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煤炭價格與熱電企業利潤關系

煤炭價格與熱電企業利潤關系

發布時間:2021-04-27 23:26:37

A. 重點電煤合同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

為了應對2004年以來煤炭價格的快速上漲,減輕發電企業的經營壓力,2004年12月,發改委出台了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該機制確定以不少於6個月為一個煤電價格聯動周期,若周期內平均煤價較前一個周期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便將相應調整電價。煤電聯動機制確定後,發改委於2005年5月啟動了第一次煤電聯動。之後,雖然還進行了幾次煤電聯動,但是沒有一次煤電聯動是在達到條件之後及時啟動的,每一次都是發改委在綜合權衡上調電價與經濟社會發展二者之關系的情況下才最終做出選擇。本來煤電聯動是電價市場化的過度選擇,但是,由於煤電聯動啟動不及時,目前的電價可以說仍然是「計劃定價」。由於近年來煤價上漲幅度過大,而煤電聯動實施次數較少,因此,發電企業成本壓力不斷增加,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
在電價仍然實行「計劃定價」的情況下,為了降低發電企業的燃煤成本,目前的電煤價格仍然執行著事實上的「雙軌制」,即存在著重點合同煤和非重點合同煤。前者執行較低價格,但是能夠獲得運力保障,後者沒有運力保障,實行市場定價,即所謂的市場煤。重點合同的存在使這一部分煤的價格不跟隨市場煤價格上漲而上漲,對穩定發電企業的燃煤成本起到一定作用。雖然獲得了鐵路運力保障,但是由於重點合同煤價格大大低於市場煤,因此,在某些時候,重點合同煤的執行情況受到一定影響,這其中既有合同執行量的不足,也可能有煤質的下降。雖然重點合同煤的執行有時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是,由於這些擔負著重點合同的煤炭企業不僅承擔著經濟任務,而且承擔著一定的政治任務,所以,總體上來看,重點合同煤的履約率還是比較高的,從了解的情況來看,即使履約率較低的時候,多數也都在80%以上。
重點合同煤只能滿足發電企業的部分用煤需求,另外,還用相當一部分的發電用煤是市場煤。正是因為有相當部分市場煤,而且近年來市場煤價格是不斷上漲的,所以才導致發電企業的盈利水平才不斷下降,「市場煤」和「計劃電」的矛盾日益突出。
毫無疑問,煤價上漲是導致發電企業虧損的重要原因。但是,筆者個人認為,不能簡單的將發電企業虧損的矛頭指向煤價上漲。煤價上漲是市場化的行為,是國內外能源資源型產品價格普遍上漲的必然結果。面對煤價上漲,發電企業必須接受,發電企業能夠做和需要做的是,一方面努力降低單位煤耗,節約經營開支,降低發電成本;另一方面適時適當上調電價,轉嫁部分新增發電成本。因此,雖然煤價上漲導致發電企業成本增加是發電企業虧損的重要原因,但是,想要真正的擺脫虧損,發電企業還是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即設法降低發電成本和適時適當上台電價。前者需要企業進行內部挖潛,節約企業運營開支,提高燃煤效率,降低綜合運營成本;後者則需要依靠加快電力體制改革,尤其是加快輸配電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上網電價、輸配電價和銷售電價的關系,最終從根本上理順煤電價格。除此之外,發電企業還應該主動出擊,通過參與煤炭資源整合或者別的途徑,控制更多的煤炭資源,努力將更多的外部成本內部化,提高發電企業整體盈利能力。
煤電關系中,事實上存在著重點合同煤、市場煤和「計劃電」三者之間的復雜關系。因為同時存在著重點合同煤和市場煤,煤炭企業的整體盈利水平受到了一定影響,為了獲得更多利潤,煤炭企業傾向於逐步增加市場煤的供應,而適當減少重點合同煤的供應;在電價仍然實行「計劃價」的情況下,因為同時有重點合同煤和市場煤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發電企業的虧損程度;在煤價日益市場化,而電價卻仍然實行計劃定價的同時,因為存在著重點合同煤,政府能夠通過對重點合同煤的干預,降低發電企業的虧損程度,減小電價上調壓力,從而為進行宏觀調控提供了更大空間,同樣因為存在重點合同煤,在煤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普通消費者所承受的負擔和支付的成本得到一定緩解。
在煤電聯動實施的五年來,由於多次沒有及時啟動煤電聯動,為了降低發電企業的成本壓力,發改委多次對重點合同煤價格進行了干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煤炭企業的盈利能力。但是,由於近年來市場煤價格大幅上漲,煤炭企業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因重點合同煤價格受到干預所導致的煤炭企業盈利能力下降不足以影響煤炭企業整體盈利能力的提高。
考慮到重點合同煤的存在對經濟社會發展、對居民生活以及對政府宏觀調控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今後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情況下,筆者認為重點合同煤有繼續長期存在下去的必要。
煤炭市場化是必然趨勢,目前除了重點合同電煤之外,其它煤基本上已經完全市場化了。從煤炭企業自身來講,為了不斷提高盈利能力,未來逐步增加市場煤的供應,而相應的減少重點合同煤的供應肯定是他們所希望的。但是,因為重點合同煤有長期存在下去的必要,所以,必要情況下,政府應該適時適當的進行干預,使未來重點合同煤供應量不出現下降。
重點合同煤價格雖然較低,但是也沒有低於煤炭企業的成本價。在未來重點合同煤繼續存在的情況下,煤炭企業的盈利會繼續受到一定影響,但是由於大量市場煤的存在,加之煤炭行業在中國能源供應中的基礎地位很長時間內仍難以改變,所以,未來煤炭行業的整體盈利情況依然會被看好。

B. 煤價下跌背景下 哪些因素決定煤企盈虧

近日,包括中國神華和中煤能源在內的部分煤炭類上市公司公布了2015年年度報告。不出意料,幾乎所有煤炭類上市公司2015年度營業利潤同比均呈下降態勢。不同的是,部分上市公司已經陷入虧損或者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而另外一部分上市公司仍然有較為可觀的利潤。
各上市公司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神華實現營業利潤320.9億元,同比減少278.3億元,下降46.4%;中煤能源營業利潤為虧損27.6億元,上年同期實現營業利潤14.2億元,同比由盈轉虧;露天煤業實現營業利潤6.5億元,同比減少0.9億元,下降12.2%;恆源煤電營業利潤為虧損14.6億元,虧損額較上年同期增加14.4億元。
毫無疑問,煤炭需求疲軟,煤炭產銷量下降以及煤價持續走弱是導致各上市公司2015年營業利潤下滑的罪魁禍首。2015年中國神華和中煤能源商品煤產量較上年同期均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價格方面,2015年年末與當年初相比,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累計下跌28.5%;中國太原煤炭交易綜合價格指數累計下跌25.3%,其中,動力煤、煉焦煤、噴吹煤以及化工煤交易價格指數分別累計下跌31.6%、24.0%,24.9%和11.7%。
各家公司面臨的市場環境是一樣的,但是,為何有的企業陷入虧損或者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而有的企業卻依然能夠保持不錯盈利?雖然各家企業所處區域位置不同、資源條件不同、發展歷史不同,經營情況千差萬別,但是通過對各家上市公司簡單對比,不難發現,業務多元化和企業人員負擔是影響企業整體盈虧的兩個主要方面。
眾所周知,中國神華具備完備的煤、電、路、港、航產業鏈,但是,可能有人不知道,截至2015年末,中國神華可控發電機組裝機容量達到5412.8萬千瓦,在國內所有上市公司中,僅次於華能國際,排名第二。同時,中國神華也是僅次於大秦鐵路的第二大鐵路運輸企業,港口吞吐量在上市公司中也位居前列。2015年,中國神華煤炭板塊營業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降至52.1%,而發電和鐵路板塊合計營業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提高至43%。2015年,中國神華煤炭板塊經營收益驟降79.7%至49.3億元,雖然發電板塊、鐵路板塊和港口板塊經營收益同比也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但降幅遠遠小於煤炭板塊,分別實現營業利潤188.1億元、100.3億元和13.5億元。發電板塊和鐵路板塊貢獻了中國神華的絕大部分利潤,煤炭板塊營業利潤占企業總營業利潤的比重大幅下降。從前面數據不難發現,雖然中國神華煤炭板塊營業利潤同比出現了大幅下降,但畢竟還是盈利的。筆者認為,這與中國神華人員負擔輕密不可分,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末,中國神華在職員工合計95498人,按照1770.7億元的營業收入測算,人均營業收入達到185.4萬元,遠遠高於同行業多數其他企業。
與中國神華相比,中煤能源一少半的煤炭產量也來自露天礦,同時近年來也在積極發展煤化工,沿著產業鏈進行多元化發展,但是,中煤能源的人員負擔明顯較重,人均營業收入遠遠低於中國神華,同時,中煤能源的煤化工業務市場競爭比較激烈,而且煤化工規模整體仍然偏小,最終導致中煤能源整體陷入虧損。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末,中煤能源在職員工合計52648人,按照592.7億元的營業收入測算,人均營業收入112.6萬元,只有中國神華的60.7%。數據顯示,2015年中煤能源的煤化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9.2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只有20.1%,煤炭業務營業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仍然高達68.3%。因此,雖然當年煤化工板塊實現了12.5億元的經營利潤,但仍然難以彌補煤炭板塊的虧損。
露天煤業是國電投旗下以煤炭為主營業務的一家上市公司,其煤炭資源雖然是發熱量較低的褐煤,但煤礦卻是現代化程度極高的大型露天礦,而且開發歷史相對較短,人員負擔較輕。露天煤業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員工總數只有4485人,人均營業收入達到124.6萬元,雖然不及中國神華,但仍然比中煤能源高出不少,這應該是其煤炭板塊在2015年仍然能夠保持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通過收購通遼霍林河坑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20萬千瓦的發電裝機,露天煤業實現了坑口煤電一體化經營。2015年,電力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2.3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22.1%,毛利潤達到近5億元,占公司整體毛利潤的比重達到30.7%。電力板塊較高的獲利能力進一步提高的公司整體利潤水平。露天煤業在年報中披露,2016年計劃實現利潤總額29197萬元,較上年減少34592萬元,降低54.23%,其中:煤炭利潤總額1500萬元;電力利潤總額27700萬元。不難看出,電力板塊仍將是保證露天煤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支柱。
與前面三家上市公司相比,恆源煤電礦井全部是井工礦,而且部分礦井歷史較長,人員負擔整體明顯較重。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末,公司員工合計24022人,按照39.7億元的營業收入測算,人均營收只有16.5萬元,不足中國神華的十分之一,這應該是導致其煤炭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恆源煤電主營業務明顯單一,2015年煤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4.8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87.7%,電力板塊營收僅占總營收的1.5%。雖然電力板塊獲得了2820萬的毛利潤,但是在煤炭板塊毛利潤為-6.4億的情況下,集團整體虧損在所難免。
通過以上對幾家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的簡單分析不難看出,業務多元化和企業人員負擔是影響企業整體盈虧的兩個主要方面。企業想要改善經營狀況,還需要更多從以上兩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國家煤炭去產能的政策機會,盡快關停部分老舊礦井,加快企業富餘人員分流;二是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加快產業鏈延伸,進行多元化經營,增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C. 煤炭漲價,又必須發電,做虧本生意.為什麼

因為電廠都是國企,他們都是有政治任務的。為了保證國家電力的供應,電廠必須發電,即使在虧損的情況下。煤炭價格跌的時候,電廠也盈利較多的,現在虧損也是正常的情況。

D. 發電企業應交稅費較去年大幅增加,跟煤炭價格下降造成進項稅減少有關系嗎

煤炭價格下降,就是說煤礦的銷售價降低了,煤礦開給電廠的銷項發票,也就是電廠的進項發票自然就少了。比如:電廠每年固定采購500萬噸煤,從前每噸價格650元, 現在每噸價格570元,電廠的采購總價降低了,進項稅當然就少了。

增值稅是 銷項-進項,然後差額交稅。。電廠的銷售價格不表,進項減少,差額增大,多交稅。

E. 中國國有五大發電公司都是嚴重虧損,為什麼電網公司還嚴重盈利呢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公司經營區域覆蓋26[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

公司注冊資本8295億元,資產總額38088.3億元,穩健運營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義大利、希臘、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資產。公司連續13年獲評中央企業業績考核A級企業,2016-2017年蟬聯《財富》世界500強第2位、中國500強企業第1位。

(5)煤炭價格與熱電企業利潤關系擴展閱讀:

2018年6月20日,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發布了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國家電網以4065.69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本年度最具價值品牌榜首。 2018年上半年,發明專利授權量1242件,全國排名第四。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2名。2018年12月9日,榮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

公司已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 60 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52項。中國專利金獎5項,中國標准創新貢獻獎一等獎7項。累計擁有專利 73350 項,其中,發明專利 16064 項。專利擁有量、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七年位居央企第一。

F. 煤炭價格的上升對煤炭企業產生什麼影響

煤炭價格的上漲當然是利好煤炭企業了,在煤炭企業其產量不變的情況下,煤炭價格上漲,就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就可促使其股價上漲!

G. 目前由於煤炭資源整合而引發了整個能源行業的改革,煤炭價格上漲會對社會產生哪些影響

首先,煤炭價格上漲使得煤炭企業利潤增加,而冶金、化工等企業成本增加,利潤減少。其次,煤價上漲,使得發電企業效益下降,煤電之間的矛盾將會加深。第三,煤炭供應緊張使得部分電廠發電機組被迫限運或停運,發電量減少,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用電。第四,煤炭價格上漲帶動相關產品價格上漲。提價已成為目前許多企業轉嫁成本壓力的主要手段。最終買單的是終端產品的用戶和廣大的老百姓。煤炭價格上漲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H. 煤炭價格的上升對煤炭運輸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煤炭價格大幅上漲使
分以煤為動力的發電、供熱等企業成本大增,造成企業經營狀況不佳,資金周轉困難,盈利減少甚至出現虧損。據價格處人士介紹,煤炭價
上漲給企業帶來的也不全是負面影響,其在理順煤炭供需結構,增加煤炭行業收入方面也存在著促進作用。

煤炭價格上漲,對其經濟的帶動作用明顯。以晉中市為例,2003年煤焦產業對工業發展的貢獻率達52.07%,也就
說,200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24.1%,而煤焦行業拉動工業增長達12.6個百分點。

在上漲的因素中,除了糧食之外,能源價格上漲是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像石油、煤炭等基礎能源性產品價格繼續上漲,勢必會帶動其下游
品價格的上漲,CPI還會在高位徘徊,社會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加劇,從而改變自己的消費結構和方式。

煤炭價格上漲,帶動了電價、液化氣價格的上漲,從而使得用煤居民消費支出增加。據對全國城鎮居民家庭調查顯示,2004年一季度,由
煤炭漲價,人均居民用煤支出僅比2003年同期多出0.02元,其影響微乎其微,主要原因是在城市生活中用煤逐漸下降,居民用液化氣、用電
多。

但對北方一些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地區來說,其影響則較大。而且,煤炭價格上漲也帶動了一些城市液化氣價格上漲,深圳市液化氣價格
突破100元/瓶,居民液化氣至少多支出10元,廣西也不得不對液化氣價格進行限價,防止其再次大幅度上漲。

(8)煤炭價格與熱電企業利潤關系擴展閱讀:

煤炭價格上升對於煤炭生產企業是利好消息,能增加銷售收入,增加盈利;而對於煤炭運輸企業來說,煤炭價格上漲說明市場需求轉旺,也是利好消息。

而對於煤炭消費者、用戶來說就不是好事情,意味今後使用成本將上升,同樣的消耗用量將花更多的錢。

I. 火電股:誰最受益於煤價下跌

劉珍/文
過去幾年,火力發電企業一直飽受煤炭價格上漲之苦,以華能國際(600011)為例,扣除折舊攤銷後的主營業務成本從2003年的50%幾乎直線上升至2007年的67%,相應的凈利率則從2003年的24%下降至2007年的不足13%。雖然2007年的營業收入已經比2003年提高了1.15倍,但凈利潤卻只提高了13%。
由於2008年的年報披露還只是剛剛開始,我們仍使用公司2007年度的財務數據進行測算。從原理上講,這僅僅是對火力發電企業的煤炭成本進行一次簡單的敏感性分析,只需知道企業的煤炭成本就可完成。但這個至關重要的運營數據,在絕大部分A股公司中都沒有披露。即便華能國際A股年報也如此,而其H股年報中,從平均結算電價、燃料成本、平均煤價、供電煤耗等均有詳盡披露。
為此,我們不得不對此次敏感性分析做更為簡化的處理。我們以披露煤炭成本的A股公司大唐發電(601991)、華電國際(600027)、華銀電力(600744)以及華能國際H股數據為基準,四家公司的煤耗成本占剔除折舊攤銷後的營業成本的比重分別為80.3%、82.9%、74.9%、81.9%。以上述數據為基礎,我們以80%為標准來近似測算其他火電企業的煤炭成本。
之所以在營業成本中剔除折舊攤銷的影響,主要是考慮在這些發電公司中都或多或少擁有部分水電資產,其成本主要由折舊構成,因此以總的營業成本為基礎測算煤炭成本可能會造成重大偏差。同時為了保證數據測算的合理性,我們剔除了發電收入占企業總收入小於90%的9家公司,包括魯能泰山(000720)、內蒙華電(600863)等。根據ValueTool公司績效資料庫,滿足上述標準的公司共有18家。
上述18家公司2007年的凈利潤之和為182億元,如果煤炭價格下降5%,假設邊際稅率為25%,企業的凈利潤將上升17%。但具體公司,凈利潤可能變化卻差異巨大。
一方面,我們使用80%的統一標准可能與企業的實際情況存在偏差。另一方面,從凈利潤提高百分比的角度來看,基礎越低變化率就會越高,因此在2007年由於各種原因凈利率偏低的企業受影響的程度就會越劇烈。這里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經營杠桿,即固定成本的比重,以及財務杠桿的影響。
由於2008年的煤炭價格相比2007年平均而言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正常情況下,火電企業的凈利率水平將會更低,因而凈利潤對煤炭價格下跌的敏感性則很可能會更高,但同時,也必須考慮到電力需求的下降以及電價下調的可能性對凈利潤的反向影響。■(作者為北京中能興業投資咨詢公司高級經理)

J. 社會調查:煤價上漲對火力發電廠和電價有什麼影響

電廠的發電成本會明顯增高,但根據相關政策,電價不會上漲太多,漲也就漲幾分吧.

閱讀全文

與煤炭價格與熱電企業利潤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方貴金屬官方網站 瀏覽:193
大陸期貨股東中山證券 瀏覽:765
股票資金分布軟體 瀏覽:147
魯證期貨的凈值怎麼查詢 瀏覽:514
信託是理念 瀏覽:456
1303委託貸款 瀏覽:842
天天基金購買確認時間 瀏覽:941
華訊投資是正規公司 瀏覽:459
青松5月11日期貨 瀏覽:751
新雲核融資 瀏覽:485
工商銀行薪資貸款怎麼貸 瀏覽:370
2019年一季度私基金收益排行 瀏覽:141
上海家庭理財 瀏覽:272
東方財富上怎麼看股指期貨 瀏覽:583
宜賓貸款一萬有那裡 瀏覽:23
光大證券資金賬號 瀏覽:208
250美元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403
招商銀行貸款兩萬利息高嗎 瀏覽:236
包商銀行住房抵押貸款 瀏覽:844
投資理財業務員好做嗎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