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的房價為什麼那麼貴
香港的房價貴的原因:
1、收入跟房價沒同步上漲。:人們覺得香港房價高,是因為香港人平均收入的增加並沒有與房價的上漲同步。在香港這種城市,房價不必反映大部分居民的購買力,它對應的是「用家」。
2、供應量超少,供需比例不到1%。
從市場供需來看,香港房子的買家也不可能是所有居民。香港每年的新房供應量只有約20000套。這個數字在曾蔭權年代更低,年均10000套左右,最低曾至8000套。但香港有250萬個家庭,供需比率還不到1%,或者說,只要不到1%、甚至0.8%的家庭買得起,也就可以了。即便按照這個比率,也會有20萬到30萬個家庭買房,但只有2萬套的供應量。
3、香港的房子是賣給投資者的。
或許應該這樣說,現在的房價的確很多人買不起,但這個「很多人」之外的人數,也絕對可以把新增供應量給消化掉。更何況,現在香港的房子,很多甚至也不是賣給「用家」,而是賣給投資者的。所以,現在香港的房價反映的其實是投資者的偏好和實力。投資者考慮最多的,不是房子的實際用途,甚至不是運營用途,而是值不值得進行資金配置。如果投資者現時的偏好是房產,那就會有大量資金湧入。
4、各投資產品中,香港房產回報率最高。
從歷史經驗上看,在黃金、債券、股票和房產之中,投向香港房產的資金回報率是最亮麗的。得手後的投資者們覺得自己是高手,會有成功的路徑依賴,於是會再加碼。
5、高收入人群足以吞掉新房供應
另外一個誤區,是人們總將房價與收入增長掛鉤。房產是投資性商品,而不是消耗性商品。消耗性商品當然要看新增收入的情況,收入增加,大家會吃好用好一點,否則就節儉一點。房子有投資功能,房價反映的是人們積累財富之後,再進行配置和轉換的結果。
㈡ 香港普通人住的房子多大
香港一個普通4人家庭,大約住 30 至 40平方米的單位(廚房及廁所面積未計算在內)。
根據香港公共房屋政策,,每人之居住面積是不可低於5.5平方米(只計算大庁及睡房面,)而現實公共房屋之安排, 都是以每人9平方米為標准。
截止到2006年3月,據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給出的數字:中國內地人均住宅面積已經達到了26平方米,香港城市居民的平均住房面積則只有7.1平方米。
(2)香港普通住房價格擴展閱讀:
香港的情況大家基本都知道,地少人多。這里的老百姓家家所住房屋如果和這個社會高度現代化的規模相比,面積大小不在一個平面,價格更高得嚇人。
這樣的住房條件在香港人眼裡已經是相當地令人羨慕,後來住長了,不時也會到當地的朋友家去造訪,才知道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香港人一般的家庭卻要住上好幾口,老少三代同居一處,卧室、客廳,雙層床、打地鋪,這樣的情形很普遍。
㈢ 請問香港的住房價格一般(大多數)是多少
1百4、50平方米的房子,大概在900萬到1500萬港幣之間。還要看位置,好位置的話估計上2千萬。
㈣ 香港的住房一般是什麼價格 按 港幣/㎡算~
看房子新舊,是1手還是2手,地段、價格都不同的。 並且香港市算坪,10坪大約等於1平方米。 1坪幾萬塊。
採納哦
㈤ 香港房價多少一平
截止2020年,香港房價平均在15000港幣左右,具體的房價價格要根據地段來決定。
香港土地面積可以直接用寸土寸金來說,房產的變化趨勢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大的。一套181平米的公寓,一平米的售價為27.9萬港幣。
第三是居屋,香港政府出資建造,只有香港最低收入的人才能夠買到。第四是商品房,分為普通住宅和豪宅。
一般最常見的就是公寓樓,價格在600萬-700萬之間,這種房子也就是只有律師和金融業的能夠住得起,並且還會很吃力。
㈥ 香港現在的房價多少錢一平方
截至2020年,香港市中心房價50萬一平。
香港日益緊張的土地供應導致其不動產價格飛漲,而作為貿易中心,香港成為了游資炒作房產的目的地。長期以來,香港對於打擊壟斷行為過於鬆懈,直到兩年前才通過一部《競爭法》。導致香港房價上漲的利潤都落入了幾大地產商的口袋之中。
其中,有大約10萬人左右的居民生活在「籠屋」之中。所謂「籠屋」,就是將一間房子隔成一個個像火車硬卧的床鋪,每層床鋪用鐵絲網圍起來,然後就當作一個房子租出去的「住宅」。一張床大小的空間,人們在裡面吃、住、睡,這就是「籠屋」居民的家。
(6)香港普通住房價格擴展閱讀
2012年香港房價暴漲23%,漲幅位居全球首位。與四年前相比,香港樓市價格基本翻番。2013年第一季度香港房價甚至比1997年高峰期高出38%。以主供家庭使用的500平方英尺(約45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小戶型住宅為例,均價已經從2009年的170萬-180萬港元飆升至360萬-380萬港元。
盡管香港政府出台了嚴厲的樓市管理措施,但真正決定香港樓市的力量卻絕非香港政府可以控制。有接近香港政府高層的人士透露,香港樓價真正出現下跌,要到未來美國退出量化寬松,香港調升貸款利率之時。
㈦ 香港九龍普通房價
[補充]
深圳的房價放回深圳問較佳,該比香港便宜,但由湖出發的火車費較貴,動輒二三十元,所以要計算一下,每天四十,一月下來也近千了,多花一千可能在港找的房子也會好一點吧……
[再補充]
香港九龍離深圳不遠,坐火車(東鐵),不用一小便可由香港島到深圳。
[補充]
要是香港留學(升大或讀研),多有宿舍提供,這方面可以放心!
如真要自租,香港通常是兩個月押金,一個月上期,即入住前要交三個月左右的租金,便可入住。有需要可中原地產等幫忙!
現時香港九龍普通房價(賣)約為3000元一平方呎(10平方呎等於一平米)。
租則最便宜為10元左右為一平方呎(10平方呎等於一平米)。平均也要4000元一個月租400平方呎的小房子!
㈧ 在香港買房子,一般收入的家庭,買一套80平米的房子,需要多少錢,大概需要積蓄多少年才能買到。
2017年,年薪100萬港幣在香港本島購買一套80平米的房子需要35年左右。年薪50萬港幣在香港本島購買一套80平米的房子,也需要40-45年左右的時間。
按照工資中位數計算,在香港本島購買一套80平米的房子也大概需要30-40年時間。這也意味著有一半以上的香港就業者,可能一輩子都很難買的起一套80平米的房子。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就業人員工資水平看,就業人員工資中位數的增長速度低於私人住房每平米單價和私人租金的增長速度。
(8)香港普通住房價格擴展閱讀:
香港房市情況
按照居住方式分,香港居民分為自置住房、全租、免租、單位、合租、二房東、三房戶等不同類型。香港居民按照住宅用途分為私人永久住宅、公租房、資助性購買住宅和臨時住宅。
自置住房和全租是香港居民最主要的居住方式。從2012年到2017年,全租的居民戶數增長較快,自置住房居民戶數增長較慢,自置住房的住戶占居民戶數的比例已經下降到50%以下。
私人永久居住和公租房是2012年到2017年,香港居民住宅增長量較大的兩類住宅,其中私人住宅增長量較大。
從2012年到2017年,160平米以下房屋,住房面積越低增長速度越快。住房單價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單價增長速度也有所不同,新界的住房單價增長速度加快,香港本島的住房單價增長速度較快。
㈨ 香港普通居民居住的房子大概有多大啊
香港普通居民居住的房子都是40-50平方米。
截至2018年底,香港居住人口約748萬人,陸地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890人。這也就意味著,一個一家四口的家庭最多可以住在40-50平方米的居所中,人均居住的面積在6-8平方米,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居住空間了。
注意事項:
1、香港的家居面積一般都很小,商店裡賣的家庭用品型號也跟著變化,都被微縮。鍋碗瓢勺的小物件就不必說了,香港的雙人床和內地的尺寸也不一樣,寬不是1米5,而是1米35,長度也要比正常的短。
2、在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房子的租金,自然也水漲船高。一間五平方米大的小單間,其房租每月就要3000元。而4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每月租金需要在10000元以上。目前,住房問題已經成為了香港急需解決的社會難題。
㈩ 請問在香港的普通住房的價格是多少香港人平均工資是多少
得算港元吧,怎麼地也得1、2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