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資金面料延續緩和態勢

資金面料延續緩和態勢

發布時間:2021-04-30 06:49:31

❶ 凈回籠會改變資金面寬松的狀況嗎

據報道,12月6日,央行繼續暫停逆回購操作,僅等量對沖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凈回籠資金2400億元,為連續第四日凈回籠。市場人士指出,資金面短期無虞,但機構應防患於未然。

交易員稱,6日,雖然央行凈回籠量較大,但早盤資金面仍較為寬松,大行及股份行均有隔夜和7天資金融出,融出機構類型增多,大部分機構融入需求在早盤就可得到滿足,下午有減點隔夜資金供給,短期流動性仍延續寬松態勢。

希望中國經濟可以穩定發展!

❷ 跪求中日或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紡織品貿易摩擦案例!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高分跪求!

平衡雙方利益——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摩擦

--------------------------------------------------------------------------------

您對這篇文章中涉及的股票有任何問題,您對手中持有的股票有任何擔心,
您對大盤走勢有任何疑惑,您還關心哪些股票的趨勢,隨時可以免費致電--
金融界服務中心:010—66210650(30部中繼電話)
周一~周五:上午8:30~下午5:30,公休日:上午9:30~下午5:30

--------------------------------------------------------------------------------

國際貿易
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日貿易持續增長,其中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的增長更是突飛猛進,但與此同時,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摩擦也逐漸成為兩國經濟關系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1999年中日雙邊貿易額達到661億美元,與1978 年相比增長12.7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4.3%,其中中國對日本出口和從日本進口分別增長17.8倍和9.9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5.5%和13.4%, 中國對日出口增長快於日本對華出口。2000年中日雙邊貿易額為831.66億美元,其中,對日出口416.5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5%,高於27.8%的全國出口增長水平。(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紡織、服裝工業是中國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紡織品及服裝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中也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80年代以來,紡織品及服裝一直是中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其出口佔全國商品出口總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左右, 1992 年至 1993年這一比重曾一度接近30%。雖然從1996年起紡織品及服裝位居機電產品之後名列第二位,但目前仍是中國對外貿易順差最大的商品。(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在中國紡織品及服裝貿易中,對日貿易占據著重要地位。中日紡織品貿易50年代~60年代,以日本對華出口紡織面料為主。70年代以後,中國開始向日本出口棉花等紡織原料,因此當時中日紡織品貿易是典型的製成品對原料的垂直分工。80年代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帶動了自身的技術進步,中國的紡織品開始具有國際競爭力並進入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在中日紡織品貿易中不僅中國對日出口大幅度增加,而且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極大變化,即從以出口原料為主逐步轉向以出口製成品為主。目前,日本已成為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僅次於香港的海外銷售中場

中國對日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中增長較快的是服裝出口,特別是2000年以來服裝出口出現大幅度增長,而2000年以來在日本同樣反響很大的中國對日紡織品出口其實並沒有大幅度增加。在對日紡織品出口中占份額最大的是棉織品,但對棉織品的統計表明,近年中國對日棉織品出口也沒有出現大幅度的增長(表1)。2000年1 月~10月平均每月中國對日的棉織品出口量是4153.4萬平方米,如果按這一月平均出口量計算,2000年全年的中國對日棉織品出口量是49840.8萬平方米,比1999 年減少12.43%。

原因

隨著中日兩國經濟關系的加深,兩國在近年也出現了一些貿易摩擦。在日本方向,1995年初要求中國限制向日本出口毛巾、毛衣、針織外衣。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摩擦曾在1995和1996年出現一個高潮,即1995年4 月日本通產省開始對從中國進口棉紗、棉布實施設限調查,1996年8 月又對中國進口純棉府綢實施設限調查,但經過中日雙方共同努力,兩次調查均以日方不對中國產品採取限制進口緊急措施而告終。但1999年以來,中日貿易摩擦又有所增強。在日本人造棉織品工業聯合會(棉工聯)利日本紡紗協會等有關行業團體的壓力下,通產省纖維產業審議會基本政策小組委員會,要求限制進口的呼聲逐漸高漲,自民黨設立了纖維對策特別委員會討論在WTO體制下實施限制進口緊急措施的可能性, 政府則准備對六種蔬菜和紡織品採取限制進口的緊急措施。

在中國方面,自1999年下半年起也開始運用國際上認可的方式——反傾銷來處理中日貿易摩擦。1997年3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公布以來,中國已對5起反傾銷案立案調查,其中對 3起已做出徵收反傾銷稅的最終裁定,對2 起做出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這兩起案件均涉及日本。

近年中國對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增長較快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中國紡織工業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10多年來,中國從日本等國進口了大量紡織機械設備,對紡織業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使紡織工業的整體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產品質量迅速接近國際水平,受到日本消費者普遍歡迎。第二,日本國內成本上升,紡織業每小時勞動力成本位居世界前列。與日本情況相反,盡管中國紡織業的技術含量在不斷提升,但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因而產品中勞動力成本的高低對其競爭力有很大影響。統計顯示,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的勞動力成本分別為每小時0.62美元和0.43美元,分別居世界的最低和次低位置(表2 )。第三,日本對中國紡織業的投資促進了中國對日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在1994年以前的日本對華投資中,紡織業曾占很大比重,分別是日本製造業對華投資項目的43. 7%和投資金額的16.8%。

日本紡織業大規模對華投資始於80年代,最初投資地大都集中在廣東等華南地區,以後向華東和華北沿海地區擴散。從投資形式看,日本對中國紡織業投資的形式是以「三來一補」為主,由於產品外銷型的日資企業80%可盈利,大大高於產品內銷型的日資企業,因此大部分日資企業對華投資的動機是產品返銷,而「三來一補」則是實現產品返銷的有效投資形式。

從投資紡織業的工序來看,日本對華紡織業的投資迄今大都集中在下游產業,這些下游產業製成品大部分返銷日本(表3、4)。90年代以來,日本對中國紡織業的投資擴大到中游產業(如染色、面料的精加工等)和上游產業(如棉紡、毛紡、化纖等)。中國紡織業中小游產業的發展。為下游產業對日返銷提供了原料保證,也取代了原來從日本進口部分紡織原料,其結果是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紡織品從服裝的質量,增加了對日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進入21以紀後,日本的主要紡織企業如東麗、帝人、三菱REIYON和近藤紡織所,計劃進一步增加中國紡織業的投資,把紡織業的上游產業,如聚酯長纖維、丙稀短纖維、棉線和棉紡織品轉移到中國,中國仍將是日本紡織業對外產業轉移的最主要國家。

具有上述特徵的日本對華投資結果反映在貿易上就是中日貿易中加工貿易和外資企業進出口的比重高。據中國海關統計,1999年加工貿易佔中日貿易的56%(占對日出口的58.3%),以日資企業為主的外資企業進出口佔中日貿易的59%(占對日出口54.6%),加工貿易和外資企業進出口佔中日貿易的比重要比其佔中國外貿的比重高10多個百分點。可見,中日貿易大部分實際上已成為「日日貿易」。

由此可見,導致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對日出口增加不僅有中國的原因,也包括日本自身的原因。

多邊+雙邊

1.中國加入WTO與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走勢

中國加入WTO以後,紡織業雖然受益巨大, 但目前形成的中國對日本強勁出口勢頭將隨著中國的「入世」而被削弱,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摩擦可能出現緩和。

第一,貿易環境變化的程度及其利弊,除了取決於多邊協議外,還取決於雙邊協議的條款。根據WTO《紡織品和服裝協議》(ATC),WTO 成員的紡織品及服裝出口自2005年1月1日起不再受配額限制,紡織品及服裝出口完全回歸到自由貿易。但根據美方公布的中美WTO協議,在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間, 美國仍對超出一定增長率的中國紡織品及服裝保留實施特別保障措施的權利。而另根據 WTO 非歧視原則,一成員國向任何一成員國所做出的讓步均適用於所有其它成員國。因此,中國加入WTO以後發達國家不會輕易讓出市場空間, 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長。

第二,紡織品及服裝配額是一把雙刃劍,它的存在雖然破壞了公平貿易原則,但客觀上又起到一種保障作用,即保障了發展中國家有向發達國家穩定出口其紡織品的機會。配額的取消使發展中國家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競爭將更趨激烈。中國紡織行業已經受到東盟、東歐國家和巴基斯坦等國的強有力挑戰。

第三,目前中國紡織行業正面臨一系列困境,如企業平均規模小、缺乏新產品開發能力、缺乏國際知名品牌、產品檔次低、出口服裝所需面料大量依賴進口、紡織品流通體制和進出口體制不能適應全球化競爭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加入 WTO,紡織行業不僅要實施關稅減讓,而且將面臨進口紡織品的沖擊。另外, 2000 年11月,中國為適應加入WTO的需要, 已經修改了外資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取消了這些法律原有的外匯平衡條款、當地含量條款和出口業績條款,在華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已大大前進了一步。可以預見,今後日資企業對華投資動機中產品面向中國國內銷售的比重會日趨增大。因此,外資企業將與中國國內企業形成正面競爭,中國紡織業將面臨多重沖擊。

第四,中國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配額過去優先分配給國有紡織品及服裝企業,外資企業被排斥在外。近年,包括日資企業在內的外資企業已多次向中方提出,要求中國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配額向外資企業開放。在中國加入WTO以後, 外資企業將完全享受國民待遇,出口配額向外資企業開放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屆時,外資紡織品及服裝企業對歐美的出口將增加,這樣有助於減輕目前中國對日紡織品及服裝出口的壓力。另外,中國外貿正在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如果這一戰略實施順利,也將減少對日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

2.中國加入WTO對中日紡織品及服裝貿易摩擦解決方式的影響

WTO主張各成員國實行貿易自由化,逐步開放貨物市場和服務市場, 但也重視市場開放後可能對成員帶來的負面沖擊,允許成員根據WTO的保障機制, 實施保障措施(safeguard measures)和反傾銷措施以對本國產業實行合理與適當的保護。為防止成員濫用這些措施,WTO 對商品進口與本國產業損害之間因果關系的論證、取證、證據審核和調查程序都做了嚴格規定。另一方面,WTO 也規定採取保障措施的成員應對那些因該保障措施的實施而受不利影響的成員提供充分補償。如果兩成員未能就貿易補償達成協議,那麼受影響的成員可採取報復措施(也即交叉報復, cross retaliation)。WTO允許成員實施保障措施和報復措施並不是鼓勵成員之間打貿易戰,而是促使世界貿易更健康地發展。為應付可能出現的貿易摩擦,WTO 建立了爭端解決機制(DSB),規定了統一的爭端解決程序。WTO鼓勵各成員在遇到爭端時,盡量採用這一多邊爭端解決機制來解決,但同時也鼓勵爭議雙方盡量採取友好協商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中日過去的貿易摩擦均是靠雙方友好協商解決的。比如,1995年和1996年日本曾兩次對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實施緊急設限調查,但經過中日雙方艱苦的磋商和雙方的讓步,終於都以日本放棄限制而告終。中國外貿管理部門也從規范出口秩序和考慮日方要求的角度出發,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出口管理方法。友好協商解決貿易摩擦為處理今後的中日貿易摩擦積累了經驗。中國加入WTO 使中國可以在世界經濟組織中獲得一個進行爭辯的講台,可以使中國增加一種解決貿易摩擦的途徑,可以用多邊爭端解決機制解決雙邊的貿易摩擦,但中國不會排斥友好協商解決貿易摩擦的途徑。

互諒互讓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對目前的中日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摩擦作如下認識。

根據歷年中國對日紡織品及服裝出口統計數字,2000年以來中國服裝對日出口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態勢,但除此之外的其他紡織品對日出口並沒有出現這一態勢。

近年中國紡織品從服裝對日出口的增長,是中國增加競爭力的結果,也是日本國內對此需求增加和日本產業向中國轉移的結果。

日本周邊國家的崛起和日本國內結構性問題引起的高成本,可能是日本紡織工業面臨困難的更深層次原因。可見,日本以中國紡織品及服裝進口增長過快、影響國內產業生存為由,實施設限調查或單邊進口限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由於中國將實施降低關稅,在華外資企業將獲得國民待遇和中國紡織品出口的配額, 又由於發達國家在取消紡織品限額的問題上採取消極態度, 因此中國加入 WTO以後,中國紡織品及服裝對日出口可能不會大幅度增長。

中國加入WTO將使中日貿易摩擦得到更理性和更順利的解決

總之,解決貿易摩擦需要當事國雙方的相互理解和富有誠意的努力。今後,貿易摩擦不可避免,但只要雙方互諒互讓,並遵守WTO規則, 中日貿易摩擦一定會得到妥善解決。

❸ 地方固定資產投資一改持續下降態勢表明了什麼

固定資抄產投資重回增長軌道,意味著這個地區的宏觀經濟在基本面上有所改善,表明我國穩增長、調結構等一系列轉型升級的戰略開始顯現出效果,另外重大國家戰略也在持續穩定推進中。
從我國目前的現狀分析,當地固定資產投資的改善可能來源於以下幾個原因:
1、央行定向降准與趨緊的信用政策有所緩解,社會融資流通性有所提高,為固定資產投資帶來更多的資金支持;
2、當地政府財政情況有所改善。比如當地政府性基金支持,2018年我國下達專項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完成地方債發行,推動我國基建項目進入開工高峰期;比如准財政資金,PSL趨勢較為樂觀,政策性金融債、專項建設債等政策性銀行的債券資金也可推動當地固定資產投資的提升;
3、PPP審批的放寬,自2018年8月以來我國PPP審批速度明顯加快,PPP大型項目合規化的加速,吸引了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固定資產投資領域,推動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持續上升。

❹ 資金緊勢緩和,投資情緒改善

盤面觀察

周二滬深兩市向上修復,成交金額9000億元。盤面上,休閑服務、汽車、電氣設備、有色金屬板塊漲幅居前,而銀行,交運回調。截至收盤,滬指漲0.81%報3533.68點,深成指漲2.07%報15335.66點,創業板指漲2.17%報3228.7點。北向資金凈流入32.81億元,連續三天凈流入。

後市展望

今日央行開展800億元逆回購操作,實現凈投放780億元,市場資金面緊勢緩和,A股投資情緒得到修復。截至1月31日,已有2393家公司公布2020年業績預告,其中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已公布業績的公司家數佔比超過一半。從行業盈利增速角度看,化工、有色、機械、軍工四季度盈利增速居前,環比較上年同期顯著提升。從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概率看,主要集中在醫葯、電子、計算機等行業。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下降1.5個百分點至51.5,為2020年7月以來最低。國內經濟短期受局部疫情影響,但總體復甦進程仍較為穩定,央行近期「不會過早放棄支持政策」的表態有助於緩解市場對未來流動性大幅收緊的擔憂,再加上兩會前政策面整體偏積極,市場經過1月末調整後存在溫和修復的基礎。

操作策略

資金面趨緊態勢緩和,投資者情緒如期修復。年初股市流動性仍處於較為充裕的階段,資金面及政策擾動對短期市場壓力基本消化,但分化和行業輪動加快,維持震盪整理走勢觀點。短期策略多關注估值具備安全邊際和年度業績預增良好標的。

 

【首席投資顧問 陳達,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10020】


❺ 對於現在的經濟形勢,如何更好的理財

買債券型基金,另外過一段時間可以選擇做空黃金,追多不是好的選擇,已經處於歷史高位,最近不斷沖高是因為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危機愈演愈烈,一旦危機得以緩解,黃金必然下跌。

❻ 央行將怎樣力保資金流動性合理充裕

央行6月28日發布公告稱,為穩定半年末資金面,人民銀行於2018年6月28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55%。鑒於當日有1800億元到期,據此,央行實現凈回籠資金為1000億元,為連續第4日凈回籠。

貨幣政策靈活性顯著增強

央行28日發布公告稱,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二季度(總第81次)例會於6月2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繼續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走勢,加強形勢預判和前瞻性預調微調。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按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主動有序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增強金融業發展活力和韌性。

對此,市場普遍認為當前貨幣政策邊際放鬆特徵明顯。在陳冀看來,貨幣政策邊際放鬆有其必要性。因為當前企業部門的信用風險上升,主要原因是之前的金融去杠桿造成的,很多企業在表外融資資金成本比較高,但現在表外的渠道無法融資,企業過去表外的融資到期,但在表內信貸由於資信等級不夠,而借不到相應的貸款,就會出現信用風險。另外,包括之前很多企業發債,到兌付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兌付,也會出現流動性風險。

陳冀表示,為了防止企業部門信用風險的擴大化,現在央行強調定向放鬆,保證釋放的流動性盡量流向企業部門,來緩解企業當前面臨的信用風險問題。

王青表示,從資金面來看,當前貨幣政策向偏松方向有所微調,但這主要是為了控制流動性風險,同時支持新動能培育和保就業、促轉型,並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全面寬松。近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持續下行、迭創歷史新低,M2增速也處於歷史低附近。這些數據表明,前期多種政策工具的運用並未改變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主基調。

今年以來,央行先後使用CRA(臨時准備金動用安排)、PSL、定向降准(置換MLF)、MLF抵押品擴容等貨幣政策工具,市場人士認為,目前貨幣政策總基調仍保持中性穩健,但靈活性有所增強是最為顯著的變化。

鄂志寰認為,今年以來,央行使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反映出央行的貨幣政策更具針對性和靈活度。貨幣政策的靈活度體現在央行對不同領域運用不同的貨幣工具,例如為增加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央行實施定向降准;為支持綠色金融,央行將綠色債券和綠色貸款納入MLF擔保品范圍。由於近期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主要針對特定領域,因此這並非代表貨幣政策的轉向,其目的在於通過差異化貨幣政策調整市場的流動性結構。相信未來貨幣政策仍然是延續穩定中性的基調。

陳冀表示,當前貨幣政策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央行的調控方向,即結構性的調整,通過各種工具的使用和搭配,來引導流動性向實體經濟去做好金融的支持,而不是將增量資金流向資本市場,或者是流向目前調控的房地產市場,體現了脫虛向實的策略。

王青表示,上半年以來,伴隨著金融嚴監管不斷加碼,主要金融數據持續下行,債券市場違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近期數據顯示,宏觀經濟總需求偏弱,國內消費和投資增速均創多年新低,GDP增速下行壓力增大。為此,監管層在推進資管新規落地,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同時,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寬松,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政策靈活性,呈現出「嚴監管、緊信用、穩貨幣」的特徵。

❼ 存款准備金率的調整趨勢

2010年11月19日央行發布,自11月29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預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月內央行第二次上調,今朝存款預備金率已經處於歷史最高位。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暗示,中國將繼續連連系理的行動性供給和銀行系統行動性,慎密親密關注物價走勢,矯捷運用傳統貨泉政策,同時,考慮引進新的政策工具。
加息10天之後,中國人民銀行2011年2月18日宣布,從2月24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以來央行第8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也是年內第二次上調,這距離上次宣布上調存款准備金率也僅僅36天。1月底,我國人民幣存款余額達71.23萬億,以此計算,此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可大致鎖定商業銀行資金逾3500億元。
在近日出爐的10月各項宏觀經濟指標中,除了超預期的CPI和PPI,M2(廣義貨幣供給量)和新增貸款均創下新高。通脹的高企和行動性的泛濫勢頭配合榨取著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抉擇信念。
當前形勢下,央行調控的標的目標會是什麼?一些機構、學者和官員覺得,經由過程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央行對加息手段的利用很是穩重,因為加息會損害實體經濟,對於通脹的手段也不太適合。」北京市平谷區金融辦主任劉騰說。
傳統的貨幣政策手段仍然是央行首選,胡曉煉暗示,「上調存款預備金率是央行在治理行動性方面所採納的法子,也剖明中國會繼續連連系理的行動性供給和銀行系統行動性。此後我們還將慎密親密關注物價的走勢,繼續有用矯捷運用傳統的貨泉政策。」例如,為增強公開市場對沖力度,央行常規的公開市場獨霸幾回。央行10月21日上調了3月期央票利率20.22基點,1年期、3年期央票利率隨後也上調20基點擺布。
此外,經濟學家成思危在第六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指出,外匯占款成為M2高企的首要推手。據悉,10月外匯貸款增添59億美元,當月外匯存款增添33億美元。截至10月末,外匯貸存比為184%,依舊處於高位。在外匯大量流進情況下,央行不得不回籠大量貨幣,經由過程對沖來節制過多的貨幣。 再度加息
央行決定年內第四次統一上調存款准備金率,10月份中國近三年來的首度加息,就是伴隨著央行要求六大商業銀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而來。另外,央行在10月9日的公開市場操作中,提高了一年期央票的收益率。基於以上種種舉措,市場猜測,今日公布的CPI增幅可能超過4%,央行也將在年內再度加息。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10月份CPI增幅可能向上沖破4%到4.2%,這樣一來,年內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就很大。」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則預測,除10月CPI持續上漲,11月、12月CPI增幅也將維持在3%以上。在他看來,央行可能在12月再次加息,而不是11月。「全年CPI破3%已無懸念,不過,決策層對於加息與否仍需進一步觀察:一方面觀察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程度;另一方面觀察國際經濟的走勢。」
但渣打銀行指出,未來決策當局面臨的一個風險是,如果未來6個月經濟迅速放緩,加息作為一種調控資產價格的政策工具可能被認為力度過大。
不過渣打銀行也認同第四季度央行再次加息的說法。
「未來幾個月經濟可能逐步放緩,但這不足以影響到當局將抑制房產泡沫作為首要任務的方針。貨幣決策部門已將利率政策與房地產問題戰略性地掛鉤,而決策當局將會以提高利率和出台更多房地產調控措施來抑制房地產價格的漲勢。」
無論是通脹的不斷高漲,還是房地產調控的需要,都在預示著加息的必要,然而一旦再度加息,人民幣與美元之間利差的進一步擴大將加劇已日顯嚴峻的熱錢流入態勢。
「防通脹和防熱錢,是中國當局面臨的兩難。一旦無法有效阻擋熱錢流入,在中國大肆炒作農產品等商品,將進一步加劇國內通脹。」潘正彥指出。
不過,魯政委認為,中美利差的擴大並非熱錢流入的主因,「今年以來,中美利差一直是穩定的,但4-6月國際資本是流出的,外匯占款從此前的2000多億元一直下降到1100億元;而7-9月份外匯占款則逐月增加,從1700億元迅速增加到接近3000億元。在前後的反差之間,惟一發生變化的是6月19日人民幣匯改重啟。它點燃了市場的升值預期,造成國際資本流入速度加快。因此,國際熱錢流入的主要動力,是升值預期而非加息。」
魯政委認為,如果加息後,人民幣升值速度有所放緩,即加息帶來的升值預期弱化,反倒有助於抑制熱錢的流入。渣打銀行表示,在美聯儲推出二次量化寬松政策的形勢下,且明年可能還會推出更多寬松政策的預期下,中國央行願意加息的幅度有限。「不過,在擔憂更多熱錢流入前,央行還有75個基點的加息空間。」渣打進一步預測,明年上半年央行仍會有兩次加息舉動,分別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第5次上調存准率
調整介紹
上調存款准備金率的靴子如期而至。央行2010年11月10日晚間宣布,自11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4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預計此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共計凍結資金超過3000億元。
調整影響
此次調整,央行不再對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等小型金融機構實施優惠政策。調整完成後,加上今年10月份對6家銀行採取的差別存款准備金率措施,工、農、中、建四家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已高達18%,創造了新的存款准備金率歷史紀錄,但該比例到12月15日期滿。而其他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率達到17.5%,與歷史紀錄持平。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率達到15.5%,個別銀行達到16%。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達到14%。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
從2011年1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從2011年2月24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從2011年3月2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從2011年4月21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從2011年5月18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從2011年6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達21.5%。
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達21%。
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達20.5%。
央行宣布,從2012年5月18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2012年以來央行第二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距離2月24日今年第一次正式下調存款准備金率近三個月。
6月14日下午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1年6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達21.5%。申銀萬國首席經濟學家李慧勇對新浪財經表示,存款准備金上調的空間不是很大了,預計今年下半年還會上調兩到三次,可能會止於22.5%。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增速比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9%,增速比4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財經評論員葉檀認為,這已經給決策層提供了經濟滯漲的預警信號。
2011年上半年,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基本上維持著每月調整一次,每次調整0.5個百分點的頻率。李慧勇認為,在經過將近一年的密集的貨幣政策,存款准備金的上調空間不是很大,上調頻率將會有所下降。
存款准備金率5月18日起上調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連續第11次,也是今年(2011)年內第5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1年5月18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11年以來,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頻率,在過去一季度里先後三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同時這也是央行自去年以來准備金率的第十一次上調。此次上調之後,大中型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達21%的歷史高位。據估算,此舉將一次性凍結銀行資金近3700億元。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存款准備金仍有很大的上調空間。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的存款准備金率不存在絕對上限。
專家指出,在3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攀升至近年新高的大背景下,通過回收流動性進而調控不斷走高的物價指數,也是央行繼續提升存款准備金率的重要原因。統計局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3月份CPI同比漲幅達到5.4%,創出32個月來新高,凸顯當前中國通脹壓力仍在不斷凝聚。
據港媒報道,央行2011年4月11日發布通知,將對中國銀行(行情,資訊,評論)、工商銀行(行情,資訊,評論)、建設銀行(行情,資訊,評論)、農業銀行(行情,資訊,評論)這4家國有商業銀行和招商銀行(行情,資訊,評論)、民生銀行(行情,資訊,評論)實行差別存款准備金率,各家均上調0.5%。據初步估算,預計此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或凍結資金1680億元左右。
目前,央行已經4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再加上5月12日的調整,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1%。
中國人民銀行30日宣布,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調整後,中國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金融機構將分別執行21.0%和17.5%的存款准備金率。
這是近3年來,中國存款准備金率首次走出「上調」區間。
中國上一次宣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是在2008年12月25日。此後,中國貨幣政策在2010年由「寬松」走向「穩健」,央行在2010年和2011年連續12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其中僅2011年就密集地6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
從2012年5月18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調整為2012年內第二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
來自國泰君安證券公司的分析認為,此前中國已有20多家農村合作銀行恢復執行正常的存款准備金率,這已釋放出一定政策信號,即中國央行將採取行動,緩解當前貨幣市場資金偏緊的狀況。
主要原因
央行此次上調部分銀行存款准備金率或許與9月新增貸款有關。消息人士稱,「9月新增信貸可能在6500億-7000億元人民幣左右,雖然月末被壓下來點,但還是比央行預期的目標要高。」對於這則消息,央行未作公開表態。
但是也有分析師認為,此舉是和新增外匯占款連續回升有關。
市場反應
無礙流動性
在股市上,昨日銀行股全線上漲。漲幅最大的是深發展A,漲4.76%,漲幅最少的是農業銀行,漲1.12%。有分析指,從短線而言,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對於金融、地產的利空很大部分上將會在資源類個股維持強勢的境遇下逐漸得到消化。
據業內人士測算,本次准備金率臨時調整後,所凍結資金規模將在1800億至1900億元之間。但是,這並不會影響目前的流動性。
本周公開市場將迎來四季度最大單周到期釋放資金量,解禁規模高達到2950億元,佔到本月到期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即使央行在本周通過採取差別存款准備金率的方式凍結1900億元流動性,本周公開市場還是「富餘」出1000億元資金。
資金情況
11日,中國貨幣市場指標利率———7天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較上一交易日小幅上漲6.5BP至1.955%。
上海一銀行間市場交易員表示,節後資金迴流銀行至資金利率下跌。未來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情況受信貸控制仍將處於偏寬松狀態,10月銀行間資金面料將寬松。
措施看法
周一兩市總成交金額一舉超過4300 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成交水平相比增幅近50%,創出了今年以來成交量最高水平。周一央行上調工行、中行等6 家銀行存款准備金率0.5 個百分點,意味著短線指數存在展開技術性調整行情的可能性。中金分析稱,股指短線存在技術性調整的可能性,但階段性上漲趨勢不變,建議繼續投資重點不受中國宏觀政策面打壓的周期性股票。
該行表示,就總體趨勢而言,股指階段性上漲格局不會改變,建議逢短線股指振盪過程中,繼續增持不受宏觀政策面打壓的具備高貝塔特徵的周期性股票,即繼續看好有色金屬板塊、煤炭板塊、保險板塊、券商板塊、農業板塊、石油化工板塊、交運服務板塊、汽車板塊等品種。
該行預計,即將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有望再度超出市場預期,上市公司三季報信息披露工作即將於本周正式拉開序幕等因素,都將有望對當前股指上漲行情構成正面刺激作用。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殷劍峰認為,央行不斷上調存款准備金率,意在逐漸消除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貨幣學派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認為,通貨膨脹終究是個貨幣現象。而在我國現階段,物價上漲的背後確實具有比較明顯的貨幣因素。
根據殷劍峰的觀察,近年來,我國物價走勢與貨幣供應量增減之間,存在著相當直接的關聯,往往在貨幣供應出現快速增長後,物價走勢亦會跟著抬頭向上,其間二者走勢的時滯大約在半年至一年間。
今年以來,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頻率,連續四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如此頻繁的調升節奏歷史罕見。
對於貨幣工具今後的使用情況,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博鰲表示,消除通脹走高的貨幣因素是當前貨幣環境適當收緊的一個重要原因,盡管存款准備金率已位於歷史高位,但上調沒有上限要求,當前貨幣政策已從適度寬松轉為穩健,即貨幣政策要適當收緊,這個趨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短期中觀面潛在催化劑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周一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創下匯改以來新高6.6732,這可能對民航運輸板塊等人民幣升值受益品種短期走勢形成正面刺激。
(2)11 日寶鋼股份(600019)出台了11 月鋼材價格政策,其中熱軋、冷軋、寬厚板、電鍍鋅、鍍鋁鋅等大部分鋼材品種維持原價,但部分品種上漲100-200 元/噸,對鋼鐵板塊短期走勢構成潛在利好。
(3)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進一步規范、引導借殼上市活動。要統籌協調退市機制和ST 制度改革,在產權清晰、治理規范、業務獨立、誠信良好、經營穩
定和持續經營記錄等方面執行IPO趨同標准,要求擬借殼資產(業務)持續兩年盈利,這可能對績差重組類公司股票走勢帶來壓力。
(4)工信部11 日公布了《輪胎產業政策》。與此前公布的徵求意見稿相比,《政策》大幅提高了輪胎產業的進入門檻,同時要求到2015 年,乘用車胎子午化率達到100%,有利行業集中度提升與產品結構調整,對輪胎板塊走勢有望構成正面刺激。 2012年7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作調整,金融機構要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各項住房信貸政策,繼續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此次為央行年內第二次降息。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央行年內首次降息舉措。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4年4月25日起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2個百分點,下調縣域農村合作銀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據媒體報道,務會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第49次常議精神,進一步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4年6月16日起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調過准備金率的機構)下調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9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同時,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能力,額外降低縣域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額外下調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准備金率3個百分點,鼓勵其發揮好擴大消費的作用。
表格統計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2011年5月18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今年年內第五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此次上調後,我國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率已經分別高達21%和17.5%的歷史高位。
以下為存款准備金率歷次調整: 次數 時間 調整前 調整後 調整幅度
(單位:百分點) 45 2012年5月18日 (大型金融機構)20.5%
(中小型金融機構)17% 20% -0.5 16.5% 44 2012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機構)21.0%
(中小型金融機構)17.5% 20.50% -0.5 17.00% -0.5 43 2011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機構)21.50%
(中小型金融機構)18.00% 21.00% -0.5 17.50% -0.5 42 2011年6月20日 (大型金融機構)21.00%
(中小型金融機構)17.50% 21.5% 0.5 18.0% 0.5 41 2011年5月18日 (大型金融機構)20.50%
(中小型金融機構)17.0% 21.00% 0.5 17.50% 0.5 40 2011年4月21日 (大型金融機構)20%
(中小型金融機構)16.50% 20.50% 0.5 17.00% 0.5 39 2011年3月25日 (大型金融機構)19.50%
(中小型金融機構)16% 20.00% 0.5 16.50% 0.5 38 2011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機構)19.00%
(中小型金融機構)15.50% 19.50% 0.5 16.00% 0.5 37 2011年1月20日 (大型金融機構)18.50%
(中小型金融機構)15.00% 19.00% 0.5 15.50% 0.5 36 2010年12月20日 (大型金融機構)18.00%
(中小金融機構)14.50% 18.50% 0.5 15.00% 0.5 35 2010年11月29日 (大型金融機構)17.50%
(中小型金融機構)14.00% 18.00% 0.5 14.50% 0.5 34 2010年11月16日 (大型金融機構)17.00%
(中小型金融機構)13.50% 17.50% 0.5 14.00% 0.5 33 2010年5月10日 (大型金融機構)16.50%
(中小型金融機構)13.50% 17.00% 0.5 不調整 - 32 2010年2月25日 (大型金融機構)16.00%
(中小型金融機構)13.50% 16.50% 0.5 不調整 - 31 2010年1月18日 (大型金融機構)15.50%
(中小型金融機構)13.50% 16.00% 0.5 不調整 - 30 2008年12月25日 (大型金融機構)16.00%
(中小型金融機構)14.00% 15.50% -0.5 13.50% -0.5 29 2008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機構)17.00%
(中小型金融機構)16.00% 16.00% -1 14.00% -2 28 2008年10月15日 (大型金融機構)17.50%
(中小型金融機構)16.50% 17.00% -0.5 16.00% -0.5 27 2008年9月25日 (大型金融機構)17.50%
(中小型金融機構)17.50% 17.50% - 16.50% -1 26 2008年6月7日 16.50% 17.50% 1 25 2008年5月20日 16% 16.50% 0.5 24 2008年4月25日 15.50% 16% 0.5 23 2008年3月18日 15% 15.50% 0.5 22 2008年1月25日 14.50% 15% 0.5 21 2007年12月25日 13.50% 14.50% 1 20 2007年11月26日 13% 13.50% 0.5 19 2007年10月25日 12.50% 13% 0.5 18 2007年9月25日 12% 12.50% 0.5 17 2007年8月15日 11.50% 12% 0.5 16 2007年6月5日 11% 11.50% 0.5 15 2007年5月15日 10.50% 11% 0.5 14 2007年4月16日 10% 10.50% 0.5 13 2007年2月25日 9.50% 10% 0.5 12 2007年1月15日 9% 9.50% 0.5 11 2006年11月15日 8.50% 9% 0.5 10 2006年8月15日 8% 8.50% 0.5 9 2006年7月5日 7.50% 8% 0.5 8 2004年4月25日 7% 7.50% 0.5 7 2003年9月21日 6% 7% 1 6 1999年11月21日 8% 6% -2 5 1998年3月21日 13% 8% -5 4 1988年9月 12% 13% 1 3 1987年 10% 12% 2 2 1985年 ① - - 1 1984年 ② - - 註:①央行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統一調整為10%;②央行按存款種類規定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企業存款20%,農村存款25%,儲蓄存款40%

❽ 熟悉面料行業的進,關於渠道問題

哎呀媽呀,這個問題問的.我看只能我來回答你了。
我回答問題的思路是:找對人,說對話,辦對事
1、產品因素的影響。
首先渠道的經銷商的實力不同,各個細分市場的渠道經銷商的實力也是有區別的。優秀的經銷商肯定拿的都是好產品,這個是不用置疑的。所以產品好壞直接影響你和經銷商的合作。
產品供貨穩定上,還有貨源上,都牽涉到你跟經銷商合作得愉快不愉快。
產品定位上,你是專業還是廣泛,那你選擇的經銷商也有不同,如果仔細追究起來的話,可以寫一本書。
2、面料的用戶對渠道的選擇有什麼影響,這個問題也很廣泛,你不同的面料,應用的渠道是不一樣的。比如,應用在服裝上的面料跟應用在沙發坐墊上的面料是不同的。所以你選擇的渠道經銷商也應該不同。有的經銷商在服裝上有優勢,但是在沙發渠道上,他就不行了。你要分析你的面料所處的市場的水平,一句話,孫子兵法:知己知彼。
3、企業自身的因素,那就是人品了。企業不講信用,企業不會宣傳,為什麼與別的企業合作那麼多的問題,為什麼和你這個企業合作那麼多問題,那就不是簡單的幾句話就能點明白的。反正還是要靠前期的多溝通。雙方的共同合作才可以完成發展大計的。

❾ 紡織面料知識

紡織知識集錦1

嗶嘰、啥味呢、華達呢:都為2/2右斜紋組織,但經緯密配置不同,華達呢經緯比大約2:1,嗶嘰為1:1,啥味呢經密比緯密大10%--20%,因此斜紋的紋路傾斜角華達呢為63度左右,嗶嘰為45度,啥味呢為50度左右。卡其紋路細密、清晰,質地緊密而厚實、挺括,耐用。華達呢手感厚實而松軟,富有光澤。嗶嘰質地松軟、紋路清晰,懸垂性好

連褲襪:panty hose

摩擦軋光整理:friction finish

軋光整理:calender finish

起絨整理:fleece finish

阻燃整理:flame retardant finish

柔軟整理:mellow finish

拒水整理:塗層織物因表面覆有連續薄膜,所以不透氣,穿著上會有悶濕的缺點。而拒水整理是透氣的防水整理,其基本原理是改變纖維的表面性質,使它從親水性變為疏水性,從而獲得拒水功能,但纖維紗線間的孔隙依然存在,不會妨礙透氣。

煮呢:主要用於精紡毛織物整理,主要是為了使織物尺寸穩定,並改善手感。

縮呢:是粗紡毛織物基本加工過程之一,目的是使織物經緯向都發生一定程度的收縮,在織物表面產生一層絨毛,並使織物厚度增加,手感更為柔軟,保暖性更好。

剪毛:剪毛是精紡和粗紡毛織物都要經過的澆灌能夠工序,目的是使精紡織物呢面光潔,織紋清晰,光澤增強;使粗紡織物絨面平整,手感柔軟。

刷毛:織物在剪毛前後均需經過刷毛。剪毛前刷毛,目的是除去織物表面和散纖維的雜質,並使纖維尖端豎立,以利於剪毛;剪毛後刷毛是為了去除剪下的短纖維屑和絨球,並梳理絨毛,改善織物外觀。

蒸呢:利用羊毛在濕熱條件下的定性作用,用蒸氣處理織物,使之尺寸穩定,呢面平整,光澤自然,手感柔軟而富有彈性。

落針,停經片:drop wire

SCY:(single covered yarn)單包覆紗 以一條硬紗纏繞於彈性紗外層。

DCY:(double covered yarn)雙包覆紗 以兩條相反方向的硬紗上下兩層纏繞於彈性紗外層。

染整包括了練、漂、染、印、整,僅從染色來說,尼龍纖維含有一定量的均聚物,容易出現色柳現象,要加強染前處理,使用合適的鹼劑和表面活性劑煮練,把低分子量的均聚物盡可能地除盡。

染色:dyeing 塗層:coveringcoating, 復合:compoundcomposite 印花:printing 貼合:laminate 磨毛:sanding 壓光:cirecalender softening and antistatic agents 柔軟及抗靜電劑 water and oil-repellent agents 防水防油整理劑 insect-resist agents 防蟲劑 thickeners 增稠劑 crosslinking agents 交聯劑 emulsifiers 乳化劑 direct dyestuffs 直接染料 reactive dyeings 活性染料 disperse dyestuffs 分散染料 quickwash shrinkage tester 快速洗水縮水試驗機 washing fastness tester 水洗牢度機 martindate aorasion tester 耐磨損測試機 universal strength tester 萬能強力測試機 light fastness tester 日曬牢度儀 hank drier 絞紗烘燥機 liquid-flow hank dyeing machine 液流式絞紗染色機 normal temperature oscillating dyeing machine 常溫振盪試樣機 sparging(jet) dyeing machine 噴射式染色機 high temperature overflow dyeing machine 高溫溢流染色機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yarn dyeing machine 高溫高壓染紗機 atmospheric overflow dyeing machine 常溫溢流染色機 rope impregnating mangle 繩狀浸染機

resin finishing 樹脂整理starch finishing 上漿

絲光:屬於後整理中的一道工序,應用於棉纖維製品,是使用濃鹼性的絲光劑將棉纖維從扁平、扭曲的帶狀形態變成圓形的有光澤、強力好,且易吸收染料的狀態,可增強織物尺寸穩定性和耐久光澤,改善強力,提高吸附染料的性能。

轉移印花:tropical print先用印刷方法將顏料印在紙上,製成轉移印花紙,再通過高溫(在紙背上加熱加壓)把顏色轉移到織物上,一般用於化纖面料,特點是顏色鮮艷,層次細膩,花型逼真,藝術性強,但該工藝目前只適用於滌綸等少數合成纖維。

轉移印花工藝簡單,投資小,生產靈活。

套染:通常指為了達到同色效果(不同的成分)而進行的兩次以上的染色過程。通常用於成衣後處理。

雙染:和單染相對應,一般指兩種不同成分的被染物分兩次染色,可以是同色,也可以不同色。多用於混紡面料染色。

分散染料:分子比較小,結構上不帶水溶性基因的非離子型染料,染料的細小微粒能夠在分散劑存在下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從而進入吸水性很小的地拉那纖維內部達到染色目的,一般適用於染滌綸纖維。

去光:化學纖維一般情況下,具有較強的光澤,但很多織品並不要求具有強光,所以要進行去光處理。去光是在紡絲液中加入適量的去光劑(高度分散性的粉末),破壞纖維表面,使纖維表面產生對光線的不規律反射以達到去光的目的。常用的去光劑是二氧化鈦粉末。一般用量為0。5%--2%,調整其用量可得到光澤不同的纖維。

紡織知識集錦2

異形纖維:是通過纖維斷面形狀的改變來改善其物理機械性能,如三角形結構可增加纖維光澤,使織物具有絲綢光澤;三葉或者五葉形結構蓬鬆手感好,保暖性好,透氣性好,不易起球;中空形結構纖維質輕,其保暖性好。

熔融紡絲:將高分子聚合物加熱熔融成為一定粘度的紡絲熔體,利用紡絲泵連續均勻地擠壓到噴絲頭,通過噴絲頭的細孔壓出成為細絲流,然後在空氣或水中使其降溫凝固,通過牽伸成絲。(錦綸,滌綸,丙綸)

干法紡絲:利用易揮發的溶劑對高分子聚合物進行溶解,製成適於紡絲的粘稠液。將紡絲粘液從噴絲頭壓出形成細絲流,通過熱空氣套筒使細絲流中的溶劑迅速揮發而凝固,通過牽伸成絲。(氯綸,腈綸,維綸,醋纖)

濕法紡絲:將成纖高分子聚合物溶解於溶劑中製成紡絲溶液,由噴絲頭噴出形成粘液細絲流,使它進入凝固液中,由於粘液細絲流內的溶劑擴散以及凝固劑向粘液細絲流中滲透,使細絲流凝固成纖維。

濕法紡絲的特點是噴絲頭孔數多,但紡絲速度慢,適合紡制短纖維,而干法紡絲適合紡制長絲。通常同品種化學纖維利用干法紡絲較濕法紡絲所得纖維結構均勻,質量較好。

針織可以分為緯編和經編。緯編:用一根或多根紗線沿著布面的橫向(緯向)順序成圈。

經編:用多根紗線同時沿著布面的縱向(經向)順序成圈。請注意兩者定義,緯編針織品

最少用一根紗線就可以形成,但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一般採用多根紗線進行編織的。而經編針織品只用一根紗線是不能形成織物的,只能形成一根線圈構成的鏈狀物(編鏈)。

所有的緯編織物都可以沿逆編織方向脫散成紗線,而經編織物基本上不能。經編織物不能用手工編織。

經編織物分為兩大類,一為Raschel織物,主要特徵是花型較大,布面粗疏,孔眼多,主要做裝飾織物。二為Tricot織物,布面細密,花色少,但產量很高,主要用做包覆織物和印花布,這類織物多用化纖長絲,否則生產效率極低。

EXP:出口 IMP:進口

T/T:(Telegraphic transfer)電匯

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單

D/A:(document against acceptance)承兌交單

C.O:(certificate of origin)一般原產地證

S/M:(shipping marks)裝船標記

P/L:(packing list)裝箱單,明細表。

S.S:(steamship) 船運

C/D:(customs declaration)報關單

C/O:(certificate of origin)產地證明書

聚氨酯彈性纖維作為高檔的紡織材料,是合成纖維中製造技術復雜、產品附加值很高的高新技術材料。目前,氨綸紡絲方法有溶液干法紡絲、溶液濕法紡絲和反應法紡絲三種。但由於這些方法設備投資大、工藝復雜、工藝流程長、紡速底、生產成本高以及有嚴重的環境污染等問題,限制了氨綸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擴大。因此,一種產品質量穩定、投資小、成本低、無溶劑、無污染的氨綸熔紡技術已越來越多地引起各生產商的高度重視,且已有許多廠家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行研究和開發。

POY:Preoriented yarn /partially oriented yarn 預取向絲。 當高速紡絲的速度為3000-3600m/min可製得預取向絲。在高卷饒速度下,纖維產生一定的取向度,結構比較穩定。

DTY::Draw texturing yarn 拉伸變形絲。 也稱為滌綸低彈絲,是在一台機器上進行連續或同時拉伸、變形加工後的成品絲。

FDY:Fully drawn yarn 全拉伸絲。與生產過程無關,但現在廣為流傳,將它做為紡絲拉伸一步法工藝的代號,可採用低速紡絲、高速拉伸卷繞,兩道工序在一台紡絲拉伸聯合機上完成,此生產線生產成本低,且成品質量穩定,毛絲斷頭少,染色均勻性好。

DTY纖維是捲曲的,POY和FDY纖維是直的,而FDY的強力比較好,POY強力差一點。

紡織知識集錦3

印花

轉移印花:tropical print先用印刷方法將顏料印在紙上,製成轉移印花紙,再通過高溫(在紙背上加熱加壓)把顏色轉移到織物上,一般用於化纖面料,特點是顏色鮮艷,層次細膩,花型逼真,藝術性強,但該工藝目前只適用於滌綸等少數合成纖維。

轉移印花工藝簡單,投資小,生產靈活。

套染:通常指為了達到同色效果(不同的成分)而進行的兩次以上的染色過程。通常用於成衣後處理。

雙染:和單染相對應,一般指兩種不同成分的被染物分兩次染色,可以是同色,也可以不同色。多用於混紡面料染色。

分散染料:分子比較小,結構上不帶水溶性基因的非離子型染料,染料的細小微粒能夠在分散劑存在下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從而進入吸水性很小的地拉那纖維內部達到染色目的,一般適用於染滌綸纖維。

去光:化學纖維一般情況下,具有較強的光澤,但很多織品並不要求具有強光,所以要進行去光處理。去光是在紡絲液中加入適量的去光劑(高度分散性的粉末),破壞纖維表面,使纖維表面產生對光線的不規律反射以達到去光的目的。常用的去光劑是二氧化鈦粉末。一般用量為0。5%--2%,調整其用量可得到光澤不同的纖維。

拔染印花:wash out colors(拔染)discharge print(拔染印花) 選用不耐拔染劑的染料染地色,烘乾後,用含有拔染劑或同時含有耐拔染劑的花色染料印漿印花,後處理時,印花處地色染料被破壞而消色,形成色地上的白色花紋或因花色染料上染形成的彩色花紋。又稱拔白或色拔。

減量印花:該工藝利用交織或混紡織物中不同纖維的耐化學腐蝕性質差異,通過印花方法施加燒拔劑在織物局部去除其中一種纖維,保留其他纖維而形成半透明花紋。又叫燒拔印花或爛花印花。

皺縮印花:利用印花方法在織物上局部施加能使纖維膨脹或收縮的化學品,通過適當處理,使印花部位纖維和非印花部位纖維產生膨化或收縮的差異,從而獲得表面有規律凹凸花型的產品。如用燒鹼作膨化劑的純棉印花泡泡紗。又叫凹凸印花。

平網印花:印花模具是固定在方形架上並具有鏤空花紋的滌綸或錦綸篩網(花版)。花版上花紋處可以透過色漿,無花紋處則以高分子膜層封閉網眼。印花時,花版緊壓織物,花版上盛色漿,用刮刀往復刮壓,使色漿透過花紋到達織物表面。平網印花生產效益低,但適應性廣,應用靈活,適合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

圓網印花:印花模具是具有鏤空花紋的圓筒狀鎳皮篩網,按一定順序安裝在循環運行的橡膠導帶上方,並能與導帶同步轉動。印花時,色漿輸入網內,貯留在網底,圓網隨導帶轉動時,緊壓在網底的刮刀與花網發生相對刮壓,色漿透過網上花紋到達織物表面。

圓網印花屬於連續加工,生產效率高,兼具滾筒和平網印花的優點,但是在花紋精細度和印花色澤濃艷度上還有一定局限性。

直接印花是用染料調製成色漿直接印在白色或淺色織物上形成花紋圖案,工藝簡單,成本低,應用最多。

噴墨印花:busy print

扎染:tie dye

段染:space dye

顏料染色:pigment dye

顏料印花:pigment print 又叫塗料印花,由於顏料是非水溶性著色物質,對纖維無親和力,其著色須靠能成膜的高分子化合物(粘著劑)的包覆和對纖維的粘著作用來實現。顏料印花可用於任何纖維紡織品的加工,在混紡、交織物的印花上更具有優越性,且工藝簡單、色譜較廣,花形輪廓清晰,但手感不佳,摩擦牢度不高。

紡織知識集錦4

直接染料:direct 水溶性陰離子染料,直接上染幾乎所有天然纖維及再生纖維:粘膠,天絲。

在粘膠纖維上有較高上染率和一定牢度,應用較多。

酸性染料:acid 水溶性陰離子染料,不能上染纖維素纖維,可以染蛋白質纖維:毛、絲和錦綸。

活性染料:reaction 水溶性陰離子染料,主要染棉纖維。色譜廣,色澤艷,成本低。

還原染料:vat 非水溶性染料,主要用於棉布的深色染色。色譜齊全,色澤較艷,牢度優良,是印花的高檔染料。

陽離子染料:cationic 晴綸專用,也可在一定限度內用於蛋白質纖維,但牢度不好。

分散染料:disperse 滌綸和其他所有疏水性合成纖維的首選染料。

不溶性偶氮染料:naphthol 又叫納夫妥染料,主要用於棉布,以大紅色為主。

酵素洗:Enzyme wash

Seco-tex:力麗生產的一種吸濕排汗紗線的商品名。

雙染(two tone):T/CD(T:polyeaterCD:cationic dyesCD是滌綸的一種。T:50%,CD:50%,兩者交織),此面料染色時,因為CD可用分散性染料或鹽基性染料染色,而T只接受分散性染料,鹽基性染料對T沒有反應。所以在T/CD面料的染缸中加入分散性和鹽基性兩種染料染色,從而出現雙色。

全收縮率:指變形絲受熱後的全部收縮百分比,它關繫到製成織物的幅度。

全卷縮率:表示常溫中變形絲的卷縮量及受熱後產生的卷縮量之和。

PTT:全稱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染色可在120度常溫常壓染,環保,很多性能優於錦綸,主要方向是取代錦綸,不過還不是很成熟。

常用纖維的特徵:

棉纖維:細而柔軟,短纖維,長短不一。

麻:粗硬,手感硬爽,淡黃色,很難區分出單根纖維。

毛:比棉纖維粗而長,長度在60-120mm。手感豐滿、富有彈性,纖維捲曲,呈乳白色。

蠶絲:長而均勻的長纖維,細度纖細,手感柔軟,光澤柔和,有絲鳴感。色呈極淡黃色。一粒繭的絲長為:600-1200mm。

有光人造絲:白色有刺眼的光澤,手感柔軟,但不及蠶絲清爽,有絲鳴感,濕強大大低於干強。

滌綸:爽而挺,強力大,彈性較好,不易變形。

錦綸:有蠟光,強力大,彈性好,較滌綸易變形。

常用織物的特徵:

絲織物:綢面明亮,柔和,色澤鮮艷,細薄飄逸。

棉織物:具有天然棉的光澤,柔軟但不光滑,坯布布面還有棉籽屑等細小雜質。

毛織物:精紡呢絨類呢面光潔平整,織紋清晰,光澤柔和,富有身骨,彈性好,手感糯滑;

粗紡則呢面豐厚,緊密柔軟,彈性好,有膘光。

麻織物:硬而爽。

滌綸織物:手感挺爽,彈性好,不易起皺,在陽光下有閃光。

錦綸織物:手感比滌綸糯滑,但比滌綸易起皺。 是這些么?嘿嘿。

閱讀全文

與資金面料延續緩和態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公眾 瀏覽:26
京東貸款買車比4s店貴 瀏覽:689
綜合管廊融資 瀏覽:498
b股有哪些股票 瀏覽:698
上海世貴貴金屬有限公司 瀏覽:349
德寬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311
落地房抵押貸款 瀏覽:76
2016年韓幣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56
天齊鋰業股票吧 瀏覽:460
股票前面帶s 瀏覽:732
北京鼎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325
轉讓1億融資租賃 瀏覽:324
招商證券10萬資金傭金多少 瀏覽:82
嘉會創投理財安全嗎 瀏覽:578
吳志祥融資 瀏覽:832
11月17日人民幣台幣匯率 瀏覽:35
去哪網股票價格 瀏覽:604
融資融券余額差值 瀏覽:340
國有資產融資是什麼 瀏覽:504
信託的基本職能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