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石油價格2009下降美國gdp

石油價格2009下降美國gdp

發布時間:2021-04-30 03:11:32

A. 如果石油進口價格大幅下降,GDP平減指數和消費者價格指數下降幅度是一樣還是哪個比較快

是有對於國內影響較小。2014年原油100美元/桶到現在30美元/桶,跌幅達到70%,但是國內油價從最高6.8元跌倒5.8元,甚至不到20%。所以對於中國經濟影響並不是很大。但是對於國外大多數國家影響很大,他們國內汽油價格跟國際原油價格成正比。而汽油直接影響消費,所以其他國家而言,原油價格大跌,消費指數下跌更快與GDP。

B. 原油價格跟美國經濟有關系

原油價格與美國經濟的關系:
一、需要明確兩點:
1、原油屬於大宗產品,其價格以美元進行計價結算;
2、原油應該屬於生產資料(當然也可以在某一方面歸於消費資料)
二、在「一」的前提條件下,美國經濟向好,說明美國的各個生產部門對原油需求量會上升,會促使原油價格上漲(需求提升)
三、原油價格漲與跌與美國經濟的好與壞,在短時間內,不存在必然關系。一些意外因素,會在某一段時間內左右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例如:原油減產,原油儲備下降國家收購原油,美元突然成為避險貨幣,全球資金會湧向美元,造成美元價格上漲,原油價格下跌,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向下掉頭。
四、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市場機制較為健全,經濟實力較為雄厚,在世界市場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經濟數據作為其經濟狀況的指標,其變化以及好壞程度,對世界經濟都有重要影響。以下是美國主要的經濟數據:
就業報告: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五公布前一個月的統計結果。
個人所得:每月的第四個星期。
消費者物價指數:每月第三個星期。
新屋開工率(HousingStart):每月的16號至19號間公布。
領先指針(LeadingIndicators):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
美聯儲每隔6星期的星期二召開一次定息會議。
歐洲央行每隔4星期在美聯儲會議的下一星期的星期四召開一次會議,但其中一次為非定息會議。

C. 原油價格跟美國經濟有關系

一、需要抄明確兩點:1、原油屬於大宗產品,其價格以美元進行計價結算;2、原油應該屬於生產資料(當然也可以在某一方面歸於消費資料)
二、在「一」的前提條件下,美國經濟向好,說明美國的各個生產部門對原油需求量會上升,會促使原油價格上漲(需求提升)
三、原油價格漲與跌與美國經濟的好與壞,在短時間內,不存在必然關系。一些意外因素,會在某一段時間內左右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例如:原油減產,原油儲備下降國家收購原油,美元突然成為避險貨幣,全球資金會湧向美元,造成美元價格上漲,原油價格下跌,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向下掉頭。

D. 為什麼說石油價格一下降,美國經濟就會繁榮

誰消耗石油多,石油降價,誰的經濟就會有好轉。消耗石油就是經濟發展的成本,油價便宜,成本就少,自然對經濟就有利。因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耗國,油降價自然它得到的好處最大,所以對它的經濟最有利,就反映出它的經濟趨於好轉。同樣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對中國經濟也有利,也緩解了中國的經濟。

E. 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對美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這些答案都對,也都不對。美國是世界的霸主,尤其是金融和資源的霸主。美元與石油之間沒有必然和直接的聯系。影響美元的因素很多,石油和資源只是其中的一兩個。同時美國還掌握著金融市場的新聞發布權控制著信息的發放。這次所謂庫存下降誰知道是真是假?美國利用金融杠桿在不斷的操弄資源和其他貨幣的價格,為他的利益而服務。美元的價格對賭是外匯期貨中最難的。因為它是由市場和美國行政部門及其馬仔們共同操作的結果。

F. 美國GDP對原油有什麼影響

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對原油的影響:
通常GDP越高,意味著經濟發展越好,利率趨升,匯率趨強,原油價格就會趨弱。投資者應考察該季度GDP與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數據相比的結果,增速提高,或高於預期,均可視為利多美元,而利空原油。
GDP高——》經濟發展好——》利率上升——》原油價格下降
GDP低——》經濟發展緩慢——》利率趨降——》原油價格趨升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這時,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降低了。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G. 原油價格上漲對美國經濟影響

回答這樣的問題,一般情況下要採用一分為二的方法。分為積極的影響和消極的影響。
(1)原油價格波動對供給側的影響

油價波動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最直接的傳導渠道就是供給沖擊效應。供給沖擊效應源於能源的要素比例論,即企業生產函數中能源(原油)必須以一定比例作為投入要素存在。能源生產要素對能源密集型產業如煉油部門、化工生產部門是十分必要的。能源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升,使部門產出的增長率放緩。同時也會相應地降低部門的勞動生產率。Rotemberg 和 Woodford(1996)的論文更放寬了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的假定條件,研究了存在不完全競爭情況下的供給沖擊效應,認為在存在寡頭壟斷的情況下,原油價格上漲一方面會降低部門的產出和供給,另一方面會進一步提高其成本加成後的價格,使產品價格比完全競爭性市場上升得更多。

(2)原油價格沖擊對需求側的影響

最新的實證研究(Lee 和 Ni,2002)證明,原油價格沖擊來臨時,能源密集型產業部門固然會受到上述的供給沖擊效應的影響,但是非能源密集型產業部門,特別是汽車製造部門、耐用品製造部門、建築部門對石油需求的大幅度下降更可能導致產出的減少。這些非能源密集型產業部門的關聯產業如鋼鐵、有色金屬行業的需求往往也會大幅度下降,從而導致整個經濟體產出下降。學者們曾經一度認為供給側的影響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這類觀點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得到了數據的有力支撐。然而隨著各國產業結構的升級,需求側的影響甚至開始超過供給側的影響,這種變化可能是本文實證研究所發現的原油價格波動與宏觀經濟運行之間關系發生逆轉的根本原因。

經濟體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原油價格沖擊的影響,主要取決於經濟體的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以美國和日本為例,近年來經濟體中的製造業比重逐年降低,能源密集型產業的供給沖擊效應逐漸減弱,同時消費者對汽車、耐用品和住房的需求趨於穩定,需求的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均較低,2002年以來逐漸增加的全球的流動性又使得貨幣供應充足。這些因素使美國和日本經濟沒有受到高油價的明顯影響,美國2007年經濟放緩更多地是源於次貸危機而非油價沖擊。

此間經濟人士認為,由於每桶原油銷售價格已經達到55美元的創紀錄高位,且繼續保持上升的趨勢,預計明年美國的經濟呈現「雙高、一低」的局面,即通貨膨脹、失業率上升、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經濟學家表示,石油價格每桶上升10美元將會影響美國GDP1個百分點經濟的增長,今年夏季美國石油每桶銷售價格超過40美元,意味著50萬個就業機會化為烏有。美國聯邦主席格林斯潘此前曾經表示,此次能源價格飛漲對經濟的影響似未超過上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的影響的程度,扣除通貨膨脹因素,此次能源價格對於經濟的影響未及1981年能源危機的程度,上個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能源危機是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之中,而此次價格上漲大概影響美國經濟0.75%的增長率,其程度遠低於前兩次的影響。全球經濟必須通過提高能源勘探開發、生產的能力以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應對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形勢,但格林斯潘也警告,如果油價繼續持續升高,更多的負面因素將會加深危機。

H. 為什麼石油價格猛跌使美國經濟下滑

蘇聯不是在里根在任期間解體的,是在他的下一任布希總統期間解體的,1991年底!
但是由於里根的一些政策使得蘇聯經濟遭到重創,所以說和他有一定的關系!
上個世紀70年代,當石油價格扶搖直上時,蘇聯從石油出口中獲得的收益增長了280%,出口量增長了22%,世界石油市場的價格對蘇聯經濟的生存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石油價格每桶增加1美元,就意味著克里姆林宮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額外硬通貨,反之石油價格下降意味著收入減少。另外,與其他石油生產國不同的是,蘇聯將不能通過增加產量來增加收入,因為蘇聯的石油生產能力早已達到極限了。
而美國卻是石油進口大國,美國一年要花費近2000億美元購買石油,對於美國經濟來講最適宜的石油價格是每桶20美元,而當時每桶石油價格是34美元,如果國際市場石油價格降至每桶20美元,將使美國的經濟成本每年下降700億美元,它意味著現有國民生產總值的1%將轉化為美國消費者的收入。並且,美國的總體經濟狀況將明顯好轉。降低石油價格既可重創蘇聯,又可增加自己收益,何樂不為!

沙烏地阿拉伯十分擔心蘇聯入侵阿富汗後對沙特形成了包圍,出於共同利益考慮,於是,美國人和沙特人坐到了一起。因為沙特的石油產量占歐佩克產量的40%,與其他石油生產國不同的是,沙特能夠迅速動用石油儲量。

最後美沙談判的結果是:里根告訴法赫德國王:「沙特的主要敵人是利比亞、伊朗和蘇聯,他們都是高油價的主要受益者,而低油價則使沙特和美國獲得極大好處;有美國這位山姆大叔做靠山,沙特不用再懼怕任何國家的威脅。美國提供沙特先進的作戰飛機和其他先進武器,並提供軍事保護;沙特開始擴大石油產量。
與此同時,美國能源大臣還說服英國同時增加其在北海的石油產量。結果在1985年,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猛跌,蘇聯當年的石油收益下降了近一半,並且由於天然氣價格與石油價格是平行的,因此蘇聯當年出口天然氣的收入也減少了數十億美元。
而軍火是蘇聯繼能源出口之後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以往大部分是出口中東國家換取石油,在石油生意紅火的70年代,蘇聯出售給中東國家的軍火增長了五倍。但85年以後,由於油價猛跌,使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亞的石油收入減少了50%,所以蘇聯的軍火銷售量也減少了20%。
此外,世界油價的猛跌,還使蘇聯從西方進口的商品突然變得極其昂貴。1986年蘇聯從西德進口一台特定的設備所需的石油出口額比一年前多出五倍。
所以,美國、沙特雙方一拍即合的結果是,油價在蘇聯解體前的十年內持續下跌,並且因為天然氣的價格因為掛靠石油的價格,所以也往下跌,而里根任總統的時間剛好是1981-1989年。這就是美國搞垮蘇聯的大策劃之二。
另一個大策劃是以波蘭為突破口制裁蘇聯。1981年12月29日,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在白宮發表的一項聲明宣布,鑒於蘇聯對波蘭的事態發展負有重大的和直接的責任,美國決定立即對蘇聯實行經濟制裁。

在冷戰期間,屬於蘇聯集團的波蘭一直在內外政策上追隨蘇聯,但經濟發展之後,國民強烈的反蘇心理和西方國家的滲透,導致波蘭成為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中最動盪的國家。
由萊赫·瓦文薩領導的波蘭團結工會,成立於1980年,得到梵蒂岡與西方國家的支持。之後的兩年,團結工會領導了大規模的罷工運動,波蘭出現了要脫離蘇聯集團的跡象。莫斯科擔心波蘭事態發展失控,於1981年9月在波蘭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華約軍事演習,向波蘭民眾顯示威力。
波蘭政府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在1981年12月12日晚實行了軍事管制,一夜之間將團結工會領導人一網打盡。兩周之後,里根以蘇聯支持波蘭政府軍管為由,在12月29日對蘇聯實行經濟制裁。包括停止簽發和延長向蘇聯出口電子設備、電腦和其他高級技術器材的許可證,推遲出售糧食的談判,暫停簽訂新的美蘇海運協定的談判,停止蘇聯航空公司的飛機飛往美國等等。蘇聯抗議美國的行動,美蘇關系惡化,冷戰出現了新的高潮。

I. 2008美國經濟GDP為何上升,2009年才下降,麻煩詳細點

2008年的次貸危機首先影響的是金融市場,對於金融市場的沖擊式巨大的,包括小摩在內的一些投行倒閉,大摩改為金融綜合集團。但是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是有一定的延遲。比如,銀行這時候惜貸,對於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開始減少,經濟的下行壓力開始增大。同時,現代經濟很大的程度上是信心經濟,人民預期將來的經濟形勢會比較差,這是會減少消費,對於消費有一定的負面的影響,這時候,實體經濟就開始出現問題。

閱讀全文

與石油價格2009下降美國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分級基金a在哪買 瀏覽:989
理財手賬排版 瀏覽:961
股指期貨合約價值怎麼算 瀏覽:511
股票害死人 瀏覽:201
期貨資管業 瀏覽:576
期貨參考盤 瀏覽:122
理財產品演講稿 瀏覽:764
葉適理財 瀏覽:434
2019年5月2日港幣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350
貴金屬原油平台排行 瀏覽:843
股票支付方式 瀏覽:522
融資公眾 瀏覽:26
京東貸款買車比4s店貴 瀏覽:689
綜合管廊融資 瀏覽:498
b股有哪些股票 瀏覽:698
上海世貴貴金屬有限公司 瀏覽:349
德寬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311
落地房抵押貸款 瀏覽:76
2016年韓幣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56
天齊鋰業股票吧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