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龍鳳銀幣是民國北洋軍閥政府為取代袁大頭銀幣而鑄造,它的價值如何
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鑒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復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藉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
「袁大頭」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民國3年版的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民國8、9、10年版的為「中華民國*年造」;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中圓」(伍角)、「貳角」、「壹角」字樣,後幾種上方分別有「每二枚當一圓」、「每伍枚當一圓」和「每十枚當一圓」的字樣;該系列幣分別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別為89%、84.5%、80.4%和82.5%。
軍閥混戰。各地軍閥紛紛私鑄袁大頭。導致存世的袁大頭質量良莠不齊。而袁大頭金幣。多作為紀念幣。鑄造量甚少。存世量極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