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好處

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好處

發布時間:2021-05-01 21:39:17

1. 人民幣跨境貿易的意義

國務院常務會議2009 年4 月8 日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4 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此舉標志著人民幣結算將從此前的小額邊境貿易走向市場規模巨大的一般貿易,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正式開始在國際貿易中執行計價和結算的貨幣職能,有力地推動了人民幣邁向國際化的步伐。

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政策背景

早在上世紀90 年代,我國與有關鄰國就已開始在邊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迄今為止,我國已與越南、蒙古、寮國、尼泊爾、俄羅斯、吉爾吉斯、朝鮮和哈薩克八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簽署了有關邊境貿易本幣結算的協定。隨著我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迅速擴大,並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人民幣結算迫切需要從邊境貿易擴展到一般貿易。同時,隨著內地與港澳經貿往來的快速發展,兩地之間以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的需求也日益強烈。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作為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結算貨幣,美元和歐元匯率都經歷了劇烈波動。在此背景下,我國進出口企業普遍希望使用幣值相對穩定的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從而規避使用美元和歐元進行計價結算的匯率風險。

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現實意義

第一,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加快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市場交易的計價結算貨幣進程,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中的購買力,最終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

第二,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有助於推動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經貿關系的發展,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

第三,人民幣參與國際結算,可以用人民幣替代部分外匯收支,有助於改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減少國家宏觀調控壓力。

第四,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使企業有效規避匯率風險,消除企業匯兌成本和外匯衍生產品交易的有關費用,有助於企業財務核算清晰化,加快企業資金運轉速度,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第五,人民幣參與國際結算,給銀行的國際業務帶來新的市場需求,有助於提高我國銀行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加快國內金融業走向國際化的步伐。

三、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面臨的問題

(一)國際貿易的計價結算幣種選擇權缺失,人民幣結算規模受阻

一國貨幣要作為商品交易的計價結算幣種進入國際市場並被市場參與者廣泛接受,則要求該國貨幣的幣值長期保持穩定或略有升值,真正體現貨幣的財富儲存職能。人民幣從2005 年7 月匯率制度改革到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直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人民幣幣值仍基本保持穩定。目前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地位和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為我國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經濟實力和貨幣保障。與國際貿易中的傳統結算貨幣美元和歐元匯率表現相比較而言,人民幣的幣值穩定特徵,為其成為國際市場交易的計價結算幣種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但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在國際市場分工中的弱勢地位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使用規模。國際市場的參與者出於規避匯率風險和保持貨幣購買力的利益需要,都希望能以其本國貨幣或世界貨幣進行計價結算。而中國經濟雖經過三十多年成效顯著的改革開放,得以高速發展並成為世界製造工廠,但其產業結構仍處於國際市場產業鏈的中下游,缺乏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在此背景下,國際市場交易的計價結算幣種選擇權也更多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人民幣參與國際結算的規模受到很大限制,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中的購買力也無法顯著提升,嚴重阻礙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page]

(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未市場化,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權受到挑戰

從外匯市場交易來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加快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對我國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權提出巨大挑戰。目前我國實行資本管制,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不完善,利率平價理論所描述的利率、匯率和資本流動之間的關系並不能准確地與現實情況相一致。具體表現在,國內持有凈外匯頭寸的私人機構面臨著匯率波動風險,需要在外匯市場上進行遠期抵補交易來套期保值。但由於我國資本項下人民幣可自由兌換還未實現,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程度不高,在期限、風險、流動性、稅收特徵等方面相區別的債券品種不齊全,遠期匯價無法依據利率平價關系進行合理定價。

目前,國內人民幣衍生品市場和境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交易(NDF)市場同時並存,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也已正式推出人民幣期貨和期權產品,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權的歸屬將取決於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標準的合理性。由於我國實行資本管制,利率市場化並未實現,國內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無法合理地將利率平價關系作為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標准。這樣就導致國內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缺乏價格競爭優勢,各類經濟主體規避匯率風險的市場需求轉向離岸人民幣市場,極大地制約了國內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對我國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權形成巨大挑戰。

(三)人民幣跨境清算制度未健全,人民幣清算系統有待完善

人民幣參與國際結算,必然對現有的人民幣清算系統和制度安排提出更高的要求。與美元的聯邦電子資金轉賬系統(FEDWIRE)和清算所同業支付清算系統(CHIPS)相比, 我國的人民幣清算系統和制度安排在清算規則、清算行准入、清算賬戶開立、清算時間、清算效率等方面都有待完善和健全,為滿足人民幣高效便捷跨境清算的需求提供良好平台和制度保障。

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銀行業務產品的需求

在實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政策之後,國內銀行新的業務產品市場需求巨大,可以有效提高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佔比,降低銀行收益來源對存貸款利差的依賴程度,有利於促進國內銀行業的業務盈利模式轉型。

(一)國際結算業務需求

目前,進出口企業進行傳統的跨境貿易外幣結算需由境內銀行通過境外外幣賬戶行與境外銀行進行貿易項下資金清算。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使結算模式改變為由境外銀行通過境內人民幣賬戶行與境內銀行進行貿易項下資金清算。

結算模式的改變帶來的業務需求主要是大量的境外銀行尋求適合其人民幣資金清算的境內賬戶行,使境內賬戶行獲得相當規模的人民幣資金存款,同時大幅增加人民幣資金結算量,並由此帶來可觀的結算手續費收入。另外,境內銀行也將為境外同業提供人民幣資金理財業務以增加境外同業人民幣資金的收益,並獲得理財產品的中間業務收入。

(二)貿易融資業務需求

目前,在傳統的跨境貿易外幣結算基礎上,銀行為進出口企業提供相當規模的外幣融資。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使原有的外幣融資轉變為人民幣融資,從而推動進出口企業對人民幣資金的融資需求大幅增加。

具體而言,境內銀行將在傳統的貿易融資業務基礎上增加新的融資業務品種,如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人民幣信用證項下融資業務,為境外銀行提供人民幣代付和福費廷轉讓業務。

人民幣作為境內銀行的本位幣,境內銀行具有豐富的人民幣資金融資渠道,資金成本將優於境外銀行,同業間利差的存在客觀上形成了通過同業合作開展人民幣代付和福費廷轉讓實現雙贏的業務需求。

(三)人民幣衍生產品交易需求

進出口企業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一方面境內企業可以規避匯率波動風險,不具備對貨幣型衍生產品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境外企業面臨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對人民幣衍生產品的需求巨大。為此,境內銀行將為境外機構持有的人民幣資金頭寸提供人民幣衍生產品業務,以滿足其套期保值的避險需求。人民幣衍生產品的推廣將使境內銀行獲得豐厚的人民幣匯兌及手續費收入。另外,境內銀行通過提供結構性人民幣資產組合產品在滿足企業投資理財業務需求的同時,也為自身帶來中間業務收入

2. 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實施意義

為積極落實RQFII試點相關工作,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根據《試點辦法》配套出台實施細則,明確了相關的管理要求。截至2012 年1月2 日,首批共計200 億元人民幣的RQFII 投資額度已分配完畢,共有21 家符合條件的試點機構獲得了首批試點資格。部分試點機構已在香港開展資金募集和產品發行工作。RQFII制度的實施,有利於促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開展,拓寬境外人民幣持有人的投資渠道,直接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有利於發揮香港中資證券類機構熟悉內地市場的優勢,為香港投資者和香港中資證券類機構提供參與境內證券市場投資的機會;對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多層次、多角度對外開放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3. 為什麼會存在離岸人民幣,作用是什麼

因為人民幣沒有國際化,所以有了離開大陸以外的離岸人民幣。人民幣離岸業務是指在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幣的存放款業務。

2004年2月,香港銀行開始試辦個人人民幣業務,包括存款、匯款、兌換及信用卡業務。每人每天不超過等值2萬元人民幣的兌換。積水成淵,到2010年7月底香港人民幣存量達到1037億元。

2010年7月,在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主導下簽署的《清算協議》是香港境外人民幣市場的一大突破。「水」首先在境外活了,有條件接受更大、更多的「魚」。

同時,政策制定者也充分認識到現階段境外人民幣市場這一池中的養分只能來源於境內,因而迅速啟動了人民幣的迴流機制,使境外的水能夠接通境內的收益,進而可使境外發展規模更大、更多的產品。

允許境外金融機構將境外人民幣存量投資於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以及盼望已久即將出台的小QFII都會迅速帶動較存款產品更高收益的保險產品和基金產品的發展。而有了更高收益來源的銀行也能以更大規模和更優惠價格吸引更多的人民幣儲蓄產品,進而提高人民幣兌換出境與貿易夥伴使用人民幣的積極性。

總體來看,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形成階段,香港市場已有一千多億人民幣的存量,主要由個人持有,初始驅動力是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投資產品則是存款、國債、保險和基金等為數不多的定息產品。

隨著香港人民幣迴流內地的渠道逐漸打通,收益開始成為持有人民幣的主要驅動力。至此,可以說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已經初步形成。

作用:

當前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在資本項下、人民幣沒有完全可兌換的情況下開展的,通過貿易流到境外的人民幣不能夠進入到國內的資本市場。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人民幣貿易結算,就需要解決流出境外的人民幣的流通和交易問題。

使擁有人民幣的企業可以融出人民幣,需要人民幣的企業可以融入人民幣,持有人民幣的企業可以獲得相應收益,這就需要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使流到境外的人民幣可以在境外的人民幣離岸市場上進行交易;使持有人民幣的境外企業可以在這個市場上融通資金、進行交易、獲得收益。

(3)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好處擴展閱讀

離岸人民幣(CNH)和在岸人民幣(CNY)的區別:

1、兩者市場發展時間規模管制區別。

在岸人民幣(CNY)市場發展時間長、規模大,但受到管制較多,央行是外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意味著在岸人民幣匯率受央行的政策影響較大。

離岸人民幣(CNH)市場發展時間短、規模較小,但卻受限較少,受國際因素,特別是海外經濟金融局勢的影響較多,更充分地反映了市場對人民幣的供給與需求;

2、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對超預期的經濟數據和國際金融市場的沖擊反應更為強烈。當經濟數據超預期、國際金融市場的沖擊較大時,匯率會第一時間反映市場對經濟預期的調整。

而在岸市場人民幣實施的強制結匯制度,以及央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扮演的特殊角色,決定了在岸市場人民幣匯率是一個受管控的匯率;對這些沖擊就不那麼敏感。

3、流動性不同:離岸和在岸兩地流動性差異會影響人民幣匯率差價。雖然同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價差。

4. 境外公司可以開立人民幣賬戶嗎

不可以,要開立人民幣賬戶的公司,都必須在境內的工商局注冊才行;境外公專司只能開驗資賬戶,但是得屬外匯管理局批准才行,但也有些麻煩。
人民幣賬戶則指的是以人民幣為幣種的境內銀行為境外機構開立的境內外匯賬戶。
境外機構:是指在境外(含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合法注冊 成立的機構。
境內銀行:是指依法具有吸收公眾存款、辦理國內外結算等業 務經營資格的境內中資和外資銀行。

5. 發行境外人民幣債券有什麼作用

1、境外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是指在人民幣離岸市場上大規模發行以人民幣計價、還本付息的國債或債。這不僅有利於將國家信用轉化為財富,迅速提升國家財力,還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經濟利益。

2、首支登陸倫敦市場的中國准主權人民幣債券,這次發債經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張旭光表示,國開行此次在倫敦成功發債,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3、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正快速發展壯大,境外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持續升溫。國開行這次發行的10年期債券,是在倫敦發行並掛牌上市的最長期限人民幣債券,有助於完善離岸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

(5)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好處擴展閱讀:

研究推動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是國務院確定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之一,是推動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豐富我國債券市場產品層次的重要舉措。

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復同意,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協會」)組織市場成員開展境外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務融資工具創新。

境外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務融資工具創新過程中,協會組織市場成員深入研究借鑒國際成熟市場制度規則和商業實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以具體產品為切入點,在現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注冊管理框架下組織實施,對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和持續創新進行了積極探索。

6. 境外機構持債力度大嗎

據報道,截至5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債登託管的債券面值總額達52.32萬億元,較4月末增加4952.1億元。截至5月末,境外機構債券託管量為12087.71億元,相比於2017年末的9741.45億元,半年不到已增加2346.26億元,境外機構增持境內債券的力度明顯加大。

歐洲中央銀行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該報告顯示,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管理者普遍對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信心上升,不少人預期將增加人民幣儲備。報告援引一項針對管理全球半數外匯儲備的79位央行儲備管理者的調查指出,29位央行儲備管理者預期,到2020年其管理的外匯資產組合中,人民幣資產佔比將升至10%到20%。

7. 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的好處有哪些

人民幣納入SDR的消息傳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專家表示,盡管人民幣「入籃」短期內對百姓生活產生的直接影響有限,但隨著SDR帶動人民幣國際認可程度的提高以及推動人民幣可自由使用水平的增強,企業和百姓將在投資、消費方面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1 百姓錢袋
人民幣資產更「值錢」。隨著各國央行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資產後,市場機構也會增加對人民幣資產配置,對普通百姓而言,人民幣資產會因需求提升而更值錢,從而減少對自己「錢袋」縮水的擔憂。

2 出國遊玩
出國遊玩更省心。今後出國,我們不用兌換美元、歐元,揣著自家的錢就可以走遍天下,「說走就走」的旅遊不再是夢。出國旅遊購物,都可以直接用人民幣結算,不需要再兌換外匯,也不用擔心匯率成本和風險了。

3 國外投資
國外買房炒股更方便。人民幣加入SDR將助推中國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百姓可以投資收益相對穩定且安全的海外資產。今後,我們可以更方便地配置海外資產,到國外去投資不動產、股票和債券,甚至直接拿著人民幣到國外買房了。

4 貿易結算
貿易結算更占優勢。企業進出口商品、跨境交易投資可採用人民幣計價,降低匯率風險和匯兌成本,為美元波動「牽腸掛肚」將成歷史。專家認為,從提供資金支持角度看,這最終將利好中國企業「走出去」。

人民銀行聲明說,這是對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中方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管理層和工作人員在SDR審查過程中的辛勤工作以及廣大成員國的支持表示贊賞。人民幣加入SDR有助於增強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對中國和世界是雙贏的結果。

聲明說,人民幣加入SDR也意味著國際社會對中國在國際經濟金融舞台上發揮積極作用有更多期許,中方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加快推動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全球金融穩定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作出積極貢獻。

8. 什麼是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福建自貿區總體方案提出;允許台資金融機構以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專資者方式投資自貿區內的資屬本市場。這是推動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試台灣地區壙容的一項措施。
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是指經中國證劵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並取得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的投資額度,運用來自境外的人民幣資金進行境內證劵投資的境外法人。2011年12月,中國證劵監管管理委員會 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基金管理公司 證劵公司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劵投資試點辦法,標志著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劵試點辦法,標志著人民幣合格境外人民幣投資提供了渠道(轉自福建自貿區官網)

9. 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主要特點

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范圍不斷擴大、人民幣跨境直接投資業務和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版不斷發展權深化的前提下,為進一步增加人民幣資金迴流渠道、鼓勵香港中資證券經營機構拓寬業務渠道,RQFII業務作為又一項資本市場開放的試點制度應運而生。RQFII試點業務借鑒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的經驗,但又有幾點變化:一是募集的投資資金是人民幣而不是外匯,二是RQFII機構限定為境內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三是投資的范圍由交易所市場的人民幣金融工具擴展到銀行間債券市場,四是在完善統計監測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簡化和便利對RQFII的投資額度及跨境資金收支管理。

10. 在美國設立人民幣交易中心中國得到的好處

中國得到的好處是人民幣艱難的國際化漸進道路及初步目標基本成功。
人民幣國際化目標,簡單講就是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能走出去,又回得來。其中走出去比較容易,回得來相對復雜。中國作為世界最大貿易國,旅遊及服務大國,人民幣通過各種途徑流向世界,是自然的事,世界各國當然需要人民幣。但人民幣還不是完全自由兌換的貨幣,因此,即使作為國際貨幣,人民幣兌換美元的額度,目前還受數量控制,比如每人每年人民幣換美元只有5萬美元額度。同樣,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走出去,也就是通過各種途徑流出去時,迴流也需要一個數量的控制,否則人民幣就是完全自由兌換的貨幣了。所以,人民幣在沒有完全自由兌換的情況下,要實現「走出去,回得來」的國際化目標,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
人民銀行推行的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LL),就是為了人民幣尚未完全自由兌換情況下,允許境外人民幣資金有序、可控迴流的制度安排。RQFLL首先在中國香港推行,接著新加坡、巴黎、倫敦等地推廣,最後是世界金融中心,金融市場最大規模的美國,終於與中國達成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協議。這意味著人民幣正式成為國際化的貨幣,世界貨幣之一,這當然會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的進程。比如,中國會加快居民境外投資便利化的改革進程,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市場化的進程。
由於人民幣目前的貨幣總量(M2)達140餘萬億元,按目前兌換價,與美元的貨幣總量大致相當。人民幣一旦進入國際貨幣的行列,其體能在美元、歐元其後,但由於中國每年的經濟增長率及貨幣供應量年度增長率均高於美國、歐洲,所以人民幣在世界各國的使用量和影響力逐年放大。國內的投資人原來一直看美元動向,對於美國是否加息等信息特別關注,到了唯美國為一切。今天,當美國人也開始使用人民幣,用人民幣清算、結算和投資中國時,中國貨幣政策外在影響力必然逐步擴大。中國目前140萬億M2中,各商業銀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約17%,中國人民銀行調控資金的能量全世界第一,為應對美國加息、世界資金量波動,中國人民銀行完全有足夠的底氣和措施。所以,股市中經常有人擔心美國加息,中國資金外流等,完全是過時理念。中國目前所擁有的資金量非常充裕,不過大家信心不足,願意進入股市的資金量目前太少,所以,股市漲幅全世界墊底,這是完全不相稱的現實。
據英國《衛報》評述,倫敦金融城在20世紀70年代重建的目的就是要脫離美國市場成為歐元美元交易中心。由於目前市場衰退,倫敦為尋求競爭力,將目光著眼於慢慢崛起的儲備貨幣---人民幣。
通過國際貨幣美元衡量,英國經濟衰退數額可謂巨大。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007年到2010年下降了5620億美元,是義大利經濟衰退數額的8倍,且至今未有明顯的復甦跡象。為此,英國亟需尋找一個擺脫衰退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奧斯本希望能夠將德國在製造業的成功復制到金融服務中。」《衛報》的文章稱。德國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復甦顯著歸功於對中國的准確定位。目前德國出口中國的產品的數量遠超過美國。在過去的4年,中國經濟增長了42.2%,因此德國權衡美國停滯的經濟狀況後,將目標轉移到飛速發展的亞洲國家。
另外,英國有其競爭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優勢。倫敦是全球最大外匯交易中心,每天約有佔全球4萬億美元交易量的37%在該城市進行。金融城的地理位置使它永遠不會倒閉,所有主要時區的貿易商都可以在此交易。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
英國積極參與人民幣離岸業務合作,凸顯當下全球各地爭當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局面。
《衛報》稱,英國想要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決策當然是正確的。如果不這樣,中國將只會讓法蘭克福、迪拜、新加坡或者是其他的中心配合香港業務。
盡管倫敦可能申請成為歐洲版本的香港,但是中國卻將整個歐洲當做是重要的合作夥伴。《衛報》稱,「英國太小,只有美國和歐盟那些大規模的經濟體才能充當這一角色。因此中國多次明確表示對歐洲一體化的支持,不幸的是英國首相剛剛發出退出歐盟的聲音。」
同時,《金融時報》指出,英國還要等待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因為阻礙人民幣成為金融中心主要的流通貨幣的原因是人民幣不可以隨意兌換。
倫敦在20世紀60年代曾是全球美元交易中心,像通用電氣這類的美國公司可以隨意從英國取出美元,同時美元的借貸也很方便。相比之下,中國公司在沒有得到政府的允許下,不能隨意投資海外或是從海外借貸,這也很少能得到政府的批准。
中國的離岸貨幣占其持有的向岸貨幣的一小部分。在香港的人民幣儲蓄總額達到6300億人民幣(約1000億美元),比去年翻了一番,但是仍然不足中國內地儲蓄額度的1%。
不過,外國機構顯然看到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在推進。
香港金融管理局17日表示,已適當放寬香港銀行經營離岸人民幣業務的一些監管要求,將銀行的人民幣未平倉凈額不得超過人民幣資產或負債的10%上限提高一倍至20%。此外,香港金管局還擴大了銀行可以納入人民幣風險管理限額的人民幣資產類型。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相信這些措施會加大香港銀行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空間。
人民幣國際化即將攻下最後一個堡壘——美國。
2016年6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出席第八輪中美戰略經濟論壇吹風會,通報了6月7日早上第三場中美經濟對話的成果。重點之一是:中國決定給予美國25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RQFII)。易綱表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人民幣清算和結算業務在美國市場取得了進一步發展,中方也將在美國設立人民幣清算行。
對於為何給到了2500億元這么高的額度,易綱解釋稱,主要是考慮到美國的市場規模。可見的是,作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工具,中國目前已經給全球10幾個國家和地區總計過萬億元的RQFII額度,最高的是香港2700億元,其次是新加坡1000億元,倫敦、巴黎等均是800億元。所謂RQFII,境外機構獲批額度後,可募集境外人民幣資金直接投資於中國國內資本市場,包括股市和債市等。值得說明的是,中國給了額度,對應的國家或地區不一定用足。
據國家外匯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165家機構,已經獲批使用5017.68億元的RQFII額度。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此舉應是支持美國設立人民幣交易中心的前奏。美國財政部在此次對話前就放風:在美國設立人民幣交易中心是重要議題之一。
一般而言,中國支持一個國家或地區設立離岸人民幣市場,雙方央行需要簽署本幣互換協議、獲得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設立人民幣清算行,進而發行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發展人民幣金融市場等。
隨著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人民幣國際化的勢頭已不可阻擋。截至目前,倫敦、巴黎、新加坡、香港、法蘭克福、多倫多、東京等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均設立了相應的人民幣交易市場。
反觀紐約,因為種種原因,在人民幣國際化浪潮中落在了後面。當然從中國角度看,紐約也成為人民幣交易全球化布局的最後堡壘。
對於此次有望在美國建立人民幣交易中心,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一凡認為,「如果紐約成為人民幣國際清算中心,這將意味著人民幣實質上作為世界貨幣的開始」。
關於此,易綱在吹風會上也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把人民幣和美元、歐元放在一起,「對所有貨幣一視同仁,放在公平競爭的位置上。」『他非常大度的笑言:「我們要讓市場選擇用人民幣還是用美元,用人民幣我們當然高興,選擇用美元、歐元也是好事。」
實際上,美國方面也早就動起了設立人民幣交易中心的念頭。
2015年11月30日,原紐約市長、彭博公司創始人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聯手合名財金高官成立了人民幣交易和清算工作組,牽頭推動人民幣在華爾街的交易,並游說美國和中國官員在紐約建立人民幣清算中心。包括花旗集團、摩根大通、高盛和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許多中美大銀行也已加入該工作小組。工作組稱,引入人民幣交易和清算服務將降低美國公司從亞洲進口商品和服務的成本,並為迫切想開展人民幣對沖和其他業務的美國金融機構創造商機。紐約的競爭對手,芝加哥則早已行動。芝加哥交易所集團在2014年就推出了人民幣期貨合約。從實際操作層面,美國也已經開始參與離岸人民幣市場。2016年5月20日,中國工商銀行紐約分支發行5億元人民幣定期存單,是首個通過美國證券託管結算公司(DTCC)結算的人民幣金融產品。(——來自澎湃新聞)
你好,謝謝,請採用。

閱讀全文

與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好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潘多外匯 瀏覽:553
南方貴金屬官方網站 瀏覽:193
大陸期貨股東中山證券 瀏覽:765
股票資金分布軟體 瀏覽:147
魯證期貨的凈值怎麼查詢 瀏覽:514
信託是理念 瀏覽:456
1303委託貸款 瀏覽:842
天天基金購買確認時間 瀏覽:941
華訊投資是正規公司 瀏覽:459
青松5月11日期貨 瀏覽:751
新雲核融資 瀏覽:485
工商銀行薪資貸款怎麼貸 瀏覽:370
2019年一季度私基金收益排行 瀏覽:141
上海家庭理財 瀏覽:272
東方財富上怎麼看股指期貨 瀏覽:583
宜賓貸款一萬有那裡 瀏覽:23
光大證券資金賬號 瀏覽:208
250美元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403
招商銀行貸款兩萬利息高嗎 瀏覽:236
包商銀行住房抵押貸款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