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奴隸要為主人做什麼事情
奴隸要為主人做任何事,主人想讓奴隸干什麼奴隸就得干什麼。
淪落為奴隸的因素有很多,一旦成為奴隸的話,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吃的喝的穿的都很差,對於奴隸的主人,看不順眼心情不好的很多都會拿奴隸出氣,若是奴隸不聽從主人的吩咐,挨打是必不可少的,基本上主人讓奴隸做什麼,奴隸就得做什麼。
(1)租性奴價格擴展閱讀:
致奴原因
1、戰敗成奴
特別是商和西周的奴隸,大概絕大多數都來自這些人。從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銅器銘文可以看出,無論是商、周王朝或是其敵對的方國、部落,都力爭在軍事行動中擒獲戰俘並掠取對方人口。商代貴族獲得的大量俘虜,如羌人、夷人等,一部分用作人殉人祭,一部分則淪為奴隸。
2、罪人及其家屬
商以來,就有把一部分罪犯(通常是所犯之罪既不輕但又不夠處死刑的人)以及犯死罪和其他較重之罪者的家屬罰為官奴的制度。
3、破產出賣
自戰國始,貧民或其他破產者出賣妻子、兒女為奴的現象大量出現。有時他們採取贅的方式,即以妻兒作為債務抵押,過期不能償債就被債主沒為奴隸。作為抵押的贅子如被債主家招為女婿,就成為贅婿。戰國時贅婿的地位極低,跟奴隸相似。自賣為奴的現象在戰國時期也已存在。上述奴隸,基本上可以看作債務奴隸。
4、血統因素
奴隸的子女在一般情況下仍是奴隸,即《漢書·陳勝傳》所謂「人奴產子」。
㈡ 河南洛陽性奴案:只為發泄慾望,兇手囚禁6名女子為奴!後來怎樣
囚禁6名坐台女當性奴,逼迫她們從事網路色情表演和外出賣淫活動的兇手李浩已被執行死刑!河南洛陽警方在偵破這起離奇大案時,發現一個怪異的現象。在警方將被囚禁女青年救出時,她們卻不認為是「大哥」害了她們,還替歹徒百般辯解試圖脫罪,這是為啥,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河南洛陽性奴案」。
案件細節媒體披露後,有人就問她們為何不在外出「工作」時逃跑。她們都被「洗腦」,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受害」。被誘騙的新手外出時,都有李浩的忠實「信徒」進行監督,哪裡跑得脫。如果沒人報案,還不知道會演變成什麼惡果!
㈢ 鋼琴紅樓館的奴隸們的游戲資訊
一個名為《紅樓館奴隸》的日本成人網路游戲,當前現身國內一些網站——
網路惡搞,纏上名著《紅樓夢》
隨著電視劇《紅樓夢》選秀活動的展開,網路惡搞這次搞到了「經典名著」的頭上,在一個名為《紅樓館奴隸》的日本成人網路游戲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竟成了「娼婦與外國人的私生女」。
這個游戲不難找,網上一搜,有20家游戲網站提供鏈接。為惡搞推波助瀾,某些網站不遺餘力。長久以來,輿論只關注「惡搞者」和「被搞者」的利益關系,對傳播惡搞內容的網站卻視而不見。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在制定規范網路視頻的「鐵規」,將清查和監管放任自流的視頻網站。 《紅樓館奴隸》的故事是,一群身世凄慘的美少女被賣到紅樓館中,成為性奴隸。
在眾多女主角中,驚見一美艷少女,名叫林黛玉。游戲中的她已化身動漫人物,只是性格中仍然保留了《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和體弱多病。
《紅樓夢》中的富家小姐林黛玉,「陷身」游戲時,身份被扭曲成風塵女子,她的母親和外國人通姦,懷孕後被外國人拋棄,由於不能墮胎,只好將她生下。後來,其母死於酗酒和疾病,林黛玉被販至紅樓館「賣笑」。
開機後,《紅樓館游戲》的頁面上就出現了「2006TAKAYASHIKI」的字樣,記者得知TAKAYASHIKI是日本一家知名的游戲開發商。隨後,記者登錄這家公司的網站,發現該款游戲作為主打,被放在醒目位置,日文名為「ピアノ~紅樓館の隷嬢達~」。
從網站的游戲海報可見,一所富麗堂皇的豪華客廳中,幾個少女眼神幽怨,穿著暴露,畫面最前方一個少女左手腕上,赫然戴著長長的鐵鏈,渲染出濃厚的變態色情意味。
網頁上標明:游戲推出日期是2006年8月11日;「18歲以下未成年人禁止購買」。 這款游戲雖然沒有在國內正式銷售,但早已在網上流傳開來。記者在網路中輸入《紅樓館奴隸》,不僅出現游戲「紅樓館奴隸游戲下載」的字樣,有的網站還貼出6幅游戲截圖,除海報那張外,另有5張性感動漫少女圖片。輸入「TAKAYASHIKI」關鍵詞,檢索到的頁面有447篇,篩選掉一些新聞網頁後,竟然有20家國內網站提供了《紅樓館奴隸》游戲的介紹和網上下載鏈接。
記者在一家名為「同人星球」的BBS上看到,在游戲資源共享專區內,版主發帖提供《紅樓館奴隸》的下載地址,但是如要下載,論壇內的會員要花「30金錢」買帖子。到記者登錄時為止,已有不少網友買了該帖。在其他一些論壇上,也有網友發帖笑言:「好玩,我買到了。」
「網路吧」里有數十個網友詢問,在國內哪裡可以買到《紅樓館奴隸》游戲。一個名叫「AFA」的網友在貼吧內解答說,該游戲當前國內沒有銷售,只能通過代理伺服器從國外網站上直接下載。
一家游戲網站的負責人說,這個游戲大多是網友用下載軟體從國外的游戲網站上下載,然後再上傳到國內游戲網站,供國內玩家下載試玩。也有部分游戲發燒友通過網路渠道買來,再通過技術手段,放在網上與網友共享。
一家游戲店的經理1個月前就玩過這款游戲,也是朋友提供的網上鏈接地址下載的。他表示,知道這款游戲後,本想買來玩,看看好玩不好玩,但是一打聽,只在日本銷售,國內沒有正式賣,所有的人都是從網上下載來玩的。 在一個紅樓夢迷聚集的「紅樓夢譚」網站上,一個名為Xiaoxi的網友在「紅樓藝術」討論區問起這個游戲,標題為「第一游戲下載網有紅樓夢游戲下載」,這個網友興奮地說:「同志們,今天我在第一游戲下載網看到有紅樓夢游戲,但標明是『成人游戲』,在下初學上網不久,不知是個啥東西,想請高手過去看一下,若是不違紅樓精神的,我想下一個。」
這個帖子迅速得到回復,第一條即明確告訴他:「不要去玩!聽說是黃色游戲!」還有人怒斥「連紅樓夢這樣的文學名著都要糟踏」。
眾多游戲玩家並不喜歡這款游戲,甚至多個玩家發帖呼籲中國網民聯名抵制該款游戲。記者調查發現,九成以上網友認為該游戲有辱中國名著,表示強烈抵制。有人表示,「你說用一下林黛玉的名字也就算了,為什麼還要用紅樓作這種色情游戲的名字?這不明擺著玷污中國的文學瑰寶,我作為一個『紅迷』絕對不能原諒!」 為啥總有網站對惡搞樂此不疲?甚至一見到惡搞就兩眼放光,迫不及待地將這些「作品」放到自己的網站上?中央外宣辦網路局副局長彭波曾向媒體透露,某些網站為了自身利益,不僅為惡搞作品提供陣地,而且還幫助其炒作,擴大影響,推波助瀾。惡搞之風盛行,從很大程度上來說,網站難辭其咎。
「眼球經濟」下,點擊率和商業利益的趨動固然脫不了干係,但網站監管鬆懈也是重要原因。記者向一位專業人士了解到,當初為推進我國信息化的過程,有關部門降低了開辦網站的門檻。而相應的網路「警察部隊」卻沒能到位,使網路監管陷於無力的狀態。同時,法律規定經營性網站需登記、非營利性網站需備案,但現實中未登記和備案的非法網站大量存在。沒名沒姓、無據可查,使管理部門查處時難以取證。
據悉,廣電總局有關部門已盯上網上放任自流的視頻,正在制定規范互聯網視頻的「鐵規」,對肆無忌憚的網站嚴加查處。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規定的出台,將會對治理當前互聯網視頻的混亂局面產生較大影響。
【焦點鏈接】違規者可追究刑事責任
2004年7月,廣電總局頒布了《互聯網等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其中明確禁止通過互聯網傳播「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等視聽節目。違規者將被處以罰款、治安處罰甚至追究刑事責任。
【焦點快評】從惡搞到惡俗
從「一個饅頭」到「紅樓館奴隸」,惡搞越來越走向惡俗。
創意需要建設性智慧,人們對創意者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打心眼裡佩服。而惡搞只需要一個破壞性念頭就行。但有智慧的人總是有限。當創意變成惡搞,開出來的就未必是美麗的花朵了。惡搞帶來惡俗,讓人惡心反感。
可悲的是,網站經營們還沉浸在傳播惡搞的快感中,只要是戴著「惡」的帽子,就閉著眼睛往自己的網上掛,充當傳播臭氣的管道。此舉大逆網路自律之道。
網路是個傳播功能強大的工具,希望使用它的人,好好掂量這滑鼠一「點」的分量。
【焦點關注】行業自律最重要
上海市互聯網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乃勤表示,行業自律在現階段互聯網發展中尤為重要。他表示,互聯網的管理是個綜合管理體系,包括4個方面,一是政府監管,包括政策、法律法規的完善;二是行業自律,形成一套誠信體系;三是社會監督,建立舉報、投訴和受理渠道;四是技術保障,提供管理手段。但是互聯網太新、太大、涉及面太廣,成熟的管理還需假以時日,所以自律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倍顯重要。
「那些惡意炒作,搞惡性競爭的網站,對行業發展不利,毀了別人也毀了自己。」李乃勤說,協會將積極倡導建立和諧的互聯網,促進網站自律。
【焦點說法】惡搞性質難界定
新華律師事務所連晏傑律師表示,惡搞行為的性質很難界定,這個詞本身不是法律用語。如果要從法律角度來看始作甬者的責任,只能討論兩點:是否構成侵權,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等;是否違法。
對於網站的責任,要分個人網站和公眾網站。在公眾網站上,這樣的帖子不能禁發,也很難實時刪除,所以網站對「發出來」沒有責任。但是一旦有反映說,某帖子可能影響公序良俗,或涉及侵權,作為有監管義務的網站,應立即利用其技術能力和許可權予以處理。如帖子確實侵權或違法,又未被及時刪除,網站要承擔一定法律責任。
個人網站的發布者和監管者的身份可能具有一致性,針對這種情況,各地廣電管理部門可依法處罰網站申請人。 日色情游戲借紅樓夢炒作 玩家稱媒體被利用(圖)
日游借紅樓二字涉嫌色情 內容與紅樓夢無關
被指責改編了《紅樓夢》的日本游戲其實與色情有關,與《紅樓夢》無關。
這款被中國網友怒斥為「侮辱了中國最美麗經典」的日本游戲《鋼琴紅樓館奴隸》(日文為:ピアノ~紅樓館の隷嬢達~),在中國媒體上被翻譯為《紅樓館奴隸》,但其內容、人物與《紅樓夢》無關,僅為借用了「紅樓」二字的一款色情游戲。
從9月份開始,中國媒體開始用《紅樓金陵十二釵日本游戲中成性奴》等標題對這款日本游戲公司8月份發布的單機游戲予以報道,很快,在網上掀起了一股反對日本「惡搞」《紅樓夢》的熱潮,網友要求日本公司停售此游戲並道歉。
與此不同的是,在香港、台灣等地的游戲論壇,有玩家取笑媒體的「無知」,稱這是一款與《紅樓夢》完全不搭界的游戲。
生產此游戲的日本廠商更是用大陸媒體的報道標題作為廣告詞,重新包裝了這款游戲,上市熱賣。
究竟是日本人惡搞了《紅樓夢》,還是惡搞了中國的媒體和網友?
「紅樓」、「性奴」等熱門詞點燃網友怒火
記者能夠找到的最早關於《鋼琴紅樓館奴隸》的國內媒體報道始於9月底,《重慶商報》發表的一則名為《紅樓養性奴,黛玉成私生》的文章,隨後各大報刊、網站均予以轉載。在人民網上,標題已經變成《褻瀆中國文化 「紅樓」金陵十二釵日本游戲成性奴》。
網友紛紛在各大網站新聞後留言,稱《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是美麗純潔的象徵,絕不能容忍被惡搞為性奴,並在天涯論壇等人氣論壇發起簽名要求抵制此款游戲,並要求日本游戲生產商向中國人民道歉。
「紅樓」真的成了妓院?這個「紅樓」與《紅樓夢》有何關系?
「金陵十二釵」真的成了「性奴」?當真如新聞報道所述,講述的是「一群身世凄慘的美少女被賣到紅樓館中成為性奴隸的故事」?
如果媒體所述准確,又為何會有玩家在玩過游戲後提出質疑,稱游戲內容和《紅樓夢》完全無關,並取笑媒體「無知」?
日本游戲《鋼琴紅樓館奴隸》究竟是如何改編了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紅樓夢》果真被這款單機游戲糟蹋了?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也從網上找到了這款游戲。
游戲中無十二釵 此「黛玉」非彼「黛玉」
游戲發生的社會背景完全虛構
在一位單機游戲論壇版主「劍士」(網名)的幫助下,記者得到了這個在網上正「紅」的話題游戲軟體。整個游戲不到900兆,就算在單機游戲中也算很小的了。
開始游戲後,玩家要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叫「高城匠」的年輕男子。他來到一個叫做「鋼琴紅樓館」的地方,為了幫助車禍致殘的二叔,他成為「紅樓館」的新主人。當然,玩家可以選擇不繼承,但這樣游戲就直接結束了。
高城匠,也就是玩家,在這個游戲中的角色是「調教師」,他們的工作就是訓練上流貴族的女子去維持家族之間的姻親關系,也就是「政略結婚」。大部分上流社會的女生在出嫁前也會請調教師去「教育」自己,這樣一來女子便成為維持兩家關系的物體,當然也有因為家貧而賣身來的(如林黛玉)。
故事發生在香港,時間不明。游戲中的真皮沙發、手扶電梯,以及穿著西裝套裙的女主角,無一不展現著一幅幅現代工業社會的畫面。
黛玉非主角沒有「十二釵」
游戲中「有名有姓」的女角有5人,按照出場順序分別是美羽、紅玉、黛玉、伊麗莎白、香蘭。
接下來,玩家扮演的「匠」要做出許多選擇,包括選擇「調教」(也就是發生性關系)的人選、方式等。
隨著玩家在不同環節選擇的不同,各個人物的「戲份」也會有所不同。但黛玉並不是其中的主角,而只是一位穿著白色圍裙,留著藍色短發的小女僕。
在游戲公司「高島敷」的官方郵購網站,可以看到這樣一段對游戲中角色的簡介:
「膽怯的少女,黛玉;晴朗平靜的小姐,香蘭;傲慢好勝的伊麗莎白;擔任羽美的秘書的紅玉。」
而媒體報道中在標題中被突出的「金陵十二釵」,在游戲中完全沒有出現。
很明顯,除了「黛玉」和「紅樓」這兩個漢字詞語外,其他內容和《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毫無關系,而這兩個詞在游戲中太不起眼,以至於容易被玩家忽略。
日本商人借「中國網友批評」做免費廣告宣傳
游戲通過非正常渠道流入中國
玩家扮演的「匠」在游戲中與5位美女經常有「激情戲」,毋庸置疑,這是一款色情游戲。在眾多玩家口中,這種游戲被稱為「HGAME」。
在色情違法的中國,這類游戲是怎麼進入中國玩家的視線的?
「紅樓館」和其他眾多游戲一樣,並沒有在中國發售。而是中國玩家通過非正常渠道獲得,並在國內流傳。
「劍士」通過電子郵件給記者發來2個網址的鏈接,一個是《鋼琴紅樓館奴隸》的日本官方網站,一個是日本最大的軟體發賣網之一「GETCHU」。
「GETCHU不久前禁止了中國大陸的IP訪問,我再提供一個代理網站,或者你可以用其他的代理IP上去找點好東西。『紅樓館』和其他游戲都是從上面找來的。」「劍士」說。而即使是「劍士」提供的代理網站,第二天也無法打開了。
對於禁止中國大陸IP的原因,「劍士」沒有回答。但一位網站維護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國外提供下載服務的網站用以防止惡意盜鏈而設的防護措施。但當前通過設在其他國家代理伺服器,也可以達到進入網站甚至下載游戲的目的。「但這種做法,無疑是在鑽技術和法律的空子。」這位工作人員說。
當前國內下載鏈接多數被封
記者在查詢「紅樓館」游戲時,發現幾乎所有國內電腦游戲論壇上都設有「游戲發布區」或「游戲共享區」,在裡面提供大量日本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單機游戲下載。下載方式一般是BT下載、FTP下載、MOFILE(網路硬碟)提取等方式。
絕大多數網友提供的都是免費下載。在這些社區里,如果玩家希望得到任何一款游戲,不管是眼下大熱,還是陳年古董,只要發一個求助帖,一般都會得到滿意的結果。
但在記者發稿前幾天,「劍士」所在的論壇突然無法打開,至今仍未恢復。另一位游戲玩家告訴記者,如今這款游戲已經很難下載到,「很多鏈接都封了。」
「網站如果發布淫穢和暴力游戲,就有可能被查處。但如果只是網友之間共享,稽查大隊就不好說什麼了。」中國軟體評測中心游戲評測部負責人劉雨愫告訴記者,非法提供游戲的網站太多,當前只能依靠社會大眾的舉報信息來進行查處。「通常我們這里剛剛封完IP,那邊就又開了個新的。應接不暇。」劉雨愫和她的同事們大多數時候是配合文化部,在做「集中整治」時把市場上的正版游戲買來,分析是否有違規情況,然後將素材提交文化部。 「關於這個游戲,類型的判定上首先就出了個大笑話。它是一款單機游戲,但是所有的媒體都寫成是『網游』」。「劍士」說。
記者在一些游戲論壇看到,與「劍士」一樣,許多玩家首先就盯著媒體的這個錯誤取笑。
一位玩家告訴記者,單機游戲和網路游戲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日本或其他地區的單機游戲就算沒有正式進入中國,要想在網上下載到也很容易,但若是網路游戲,那根本就不可能。「可能不知道的人覺得沒什麼,但我們玩游戲的人,一看就覺得搞笑。」這位自稱從前讀中專時就接觸國外單機游戲的玩家說。 在9月份被國內媒體熱議的過程中,不少網友要求日本游戲公司「高島敷」向中國人民道歉並停售此款游戲。
記者在「高島敷」公司的在線郵購系統上,仍然能查到這款游戲的資料,並能提供郵購服務。郵購價格為8800日元。
在搜索資料過程中,記者發如今日本銷售的此款游戲竟然在游戲外包裝上加上了這么一個封條,上面用簡體中文寫著:「中廣新聞:日本游戲毀我名著紅樓夢,林黛玉成色情網游女主角」,在下面是一段日文,翻譯過來是「在中國引起大騷動」。在日本商人眼中,中國人的激烈反應,已經為這款游戲作了最佳的廣告,而且,不需要他們花一分錢。
記者連線日本「高島敷」公司,無法聯繫到其公關人員。發出的電子郵件,經過兩周時間仍沒有回復。「高島敷」究竟是故意引起中國網友的爭議,還是毫無預兆地撿了個寶?尚不得而知。
資深玩家:看過媒體熱炒後才想去下載這款游戲
「劍士」在網路上的身份是某大型游戲論壇中「單機游戲」版的版主。平日除了管理論壇的帖子外,他還負責尋找最新的單機游戲,放到論壇上和玩家共享。
這款日本游戲,是他上傳的眾多小游戲中的一個。「劍士」的帖子一般點擊率和跟帖率都很高。記者看到不少網友在後面的跟帖中寫道:「這就是媒體批判的那個惡搞紅樓的游戲?」「看到新聞了,更想下來玩玩了,謝謝劍士!」
但沒過多久,隨著新的游戲在論壇中出現,這個帖子也就沉下去了。
記者看到,以「網游社區」論壇的「單機游戲」版中的「游戲下載區」,幾乎全部是日本游戲,而且都是日文版本。這是因為這些游戲並不是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中國內地,自然沒有游戲公司進行漢化。
而在這些游戲中,又有大部分是所謂的「HGAME」,玩家貼出遊戲下載鏈接時,通常會貼上一些這款游戲的日本官方網站下載的宣傳海報。經常有玩家「補充說明」稱,游戲截圖太「邪惡」,怕版主刪帖。
記者聯繫到3位曾經下載了此款游戲的玩家,均為男性。只有一人從頭到尾玩過了游戲,另一位玩家則在開始游戲後不到10分鍾就關了。「畫面效果和音質都差,真是爛得要死!」他在QQ上這樣告訴記者。對於游戲情節,他幾乎沒有什麼印象。「我連林黛玉是哪位都不知道!怎麼報紙上還寫她性格『多愁善感』?我看不出來。」
㈣ 為什麼有的人開跑車速度這么快!
不是說有的人開跑車速度快,而是說無論什麼樣的人,他開跑車的話,速度都會比較快,一個是他的提速,在一個是它的駕駛性能都比普通的家庭用車要更好一些,畢竟是跑車嘛,價格也是較高的,所以他的性奴還有配置舒適性都會要更高,速度那也是屬於配置的一種呀
㈤ 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碳元素,鑽石是不是最大的騙局
人類史上最大騙局:鑽石,世界上最不缺的東西
鑽石的存在只是證明了這個世界是何等荒謬。
鑽石被譽為二十世紀最精彩的營銷騙局,它提供了現代營銷史上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商品服務消費者只是一種低端的理念,商品教育消費者才是最高的成就。。
一、鑽石營銷的奧秘
鑽石在被發現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只是皇家和貴族炫耀財富的飾品,產地固定而且產量稀缺。十九世紀後期發生改變,因為南非居然神奇地發現了一座鑽石礦,產量有幾千萬克拉。
這一下不得了,那些投資鑽石的商人徹底懵逼。如果這些鑽石進入市場,鑽石的價值將大打折扣,於是,一個叫羅茲的英國商人在1988年創建了大名鼎鼎的戴比爾斯公司,從此鑽石營銷拉開了它的世紀大幕。
戴比爾斯一咬牙買下了整個鑽石礦,之後小心翼翼地控制鑽石出量,壟斷了整個鑽石的供貨市場。最高時候戴比爾斯掌控著市場上90%的交易量。
如果買了鑽石的人要出售掉,鑽石的價格體系也會崩潰,所以要想穩定價格除了讓別人買,還得不讓他賣鑽石。這怎麼可能呢?可是神通廣大的戴比爾斯就是做到了,這個超級難題的解決方案催生了這個世界最不要臉的組合,那就是把愛情同鑽石緊緊結合在一起。
因為鑽石=美好+永恆,而愛情=美好+永恆,所以,鑽石=愛情。
1938年以後,戴比爾斯的實際控制者奧本海默家族花費了巨額的廣告費用開始打造所謂的鑽石文化。宣稱堅硬的鑽石象徵的正是忠貞不渝的愛情,而只有鑽石才是各地都接受的訂婚禮物。通過各種手段鋪天蓋地的廣告,強化鑽石和美好愛情的聯系。婚紗照上新娘身著美麗的婚紗,一臉幸福的微笑,手上的鑽戒閃瞎大家的眼。
1950年,戴比爾斯更提出了喪心病狂的廣告語,「A DIAMOND IS FOREVER」,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通過這個營銷,戴爾比斯一石三鳥。
1、男人都認為只有更大更美的鑽石才能表達最強烈的愛意,戀愛中的男人為了女人什麼事都做的出來,買鑽石比送命門檻低得多
2、女人都認為鑽石是求愛的必需,你連鑽石都不捨得買,你還好意思說你愛我,什麼,你以為我看中的是鑽石,我看中的是你舍不捨得!
3、鑽石都代表著永恆的愛情,拿來出售簡直是對神聖愛情的最大褻瀆。除非你跟前夫不共戴天,否則很少會賣掉他給你的鑽戒,而且就算賣,也不會有人接手,因為那是你的愛情,那不是我的~
正是因為如此,盡管鑽石不斷開采至今已經有五億克拉,但在整體上還是供不應求,價格扶搖直上,因為只有戴比爾斯才可以賣鑽石。你以為戴比爾斯的營銷到這就算完成了嗎,那這未免太小看它,戴比爾斯還可以根據市場形勢改變營銷,再通過營銷反控市場。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蘇聯發現一座更大的鑽石礦,大量碎鑽供應於世面。戴比爾斯嚇得尿了褲子,馬上同蘇聯訂立價格同盟。另一方面,為了不讓鑽石掉身價,營銷廣告順勢轉向,強調碎鑽一樣高貴,鑽石雖小依然代表高貴的愛情。鑽石的珍貴不是看大小,而是看做工和切面,於是又炮製了大量行業的標准,如今你去櫃台上聽服務員向你扔出什麼凈度4C等專業術語,跟睜眼說瞎話的售樓小姐沒什麼兩樣。隨後,鑽石也徹底征服了底層階級,大的好的賣給富人,碎的小的賣給窮人。
你以為營銷到這個高度就可以了吧,遠!沒!有!戴比爾斯已經把女人的心理研究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比如他們研究顯示,對於鑽石這種奢侈的商品女人的心理是矛盾的。
一方面,她們對首飾有著天然的佔有欲,一方面又認為主動索取會帶來良心的負罪感。所以戴比爾斯的廣告在八十年代又開始強調鑽戒應該跟驚喜結合。一個男人默默買了鑽戒,在一個精心安排的場合突然送出,這才能最大程度上化解女性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們擁有鑽戒帶來的極度喜悅,一方面又保持了女人的純真。
把女人研究成這樣,實在是不服不行。連擁有戴比爾斯百分之四十股權的奧本海默家族都不禁感嘆:「感謝上帝,創造了鑽石,同時也創造了女人。」
多少年來,鑽石已經逐漸綁架了消費它的人們。你以為女人看重的僅僅是鑽石本身嗎,錯了,她們更看重的是你寧願花掉三個月的工資差點年紀輕輕就過勞死而為她換來的一件愛情的象徵。
如果你拿著本文去向你未婚的女友義正言辭地指出,買鑽戒是一件傻逼的事情,那麼這種行為才是真的傻逼,因為你的女友只需要看著你的眼睛說一句話就讓你啞口無言,「是的,這很傻,可是你就不能為我傻一次嗎?」
把所有營銷學的書籍看完都不如完全理解戴比爾斯鑽石營銷的案例帶來的收獲大。消費者是需要培養的嗎,完全不是,消費者是需要教育的。
當把一種商品提升到文化乃至習俗的高度,你擁有的就是宗教般狂熱和虔誠的信徒。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鑽石除了表面的光鮮美好忠貞不渝,還有陰暗血腥的另一面。
二、鑽石的血淚史
鑽石給戴比爾斯帶來了無盡的利益,卻也給廣袤的非洲大地帶來了深重的苦難。這倒並非戴比爾斯公司的錯,而是軍閥因為爭奪鑽石的開采和控制權開啟了慘絕人寰的內戰。萊昂納多主演的05年的電影《血鑽》就處於這樣的背景下。
因為鑽石發生內戰的國家典型當屬安哥拉和獅子山。直到現在我仍清楚地記得高三時候看到關於獅子山內戰文章的午後,那種頭皮發麻的驚悚和不適。
獅子山盛產鑽石,因為鑽石背後的暴利,叛軍首領福迪·桑科聯合賴比瑞亞軍事強人查爾斯·泰勒建立革命聯合陣線。桑科利用軍隊壓迫人民攫取鑽石,又靠出售鑽石獲得的資金購買軍火供養軍隊。
為了打贏慘烈的內戰,桑科組建了駭人聽聞的娃娃軍。將七八歲的孩子集合,讓他們親自肢解敵人,挖出他們的心臟,培養嗜血的狼性;對內親手殺害自己的親人泯滅天生的人性,更驚悚地是向孩子的太陽穴注射可卡因等毒品進行精神控制。娃娃軍中甚至有女童,白天持刀殺人,晚上淪為性奴。十三歲的獅子山少年伊斯梅爾·比亞不幸加入娃娃軍,淪為殺人機器,後來被解救後提筆寫下了《長路漫漫》一書,記下了這一人類歷史上慘絕人寰的戰爭。
獅子山的內戰從1991年開始,持續了整整十一年,造成了5萬人死亡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流離失所。其出產的鑽石成為了無數恩愛的情侶手指的訂婚信物,卻也沾滿了非洲人民的鮮血。
吊詭的是,戴比爾斯也跳出來呼籲和平,在2001年簽訂《金伯利進程協議》,呼籲世界不要購買戰亂國的鑽石,買鑽石只會讓鑽石的爭奪更加慘烈。幾個賣鑽石的商人搖身一變居然操心起了世界和平,其背後的邏輯不言而喻,因為他們可以掌控消費者,卻掌控不了軍閥。倘若軍閥大量出售鑽石,也會讓鑽石市場失控,所以,封閉他們的出售渠道,鑽石還是牢牢掌控在戴比爾斯的手裡。
是的,這個世界就是這么荒誕。
鑽石的唯一元素就是碳,是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元素。人造金剛石與鑽石也別無二致,如果想靠鑽石保值無疑很難。二手的鑽石沒有任何市場,只能以低廉的價格回售給商家,可是這仍然阻擋不了被綁架的人類對它瘋狂的追捧。
2011年訪華的南非副總統莫特蘭蒂面對央視采訪時說了這么一段話:「鑽石只是人們虛榮心的產物,它只是碳而已,價格上漲並不是鑽石會枯竭,而是人為造成的供不應求的局面。」
但我似乎能想像,當一個男人把關於鑽石的種種都告訴自己的妻子時,他最可能遇到的情景就是妻子幽幽地說:「所以呢,你覺得給我看了這個,鑽石就不用買了,是吧?」
而男人一定會立刻搖頭,斬釘截鐵地說:「哪能啊,買,當然要買,咱還得買個大的,我這就是跟你說說。」
你看,這個世界,就是這么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