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貸款風險的預警信號系統通常包括

貸款風險的預警信號系統通常包括

發布時間:2021-05-04 09:15:23

Ⅰ 簡述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早期預警信號有哪些

銀行來業亂搞同業、亂源加杠桿、亂做表外業務等不規范行為。

銀行保險機構運行穩健,風險可控。經過綜合治理,銀行業亂搞同業、亂加杠桿、亂做表外業務等不規范行為得到初步遏制。商業銀行整體貸款質量和經營效益穩定,風險抵補能力和流動性儲備充足。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9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9%,貸款損失准備余額3.5萬億元。

銀保監會重點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加強股權管理,規范股東行為和董事會、監事會運作,加快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進一步擴大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提升外資銀行營商便利度,合理放寬外資銀行市場准入條件。

(1)貸款風險的預警信號系統通常包括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相關情況:

1、銀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保持穩步增長,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為188.5萬億元,增長12.75%;負債總額為175.2萬億元,增長12.20%。

2、銀行業持續加強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和民生工程金融服務。截至二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25.1萬億元,增長11.5%,高於同期各項貸款的增速。

Ⅱ 財務預警信號包括哪些

財務預警系統是以企業信息化為基礎,對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潛在風險進行實時監控的系統。它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及其他相關的財務資料為依據,利用財會、金融、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理論,採用比例分析,數學模型等方法,發現企業存在的風險,並向經營者示警。它與財務評價系統相互依賴,互為補充。
財務危機預警指標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基本的特徵
(1)必須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即危機因素一旦萌生,能夠在指標值上迅速反映出來;
(2)一旦指標值趨於惡化,往往意味著危機可能發生或將要發生,亦即應當屬於危機初步產生時的先兆性指標,而非業已陷入嚴重危機狀態時的結果性指標。
(3)就財務層面上看,誘發財務危機最為直接的原因,或是由於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或是由於對競爭應對不當及功能乏力,由此而導致了企業集團競爭的劣勢地位,未來現金流入能力低下;或是企業集團一味地追求銷售數額的增長,卻忽略了對銷售質量----現金流入的有效支持程度及其穩定可靠性與時間分布結構等的關注,由此導致企業集團陷入了過度經營狀態與現金支付能力匱乏的困境。這就要求企業集團的財務危機預警指標應當依託這一基點加以把握。

Ⅲ 農行信貸風險預警信號分幾級

農行信貸風險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前兩類是風險很小後三類風險較大。

Ⅳ 風險預警系統的介紹

風險預警系統是根據所研究對象的特點,通過收集相關的資料信息,監控風險因素的變動趨勢,並評價各種風險狀態偏離預警線的強弱程度,向決策層發出預警信號並提前採取預控對策的系統。因此,要構建預警系統必須先構建評價指標體系,並對指標類別加以分析處理;其次,依據預警模型,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判;最後,依據評判結果設置預警區間,並採取相應對策。

Ⅳ 金融營銷中金融客戶在經營管理中的預警信號有哪些

客戶風險預警是指通過貸後檢查(包括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發現貸款風險的早期預警信號,運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盡早識別風險的類型、程度、原因及其發展變化趨勢,並按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對問題貸款採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風險預警包括對行業、地區和客戶的風險預警。

Ⅵ 銀行風險預警系統

論文關鍵詞:商業銀行 風險 預警系統 對策建議
論文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全球的經濟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和破壞,對我國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自上世紀90年代一系列金融危機發生後,各個國家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金融危機防禦體系。隨著金融業的日益開放並與國際接軌,銀行業面臨的風險因素也在不斷增多,國有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體系的主體,它經營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銀行體系的正常運行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研究並建立商業銀行風險預警系統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研究商業銀行風險預警系統的意義
I.I從商業銀行自身來看,商業銀行以信用為經營基礎,銀行的資金籌集和運用已經開始市場化,商業銀行的資本金極易受到侵蝕,甚至造成商業銀行的倒閉,由於商業銀行在整個社會經濟活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商業銀行的經營異常將會給國民經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商業銀行風險預警體系可以有效的預測控制一部分風險,可以把風險的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從而穩定金融秩序,從而使我國經濟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1.2隨著我國銀行向商業銀行的轉化,在經濟體制發生根本性變革和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調整的過程中,銀行經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必然增加,這將導致銀行風險的加劇。為了緩和這些波動,必須建立新行的風險管理體系。
1.3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系統是我國商業銀行與國際商業銀行接軌並參與國際競爭的要求。今年的經濟危機使好多西方國家的商業銀行面臨倒閉,銀行業的國際化要求我國商業銀行要迅速適應環境,建立風險監測系統並提出風險管理方案,從而將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降到最低。
2我國商業銀行現有風險預警系統及相關學者研究現狀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採取的風險預警體系是我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商業銀行的非現場監管指標體系。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包括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兩部分,定量指標由資本充足度、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5項分類指標組成,共22個指標。同時,定性指標包括六項分類指標,分別為管理層評價、經營環境、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與內控、信息披露和重大危機事件。同時,風險預警體系根據金融風險的歷史數據和銀行監管經驗,確定各指標的預警閥值和權重系數,對每個定量指標設置了藍色預警值和紅色預警值。銀行監管部門通過對單個商業銀行的各項預警指標進行連續觀測,並將數據導入模型,計算其綜合風險分值,並獲取相應的預警信號。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的風險轉換矩陣,綜合判斷商業銀行的風險預警等級,分別給出正常、藍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信號。目前,銀監會已開發出相關工具軟體,實現了風險預警的自動化操作。另外,賀曉波、張宇紅通過構造輸入模塊、計算模塊、輸出模塊,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中的聚類分析法、熵值法、層次分析法構造了一個較為完善的風險預警系統,即宏觀經濟預警中的信號燈顯示法。通過對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風險進行分析,建立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測定各個指標的警限和警度,判斷銀行經營風險落入的燈號區問並亮出相應的指示燈。
張美戀、王秀珍研究了徑向基神經網路(RBF)在商業銀行風險預警系統中的應用。根據商業銀行風險預警系統的特點選擇12個指標,構建了風險預警系統的RBF模型,基於該模型進行了示範性模擬實驗。
牛源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基於人工神經網路能很好地對時變信息進行處理將ANN與Es結合起來,建立基於ANN與Es組合的金融風險預警系統,提出的基於Es和BP神經網路的風險判定與預警模型,實現對銀行風險狀態的判定,不需要主觀定性地判斷銀行風險狀態,因而能夠更加合理地確定銀行的風險狀態。但實際應用中由於BP演算法的缺陷容易導致收斂速度慢和陷入局部極小,從而影響了網路的預測精度。
高峰從定量和定性兩方面對銀行風險做出綜合評價,根據量化得分情況對銀行面臨的風險狀況進行評級,從而建立起一套商業銀行風險預警系統。

Ⅶ 銀行貸款時應注意借款人的哪些風險預警信號

您好,一般擔保人好些。 一般保證具有以下特點:(1)一般保證是由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的保證方式,也就是說一般保證應當由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明確的約定。(2)只有在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才承擔擔保責任。(3)一般保證的保證人有權行使先訴抗辯權。

Ⅷ 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系統有哪些知乎

造成信貸風險的主要原因 從內部來看:一是客戶經理的素質風險。一些業務素質偏低的客戶經理,一般很難對一筆貸款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使貸款風險增大;而品德素質較差的客戶經理,責任心不強,發現問題隱瞞不報,有些甚至幫助企業弄虛作假,把貸款置於損失邊緣。 二是管理機制未能奏效帶來的管理風險。例如,貸前調查不細致,缺乏對客戶償債能力、經營現金流及信用狀況的全面把握,致使向不符合借款條件或不具備償 還能力的客戶發放貸款形成風險;貸後管理不到位,缺乏對企業的全面掌控,不能在第一時間識別風險,喪失最佳退出時機,等等。 從外部來看:一是借款人經營狀況發生變化帶來的經營風險。貸款一旦放出,主動權轉移到借款人這邊,借款人的經營風險將直接影響到貸款安全。二是擔保失 效帶來的擔保風險。部分企業之間通過互保、連環保等方式形成了「貸款擔保圈」,涉及的債權債務關系極為復雜,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貸款擔保懸空,造成了「擔而 不保」的現象。此外,抵押物價值縮水、變現困難等因素,也使擔保能力大大弱化。三是中介機構提供不真實資料帶來的中介風險。信貸政策要求借款人必須提供企 業財務報表、資產價值報告等有關資料,並且必須經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審計或評估通過。但少數中介機構為了某些不正當收益,為借款人出具了不 真實的報告,增加了商業銀行貸款風險。 防範信貸風險的主要途徑 (一)加強准入管理。在授信環節,做到科學核定總量、明確區分種類、嚴格遵循許可權;在用信環節,做到深入調查、詳細審查、充分審議、嚴格審批,提出行 之有效的限制條件和管理措施;在審查環節,探索建立獨立審查制度、審查合議制度、審查咨詢制度以及審查監理制度。對正常貸款,以加強維護和深度開發為主, 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和信用便利;對關注貸款,密切關注不利因素的變動趨勢,確保擔保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抓住客戶資產變現、對外融資、改制重組、經營改 善等時機相機退出;對可疑貸款,果斷、依法強制清收。 (二)加強預警監控。風險預警是防範信貸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良好的預警機制,可以前移風險關口,達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效果。要實現「多渠 道」預警,創新信貸風險監測預警手段,綜合運用信貸管理系統、專業統計報表以及各類媒體獲取風險信息和數據,構建風險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形成「多角度觀 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傳遞」的工作局面。要實現「零距離」預警,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監測指標體系,提高監測的真實性、時效性、准確性。 (三)加快信貸調整。市場經營條件下常盛不衰的企業不多,有前瞻性地加大信貸退出力度,才能有效防止信貸資產質量惡化。在客戶退出上,要切實實現「三 個轉變」:一是由事實風險退出向潛在風險退出轉變。前移風險關口,動態跟蹤各類貸款遷徙變化趨勢,提高對發展趨勢的預見性。二是由被動性退出向主動性退出 轉變。統籌規劃,盡早打算,通過催收、核銷、審批控制等手段,主動壓縮規模小、效益低、前景差、風險高的企業貸款余額。三是由戰術性退出向戰略性退出轉 變。信貸結構調整不能操之過急,必須掌控好節奏和力度,防止在退出中形成不良。 (四)加強貸後管理。貸後管理就是要不斷發現營銷機會和客戶風險預警信號,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對策並付諸行動。要建立貸後管理考核體系,把客戶 檢查過程、信息分析過程、預警預報過程、客戶退出過程等納入信貸工作整體考核范疇,針對每個管理環節和要素制定考核標准和依據,促使貸後管理人員經常、自 覺、深入地實施貸後管理,讓概念化的管理具體化。要建立差別化的風險監控制度,在密切監測風險變化的同時,做好對邊緣貸款的動態跟 蹤和監測,制訂完善的風 險監控方案,及時化解潛在風險。 (五)培育合規文化。要注重培育客戶經理良好的職業操守,做到始終不越思想道德這條「防護線」,始終不碰規章制度這條「警戒線」,始終不違犯法律這條 「高壓線」。要注重建立與合規文化相適應的激勵約束機制,明確傳遞一種信息,即:獎勵那些善於發現風險、揭示風險、規避風險的員工,懲罰那些違反貸款規

Ⅸ 小額信貸風險預警信用可以分為幾類

小額信貸風險預警信用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市場類風險預警:其主要通過市場風險信號反映。市場風險信號一般包括國家或地區的整體風險信號

閱讀全文

與貸款風險的預警信號系統通常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店融資 瀏覽:6
鈦業股票代碼 瀏覽:867
002514股票行情 瀏覽:686
工業40相關的基金 瀏覽:324
經濟學外匯 瀏覽:536
住房貸款合同下來了擔保 瀏覽:221
洛陽銀行好貸款嗎 瀏覽:608
豐巢上市融資 瀏覽:976
哪裡可以購買外匯 瀏覽:805
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研究 瀏覽:760
工行賬戶貴金屬平倉時間 瀏覽:143
外匯公轉私 瀏覽:704
貸款外核 瀏覽:776
汝州融資 瀏覽:941
商票理財平台 瀏覽:795
dtcc理財是騙局嗎 瀏覽:698
投行理財同存 瀏覽:219
外匯遵循原則 瀏覽:711
賽科星股票 瀏覽:929
理財凈值光大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