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原油價格影響因素

原油價格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2021-05-01 04:11:16

① 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因素是什麼

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因素

國際石油市場近年來強勢震盪,諸多因素互動突出,油市前景撲朔迷離。
2010

10
月以來,伴隨美國實施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國際油價呈上漲趨勢。
2011
年初,中東北非動亂局勢及相關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刺激市場恐慌,油價大
幅攀升。
2

22
日,紐約市場油價收報每桶
93.57
美元,當日漲幅為
8.55%
,創
2008

10
月份以來的新高。
2011
剛開始,
我國也逐漸幾次調動了石油價格。

油不僅與國際以及各個國家相關,
而且還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
那麼,

響石油價格變動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

影響近期國際油價走勢的因素分析

1
、供求關系因素。
影響石油價格的供給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儲量、石油供給
結構以及石油生產成本。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結構變化、

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因素

國際石油市場近年來強勢震盪,諸多因素互動突出,油市前景撲朔迷離。
2010

10
月以來,伴隨美國實施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國際油價呈上漲趨勢。
2011
年初,中東北非動亂局勢及相關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刺激市場恐慌,油價大
幅攀升。
2

22
日,紐約市場油價收報每桶
93.57
美元,當日漲幅為
8.55%
,創
2008

10
月份以來的新高。
2011
剛開始,
我國也逐漸幾次調動了石油價格。

油不僅與國際以及各個國家相關,
而且還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
那麼,

響石油價格變動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

影響近期國際油價走勢的因素分析

1
、供求關系因素。
影響石油價格的供給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儲量、石油供給
結構以及石油生產成本。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結構變化、

代能源的發展和節能技術的應用決定。

石油產量必須以石油儲量為基礎,近幾年不會出現全球范圍的石油供給短
缺現象。但是由於石油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國際能源機構(
IEA
)預測世界石油
產量將在
2015
年以前達到頂峰,全球石油供給逐步進入滑坡階段。

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特點也對石油供給具有重大影響。目前世界石油市場
的供給方主要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和非
OPEC
國家。但
2002
年以來,受
強勁的世界石油需求和高油價刺激,
OPEC
產量激增,原油剩餘產能從
2002
年的
560
萬桶
/
日急劇下降到
2006
年的
140
萬桶
/
日左右,產能利用率高於
90
%,通
過增加產量平抑油價的能力減弱。

此外,石油生產成本也將對石油供給產生影響。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能
源,其生產成本會影響生產者跨時期的產量配置決策,進而影響到市場供給量,
間接地引起石油價格波動。
世界石油價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區的石油生
產決定,而低成本地區的石油決定了價格的波動幅度。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結構變化、替代能源的發展和節
能技術的應用決定。
替代能源的成本將決定石油價格的上限。
當石油價格高於替
代能源成本時,
消費者將傾向於使用替代能源。
而節能將使世界石油市場的供需
矛盾趨於緩和。
目前各國都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
這勢必將對石油
價格的長期走勢產生影響。

2
、金融市場與投機因素。
美國的定量寬松政策向全球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拉
低了美元,而美元匯率持續下跌成油價升高推手,石油越來越凸顯

金融性

,美
元與石油價格之間呈負相關性。
美元貶值之後,
很多投資者就拋棄美元資產,

向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從而推高國際油價的上漲。

3
、短期因素如政治動盪、自然災害等不確定性因素。
當前國際地緣政治和
自然災害風險加大了油價上漲可能性。

1.
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
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
產國際化的發展,
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
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
重要原因。

2.
異常氣候

歐美許多國家用石油作為取暖的燃料,因此,當氣候變化異常時,會引起
燃料油需求的短期變動,
從而帶動原油和其他油品的價格變化。
另外,
異常的天
氣可能會對石油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油價。

3.
匯率變動和利率變動

相關研究表明,石油價格變動和美元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存在
2
、金融市場與投機因素。
美國的定量寬松政策向全球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拉
低了美元,而美元匯率持續下跌成油價升高推手,石油越來越凸顯

金融性

,美
元與石油價格之間呈負相關性。
美元貶值之後,
很多投資者就拋棄美元資產,

向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從而推高國際油價的上漲。

3
、短期因素如政治動盪、自然災害等不確定性因素。
當前國際地緣政治和
自然災害風險加大了油價上漲可能性。

1.
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
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
產國際化的發展,
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
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
重要原因。

2.
異常氣候

歐美許多國家用石油作為取暖的燃料,因此,當氣候變化異常時,會引起
燃料油需求的短期變動,
從而帶動原油和其他油品的價格變化。
另外,
異常的天
氣可能會對石油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油價。

3.
匯率變動和利率變動

相關研究表明,石油價格變動和美元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存在
弱相關關系。
由於美元持續貶值,
以美元標價的石油產品的實際收入下降,
導致
石油輸出國組織以維持原油高價作為應對措施。
利率的上升會導致未來開采價值
相對現在開采價值減少,
因此會使得開采路徑凸向現在而遠離未來。
高利率會減
少資本投資,導致較小的初始開采規模;高利率也會提高替代技術的資本成本,
導致開采速度下降。

4. OPEC
和國際能源署(
IEA
)的市場干預

OPEC
控制著全球剩餘石油產能的絕大部分,
IEA
則擁有大量的石油儲備,
它們能在短時期內改變市場供求格局,從而改變人們對石油價格走勢的預期。
OPEC
的主要政策是限產保價和降價保產。
IEA

26
個成員國共同控制著大量石
油庫存以應付緊急情況

② 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供求關系,原油庫存,匯率因素,經濟發展狀況,突發事件與氣候狀版況。

習慣上把未經權加工處理的石油稱為原油。一種黑褐色並帶有綠色熒光,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是烷烴、環烷烴、 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

(2)原油價格影響因素擴展閱讀: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氫兩種元素,分別佔83~87%和 11~14%;還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鉀、鈉、鈣、鎂、鎳、鐵、釩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點-50~24℃。

原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其中,各種燃料產量最大,接近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佔5%。

原油分類

按組成分類:石蠟基原油、環烷基原油和中間基原油三類;

按硫含量分類: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類;

按比重分類:輕質原油、中質原油、重質原油以三類。

③ 影響原油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原油價格的因素:

1、供求關系,
2、宏觀經濟(政策法規,通貨膨脹,貨幣匯價:主要是美元,利率等)
3、國際政治因素(地區動亂爭端,戰爭)
4、相關市場的聯動性(黃金外匯(主要是美元),股票

5、投機活動和國際游資 ,
6、心理因素(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程度)
通常認為都是以上因素
還有一種觀點
是老師傅說的
相當精闢 ;
真正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的東西記住只有一個:資金
資金是否進入了原油市場或者資金是否從原油市場抽離。資金可以分類為:供求的資金、炒作資金、避險資金。
1、供求資金,就是需求,市場上的正常需求。
2、
炒作資金,一旦價格超過了供求關系,偏離了正常價值。或者一個超常波動的出現都是供求資金的進出造成的。

④ 影響原油價格波動的因素有哪些

供求關系,原油庫存,匯率因素,經濟發展狀況,突發事件與氣候狀況。

習慣上把未經加內工處理的石油稱為容原油。一種黑褐色並帶有綠色熒光,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是烷烴、環烷烴、 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

(4)原油價格影響因素擴展閱讀: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氫兩種元素,分別佔83~87%和 11~14%;還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鉀、鈉、鈣、鎂、鎳、鐵、釩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點-50~24℃。

原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其中,各種燃料產量最大,接近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佔5%。

原油分類

按組成分類:石蠟基原油、環烷基原油和中間基原油三類;

按硫含量分類: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類;

按比重分類:輕質原油、中質原油、重質原油以三類。

⑤ 影響原油價格的因素是什麼

一、影響石油價格的供給因素
影響石油價格的供給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儲量,石油供給結構以及石油生產成本。
1、石油產量必須以石油儲量為基礎。
2、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特點也對石油供給具有重大影響。
3、石油生產成本也將對石油供給產生影響。
二、影響石油價格的需求因素
1、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結構變化,替代能源的發展和節能技術的應用決定。
2、全球石油消費與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正相關。
3、全球經濟增長或超預期增長都會牽動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出現上漲。
4、替代能源的成本將決定石油價格的上限。
三、影響石油價格的短期因素
1、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
2、石油庫存變化
3、opec和國際能源署(iea)的市場干預
4、國際資本市場資金的短期流向
5、匯率變動

⑥ 原油價格受什麼因素影響

由於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給彈性較小,所以在沒有新的大型油田被發現以及重大技術創新出現時,影響原油價格的最主要因素是決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經濟發展狀況.
1、原油庫存與油價
原油庫存和需求數據公布後,油價選擇向上或向下波動的方向,從而直接影響倫敦和新加坡布倫特油的走向,帶動油品價格向上或向下波動。原油庫存對油價的影響是復雜的,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原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減少當期供應,從而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貨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原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增加當期供應,從而導致現貨價格下降,與期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2、美元匯率因素由於國際原油交易主要以美元為標價,因此美元匯率也是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美元升值時,國際上黃金、原油、銅等大宗商品原料價格有下跌的壓力;反之,當美元貶值時,此類大宗商品的價格將上漲。
但是,美元匯率因素對油價的影響只是暫時的,而且不夠顯著。統計分析顯示,WTI原油期價與美元指數的相關系數為-0.22,這說明在油價波動中,美元匯率相對於原油的供求關系來說所起的作用非常微小。
3、世界經濟發展狀況全球經濟的增長會通過改變原油市場的需求量影響原油價格,經濟增長和石油需求的增長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一般用原油消費對GDP的彈性系數來表示。然而,經濟增長率的變化不只可以用來解釋中長期的油價上升,短暫經濟衰退導致的油價回落也可在經濟數據的變化中顯現出來。
4、突發事件與氣候狀況原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原油資源和控制原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緊張的地緣政治強化了國際原油市場對供給收縮的預期。氣候狀況會影響到原油的供給和需求,比如異常的天氣可能會對原油生產設施造成破壞,導致供給中斷,從而影響國際油價,但它對整個國際油價的影響作用是短期的。此外歐美許多國家用原油作為取暖燃料,因此當氣候變化異常時,會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變動,從而帶動原油和其他油品價格發生變化。
5、地緣政治因素石油是一種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是國家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其對國家的經濟、軍事、安全等有著重大的影響。國際原油的市場價格的變化往往會受到地緣政治和產油國政局因素的影響。地緣政治和產油國政局因素對油價的影響主要從兩個方面發揮作用。其一是地緣政治沖突導致原油供給量真實下降;其二是地緣政治沖突導致國際原油市場對未來供給減少的擔憂,但實際供給量沒有減少。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世界上具有很強的石油定價權。該組織為了維護各成員國的利益,對各成員國實施嚴格的生產上限制度,並且每當國際油價下跌的時候,該組織各成員國將施行減產的政策,以達到維護高油價,獲取高額利潤的目的。

⑦ 影響石油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1。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

2。石油庫存變化

庫存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一個緩沖,對穩定油價有積極作用。OECD的庫存水平已經成為國際油價的指示器,並且商業庫存對石油價格的影響要明顯強於常規庫存。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貨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現貨價格下降,與期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3。OPEC和國際能源署(IEA)的市場干預

OPEC控制著全球剩餘石油產能的絕大部分,IEA則擁有大量的石油儲備,他們能在短時期內改變市場供求格局,從而改變人們對石油價格走勢的預期。OPEC的主要政策是限產保價和降價保產。IEA的26個成員國共同控制著大量石油庫存以應付緊急情況。

4。國際資本市場資金的短期流向

⑧ 影響原油價格走勢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現貨原油價 格走勢的主要因素有三個
.第一,看國際油價供求,供於求油價跌,供給看世界主要幾大原油產比,俄羅斯美石油輸組 織Opec削減產量庫存較低。發戰爭油價利好,反則利空,需求端看世界主要幾大原油消費比,美歐盟經濟增速放緩,原油需求預期降低,油價利空,反之利好
第二,看美元指數,原油是美元計價。美元指數反彈,意味著美元升值增加外,投資者投資原油成本比,原一桶wti原油100美元桶摺合民幣620塊左右,現美元升值人 民幣貶值,一桶100美元原油摺合人 民幣變⑥40塊,一桶變貴美元升值,原油利空,其比戰爭增加,投資者避險情緒避險資產原油黃金利空
第三,季節,夏季駕車原油需求增加,冬季取暖增加需求,利好油價.

⑨ 國際原油價格主要影響因素的定性分析

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產量、消費需求量、世界經濟的發展狀況、世界石油儲備量這些市場因素,又包括戰爭、意外事件等非市場性因素。由於非市場因素的隨機性太大,本節打算從市場因素出發,建立相應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研究和分析這些市場因素在國際原油價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4.3.1.1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產量、價格政策

為反擊國際大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統一和協調石油輸出國的石油政策,1960年9月在伊拉克政府的邀請下,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與會代表在巴格達聚會,會議決定成立一個永久性的組織,即石油輸出國組織,最初成立時只有上述5個成員國,後來又加入了6個,歐佩克現有11個成員國,它們分別是: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亞、尼加拉瓜、卡達、沙特、阿聯酋和委內瑞拉。

目前,OPEC已探明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的78%,但產量只佔世界總產量的40%左右,圖4.12為OPEC在1960~2002年期間石油產量佔世界石油產量的份額變化。OPEC市場份額的高峰出現在1973年,佔世界石油產量的55%。此後由於石油危機引起的高油價導致世界經濟蕭條,石油消費量銳減,以及替代能源和節能技術的開發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斷提高,墨西哥、英國北海油田、北阿拉斯加等許多大油田的相繼發現,加上其他非OPEC國家受高油價誘使增加產量等原因的綜合影響,OPEC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20世紀80年代中期跌到最低時只有30%左右,但1986年後的低油價刺激了世界石油消費的增長,抑制了對高成本油田的投資和石油勘探投資,加上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使得對OPEC的石油需求量增大,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主要由歐佩克來滿足,OPEC的石油市場份額開始緩慢上升。近年來由於非OPEC,特別是俄羅斯等國不斷增產,OPEC的市場份額略有下降,但基本上穩定在40%左右。雖然目前只有40%左右的產量份額,但由於OPEC還留有約600萬桶/日(或3億/t年)的機動生產能力,這是其他石油生產國所無能為力的。世界上有50多個非OPEC產油國,他們以不足1/4的已探明儲量,生產著佔世界60%的年產量。因此,這些非OPEC石油生產大國,如俄羅斯等,基本上都已開足馬力在生產。

憑借巨大的剩餘生產能力,OPEC可以在國際原油價格超過市場承受能力、對主要石油進口國的經濟生產產生不利影響時增加產量,緩解供不應求的局面,以此阻止油價的上漲並進一步降低油價;反之,當油價過低對石油出口國收入和經濟生產產生不利影響時減少產量,緩解供過於求的局面,阻止油價的繼續下滑,促使油價進一步回升。OPEC根據市場狀況,通過剩餘生產能力對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進行調節,力爭將世界石油價格穩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所以從目前階段看,雖然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限制和制約了OPEC對國際石油價格的影響和控制能力,但它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仍然是不容忽視的,有時甚至能夠操縱國際油價的漲落。盡管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總產量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60%,但各國均按自己的行為方式生產,沒有統一的組織和行動,所以單一非O PEC國家的產量通常無法對國際原油價格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圖4.12 OPEC石油產量份額

(據h tp://www.eia.doe.gov/emeu/aer/pdf/pages/sec11_10.pdf)

此外,由於OPEC有大量的已探明石油儲量,許多長期預測都表明將來世界對OPEC資源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大,從長期來看OPEC的石油份額有增大的趨勢。因此,OPEC對國際石油價格的影響不僅不會降低,還可能會進一步增大。所以如果OPEC能夠協調好各國的利益,做到行動一致,將油價控制在給定的范圍內,應當是一件較有把握的事情。

OPEC原油價格指的是沙烏地阿拉伯輕油(Arab Light)、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混合油(Sahara Blend)、印度尼西亞米納斯(Mlnas)、奈及利亞邦尼輕油(Bonny Light)、阿聯酋迪拜油(Du)、委內瑞拉蒂朱納輕油(TiaJuana Light)、墨西哥依斯莫斯輕油(Isthmus),7種原油市場監督價格的平均價格,O PEC利用這個價格監督國際石油市場的原油價格。OPEC從1999年9月以後開始研究價格帶機制,並從2000年3月起開始正式實施這一機制。所謂價格帶機制就是事先設定一個價格幅度,如果實際價格超過或低於這個幅度一定時間,就通過調整產量使價格回到設定的幅度內。歐佩克進行的嘗試和各國貨幣當局為迴避外匯大幅度變動而介入外匯市場的做法相似。

2000年10月開始,0PEC啟用石油產量調整機制,使油價在2001年9月之前都維持在OPEC設定的價格機制帶中。但到2001年9月美國爆發「9.11」事件,雖使油價一度上漲,但隨後因國際石油市場擔心美國經濟將受重挫,帶來石油需求大幅減少,加上產油國為了維持國際穩定而暫停啟用石油產量調整機制,未在需求降低時進行減產,使油價在2001年10月跌至低於每桶20美元,甚至到2001年11月接近16美元/桶。截止到2001年12月底,因為冬季需求增加,且OPEC和非OPEC產油國也確定進行減產,油價才重新回到價格機制帶中。2002年底和2003年初由於美伊戰爭和國際投機力量的雙重影響,國際油價一度沖高到33美元/桶。但戰爭開始後油價迅速回落,此後的半年左右時間里油價基本上控制在OPEC的價格機制帶中。

伊拉克戰爭結束後,伊拉克安全形勢日趨緊張,重建問題又困難重重,人們擔心中東地區動盪局勢將進一步加劇,從而導致石油供應緊張,加上世界經濟的復甦和O PEC 在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兩次減產,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2003年油價不斷振盪上行,2004年4月以後更是一路上漲,完全脫離了OPEC設定的價格機制帶。圖4.13為2001~2004年11月OPEC一攬子油價走勢。應該說在平穩時期OPEC的產量政策效果還是比較有效的。

圖4.13 OPEC一攬子價格走勢

(據EIA/OPEC通訊社)

4.3.1.2 OPEC原油產量與國際原油價格

原油產量作為供給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對國際原油價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原油產量由OPEC和非OPEC原油產量兩大塊構成,OPEC和非OPEC的產量波動引起世界原油總產量的波動,進而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圖4.14和圖4.15 分別反映了1960~2002年期間OPEC、非OPEC和世界總的原油產量變化趨勢和波動狀況。

圖4.14 原油產量波動

圖4.15 石油產量波動

可以看出,自1960年以來的30多年裡,除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於蘇聯的解體,非OPEC國家原油產量出現微弱的下降外,其餘時間里非OPEC原油產量基本上呈穩步上升的趨勢。世界原油產量的波動主要來自OPEC原油產量的波動(表4.2,表4.3)。OPEC組織在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的原油產量穩步上升,波動較小,但隨後的10多年時間里產量波動較大。其中20世紀70年代發生了兩次大的石油危機,OPEC原油產量處於較大的變動之中;80年代初期O PEC原油產量大幅下降,從而導致世界原油產量發生相似的波動。

表4.2 歐佩克、非歐佩克和世界原油產量波動性統計量

表4.3 歐佩克、非歐佩克和世界原油產量波動之間的相關系數

從圖4.16明顯地看出,20世紀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世界原油產量的劇烈波動與OPEC原油產量的波動幾乎完全一致。統計分析顯示,OPEC原油產量變化與世界原油產量變化之間的相關系數高達0.941,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是顯著的;而非OPEC產量變化與世界原油產量變化的相關系數只有0.278,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不顯著。由於OPEC和非OPEC共同提供世界所需的原油產量,所以兩者之間具有此消彼長的關系,兩者的相關系數為負(-0.062)也說明了這一點。但由於世界所需的原油產量是隨著供需、經濟發展等情況而不斷變化的,所以兩者的這種反向關系很微弱,是不顯著的。因此,OPEC原油產量波動是造成世界原油產量波動的一個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進而也是造成國際原油價格變化的原因。

既然OPEC原油產量變動是世界原油產量波動的主要原因,因此OPEC產量變動對國際原油價格的形成和波動起了一定的作用。圖4.16反映了1970~1998年期間OPEC原油產量與世界原油價格的變化趨勢。

圖4.16 OPEC原油產量與國際原油價格

在OPEC原油產量波動的同時,國際原油價格也從1970年初的每桶3~4美元上漲到每桶30多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前原油產量穩步上升,原油價格基本上保持穩定,中東石油禁運打亂了石油產量的穩定走勢,造成恐慌,使得原油價格迅速上漲。但隨後OPEC組織進一步減產,原油價格仍然下滑,顯然這就不是供給方面的原因,而主要是由於前一階段高昂的原油價格造成世界經濟的蕭條導致需求減少所造成的。所以OPEC原油產量與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不呈完全反向變動關系,這也可以簡單地說明O PEC組織可以通過調整產量對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並不能完全反映或左右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

4.3.1.3 世界經濟活動水平(GDP)與世界石油需求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穩步增長時,由於各行各業擴大生產,需求的能源量相應增加,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企業需要更多的工人或更長的工作時間或勞動強度,從而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可能導致居民對生活能源使用的增多;相反,世界經濟發展不景氣時,各行業相對縮小生產規模,導致作為原材料的石油需求量減少,由於各部門生產規模縮小,或減少了僱傭勞動力或縮短了工作時間或降低了工作強度,使得居民收入也隨之減少,這又進一步減少了居民對生活能源的使用。所以,能源消費量與世界經濟活動水平(GDP)之間存在著正向變動關系。一些文獻從實證角度也證實了這種關系的存在性。

4.3.1.4 OECD石油儲備與國際原油價格

石油儲備在將各種市場波動傳送到油價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庫存在國際石油市場這個大系統中處於調節總供需量的地位。其數量變化直接關繫到世界石油市場進出口量的變化(拋出庫存可使進口量減少,購進庫存則使進口量增加)。庫存的作用相當於一個調節進出口量的「水庫」。庫存(物流)變化(即庫存油在市場上的流量大小與方向)主要受供求差額、庫存目標量、經營決策等信息流的制約與調節。它是一個累積性數量,與油價走勢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圖4.17)。

圖4.17 OECD石油儲備與國際原油價格

(1)20世紀80到90年代,油價基本處於經庫存調節後的相對平穩的收斂階段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10多年裡,除了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的海灣危機中有很短的一段時期出現了每桶原油價格超過30美元的情況外,油價一般都在每桶15~25美元的較小范圍內波動。鑒於石油是中短期需求價格彈性極低的商品,而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的時間里,國際石油市場是處於OPEC組織和西方石油大公司都無法完全控制局面的條件之下,石油價格應該有相當大的波動空間。而這種大波動沒有頻繁發生的原因之一,可以說是與主要石油進口國的巨大石油庫存儲備的存在和合理使用有相當大的關系。

(2)1997年起的油價動盪與同期儲備量較大的變化有關

從1997年初開始,由於亞洲金融風暴等因素的影響,世界石油需求銳減,OECD國家的石油庫存儲備量開始持續上升,徹底改變了長期以來庫存儲備總量在460Mt到480Mt之間窄幅波動的局面。1998年1月一舉突破500Mt大關後繼續扶搖直上,1998年8月份達到526Mt的高峰。庫存量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反映了當時國際石油市場供過於求的嚴重情況。雖然庫存的迅速增加有助於大量吸收過剩的石油,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石油價格暴跌的壓力,但是油價的急落還是幾乎同步而來。到1999年2月,油價跌破了每桶10美元的心理線。這說明在1997年以後制約世界石油市場的大環境條件方面與以前有了很大變化。

(3)如果沒有庫存調節,油價波動幅度明顯增大

有研究表明,即使原來市場處於平衡狀態,也會由於經濟增長的變化、節能、替代能源的發展等因素的影響而使消費行為發生變化,也可能破壞原有的平衡,使油價波動不可避免,並且由於產、消雙方調節不能合拍,使得油價有暴漲的趨勢,甚至很長時間內不能達到相對穩定狀態。且油價波動幅度明顯增大,而沒有像在可調節庫存的條件下出現的油價波動漸趨平緩收斂的跡象。

因此,無論是在過去的相對穩定時期,還是在劇烈變動時期,庫存的存在都有助於抑制或緩解油價的過激變化。

因此從長期來看,OPEC原油產量、世界經濟活動水平(GDP)和OECD石油儲備量是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

閱讀全文

與原油價格影響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掌眾金服理財 瀏覽:232
地產融資中介 瀏覽:396
武鋼國際資源開發投資公司 瀏覽:26
東京a股票 瀏覽:115
基金主體之間的關系及各自的職責 瀏覽:830
百川理財幣群 瀏覽:930
2019年期貨時間 瀏覽:734
理財會開場白 瀏覽:704
金扣理財 瀏覽:850
旅遊融資寶 瀏覽:641
唐山融資案 瀏覽:53
22萬理財 瀏覽:529
解除質押價格比質押價格 瀏覽:615
夢熙理財行 瀏覽:529
理財邦雷 瀏覽:579
潘多外匯 瀏覽:553
南方貴金屬官方網站 瀏覽:193
大陸期貨股東中山證券 瀏覽:765
股票資金分布軟體 瀏覽:147
魯證期貨的凈值怎麼查詢 瀏覽: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