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石油價格製造業影響

石油價格製造業影響

發布時間:2021-05-03 02:00:54

1. 想知道石油價格上漲對我國石油化學原料製造業的影響

國際石油價格上漲,進口價格會追隨調整與國際價格同步。石油進口價格上漲,由石油提煉出來的副產品如塑膠,石臘等工業原料價格亦同時會上漲。影響所及及,製造業,出口商及最後用家都會受波及。

2. 石油降價會影響什麼

一、影響中國的宏觀經濟態勢。

  1. 中國作為石油進口國,全球石油價格下滑利於改善中國的貿易條件,有助於增加其貿易順差和經常賬戶盈餘。

  2. 中國作為石油進口國,由供應端全球油格下滑造成的生產者價格指數通縮會增加中國企業利潤和實際居民收入,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持。

二、石油降價對股市的影響。

  1. 石油降價,成品油降價,對股市影響較大,石油股將出現業績下滑!煤炭股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2. 航空股、航運股、汽車股、農業股將受益。


3. 油價上漲對中國企業的影響(是企業)請知道的給解答一下吧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擴張期,近兩年石油消費增長速度超過10%以上,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明顯上升,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到40%,國際油價大幅攀升必將給國民經濟各行業帶來較大的沖擊。當然,各行業苦樂不均,像石油天然氣開采業自然會隨油價飆升而盈利豐厚;石油加工業成本壓力較大;化工等行業成本雖然大幅上升,但行業景氣使得大部分成本可轉移出去而減輕油價沖擊;農業、交通運輸以及生活消費等方面則深受高油價之苦。

1、對農業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據統計分析,上世紀90年代以來,農、林、牧、漁、水利業石油消費占石油總消費量的比重在6.67%-9%之間,而且,1998-2002年該行業石油消費年均增長5.9%,僅次於交通業和建築業的增速。農、林、牧、漁業主要以消費柴油為主,其柴油消費占柴油消費總量的1/5左右。石油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到農用化肥、農葯、塑料薄膜等農資的漲價以及灌溉、耕田、運輸等農機具用油的成本。

盡管政府採取措施控制農資的漲價,延緩或小幅調高柴油價格,但化肥、農葯等農資存在變相漲價的情況,特別是近兩年來,由於糧食價格的普遍回升以及減免農業稅、種糧直補等支農政策,農民種糧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播種面積出現多年來少有的大幅增加的局面,因此對化肥、農葯等農資以及農機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石油價格的上漲給農業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加重了農民生產和生活負擔。

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景氣與油價同步。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與原油的關聯最為密切,因而從油價的上漲中受益最為直接。目前,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對石油需求非常旺盛,國際油價持續高位徘徊,而國內原油價格基本同國際接軌,因而對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來說,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對企業經營能力產生積極和正面的影響,油價上漲將使石油開采類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處於較為主動的地位,行業盈利能力及資金收益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2004年,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總額高達1777.2億元,高居各行業之首,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3.9%,高出全部工業企業5.8個百分點。該行業資金收益率空前上升,2004年,資金利潤率高達37.1%,成本費用利潤率更是高達79.8%,產值利稅率也達到了52.3%。

3、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成本壓力較大。

原油成本通常占煉油企業主營業務成本的80%以上,該行業消耗了原油消費總量的72%左右,原油價格上漲,將直接增加煉油企業的成本;而且根據目前我國石油定價機制,成品油價格漲幅滯後並小於原油價格漲幅,因此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的利潤空間應該明顯縮小。該行業資金回報率均處於較低水平,2004年,資金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產值利稅率分別僅為6.6%、3.3%和9.4%。

但是,2004年畢竟成品油出廠價格經歷了四次上調,而且我國石油行業主要由少數幾家企業壟斷經營,企業內部上下游之間結算價格低於市場原油價格。因此,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利潤總額保持了快速增長,2004年,該行業利潤總額高達267.4億元。當然,對於那些單純經營煉油業務並非上下游一體化的公司而言,形勢沒那麼樂觀,在當前的國內市場上所面臨的不只是原油高成本壓力,而且還存在沒油可煉的風險。

4、化工行業具有較強轉移成本能力。

目前我國正進入重化工業化階段,而重化工產業的發展對於原油價格的波動非常敏感。近年來,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消耗原油占原油消費總量的8.5%左右,1996-2002年該行業原油消費年均增長8.2%,增速比同期整個製造業高出2.7個百分點。原油作為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等石化行業重要原材料,其價格上升將直接帶來石化行業成本上升。

但是,考察數據我們發現,高油價並未給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帶來多大的沖擊,這是因為化工行業的景氣度同油價具有高度正相關性,近年來化工行業處於景氣周期,由於化工產品需求旺盛,甚至化工產品的價格漲幅遠高於原油價格的漲幅,化工行業盈利能力明顯提高。2004年,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利潤總額856.3億元,同比增長86.4%,其中,基礎化學原料、合成材料、肥料以及農葯製造業的利潤增幅均在100%以上。當然,相當部分化工產品仍是中間產品,這就意味著以化工產品為原料的下遊行業面臨著高成本壓力。

此外,化學纖維製造業消耗原油占原油總消費量的2.8%左右, 1996-2002年該行業原油消費年均增長4.4%,增速略低於同期整個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比較接近產業鏈末端,受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較為顯著,原油價格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該行業的利潤空間。2004年,化學纖維製造業利潤總額63億元,同比僅增長16.1%,遠低於全部工業企業利潤的平均增速。

5、交通運輸業受到的沖擊最大。

交通運輸業是耗油大戶,其石油消費量僅次於工業,而且交通運輸業石油消費占石油消費總量的比重在穩步上升,這一比重由1980年的10.4%上升至1990年的14.7%、2000年的24.6%,近年來保持在25%左右。其中,交通運輸業汽油、柴油消費占汽、柴油總消費量的40%和38%左右。90年代以來,交通運輸業石油消費明顯快於其他行業,1991-2002年石油消費年均增長10.5%,大大超出整個石油消費總量年均4.7%的增速。石油是交通運輸業最主要的原料,油價的大幅上漲,導致交通運輸業單位運輸成本大幅增加,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效益。面對高油價,航空、航運、公路運輸等領域的企業日子比較難過。

從我國民航的成本構成來看,航空油料消耗占總成本的比重在20%左右,是民航運輸成本中最大的一塊。航油的漲價明顯加大民航運輸成本,而目前各航空公司競爭異常激烈,機票競相打折,上升的成本難以轉嫁出去。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預計,由於原油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全球航空業在2005年將損失550億美元。

油價上漲對公路運輸業的影響較為明顯。目前,我國運輸汽車總量已超過1000萬輛,因長途貨運、客運對汽油、柴油依賴性較大,石油價格連續多次上調明顯加大了運輸公司的營運成本。同時,目前我國物流業發展緩慢,運營車輛空載率較高,地區分割導致路橋等各種收費過高。因此盡管運費有所上升,但仍面臨較大的油價上漲壓力。對於公共交通而言,由於公交票價執行的是政府指令性價格,所以汽油、柴油的漲價不會很快反應到公交票價上面,自行消化一部分運營成本再所難免,油價的上升使原本已比較困難的城市公交企業負擔進一步加重。

出租行業損失巨大。目前,我國成品油價格是由政府確定指導價格,而計程車的價格也是由政府確定的。2004年以來,成品油價格已經連續6次上調,而計程車並未提價,同時由於計程車普遍實行單車承包制,這樣一來,漲價所增加的成本開支,完全落在了司機身上。目前出租司機的收入已經攤薄,每次汽油提價都會增加他們的開支。不過,部分城市出台了出租補貼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油價上漲的損失,但大部分情況下,補貼由出租公司來負擔。

油價上漲對於海運行業的影響相對來說要小一些。由於國際干散貨運價指數和我國沿海乾散貨運價指數在高位徘徊,給航運創造了良好的盈利空間。目前國際干散貨運價指數在4600點左右,由於貨源充足、需求旺盛,2005年貨運價格快速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油價雖然有所上漲,但海運企業受影響比較小。

6、高油價沖擊汽車產業發展格局。

汽車製造業本身石油需求量並不大,但是,使用汽車將大量消耗石油。目前,我國正處於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經濟發展階段,汽車消費將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2003年,中國汽車消耗汽柴油量大約7600萬噸,相當於全年成品油消費量的28%。隨著汽車大量進入家庭,石油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沿用高油耗模式將造成我國石油供應難以為繼,我國必須推廣使用節油型汽車。同時,高油價必然影響消費者的購車選擇,進而對汽車製造業產生較大影響,節油型汽車將成為未來汽車市場上的新寵。

7、對生活消費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從石油平衡表來看,生活消費石油占石油消費總量的比重僅為6%左右,而且生活消費主要以液化石油氣為主,2002年,生活消費中液化石油氣佔79.1%,汽油、柴油、煤油分別佔11.1%、5.7%和4.1%。近年來我國液化石油氣並未緊跟大幅上漲的原油價格上調,汽油、柴油價格的漲幅也明顯小於原油,因此總的來看,國際油價上漲對生活消費的直接影響並不太大。但是,必須注意的是,隨著住宅、轎車以及高檔家電等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生活消費石油的增長速度非常快。1998-2002年,生活消費石油年均增長9.5%,增速僅次於交通運輸業。

特別是能源消耗巨大的耐用消費品----汽車,近幾年加速進入城市居民家庭。調查資料顯示,1995年以前,我國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汽車還不到1輛,1999年僅為0.34輛,到2004年已達到2.2輛。一些大城市的汽車銷售量以年均30%以上速度遞增,其速度不亞於一些家用電器的普及速度。目前,全國家用轎車保有量已達到780萬輛,按照年均行使1.5萬公里,百公里平均耗油9升估算,一年就要燒掉上千萬噸汽油。因此,未來石油與生活消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

機械製造業受到的影響和沖擊會比較大。「我市這類企業往往都擁有自己的運輸車輛,而且在生產過程中大多使用油做熱處理燃料。這兩部分成本疊加增長,無論從近期還是長遠來看,對企業的利潤影響都應該是比較明顯的。」

除了運輸成本,其實影響更大的是油價上漲帶來的企業生產原料成本上升。高先生說,凡是原材料與石油行業相關的,都會受到較大影響。比如,自己公司用到的原料有甲苯,這是從原油中提煉出來的,不止是甲苯,還有二甲苯,以及芳香烴類,像這些通過原油提煉出來、用於生產製造業的產品很多,所以,只要原油一漲價,這些貝形機原料就會跟著漲價。本來,行業內預測春節後甲苯的出廠價會下降,但是,油價上漲後,不但沒下降,現在反而企穩了,而且還有上漲態勢。

不止是化工類生產企業,只要用到石油提煉產品的,都會有影響。像紡織服裝類企業,一般人覺得可能跟石油扯不上什麼關系,實際上,化纖類面料全部由石油提煉,另外,紡織染整中也要用到石油類相關產品,包括助劑,而且在生產成本中佔有很大比重。油價上漲,影響的真的是衣食住行的每一個方面。

4. 油價下跌對石油石化裝備製造業有哪些影響

個人認為:原油價格下跌對國內原油生產上游和下游影響不同。因原油價格下跌,上游原油開采企業會想辦法縮減產量,利用這個間歇期盡快進行生產設備維修升級,這對裝備製造企業是個機會,但是不會大規模投資開發油田,那麼在資金總投入上會比往年少,所以市場開發方向應適當調整;而對於下游企業,煉廠會加足馬力多生產,這時生產的損耗件用量會大,但是因國內現在反腐敗正盛,基本在固定資產投資上沒有投入,所以大規模投資也沒有,易損件用量會多。個人建議,供參考。

5. 石油價格變化對我國製造業的影響

看是對哪一製造業的影響。譬如對汽車製造業的影響較大,石油跟汽車是互補商品,油價上漲會引起人們對石油需求的減少,從而導致對汽車需求的減少,這樣就直接影響汽車製造業的發展。相反,如果油價下降,結果則相反。。。

6. 石油的漲價會對其他什麼行業產生影響

航空業是受石油漲價影響最大行業之一,達美航空等數家美國航空公司曾宣布將每張機票價格提高10美元,但因未得到眾多航空公司支持而被迫取消決定。化工行業也明顯受影響,因為該行業既需石油作能源,也需石油作各種原料。世界最大化工企業美國杜邦公司最近估計,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每上漲1美元,該公司每年的稅前成本即增加1.35億美元。鋼鐵製造業,汽車業,塑製品,醫葯業等等波及所有行業,連帶著食品業等加工之類的企業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

7. 尋石油價格變動帶來的工業上的影響

由於價格傳導機制的存在,原材料的漲價一般會帶動工業產品價格一定程度的上揚。但在當前典型的買方市場條件下,因油價抬高而增長的生產成本不可能全部向下游企業、最終消費者轉移,否則就會導致產品市場的喪失。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國內原油價格隨著國際油價的猛漲,同比上漲45.8%,石油價格及煉焦業上漲了32.8%,化學纖維製造業上漲了8.9%,但同時衣著類價格下降0.6%,耐用消費品類價格下降3.8%。這說明愈接近終端消費者的行業,漲價幅度愈小,其價格調控能力更加薄弱,只能被動接受上游原材料漲價的後果或者相對縮小生產規模。因此可以說,石油漲價導致的利潤損失,隨著價格的傳導被分攤到下游產業的各個環節,但產業鏈的末端所受的沖擊相對嚴重。一般來說,石油價格上漲的受益行業主要是能源採掘業,而我市工業主要以加工製造業為主,其中以石油及其產品為主要原輔材料的佔有較大比例,因此油價上漲對我市的影響整體上是負面的。

(一)贏利空間逐漸縮小。

贏利空間縮小的主要根源在於,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後,下游工業產品的出廠價格並沒有同步提高。

企業成本的增加主要體現在原材料價格、燃料消耗和運輸費用三個方面。僅從12家有確切損失情況的企業分析,原材料價格上漲平均每月影響利潤7620萬元,大約占這些企業銷售額的5.6%,相當於利潤總額的46%。但考慮到這些企業都位於受影響比較直接的行業,因此全市工業所受的沖擊應大大低於上述幾個數據。

1、原材料價格急劇上升。受原油漲價和囤積炒作等因素的影響,今年與石油有關的大部分化工原料都出現了上漲勢頭,其中有些原料漲幅驚人。

石油煉制行業:雖然成品油的價格也有所上漲,但幅度遠不如原油,原油在煉制環節的平均利潤因此下降55元/噸。而我市較具優勢的白油生產,其原料平均價格上漲1000元/噸,但成品價格基本沒有上漲,企業贏利面臨較大的挑戰。

塑料製品行業:原料成本占企業生產成本的70%以上,而產品售價卻難以提高,因此經濟效益受到直接影響。如PVC樹脂年初的價格為5800元/噸,近期為7000元/噸,而聚乙烯和聚丙烯的采購價格分別增加了800元/噸和1200元/噸。根據行業統計,1-2月我市塑料製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僅比去年同期增長4.86%,大大低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平均水平,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比較明顯。

精細化工行業:油漆主要原料二甲苯的價格由去年十二月的3630元/噸上漲到4980元/噸,200#汽油的價格由3000元/噸上漲到3500元/噸;農葯主要原料甲苯由去年四季度的3400元/噸上漲到今年一季度的4500元/噸,純苯由3500元/噸上升到5000元/噸,甲醇由2300元/噸上漲到2900元/噸,采購成本大大上升。

家用電器行業:我市部分骨幹企業每年使用的塑料原料和塑料零件超過萬噸,如果原料價格繼續保持在4月份的水平上,企業全年就將損失利潤約2000萬元。由於塑料件和壓縮機價格的上漲,我市生產的空調器成本增加了10-20%,同時還有部分外加工單位由於原料上漲不肯送貨,影響了家電整機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

電子通訊行業:與石油產業鏈相關的原輔材料價格也相應上揚,幅度一般在10-20%左右,其中光纜用護套料上漲800元/噸,光纜用填充繩料上漲1000元/噸,電纜用護套上漲700元/噸,電纜用絕緣料上漲700元/噸。一季度,全行業僅以上四項就直接增加成本1000萬元左右。

飲料行業:PE價格上漲20.69%,PET價格上漲53.33%,某些企業反映每個礦泉水瓶的價格因此上漲了7分錢左右。如果保持目前價格,預計全年全行業將增加成本5億元左右。

橡膠行業:輪胎的主要原材料大幅度漲價,其中合成膠上漲了40%,達到11000元/噸,油料價格上漲10%,單胎綜合成本提高16%左右。

化纖行業:化纖行業是受石油漲價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今年春節後的幾天時間,聚酯的主要原料PTA、EG的漲幅分別達到60%和45%。與此同時,國內聚酯切片、滌綸長絲的價格也分別上漲了40%和25%。由於我國目前的化纖紡織業存在非常明顯的產業鏈供需失衡的現象,即前道原料供應嚴重不足,後道產品相對過剩,最終產品需求對價格非常敏感。因此下游產品的漲幅總是低於上游原料的漲幅,利潤沿著產業鏈層層遞減。最終的結果是上游廠家及中間商賺得盤滿缽盈,中游企業勉強支撐,下游企業則難以為繼。目前全國大聚酯企業普遍減負荷20%-30%,滌綸長絲企業普遍減產或停產,如廣東POY生產線停車超過50%,山東以北POY生產線基本全停。以我市錦綸產品為例,產品價格約上升1200/噸,而成本卻上升了2200元/噸。由於原料漲價的壓力,部分企業於4月初開始停產,一季度以後銷量可能會萎縮。

紡織服裝行業:服裝行業競爭激烈,直接面對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所以該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國內紹興、義烏等地已經出現了較大面積的減產、停產現象。1-2月份,我市部分企業由於受到材料上漲,戰爭沖擊中東市場,以及歐美等主要市場出口配額限制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利潤和產品銷售收入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如蕭山地區部分紡織支柱企業每台織機的利潤由800-1000元/天下降到600元/天,杭州大自然輕紡實業有限公司、浙江中大鱷魚服飾有限公司、浙江桐廬三亞實業有限公司、浙江富春染織有限公司、浙江太平針織時裝有限公司、杭州疊進服裝有限公司的銷售收入同比都下降了20%-60%,另外我市還有部分織造企業停產,織機開工率有較大程度的下降。

2、燃油企業承受巨大壓力。油價上漲對我市的燃油企業產生了非常直接的影響。這些企業大部分是微利企業,有的甚至是虧損企業,重油價格急劇攀升使得這些企業更加難以承受。按我市市區19家企業每月消耗重油5000噸計算,僅今年一季度就比去年同期增加燃油支出600萬元,大大增加了企業成本,部分企業有重新陷於虧困境地的可能。

3、運輸費用出現大幅上漲。以出口運價為例,由於燃油附加費和戰爭附加費的上漲,蕭山機場至歐洲各國的貨運價格已經從原來的20元(人民幣)/公斤上升到26元/公斤,至美國紐約、芝加哥地區的運價更是漲到了32元/公斤,由於國際貨運的艙位比較緊張,運價還可能繼續上漲,杭州出口的服裝、機械材料、土特產品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另外海運和國內公路運輸同樣也面臨著油價上升的影響,對我市一些運輸量很大的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二)市場需求開始萎縮。石油價格的持續上漲對全球經濟復甦產生了較大的威脅。國際經濟研究的一般結論認為: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並維持一年的話,世界經濟增長率會下降0.5個百分點,而發展中國家則降低0.75個百分點。2月份,經濟學家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為2.7%,比上個月的預測下降0.1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11月份以來預測值首次出現下降,顯示了高油價對美國經濟的緊縮效應。由於我市較高的出口依存度,以及對美國、歐洲、日本市場的高度依賴(占自營出口總額的68%),海外市場的疲軟將對杭州工業產生較大影響。

從內需來看,與石油有關的產業由於下游利潤降低甚至出現虧損,很多企業減產或停產觀望,對上游產品的市場需求也隨之出現了萎縮的跡象。中國化工網的分析顯示,春節以後,浙江化工企業網上交易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在於對油價變動的等待和觀望。另外在部分與油價間接相關的產業,也可能受到沖擊。如汽車及其配件產業,高油價將不可避免地對汽車銷售產生影響,隨著時間推移,對我市重要的汽配產業的影響也將越來越明顯。

(三)決策風險日益凸現。油價對我市工業的影響不僅反映在高價格上,而且也反映在油價的大幅波動上。如果油價上漲,企業考慮要多儲備原料,如果油價下跌,企業要考慮消化前期采購的原料。但由於目前伊拉克戰爭期限很難確定,所以油價漲跌非常頻繁。企業難於對油價趨勢作出准確判斷,對於原料成本佔比很大而價格轉移能力很弱的企業而言,一次錯誤的判斷就可能意味著企業的衰亡。因此油價的波動大大增加了企業生產和經營決策的困難。

當然油價的上漲也不全是負面影響。對於主要增值環節不在於石化原料的部分企業而言,就可能意味著更大的利潤空間。如電化集團生產氯乙烯價格價格攀升,銷售趨旺。1-2月該公司在產品銷售收入增長19.8%的情況,利潤上漲163.6%。

而對於恆逸等蕭山化纖企業,由於實力比較雄厚,前期曾經采購了較大規模的原材料儲備,今年前幾個月所受沖擊不大,相反利潤還有較大程度的上漲。如恆逸集團1-2月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50%,高於銷售增長55個百分點;榮盛利潤增長187%,高於銷售增長35個百分點。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當原來低成本采購的原料消耗完以後,這些企業的贏利壓力也會顯現出來。但從中長期來看,被壓縮的利潤空間對我市部分優勢產業和強勢企業而言,可能意味著一次行業洗牌的機會。在化纖行業,目前國內企業的平均生產規模為1.2萬噸/年,而我市的榮盛集團、恆逸集團、道遠化纖和紅山化纖的產量去年就分別達到了23萬噸、18萬噸、13萬噸和8萬噸,大大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這些企業近來還積極利用規模、技術、管理、資金優勢,向上下游延伸,核心競爭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以目前的狀況,即使國內一些年產幾千噸甚至更大的化纖企業因價格問題發生虧損,我市這些骨幹企業仍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同樣對娃哈哈等強勢企業也可能存在類似情況。

綜合以上情況可以發現,石油價格的上漲將對我市化工、紡織服裝、輕工、食品飲料等行業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這些四大行業產值約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0%)左右。盡管部分企業因儲備原材料而在前兩月中受益,但從全年情況來看,若油價持續上漲,其帶來的各種相關產品成本上升將逐步顯現,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今年工業經濟運行的走勢,使全年工業的發展增加變數。

呵呵 你自已看著某些地方修改一下。

8. 石油價格下跌對經濟的影響

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說當先我的看法吧,對國內,這是個利好,這幾年中國石油對外依賴超過60%的呀,而且逐年增長。你說好不好,大家運輸成本降低了,直接利好需要大型運輸的製造業呀,製造業才是國家的根本,這個角度是好事。但是降價要有個度呀,小幅度的降價在世界經濟蕭條的情況下,等於全世界放水,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但幅度大了,嘿嘿~~~看看吧,網路爆料,104美元/桶是俄羅斯的財產供應平衡線,但現在降到90以下了,以後到80、70咋辦?俄羅斯被迫便宜與中國簽訂天然氣大單呀,同時俄羅斯不用美元了耶,與中國、高麗棒子、什麼斯坦、什麼利,先後6個國家直接盧布交易,你看吧,不是中國要驅趕美元,人家也干呀,在前面的金磚國家銀行上更甚了。好吧不用美元了,美國怕嗎,不怕呀,你看現代的文化、技術等等創造力都在美國,人家走在世界前列,人家擺脫石油了呀,還通過兩年時間就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了,別人還有製造業基礎呀。
雖然石油價格下跌,有利於全球經濟恢復,但是過分的下跌,會給能源出口大國(俄羅斯、阿聯酋等)重大打擊,經濟影響下,便宜了不賣給你,你不一定夠用呀,你還是發展緩慢,能源價格不能長期下跌,並且大幅下跌,那些應為政治干預經濟的人真可恨。

閱讀全文

與石油價格製造業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最新鎳板價格 瀏覽:34
購信託產品什麼網站好 瀏覽:121
外匯可以過夜嗎 瀏覽:71
外匯人工智慧軟體 瀏覽:178
貸款10萬5年還清月供多少 瀏覽:883
文化產業融資問題 瀏覽:978
大連正規外匯公司 瀏覽:453
沈剛股票 瀏覽:961
鈀金期貨一手多少克 瀏覽:568
投資經理王曉明 瀏覽:588
證券投資人的權利和義務 瀏覽:660
股票貼現率為多少 瀏覽:364
信託還是證券 瀏覽:162
股票開題報告 瀏覽:13
期貨開戶新聞 瀏覽:133
重慶鴻徒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633
2016年房企融資 瀏覽:107
信託bt 瀏覽:127
得利寶信託信託理財 瀏覽:325
彩禮融資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