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2021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是否能實現
在這一次的會議上,國務院總理發表了政府報告,表示202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大約為6%。而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則是居民的消費價格漲幅大約為3%左右。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立刻就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畢竟消費價格也就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成本。其實從這一次的數據預測也可以看出,目前的生活用品價格的確出現了上漲的情況,而今年的確可以穩定在3%左右。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今年到物價能不能完成這個目標。
第三,這樣的漲幅對於我們的生活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這一次的漲幅是從宏觀意義上來進行定義的,大約是3%。但是如果在微觀層面上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幅,有一些商品的價格可能會出現下降,有一些商品的價格漲幅要遠超過3%。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生活成本跟我們的個人消費習慣還是有很大關系的,但是從整體上來說,這的確可能會增加我們的生活成本。但是我們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幅度為6%,從通貨膨脹的角度來考慮的話,還是可以要超過現在的生活成本漲幅。
❷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意味著什麼
就是CPI。可以理解為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對一國的經濟發展的危害程度遠大於對經濟發展的促進程度,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流通領域的危害
在通貨膨脹時期,由於物價上漲不平衡,使得商品流向價格上漲較快的領域,擾亂了商品正常的流通秩序,同時,由於物價持續上漲,貨幣貶值,人們不願意儲蓄貨幣,出現提前消費,瘋狂購物,投機者趁機哄抬物價,囤積商品,市場供需矛盾嚴重,導致流通領域更加混亂。
二、對生產領域的危害
首先,在通貨膨脹時期,因為物價全部上漲,生產者很容易做出錯誤的生產決策,將資金投入到價格很高的生產部門,造成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導致經濟結構失衡,其次,由於商品交割的不穩定,生產成本,利潤不容易核算,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很大的難度,而投資於商品流通部門則因為資金周轉相對快,風險小,很容易獲利,因此使得大量的資金轉向流通領域,造成生產周轉資金短缺,生產萎縮,最後,通貨膨脹導致企業技術革新成本上升,但是企業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進行技術改造,結果必將導致技術進步變慢,生產效率降低。
三、對消費市場的危害
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原來相同數量的貨幣不能買到與原來同等的生活資料,人們的實際收入水平下降,消費水平降低;
四、對分配領域的危害,(本文來源:www.gpn8.com)
通貨膨脹發生,雖然人們的名義貨幣可能在提高,但是由於社會各個階層收入來源的不同,有的人實際收入會下降,通貨膨脹最大的受害者是固定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例如依靠固定工資、固定退休金和福利救濟金生活的人。這種不公正的國民待遇再分配,很容易引起社會的不穩定;
五、總體來說,通貨膨脹對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都有很大的破壞作用,世界各國的經驗都證明了通貨膨脹不利於經濟和社會穩定,健康,繁榮發展和進步。
文章來源:專業股票入門,炒外匯,炒股、炒期貨技巧網http://www.gpn8.com
❸ 如何看待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減免電價中來的城市公源用事業附加,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對符合條件的一般工商業企業用電執行大工業電價政策,減輕企業用電負擔;在完善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基礎上,推行居民生活用電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擴大電力消費;加快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醫葯價格改革,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價格,合理調整診療、手術、護理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同時,深化水價改革,落實油氣價格改革,推進交通運價改革,落實環保價格改革政策,加大清費減負力度。
❹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這個通脹率正常嗎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這個通脹率。讓人們覺得是不正常的。現如今居民的生活水平變得是非常的好,但是我們在消費的時候,價格卻是變得越來越高。這讓很多人煩惱,因為東西的價格變高了,但是我們的工資卻沒有上漲。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現如今的我們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高,但是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消費水平也是變得越來越高。在之前我們身上有100塊錢可以用很多天,但是現如今我們身上有100塊錢一天都用不到,而且感覺還沒有買什麼東西。也正是因為這個樣子,讓很多人覺得現在的錢一點都不經用。其實現如今的很多商品價格都是大幅度的上漲,但是我們的工資卻沒有上漲很多,也正是因為這個樣子,讓很多人為了生活而煩惱。
所以說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國家應該採取一些措施,讓家庭能夠有著足夠的生活保障。
❺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是怎麼算出來的
在2007年物價上漲4.8%的基礎上,受國際市場價格傳導、國內供給約束以及資源要素價格調整等因素影響,預計2008年物價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這是今年物價調控目標設置創新高的根本原因。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0元的貨品及服務。
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
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CPI物價指數指標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啟示性,必須慎重把握,因為有時公布了該指標上升,貨幣匯率向好,有時則相反。因為消費物價指數水平表明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反映經濟的景氣狀況,如果該指數下跌,反映經濟衰退,必然對貨幣匯率走勢不利。但如果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匯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須看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如何。倘若該指數升幅溫和,則表示經濟穩定向上,當然對該國貨幣有利,但如果該指數升幅過大卻有不良影響,因為物價指數與購買能力成反比,物價越貴,貨幣的購買能力越低,必然對該國貨幣不利。如果考慮對利率的影響,則該指標對外匯匯率的影響作用更加復雜。當一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減弱,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弱。相反,當一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下降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上升,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強。但是由於各個國家均以控制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通貨膨脹上升同時亦帶來利率上升的機會,因此,反而利好該貨幣。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政策會導致"龍舌蘭酒效應",這是拉美國家常見的現象。
❻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消費價格與哪些因素有關
今年的兩會,接連發來了多重重要信息,其中就有關於居民消費的內容,在兩會中,針對今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設定在3%左右,當然這一數據的設定是根據現有的國情而進行設定的,它是有著一定的依據的,只有居民消費價格提高了,那麼國家的經濟才能得到提升,那麼消費價格上漲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呢?個人認為,這話要的影響因子就是物價,只有物價上漲了嗎,自然大家的消費價格就高了,而物價的上漲因素卻有很多,下面就跟大家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下,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當然除了上述兩種原因之外,還有很多原因會導致物價上漲的,比如房價、設備價格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物價,物價的上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要合理管控掌控的幅度,這樣才能讓大家更能接受更能適應下來。
❼ 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度 折線圖怎麼看
設7月份的消費價格為x,則8月份的消費價格為x(1+0.3%)=1.003x;
9月份版的權消費價格為1.003x(1+0.5%)=1.008x;
10月份的消費價格為1.008x(1+0.1%)≈1.009x,
11月份的消費價格為1.009x(1-0.2%)≈1.007x;
12月份的消費價格為1.007x(1+0.3%)=1.01x;
根據上述可得:
7月份與9月份的居民的消費價格水平不同;
這6個月中7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最低;
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能比較出12月份與6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水平;
這6個月中12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最高;
則其中正確的是D;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