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招商銀行賬戶總覽有理財余額 為什麼不能轉賬
您好,轉賬扣取的是活期賬戶資金,若是理財產品贖回,建議您待資金到賬後使用。
② 一萬塊錢存到招行理財一年。。大概能有多少
看所買產品的預期收益!若年收益4%(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5%左右),那麼10000*4%=400元。具體看預期收益率。
③ 招商銀行專業版 "我的資產"的總額是怎麼算的
您好,專業版里的「我的資產」包括「活期」、「定期」、「基金理財專戶」、「憑證式/記賬式國債」,而「外匯買賣專戶余額」、「受託理財」、「實物黃金專戶」、「股票、第三方存管資金」不統計在內。這里顯示的數值僅供參考,實際數據可能與統計有出入。
如有其它疑問,歡迎登錄「在線客服」咨詢(網址:https://forum.cmbchina.com/cmu/icslogin.aspx?from=B&logincmu=0 ),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感謝您對招商銀行的關注與支持!
④ 如何看招行理財產品的剩餘額度
購買了招行理財產品,可以在「賬戶管理」-「賬戶總覽」中查看理財產品總額。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⑤ 招行理財專戶里的資金如何取出
您好,請您進入我行主頁www.cmbchina.com 點擊右側「個人銀行大眾版」,輸入卡號、查詢密碼登錄版,點擊橫排菜單「權自助轉賬」-「卡內互轉」-「理財專戶轉賬」,投資賬戶一般情況正常交易時間為09:00-15:30,下午15:30收市後,銀行系統進行清算,清算時間內無法操作轉賬。(注意:根據當天交易量,轉帳服務可能會提前開放,在非交易時間內您也可以嘗試轉帳,如果不成功請您在交易時間內操作。)
⑥ 招商銀行理財資金投向
不同產品投資范圍不同,如若購買招行理財產品,您登陸手機銀行,在頁面底部點擊專「理財」-「理財產品」屬,您可查看到目前在售的產品;也可在頁面點擊搜索,輸入產品代碼或名稱查看。產品詳情請選擇對應的理財產品後點擊「產品介紹」查看產品投資方向。
⑦ 招商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錢查卡余額時顯示理財得余額么
如果理財的錢還沒劃走,也就是理財還沒起息,查余額的話會顯示出來
如果錢劃走了,查余額就顯示不出來了
⑧ 招商銀行手機銀行為什麼不顯示我的理財賬戶余額
您好, 登陸網上銀行大眾版或專業版,在「投資管理」-「理財賬戶管理」-「理財賬戶轉賬」-「理財轉活期」查看理財賬戶余額。【溫馨提示:①、理財賬戶每季度末月21日按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②、基金理財賬戶余額為前一基金交易日清算後的資金余額加上當天轉入理財專戶或減去當天轉出理財專戶的資金,可能是:a、有操作活期轉理財賬戶;b、持倉基金近期有分紅,現金分紅到賬的資金,可轉到活期,或繼續用於基金投資;c、贖回基金已到賬的資金等情況;③、理財專戶余額不一定等於理財專戶可用余額,一般是:當日有購買基金或贖回基金未到賬的時候。】
⑨ 在招行買了一款理財,10W怎麼一買進賬戶數量只有9W2了,啥子意思!
這個產品是招行的理財產品,每日公布資產份額凈值,投資者按份額凈值申購,到期日是2015年12月25日。
所以申購10萬元,獲得的份額是92902.27份,申購凈值應該是1.0764。資產沒有問題,市值還是10萬元。以後收益就是按計算日的份額凈值-申購日份額凈值1.0764。
基金份額凈值=(基金總資產—基金總負債)/基金總份額
其中,基金總資產是指基金所擁有的所有資產(包括股票、債券等各類有價證券、銀行存款本息及其它投資)的資產總額;
基金總負債是指基金運作及融資時所形成的負債(包括應付給他人的各項費用、應付資金利息等);
基金總份額是指當時發行在外的基金份額的總數。
基金份額累計凈值=基金份額凈值+歷次分紅累計值
(9)招行理財資金總額擴展閱讀:
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招行理財產品余額2.1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2%。相關行業數據顯示,招行2017年末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余額、表外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余額在商業銀行中均排名第二。
因此,無論從理財資金總體余額、表外理財余額任一個指標來看,招行設立資管子公司和戰略轉型的表態顯得十分搶眼。
招行管理層表示,強大的零售客戶和銷售渠道支撐了招行的資產管理規模,因此設立資管子公司是有戰略意義的,能夠繼續保持招行資產管理優勢,滿足零售客戶理財需求,同時符合監管要求。
上述上市券商分析師認為,去通道之後的銀行想維持理財規模仍面臨挑戰。一方面成立資管子公司後,雖然風險隔離了,但以前大家是看銀行的招牌買理財,現在是子公司,投資者還會不會繼續買;另一方面是子公司資管更強調主動管理能力,對團隊風控和投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華南地區一家股份制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小銀行面臨壓力會更大,這些銀行本身投研基礎薄弱,更缺少人力、財力支撐一家子公司,這些銀行在未來理財業務的競爭上會處於明顯弱勢,銀行資管理財會出現強者恆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