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每年花多少錢進口石油和天然氣
2011年美國生產原油3.52億噸,原油消費8.33億噸,wti當年年度均價95美元/桶,估算=95×7.3(噸桶比)×(8.33-3.52)=3336億美元
2011年美國天然氣產量6513億立方米,消費量6901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貿易條件太復雜,一般都是按百萬英熱單位確定單價,而且LNG等項目又都是歷史價格(長期價格),比較難以估算,我個人估算凈進口金額規模在400億美元左右。——長期看,由於頁岩氣的開發,美國有可能成為天然氣的出口國。
B. 石油價格對美元什麼影響
恩,第一抄個問題你理解的正確。這是由貨幣購買力決定的,多印美元,使得貨幣購買力下降,於是貨幣貶值。70年代之前,還經常用到貨幣含金量這個詞,現在你多印鈔票,而黃金還是那些黃金,一攤薄,貨幣含金量就下降了。
浮動匯率是市場行為決定的,不像中國,是政府當局控制的固定匯率。也就是市場交易行為,包括外匯市場,也包括匯率期貨市場,及包括國際貿易市場的現貨現幣交易等,
C. 中國石油進口量與國際油價變化關系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9月,中國原油凈進口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凈進口國;中國原油日均消費量為1076×104桶,日均產量為446×104桶,凈進口量為日均630×104桶;美國原油日均消費量為1852×104桶,日均產量為1228×104桶,凈進口量為日均624×104桶。並且預測,從2013年9月份以後,直到2014年年底,未來中國原油凈進口量超過美國將成為常態。而世界石油交易價格的大起大落對中國產生影響最直接的,就是中國進口石油資源成本不定,風險增加。
中國的石油生產與消費需求的關系從1993年開始出現不平衡以來,就不得不依靠石油的進口來彌補其差額。因此從1994年至2011年間,表2-10數據顯示,隨著中國年需求量的迅速提高則從國外進口石油的量逐年攀升。1996年比1994年增加了近7倍,而2004年比1994年增長了60多倍。從2000年以來,中國年進口量比20世紀90年代增長速度加快,尤其是2008年以後(圖2-3)。
表2-10 中國石油進口量與油價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年報1990—2008,中國海關統計年鑒,中石油網,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2000年進口量由5.1294×108桶提高到2007年的11.9109×108桶,8年時間增長了1.32倍。中國石油進口量變化有3個較為明顯的增長台階,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中國有如此強勁的石油進口需求,那麼國際油價與其關系非常值得研究。
表2-11 中國石油進口平均價格與油價變化趨勢單位:美元/桶
數據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年鑒、中國海關統計年鑒,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註:平均進價由進口量與金額計算而得。
從中國石油進口平均價格與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走勢比較來看,2000年至2003年間,中國進口石油的平均價格基本與國際油價的最高值持平,以後該問題有所緩和(表2-11)。但是這個平均價格是由不同品質的原油進口金額平均而得,若低質低價的原油進口的多,那麼平均價格就會下來。所以這還不能說明中國原油的進口完全抓住了國際原油市場最低價格的機會,只是已有這種傾向。
世界石油交易價格相對較高地區代表為西德克薩斯和布倫特價格(圖2-4)。以此為代表,與中國石油進口量的變化規律總體趨勢比較(圖2-3)。由此顯示,總體趨勢是世界石油價格不斷上升,中國的石油進口量不斷提高的規律。但是又有一些特殊點:2000至2002年間隨著布倫特石油價格降低,中國石油進口量有所減少;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世界石油價格下跌,但中國的石油進口量一直快速增加。這是因為2009年中國進入了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陸續完工的注油期,因此石油進口量只會升不會降。中國石油進口量變化趨勢與世界油價相對較低的地區代表價格迪拜和福卡斯的變化規律與前基本相同(圖2-4)。
圖2-4 中國進口原油平均價格與國際油價比較(數據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年鑒,中國海關統計年鑒,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中國石油進口量增加時國際油價就上升,當然這本身也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這個現象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只要中國石油進口需求加大,國際市場就會提價;另一方面,也可以認為中國的石油需求對國際油價已經有了影響的力量。前者對於中國發展經濟,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地位等都為威脅因素,後者則說明已有了影響市場的機會。所以,應該想辦法採取措施抓住該機會以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國際名聲的提高。
總之,從全球范圍來看,常規石油產量在下降,而能源消費需求在上升,油價將會不斷地上漲。有人認為「未來10年,全球需要增加相當於4個沙烏地阿拉伯或10個北海的產量才能維持目前的供給水平」[41]。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其2013年度長期能源預測報告中預測,天然氣消費在2025年前後成為僅次於石油的全球第二大常用燃料,到2040年將增長65%[50]。這對於石油能源產品市場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D. 中國每年進口石油價值多少美元
是這樣分析的,
04年以前
美連原
石油期貨
價格處於
35~45美元
。 巴菲特准確的判斷出,美連原石油期貨將有
一波專
大牛市
,就重新
估值
石油儲備巨大的中國石油。美連原石油期貨在2008年漲至
147元。屬
漲了3倍多,中石油的
市值
也隨之漲了3倍多。從300多億,漲至1000多億。 還有不明白可以追問
E. 石油的問題,中國石油為什麼這么貴,美國那麼便宜可以進口啊
原油價格不同是因為運費,油的品質,當地供需以及資金的操縱,還有布倫特,迪拜,辛塔的原油盤子小,可以有資金在裡面運作(這不是臆測可以看布倫特原油和紐約原油的走勢圖而且中國油價屏住不動一天賺很多的,應該知道我想說什麼了吧)而紐約商品交易所由於交易量大不容易操縱。
美國人賣的原油不都是進口的,美國德克薩斯州也產油而且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看不出來吧)離著近管道運輸便宜,而布倫特,迪拜,辛塔大多要海運
F. 美國石油成本價多少
不然。美國的德克薩斯、阿拉斯加等地石油儲量還是相當豐富的,一是作為戰備油田沒有開采,二是環保的壓力使得開采成本很高。
G. 美國本身也是石油出口國,為什麼還要打壓油價
無論什麼商品來,價源格過於升高都會有回調,這是經濟必然規律。
過高油價讓運輸成本高企,會抑制經濟的活力。
當初油價漲到150美元附近,破紀錄了,增加石油產量,等等因素疊加,美國順勢做跌。
真正改變的是美國頁岩的開發,使得石油替代能源有了可靠著落。
美國也就不再過於限制本土石油開發,規模也逐漸擴大。
H. 中國8月9月進口兩千噸美國石油
1.設數法
設8月進100 則9月進94
設8月用100 則9月用117.5
則8月價為100除以100=1 9月價為117.5除以94=1.25
增長(1.25-1)除以1=25%
2.
甲6秒走9級 乙6秒走14級
2層到11層一共(11-2)乘23=207級台階
207除以23乘6=54秒
I. 中美貿易戰會影響全球石油價格嗎
據報道,隨著中美貿易交鋒蔓延至煉化領域,全球投資者開始擔心,如果緊張局勢進一步升內級,美容國頁岩油氣是否會追隨該國農業產品被捲入貿易戰中,市場觀點認為,中國對原油施加的任何關稅舉措都可能對美國原油供需造成重大影響,並將影響美國油價,繼而波及全球石油價格。
但是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可以在任何時候拋棄美國能源,因為(除美國外)其他地方還有大量供應。對美國來說,能源則是個敏感話題,中國可能不會那麼快使用能源來解決爭端,而會明智地用這張牌。
自美國2016年恢復原油出口以來,頁岩繁榮幫助該國抵消了與中國日益擴大的貿易逆差。咨詢機構JBC Energy在一份報告中稱,美國周四公布的2月貿易統計數據顯示,美國貿易逆差擴大至2009年以來的最大值。如果排除石油在外,則是有史以來的最大值。
J. 美國石油若不依靠進口,美國的油價是上升還是下降
首先抓住問題的幾點,一:美國人對石油總量是相對較衡定的。二:美國自給的石油量是遠遠滿足不了需求的。
通過供給需求理論很容易想到當美國人停止進口石油之後,他本國石油儲備會急劇下降,而導致市場上的供應大幅度減少,進而使很多美國國民汽車加不了油,肯定會出現汽油搶購局面(類似去年中國的情況)油價會大幅度上漲。但從國際市場上看,由於全球耗油大國停止進口,因而國際市場上的石油供應會出現大量剩餘,對於以賣石油為生的國家來說,只有降價維持大部分的銷售,因之對於國際市場上的石油進口大國日本、中國(美國除外) 等國來說進口原油價格將大幅度下降。
上述都是短期行為,從長期看,由於石油的成本過高,美國政府會鼓勵石油替代品的研發推廣,如電動車,乙醇動力等,到那時候美國民眾對於汽油的依賴程度降低,自然美國國內油價就降低了… 個人解答,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