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民航局節能減排專項資金

民航局節能減排專項資金

發布時間:2021-05-06 02:29:19

⑴ 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補貼交所得稅嗎

根據財稅[2011]70號規定,按規定備案後可作不征稅收入,但相關的成本費用支出也不能扣除。

⑵ 節能減排的企業補貼資金

國家發給節能減排的企業補貼資金由經濟委會,也就是經發局批准,財政局發出。

節能減排就是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 節能減排包括節能和減排兩大技術領域,二者有聯系,又有區別。一般地講,節能必定減排,而減排卻未必節能,所以減排項目必須加強節能技術的應用,以避免因片面追求減排結果而造成的能耗激增,注重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均衡。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所稱節約能源(簡稱節能),是指加強用能管理,採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⑶ 什麼是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對於企業實施的,符合要求的,技術改造項目,國家給予一定的財政獎勵資金。
專家說法: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是指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專項用於獎勵企業特定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資金,是國家給予特定企業特定項目的資金獎勵,引導企業投資節能減排項目。(上海市財政局,林菊紅,中國會計報)

這項工作應該是由經濟和信息化部門(簡稱經信局)負責,如果你是想爭取這樣的項目,可以到當地經信部門咨詢。

⑷ 國家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怎麼申請

每年國家工信部都會下達節能減排項目專項資金審請方面的文件,文件對申報材料有很具體的要求,你可以先通過當地的工信部門,找到文件,按文件規定申報就可以了。申報材料還必須經過當地的工信委組織專家審查後,再上報國家工信部。

⑸ 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排污費超收資金、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是什麼關系啊

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作為一種特別資金對待,專款專用屬於企業的收入類科目,但是需要在稅前扣除。

排污費主要是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第二十七條規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必須依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申報登記」和國家環保總局(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規定「排污單位必須按照所在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時間,填報(排污申報登記表)並按照要求提供必要的資料,由於排污主要是屬於製造車間和生產車間的排污,所以一般按照情況可以詳細列出,製造費用或者管理費用,一般列入管理費用。

排污費超收資金是指計劃徵收排污費,之外超額完成的部分。

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是國家發給節能減排的企業補貼資金。

⑹ 節能減排獎勵資金如何進行會計及稅務處理

讀者疑惑:企業收到節能減排獎勵資金後,如何進行會計及稅務處理? 林菊紅: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是指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專項用於獎勵企業特定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資金,是國家給予特定企業特定項目的資金獎勵,引導企業投資節能減排項目,可簡單概括為「政府出錢,企業少掏錢」。 3個相關文件,該依據哪個 涉及節能減排獎勵資金的會計處理的文件主要有《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下稱「《政府補助准則》」)、《企業財務通則》(財政部令第41號)和《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7]371號,下稱「獎勵辦法」)。 政府補助准則規定,企業取得政府撥款後,要判斷這項撥款是屬於政府補助,還是資本性投入。如果是政府補助,應當區分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分別進行會計處理,計入當期收益或者遞延收益。資本性投入仍通過「專項應付款」科目核算,形成長期資產的部分轉入資本公積,未形成的部分予以核銷。 《企業財務通則》第二十條規定,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資金,應區分以下情況處理:一是屬於國家直接投資、資本注入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增加國家資本或者國有資本公積。二是屬於投資補助的,增加資本公積或者實收資本。國家撥款時對權屬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沒有規定的,由全體投資者共同享有。三是屬於貸款貼息、專項經費補助的,作為企業收益處理。四是屬於政府轉貸、償還性資助的,作為企業負債管理。五是屬於彌補虧損、救助損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為企業收益處理。 獎勵辦法規定企業收到財政獎勵資金後,在財務上作資本公積處理。 上述3個文件的焦點在於節能減排獎勵資金是否屬於政府資本性投入,是政府補助還是資本公積,是計入當期收益還是遞延收益。這就要分析節能減排獎勵資金的目的和實質。 節能減排獎勵資金應計入遞延收益 根據獎勵辦法規定,節能減排補助是中央財政採用「以獎代補」方式,對節能項目給予適當獎勵,其重點在於獎勵和引導企業。 可見,節能減排獎勵資金屬於對節能減排項目的專項經費補助,應作為政府補助。《政府補助准則》第八條規定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用於補償以後期間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應先計入遞延收益,再轉入當期損益。因此,企業取得節能減排獎勵資金應計入遞延收益。上述獎勵資金確認時點,不是在企業實施項目改造時,而是在企業能夠滿足政府補助所附條件並取得政府部門審批認可時。 綜上所述,企業在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實施時,應按實際支付金額(不扣除補助資金),借記「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企業應在規定時間內向政府部門提出節能財政獎勵資金申請報告,在取得政府審批認定符合獎勵標准時,按審批金額,借記「應收賬款」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補貼收入」科目;在實際取得獎勵補助資金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在獎勵資金實際補償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支出時,借記「遞延收益——-補貼收入」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科目。 政府補助屬於政府給企業的無償補助,與企業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企業將政府補助計入遞延收益或營業外收入,會造成企業稅後凈利潤增加,從而誤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為此,政府補助准則第十條規定,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政府補助的種類及金額、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本期返還的政府補助金額及原因等。 會稅差異不影響遞延所得稅 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七條規定了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等三項收入為不征稅收入,其中,「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是指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這就排除地方政府的財政返還等優惠政策,採用「窄口徑」的財政性資金定義。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規定:對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並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准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87號)對不征稅財政性資金作出3個條件限制,即企業能提供規定資金用途的撥付文件、財政部門專門規定資金管理辦法、企業對資金實行單獨核算。 企業取得的節能減排獎勵資金是財政部規定管理辦法並經國務院批准、企業實行專款專用的財政性資金,符合財稅[2008]151號和財稅[2009]87號文件規定,因此,可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所得稅時進行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會計上作為「遞延收益」或「營業外收入」確認,稅務上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兩者之間產生了會計和稅務差異。由於獎勵資金不徵收企業所得稅,上述差異屬於永久性差異,非暫時性差異,不影響遞延所得稅。

⑺ 節能減排有哪些專項資金可以申請,例如 6.18

資源節約方面。狠抓重點行業和領域的資源節約,突出搞好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的節能工作。依法淘汰了一大批落後生產能力,已關停小火電2157萬千瓦,小煤礦1.12萬處,淘汰落後煉鐵產能4659萬噸、煉鋼產能3747萬噸、水泥產能8700萬噸。實施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重點流域區域工業污染治理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範項目,推動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僅2007年,通過實施重點節能工程,即形成節能能力2550萬噸標准煤。國家還制定了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組織能效水平對標活動。2007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27%,為完成「十一五」規劃中的節能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環境保護方面。五年來,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群眾消費水平顯著提高的情況下,污染減排取得突破性進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有所減緩,重點流域區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工業污染排放強度有所下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綜合措施,污染減排出現重要轉機。「十一五」規劃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10%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受國務院委託,環保總局與各省級人民政府簽訂了減排目標責任書;各省(區、市)都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節能減排領導小組。2006年,將兩項污染減排指標層層分解,落實了責任,加大了力度,兩項污染物增加的趨勢明顯減緩。2007年,污染減排取得突破性進展,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近年來首次出現雙下降,比上年分別下降3.14%和4.66%。 二是加大污染防控力度,重點流域區域環境治理持續推進。國家將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把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環保主管部門組織了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專項調查,初步摸清了全國縣級以上城市的情況,發布了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70%的飲用水源保護區達到了規范要求。取締關閉了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排污口,依法嚴厲打擊了二級保護區內的違法排污行為。松花江流域、三峽庫區、丹江口水庫及上游污染防治規劃已經國務院批復實施。經國務院批准,北京周邊6省(區、市)與國家環保總局共同成立了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協調小組,共同採取行動,為綠色奧運提供環境保障。 三是嚴格執行環評制度,遏制「兩高一資」行業過快增長。國家提高了電力、鋼鐵、石化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准入條件,否決了一批違法違規項目。全國9000多個新開工項目開展了環保專項清理檢查,對不符合環評要求的1194個項目依法予以處理,否決或暫緩10家企業84億元的上市申請。同時,積極開展規劃環評,努力從源頭防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四是加大執法立法工作力度,努力解決關系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緊緊圍繞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連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突出執法重點,集中整治了飲用水源保護區、工業園區以及涉鉛和造紙企業環境違法問題。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開展環保後督察。五年來,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700餘萬人次,檢查企業300餘萬家次,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12餘萬件,取締關閉違法排污企業近2萬家,掛牌督辦2餘萬件,維護了群眾環境權益。 五是全面啟動農村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於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環保總局發布了《全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規劃綱要》,確定了主要目標和任務。首次啟動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截至目前共採集農產品和土壤樣品3.6萬個,完成了3萬多個樣品的分析測試,獲得近84萬個有效調查數據。各地也進行了積極探索,一些地方建立了「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轉、縣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力度,全國自然保護區面積占陸地國土面積15%以上,初步形成了類型比較齊全、布局比較合理的自然保護區網路。 六是開展「加強地方環保年」活動,全面增強地方環境保護能力。國家財政預算設立了「211環境保護」科目,經費渠道日趨完善。2007年,中央預算內建設資金安排146億元支持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中央財政資金拿出235億元支持節能減排和環保重點工程。近兩年來,全國環保投入共5560億元,約占同期GDP的1.24%。中央財政設立了污染減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指標、監測和考核三大體系能力建設,總投資32億元,是2006年的4.2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有力帶動了地方對環保能力建設的投入。

⑻ 2014年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是多少

閱讀全文

與民航局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公司外匯實操部需自己開戶嗎 瀏覽:32
傘形信託區別 瀏覽:685
2014全國多少家信託公司 瀏覽:527
紅棗期貨漲停原因 瀏覽:976
羅牛山信託 瀏覽:904
外匯避險情緒 瀏覽:309
貴金屬k線圖基礎知識及k線圖圖解 瀏覽:313
保險理財論文 瀏覽:445
外匯還行嗎 瀏覽:165
貴金屬交易普通委託 瀏覽:528
股票潛龍出水 瀏覽:209
定向信託產品 瀏覽:126
格力公司放貸款及墊款 瀏覽:850
優選金融信託 瀏覽:831
安信信託未兌付產品 瀏覽:924
信託牌照數量 瀏覽:693
精碩融資 瀏覽:68
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瀏覽:419
中孚國際外匯招商 瀏覽:667
短期融資承銷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