球白銀工業需求方的最大貢獻者。2000年以來,製造業白銀需求維持在2.7萬~2.8萬噸水平,各領域消費則呈現出此消彼長的態勢。2012年,全球工業用銀下滑4%。然而,中國和印度,卻不降反升,這與其經濟的增長不無關系。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許多工業化國家陷於經濟危機帶來的壓力,工業用銀受抑制。雖然美國經濟穩步回暖,歐洲和日本經濟弱勢復甦,新興國家經濟增長趨穩,估計2014年白銀工業需求不會出現太大的增幅。
⑥ 白銀近幾年的價格,最好給我走勢圖!
炒白銀的都虧了,都是被公司騙,別沾!白銀公司系統可以作假,想讓你賺就賺想讓你賠就賠,一般先給你一些甜頭,後面就讓你虧
⑦ 白銀最高價格是哪一年那個月
截止2020年8月,白銀價格最是在2011年4月29日,國際白銀價格為49.81美元/盎司,折算人民幣價格是10435元/Kg。
白銀作為貨幣和價值儲藏手段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1816年,英國實施《金本位法》,確定英鎊紙幣只盯住黃金,英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國家層面廢除白銀貨幣地位的國家。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告瓦解,美國政府開始放開對金銀的價格管制。白銀價格得以隨市場需求自由波動,銀幣的內在價值也超過了面值。
(7)2006年10月30日白銀上市價格擴展閱讀:
白銀價格的影響因素
白銀具有貨幣屬性,投資屬性,商品屬性這三重屬性,這也決定了銀價的驅動因素將是復雜多樣的。銀價除了受供給和需求兩大因素影響之外,還受地緣政治,經濟,金融和實物白銀供給四大驅動因素的影響。
地緣政治因素對白銀價格的影響是最直接,最明顯,是白銀短線投資者必須關注和分析的因素。世界上重大的政治事件,重要國家的戰爭,重大突發事件和核心國家安全戰略調整,都會對金價形成很大的影響,從而很大程度上影響銀價的運行。
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會影響信用貨幣的吸引力,從而影響黃金,白銀的價格。在經濟和政治發生動盪的時候信用貨幣的信用度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使信用貨幣吸引力發生變化,市場資金將會大量流入商品市場和避險市場。
⑧ 白銀歷史最高價是多少元每克
歷史最高是年4月漲到過近50美元一盎司,換成人民幣靠近10塊錢1克。
最高是2011年4月漲到過近50美元一盎司,換成人民幣靠近10塊錢1克的樣子。歷史最低是1993年初掉到3.5多點一盎司,按現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算是7毛錢多點1克。
美元與白銀的關系是可以判斷白銀的短期走勢。當美元短期表現比較堅挺,則白銀通常情況下會下跌,而相反,當美元表現疲軟,白銀價格則會上漲。
因此,在基本面等方面沒有發生重要改變,可以通過美元的價格來判斷白銀的走勢。
關注國際原油價格同樣可以判斷白銀的走勢。通常情況下,原油價格上漲會帶來銀價的短期上浮。
供求決定了銀價,所以研究季節與供求之間的關系,同樣可以判斷銀價的漲跌。一般情況下,每年上半年白銀消費較少,下半年則消費旺盛,春節的時候,白銀需求達到最大量,白銀價格就會走高。
(8)2006年10月30日白銀上市價格擴展閱讀:
白銀是有色金屬的一種,當有色板塊需求量明顯增長,會使得國際金價、銀價走強。國際經濟的發展,使得有色金屬等國際商品需求增加,因此會帶動銀價的上漲。
現貨白銀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現貨白銀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
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現貨白銀相對於貨幣資產保險,導致對現貨白銀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
⑨ 黃金白銀從06年到15年大致的價格變化
06年黃抄金升降區間在90-150之間。當時150買的如急需用錢就得賠著賣,但是留到13年前後就是翻了一番多。我個人觀點:1、從長遠趨勢黃金一時半會兒不能退出貴金屬行列,較其他具有很強的保值升值作用,並且流通性好。2、個體做黃金投資,年度價格變化只能作為參考,左右黃金價格的因素主要是當時的經濟、貨幣、政局、區域安全等起決定作用。
⑩ 紙白銀歷史最高價格是多少
2011年是白銀的大牛市行情抄,也是在2011年的時候,白銀價格到達了歷史最高點。
其中:
國際白銀(倫敦銀)最高價是2011年4月22日,為49.81盎司/美元
現貨白銀最高價是2011年4月22日,為10345元/千克
紙白銀(人民幣白銀價格)最高價是2011年4月22日,為10.385元/克
(10)2006年10月30日白銀上市價格擴展閱讀
交易時間
紙白銀的價格變動來源於國際白銀價格波動,因此紙白銀的交易時間與國際白銀的交易時間一致(節假日除外):周一早上8:00開市,持續到周六凌晨5點休市,中間24小時不間斷交易。
交易成本
工行紙白銀的最低交易量是1g,所以交易成本即為當前紙白銀價格(如6.3元/g)乘以1g就是交易成本(即6.3元/g*1g=6.3元)。
交易費用
理論上講工行不收取交易費用,但我們把工行紙白銀的買入和賣出價的點差(或稱差額)認為是紙白銀投資的交易費用;當前工行紙白銀的點差為0.03元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