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白銀的價格是如何波動的
歐元集團於上周二舉行財長會議,與IMF方面在希臘減債目標上的分歧公開化歐洲方面稱應將希臘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縮減至120%這一目標延長兩年至2022年,而IMF則堅稱應按原定計劃在2020年完成。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HillaryClinton)周六(11月17日)表示,李鴻軼認為美國就解決其預算困境及"財政懸崖"問題達成協議,對於該國保持其國際領導地位至關重要。她在新加坡做演講時指出,她與亞洲領導人一樣,對於美國當前的預算困境感到擔憂。
但希拉里指出,對於美國的充分信心以及該國享有的信譽永遠不應遭受質疑,她補充道,美國政界領導人致力於維護該國的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美國國會眾議院領導人上周五與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及參議院領袖進行了有關"財政懸崖"的首輪會談,兩黨就一些初步框架交換了意見。
關於美國財政懸崖問題,又令黃金白銀價格增加些許不確定因數,預計這也是改變白銀價格現狀的,最主要的問題。
現貨白銀(天通銀)四小時盤面上觀察,李鴻軼認為銀價若同金價一起來看,銀價的走勢要稍微滯後,銀價四小時盤面正處於多空分水嶺的位置,盤面上MACD正欲穿過0軸下方,且MACD綠色放量有逐漸增強的走勢。
日線盤面上MACD,DIFF線水平走勢,那麼我主要看四小時上面的方向如何選著。周線盤面上觀察,盤面MACD兩線也是水平走勢,前次銀價也是成功站穩周線盤面上的布林中軌,反彈上行,那麼周線盤面上走勢,若銀價成功守住前一次的低點,銀價也是處於第三浪的上漲途中。上周黃金白銀價格短線均呈現V型走勢較多。
預計本周銀價會呈現出部分弱勢。上周銀價基本也在震盪區間內運行,周五給出的區間在6480-6600也未能有效突破,白銀價格有效突破上一區間短期將會有比價明了的方向。
2. 銀價為什麼一直處於上漲趨勢
白銀上漲原因有四: 1.金價連創新高,銀價表現滯後。2001年至今,黃金進入大牛市,連漲10年。白銀價格雖然也在漲,但漲幅落後於黃金; 2,金銀比價懸殊,銀價可能被低估。從歷史的黃金與白銀價格比率上看,1900年以來黃金與白銀價格比率的平均值為48倍左右。而金融危機之後,金價暴漲銀價滯後,金價曾達到銀價的63倍。雙方比價有望向48倍基準線回歸。 3,經濟復甦導致白銀需求激增。白銀的工業用途比黃金多,所以白銀價格對經濟周期敏感度更大。這也導致白銀價格的波動率比黃金價格波動率大。自1997年以來,黃金12個月價格波動最大值為60%,白銀12個月價格波動最大值則達到92%。未來全球工業經濟回暖,對於白銀需求與日俱增,將導致銀價上升。 4,全球資本關注度增加。白銀作為大宗商品近期在國際期、現貨市場表現搶眼。 白銀在大多數時間里,其價格趨勢與黃金相同,但是白銀的波動明顯高於黃金,白銀在每天價格波動的幅度上也基本高於黃金,對投機資金更有吸引力。
3. 影響金銀價格波動的因素有什麼
影響黃金價格波動的因素很多比如---國際原油價格,美元匯率,國際政治局勢,戰爭等。銀的價格比較穩定,基本沒多大變化。
4. 白銀價格波動是根據什麼
白銀價格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CRB指數,黃金,美元指數 原油 期貨等等等
不過你可以下載智通財經APP或智通財訊APP 裡面有財經資訊和經濟數據
你可以多關注下,對做投資的很有幫助
5. 白銀價格的沿革波動
白銀作為貨幣和價值儲藏手段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1816年,英國實施《金本位法》,確定英鎊紙幣只盯住黃金,英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國家層面廢除白銀貨幣地位的國家。19世紀下半葉,西方各國在貨幣方面開始跟隨英國實行金本位。20世紀初,世界主要國家只有中國還是完全的「銀本位制」。1935年,國民政府實施「法幣改革」,徹底放棄了用銀元做貨幣,這意味著世界上最後一個重要的國家放棄了銀本,白銀價格隨後跌到歷史最低水平,其商品屬性超過金融屬性。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告瓦解,美國政府開始放開對金銀的價格管制。白銀價格得以隨市場需求自由波動,銀幣的內在價值也超過了面值。 白銀的歷史價值經歷了古代高價期、近代動盪期、現代炒作期和當代穩步增長期四個主要歷史時期。1、古代高價期天然銀多半是和金、貢、銻、銅或鉑成合金,天然金幾乎總是與少量銀成合金。我國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稱為ELECTRUM,就是一種天然的金、銀合金,含銀約20%。最初由於人們取得銀的量很小,使得它的價值比金還貴。在大約公元前1780-1580年間埃及王朝的法典中規定,銀的價值是金的兩倍。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講到:「……而銀的開采卻以礦山勞動和一般比較高度的技術發展為前提。因此,雖然銀不那麼絕對稀少,但是它最初的價值卻相對地大於金的價值。」
白銀在古代價值幾何?蘇軾被貶至黃州時,盡管覺得"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儉"之後,全家810 人每月用四千五百錢尚能有所結余,基本生活仍能得到保障。(蘇軾:《答秦太虛書》)可是對於蘇軾一家來說,每月的生活開支也僅值銀三兩。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 袁崇煥殺毛文龍,得到士兵兩萬八千人,上書皇帝要求:「歲餉銀四十二萬,米十三萬六千」。就是說,一萬人的部隊,每年需要軍餉15萬兩。每名戰士一年花費15兩白銀,按明代一兩等於37.8克,那麼567克白銀就是一個士兵全年的生活費了。再如戚繼光在東南沿海募兵,規定每人年餉銀為10兩,到北方薊鎮後,守衛邊牆的募兵年餉增至18兩。這都是戰略要地的募兵價格,如果不是要參加重要戰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價格要更低:明修《武進縣志》稱當地 「受募者日銀一分」,年薪還不足4兩。
2、近代動盪期明清時期中國和日本的銀價都明顯貴於世界市場,在19世紀中葉之前,中國在與西方的貿易中擁有巨額順差(與英國的鴉片貿易除外),而中國採取白銀結算,於是歐美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即使在中國已經不再擁有巨額順差的情況下,與中國的貿易也導致了世界白銀價值的不穩定。
進入20世紀,國際金本位制在建立之後屢經顛簸,而白銀似乎成了被遺忘的角落。隨著黃金在國際儲備和貿易中的地位日益增加,白銀的價格也日益滑落。1910年,每盎司黃金的價格是每盎司白銀價格的38倍左右,到了1930年則提升到近63倍, 1940年提升到近100倍!也就是說,在1910年選擇持有白銀作為儲備工具的人,在30年後的財富將只有選擇黃金為儲備工具的人的 30%。
3、現代炒作期
1960年代以後,形勢明顯有所改觀,因為金本位顯然難以維持,貨幣自由浮動只是時間問題。通貨膨脹的陰影日益明顯,由於各國政府禁止個人持有黃金,希望購買貴金屬保值的投資者只能選擇白銀,這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黃金價格。到了1970年,黃金與白銀的比價降低到了23 倍,這是20世紀以來的最底點。在商品市場大牛市的背景下,許多交易商和銀行家把大筆資本投入了商品期貨和現貨投機,期貨價格反過來影響了現貨。在黃金和白銀產量大大提高,國際市場流動性很強的1970年代,美國的期貨交易商近乎壟斷了世界白銀市場,並促使銀價飛漲。
1970年代初期,白銀價格大致在2美元每盎司左右徘徊——這個數字看起來很低,但已經從最低點上升了80%左右,這主要是因為美國財政部放寬了對白銀的管制。與此同時,黃金的價格也很低,與白銀的比價只有23倍左右,這說明整個貴金屬市場都在低點。1973年12月,期貨投機商以每盎司2-3美元的價格大量收購白銀,這使他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白銀持有人之一。市場上的白銀很快出現了嚴重短缺——在過去幾十年中,許多銀礦已經因為無利可圖而關閉了,人們對開采新銀礦的熱情也不高。白銀的「供給彈性」較小,在價格陡然上升的時候,白銀生產商無法立即擴大產量,結果導致價格進一步攀升。在僅僅兩個月之內,白銀價格提高到每盎司6.7美元,漲幅接近130%!
1979年夏天,市場上不斷出現巨額買盤,銀價很快從6美元上升到11美元。隨著投機根庄者的不斷湧入,白銀的價格日趨瘋狂——從11美元上漲到20美元,然後30美元,到了1979年年底突破40美元!黃金和白銀的比價下跌到12倍左右,創下歷史新低。期貨市場已經完全失去了對白銀的控制。全世界的白銀生產廠商為此興奮不已,他們迅速開啟了尋找新銀礦的計劃,許多早已關閉的銀礦又重新開采。美國和歐洲的普通居民也對銀價上漲感到驚喜不已,他們翻箱倒櫃找出了祖傳的銀質茶器和裝飾品,凡是有白銀作為原材料的器物,都毫不猶豫地送去熔煉,製作成標准銀塊到市場上賣出。
1980年1月21日,白銀漲到了它的歷史最高價:每盎司50.35美元。在短短12個月里,銀價上漲了8倍;從1970年算起,銀價上漲了25倍。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商品擁有如此漫長、如此駭人聽聞的大牛市!但在白銀價格達到50美元之後不久,紐約商品交易所頒布了一條臨時規定:從即日起,禁止建立新的白銀期貨合約,只允許舊合約的平倉。這意味著壟斷者再也無法從期貨市場上買進任何白銀,而且白銀期貨合約的總數只會不斷減少,誰都無法通過大量買入或賣出來操縱價格。1980年3月25日,白銀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白銀價格崩潰了。1980年3月27日在期貨界被稱為「白銀星期四」,僅僅幾天前還在高位運行的白銀期貨,在3月27日日中居然跌到了10美元的低點 — 美聯儲和美國主要商業銀行竭盡全力使白銀價格在跌到10.82美元一盎司之後暫時止跌回穩,轟轟烈烈的白銀危機到此就宣告結束了。1981年以後,隨著白銀產量的擴大,白銀期貨和現貨價格不斷下跌,直至本世紀初才有重新抬頭。
4、當代穩步增長期自1990年以來,世界白銀總庫存下降了74%,白銀的庫存已經是歷史新低。雖說白銀消費總體還是偏低,但在過去的10年中,白銀的消費大體上是遞增的。總的看來,全球礦產白銀的總產量在未來某個時候可能會有所增加,不過這要等一些大型新礦產完全達產或有新的銀礦山投入使用。由於全球礦產銀產量暫不會增加,而世界各個行業對白銀的需求還在穩步增長,這就為未來銀市的繼續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隨著經濟的發展,白銀製造業的需求緩慢增加,白銀用於電工、電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飾和銀製品、銀幣和紀念章的量將增加。
2002年,白銀價格再次發力,開始了新一輪的牛市。金融市場流動性泛濫及其後金融危機引發的避險需求使得市場對貴金屬的需求大幅增加,黃金價格一路飆升,白銀也在其帶動下迅速上漲。由於白銀價格相對金價便宜很多?其價格波動也更加劇烈。2011年4月28日,在歐債危機的影響之下,白銀價格迅速攀升至30年高點49.44美元/盎司?逼近上一輪牛市的歷史最高點,5個月內幾乎翻了一倍,相比1902年前上漲了9倍。
從歷史上看,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一個大周期約30年。白銀從上一輪牛市高點即1980年的49.45美元至2011年的48.44美元基本上經過一個輪回。當前白銀價格主要受到兩方面的支撐,一是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白銀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二是隨著白銀投資產品的增多,在金融市場整體動盪的環境下,白銀的投資需求成為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
白銀一直是黃金的「影子」,但與黃金又有所不同。雖然白銀具備貴金屬屬性,但是其主要用途依然是體現在工業方面。國際白銀市場從2007年開始就一直處於供應過剩狀態。世界白銀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白銀供應總量為10.48億盎司,較2011年增加890萬盎司。其中,礦產量增長至7.87億盎司,較2011年上升3.8%,主要來自鉛鋅礦副產品輸出。主要銀礦供應量同比增長1%,佔全球銀礦產量的28%。其中,中國白銀總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過去十年間,中國銀礦產量幾近上升100%。近年來,中國白銀產量連續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
法國興業銀行發布報告稱,預計2013年白銀可能仍有高達逾4000噸的供應過剩。巴克萊銀行預估2013年全球白銀供應量將達到32347噸,較2012年增加0.8%。2013年全球白銀總體供大於求,可能出現6441噸的過剩,2014年全球供應量將達到32775噸。由於白銀工業需求減少,投資需求趨緩,白銀礦山的供應增長依然強勢,筆者預計,2014年白銀供應過剩格局將延續,實際投資需求的增減將決定銀價走勢。
2013年,白銀製造需求下降了1.8%,珠寶和銀器是白銀最主要的製造需求,該部分需求在2012年下降了1.4%。印度和西歐工業用銀下降最顯著,源於這些國家疲弱的經濟狀況。過去十年間,中國白銀飾品市場擴張211%,2014年則有望進一步上升。同期,中國白銀加工需求上升137%,工業領域白銀加工量自3770萬盎司升至8440萬盎司,主要的使用終端來自電子行業。然而,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缺少經濟和下游需求復甦的支撐,將給電子工業的增長帶來壓力。
全球經濟增長態勢,除了歐洲正經歷艱難而又緩慢的經濟復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情況也有放緩的趨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白銀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削弱了對白銀的工業需求。數據顯示,2013年10月中國白銀進口量較2012年同期減少5.73%,且連續兩個月下滑,需求不振。國內經濟形勢來看,製造業PMI及GDP均顯示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放緩,與此同時通貨膨脹卻有所增加,市場資金偏緊。中國經濟擴張仍然高度依賴投資,改革措施以促進消費和調控房地產市場為重點。
中國、美國和日本是全球白銀工業需求方的最大貢獻者。2000年以來,製造業白銀需求維持在2.7萬~2.8萬噸水平,各領域消費則呈現出此消彼長的態勢。2012年,全球工業用銀下滑4%。然而,中國和印度,卻不降反升,這與其經濟的增長不無關系。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許多工業化國家陷於經濟危機帶來的壓力,工業用銀受抑制。雖然美國經濟穩步回暖,歐洲和日本經濟弱勢復甦,新興國家經濟增長趨穩,估計2014年白銀工業需求不會出現太大的增幅。
6. 現在白銀價格多少一克白銀變動大嗎
目前白銀價格人民幣/克 3.14
銀價變動來說總體算大的,影響它變動的主要有這幾點因素
一、供需影響因素
供需決定價格,白銀的供需因素無疑也是白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供應因素主要包括礦產、生產工藝、生產成本等等因素,往往很難有較大的改變,而需求因素則是和經濟波動密切相關的。關於礦產部分請詳見我們報告《中證研究白銀期貨系列研究報告之三:白銀產業鏈深度分析》。本報告僅闡述需求和成本對白銀價格的影響。
1.1需求對白銀價格的影響
由於白銀是一種工業商品,不論是從世界范圍,還是從國內市場看,白銀工業需求均佔到總需求30-40%的比例,這一比例高於黃金。因此經濟波動往往也伴隨著白銀需求波動。
工業需求受經濟影響變動也較大,在2009年,金融危機後的經濟低迷,使得當年的工業需求大幅回落至10440噸,近幾年來僅高於2002年時的工業需求。因此,經濟波動,尤其是電子工業的變化情況,進而對需求的影響,無疑是白銀價格重要的影響因素。
1.2成本因素
成本因素對白銀來說有一定影響,但相比其他因素,成本對白銀價格影響不大。白銀目前主要從銅、鉛伴生礦中冶煉的陽極泥中提取,原料成本方面在計算銅、鉛時大多已經包涵在內。在大型的銅、鉛等冶煉企業中,白銀都是作為附屬品生產,成本一般而言都較低。雖然近兩年國內的白銀生產成本(主要是人工等成本上漲)明顯增加,但依然具有較大的盈利空間,因此,成本對白銀的產量及價格影響不大。
二、通脹影響因素
在40%左右的供需影響因素外,類似黃金價格,通脹又是白銀價格的重要影響因素。為了觀察這一因素的影響力度,我們分別從扣除通脹後的價格比較和不同白銀價格周期下,實際利率與白銀價格的關系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2.1扣除通脹因素後白銀價格的比較
我們以美國1976年1月的CPI為基期,那麼今年的物價指數是1976年1月的4倍,白銀價格則從1976年的4.30美元/盎司上漲到31美元/盎司,漲7.8倍。而扣除物價因素,將已經創出30年歷史新高的白銀價格進行折算,我們看到目前的白銀價格僅是1983年左右的水平,相比1979-1980年持續上行的情況相比,離48.7美元/盎司的最高水平,仍有較大距離。而再看較為典型的美國70年代滯漲情況,白銀也出現了1367.4%的漲幅。可見,通脹壓力是推高銀價主導因素
2.2實際利率與白銀價格的關系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通脹對白銀價格的影響,我們採用這樣一種思路來進行分析。我們將1974年以來的白銀價格劃分為12個周期(以1974年1月4日為起點,一方面受限於數據,再一方面之前白銀價格波動幅度相對偏小,這樣的起點選擇相對合理。進而以其後最高點為一段上漲行情;然後以最高點與最低為一次下跌行情。這樣可以過濾了中間一些小級別的波動,在日線上進行劃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白銀價格波動的12個周期中,我們看到僅有兩個周期出現了實際利率大於零,白銀價格仍出現上漲的情況,分別是1982年6月29日至1983年8月23日以及1986年11月26日至1987年4月27日,這1982年到1983年這段時間主要還是由於美國的通脹水平仍然較高,白銀較強的通脹功能推動銀價上漲;而在1986年11月26日到1987年4月27日,一方面是白銀在持續弱勢下跌之後具有較強的反彈需求。另一方面則是80年代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出現恢復使得白銀的工業需求有所增加。另外,我們也注意到還有兩個周期在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下,白銀價格仍出現下跌的情況,分別是2008年3月18日至2008年10月17日以及2011年5月3日至2011年9月26日。2008年主要是由於金融危機爆發,風險資產遭到拋棄,為保護資產,人們紛紛持有現金,因此導致白銀價格的下跌。而2011年5月到9月份則更多是經歷2011年2月-4月持續大幅上漲後的回落,而歷史經驗我們看到,如果負利率維持,白銀價格上行的概率仍然偏大。
7. 白銀價格波動跟什麼有關
美鈔 石油 政策 戰爭 自然災害,,,,,,,,
1、供求因素
白銀價格是基於供求關系基礎上的。如果黃金產量大幅增加,黃金價格會受到影響而回落。但如果出現礦工長時間的罷工等原因使產量停止增加,白銀價格就會在求過於供的情況下升值。此外,新采白銀進技術的應用,新礦藏的發現,都會使白銀供給增加,表現在價格上當然會令金價下跌。同時如果一個地方出現投資黃金的風習,例如在日本以及我們發達城市出現的白銀投資熱潮,需求大為增加,同時也導致了白銀價格的節節攀升。
世界白銀市場供求關系決定了白銀價格的長期走勢。
2、其他影響因素
(1)美元匯率的波動因素
(2)石油價格的波動
當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不斷上漲時,金價也會持續上升。其原因是產油國的石油收入增加,從而會影響白銀的市場需求。同時由於目前國際石油價格以美元標價,石油價格上升則往往引起美元的貶值,而美元的貶值又會導致人們搶購白銀保值,於是刺激白銀價格上漲。反之,若由於石油供過於求,油價不斷下跌,將會對銀價的下跌產生明顯的影響。
(3)通貨膨脹
(4)國際社會的金融危機及政治動盪
(5)其他因素
世界經濟周期的波動趨勢、本地市場的利率及國際貨幣市場上的利率變動、股票、匯市及其它投資市場的波動,也都會直接影響白銀價格的波動。目前我國白銀市場的價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約,基本與世界同步。有什麼不清楚的你可以網路下「榮鑫贏金」老師的博客。他寫得非常專業。
8. 銀價暴跌的原因有哪些
白銀具有貨幣屬性,投資屬性,商品屬性這三重屬性,這也決定了銀價暴跌原因的驅動因素將是復雜多樣的。銀價除了受供給和需求兩大因素影響之外,還受地緣政治,經濟,金融和實物白銀供給四大驅動因素的影響。那麼銀價暴跌原因有哪些?
1、美元匯率影響。 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銀價暴跌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在現貨白銀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銀價跌;美元降則銀價揚的規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現貨白銀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現貨白銀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這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而現貨白銀價值含量較高,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現貨白銀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
2、各國的貨幣政策與銀價暴跌原因密切相關。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現貨白銀價格的上升。
3、通貨膨脹對銀價漲跌的影響。 對此,要做長期和短期來分析,並要結合通貨膨脹在短期內的程度而定。從長期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其對銀價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銀價才會明顯上升。
4、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銀價的影響。債務,這一世界性問題已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現象。在債務鏈中,不但債務國本身發生無法償債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系破裂,面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本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現貨白銀,引起市場現貨白銀價格上漲。
5、國際政局動盪、戰爭等。 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銀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現貨白銀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現貨白銀的需求,刺激銀價上揚。
6、股市行情對銀價的影響。一般來說股市下挫,銀價上升。這主要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大家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則資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資熱烈,銀價下降。 除了上述影響銀價的因素外,國際金融組織的干預活動,本國和地區的中央金融機構的政策法規,也將對世界現貨白銀價格的變動產生重大的影響。
9. 影響白銀價格波動具體有哪些因素
一是供給和需求。國際白銀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白銀的需求構成與黃金明顯不同,其工業需求佔比為55%,首飾需求和銀幣獎章等需求佔比僅為31%;黃金的工業需求佔比僅為11%,但首飾和投資需求佔比則高達87%,這充分說明黃金的金融屬性強而白銀的工業屬性較強。
二是通貨膨脹。通脹期間很多投資者會買入白銀來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如2011年美國CPI長期維持在3%以上,美國老鷹銀幣平均每月銷量高達370萬枚(同比2010年增長逾20%)。
三是全球經濟增長和股票指數表現。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道瓊斯股指出現連續暴跌,銀價也跌幅過半;而當2009年初道瓊斯股指觸底大幅回升後,白銀價格也重新進入大牛市,兩者同漲同跌的特性非常明顯。
四是黃金價格。自古以來,黃金和白銀一直作為貨幣而存在,即使已進入信用貨幣時代,全球投資者依然喜歡儲存金銀來滿足其保值需求。白銀往往被定位為「黃金的替代投資品」,當金價走高後,投資者會買入白銀來代替黃金,因此金銀價格往往會同漲同跌,但相對黃金而言,白銀投機特性較高,價格波動更大。
五是美元匯率及美國貨幣政策。白銀市場上有美元升值則銀價跌、美元貶值則銀價漲的規律,因國際白銀均是以美元標價,而且絕大部分以美元結算,美元匯率的變動對銀價必然產生直接影響。
六是原油價格。白銀價格和原油價格通常呈正相關關系。當油價上漲時往往意味著經濟增長預期較高,進而提振白銀的工業需求和價格上漲;另一方面,原油價格上漲會加大通貨膨脹壓力,這將促進白銀的投資需求增加。
此外,影響白銀價格的因素還有全球金融危機、國際政局動盪、戰爭等因素,銀價對重大的政治、經濟和戰爭事件有較高的敏感性,投機資金也會對銀價產生顯著影響,如1980年美國亨利兄弟炒作操縱白銀市場,導致國際銀價突破50美元/盎司。
更多關於白銀價格、黃金價格等相關問題,請多關注凱福德金業。
10. 一般白銀價格是怎麼波動的
一般是根據歐美股市波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