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抵債資產的入賬價格包括哪些

抵債資產的入賬價格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1-05-06 11:54:36

⑴ 銀行抵債資產管理辦法規定,以物抵債是哪些情況

銀行抵債資產管理法(以下簡稱法)規定,銀行取得抵債資產時,按實際抵債部分的貸款本金和已確認的表內利息作為抵債資產入賬價值,銀行為取得抵債資產支付的抵債資產欠繳的稅費、墊付的訴訟費用和取得抵債資產支付的相關稅費計入抵債資產價值。銀行在取得抵債資產過程中,向債務人收取補價的,按照實際抵債部分的貸款本金和表內利息減去收取的補價,作為抵債資產入賬價值。由此看來,法是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規定,即「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來確認抵債資產入賬價值,以「實際抵債」作為入賬價值確認和計量的出發點,與用於抵債的物和權利等資產本身的價值(價格)無關。

⑵ 銀行抵債資產入帳價值和抵債價值有何不同

銀行抵債資產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銀行取得抵債資產時,按實際抵債回部分的貸款本金答和已確認的表內利息作為抵債資產入賬價值,銀行為取得抵債資產支付的抵債資產欠繳的稅費、墊付的訴訟費用和取得抵債資產支付的相關稅費計入抵債資產價值。
銀行在取得抵債資產過程中,向債務人收取補價的,按照實際抵債部分的貸款本金和表內利息減去收取的補價,作為抵債資產入賬價值。由此看來,辦法是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規定,即「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來確認抵債資產入賬價值,以「實際抵債」作為入賬價值確認和計量的出發點,與用於抵債的物和權利等資產本身的價值(價格)無關。

⑶ 抵債資產的會計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依法取得並准備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置的實物抵債資產的價值。

抵債資產不計提折舊或攤銷。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抵債資產類別及借款人進行明細核算。

抵債資產發生減值的,在本科目設置「跌價准備」明細科目進行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抵債資產跌價准備」科目進行核算。

三、抵債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的抵債資產,應按其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原已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借記「壞賬准備」、「貸款損失准備」等科目,按應收債權的賬面余額,貸記「貸款」、「應收利息」、「長期應收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

(二)企業取得抵債資產後如轉為自用,應在相關手續辦妥時,按轉為自用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3)抵債資產的入賬價格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抵債資產的計價及損益處理

從被單獨作為一項資產確認至今,抵債資產計價經歷了作價、以債權成本計價和以公允價值計價三次大的變化:最初,抵債資產通常採用作價計量,作價方式一般不外乎債權債務雙方協商、社會中介機構評估、法院判決三種方式。

實際工作中,通過上述三種方式產生的抵債資產價格一般都高於抵債資產的真實價值。原因在於,協商計價存在較大的道德風險,金融企業經辦人員出於滿足考核要求和規避個人經辦責任目的,在定價談判中往往妥協於借款人的要求,與其形成「雙贏」的結果。

而評估計價則受到評估機構自身利益的影響,評估費按評估價值的一定比例收取,在高估抵債資產價值可以迎合多方利益要求的情況下,評估價背離於實際價值也就不可避免。

法院判決受地方保護的影響,也經常出現有利於借款人的高判。上述情況導致抵債資產作價背離於其市場價值,形成抵債資產價值虛漲,隱藏了資產損失。

2004年和2005年,財政部先後出台了《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和《銀行抵債資產管理辦法》,將抵債資產的入賬價值確定為「金融企業取得抵債資產時,按實際抵債部分的貸款本金和已確認的利息作為抵債資產的入賬價值」。

這一規定實質上是按照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准則,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

這一計價方式消除了因作價隨意性帶來的價值虛漲,但以換出債權的賬面價值來計價,並沒有真實地反映抵債資產的價值。而且以物抵債中的債權通常是貨幣性資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准則並不適用於以物抵債。

在新《企業會計准則》中,以物抵債被認定為債務重組,《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第10條規定「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債權人應當對受讓的非現金資產按其公允價值入賬」,據此抵債資產在初始計量時需按照公允價值進行計量。

由於計價方式不同,金融企業在受償抵債資產時損益確認差異很大。對於債權成本(本金加表內應收利息),在作價和公允價值計價模式下,金融企業將抵債資產入賬價值與債權成本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益。

入賬價值小於債權成本的,已抵消但未獲實際抵償的債權本金以計提減值准備作核銷處理(多餘減值准備做轉回處理),未獲實際抵償的表內應收利息作沖銷利息收入處理或以壞賬准備核銷;入賬價值大於債權成本的作營業外收入處理。

在以債權成本計價模式下,金融企業將抵債資產作為原債權的轉換形式,抵債資產以抵償的債權本金和表內利息的賬面余額入賬,不產生損益確認問題,金融企業在辦理抵債資產入賬的同時,一般將原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等債權的減值准備轉作抵債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表外利息,在以公允價值計價之前,金融企業對受償的表外利息不作收益確認,待處置變現實際收到現金時再確認。

採取以公允價值計價後,按照債務重組准則,金融企業應將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包括本金和表內表外利息)與受讓的抵債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損益,此時應將表外利息確認入賬。

⑷ 抵債資產的處理原則包括哪些

(一)嚴格控制原則。銀行債權應首先考慮以貨幣形式受償,從嚴控制以物抵債。受償方式以現金受償為第一選擇,債務人、擔保人無貨幣資金償還能力時,要優先選擇以直接拍賣、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方式回收債權。當現金受償確實不能實現時,可接受以物抵債。
(二)合理定價原則。抵債資產必須經過嚴格的資產評估來確定價值,評估程序應合法合規,要以市場價格為基礎合理定價。
(三)妥善保管原則。對收取的抵債資產應妥善保管,確保抵債資產安全、完整和有效。
(四)及時處置原則。收取抵債資產後應及時進行處置,盡快實現抵債資產向貨幣資產的有效轉化。

⑸ 取得抵債資產的方式有哪些

抵債資產的確認條件非常明確:與該抵債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抵債資產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而實際工作中,抵債資產的確認入賬卻非常復雜,主要是因為以物抵債事項存在實質與形式不同步現象。以物抵債過程中,無論是法院判決還是雙方協商,金融企業從判決或協議生效到實際取得所有權並佔有抵債資產,通常時間較長,甚至最終不了了之。在此情況下,金融企業對抵債資產入賬確認以及對應債權的停息、終止確認處理莫衷一是。有的在法院判決或雙方協商生效後即確認抵債資產,沖抵借款人債權本息;有的在法院判決或雙方協商生效後僅做停息處理,待實際佔有、扣壓抵債資產後再確認抵債資產,沖銷債權本息;有的在實際佔有、扣壓抵債資產前不做任何處理。

⑹ 抵債資產三大類

(一)嚴格控制原則。銀行債權應首先考慮以貨幣形式受償,從嚴控制以物抵債。受償方式以現金受償為第一選擇,債務人、擔保人無貨幣資金償還能力時,要優先選擇以直接拍賣、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方式回收債權。當現金受償確實不能實現時,可接受以物抵債。
(二)合理定價原則。抵債資產必須經過嚴格的資產評估來確定價值,評估程序應合法合規,要以市場價格為基礎合理定價。
(三)妥善保管原則。對收取的抵債資產應妥善保管,確保抵債資產安全、完整和有效。
(四)及時處置原則。收取抵債資產後應及時進行處置,盡快實現抵債資產向貨幣資產的有效轉

⑺ 如何進行抵債資產的財務稅收處理

一、抵債資產的財務稅收處理
(一)財務處理
1.企業取得的抵債資產,應按其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原已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借記「壞賬准備」、「貸款損失准備」等科目,按應收債權的賬面余額,貸記「貸款」、「應收利息」、「長期應收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按其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或貸記 「營業外收入」科目。
2.抵債資產保管期間取得的收入,借記「現金」、「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保管期間發生的費用,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
3.企業取得抵債資產後如轉為自用,應在相關手續辦妥時,按轉為自用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4.處置抵債資產時,應按實際取得的處置收入,借記「現金」、「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長期應收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已計提跌價准備的,借記本科目(跌價准備),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
(二)稅收處理
現按抵債資產的取得、持有、處置環節所涉及稅收處理分析如下:
1.取得的處理
以物抵債是債務人、擔保人或第三人以實物資產或財產權利作價抵償金融企業債權的行為。在此環節涉及的稅收主要有:
(1)增值稅(營改增)
以物抵債是以收回實物資產或財產權利的方式收回債權,也包含未繳納增值稅的利息收入。金融企業收回抵債資產包含的未稅利息收入應在收回抵債資產時確認,計算繳納增值稅。在抵債協議或法院裁決書中一般有明確抵債金額和利息劃分;如無明確此項時,按照稅法原則,需以抵債資產公允價值作為抵債金額。在抵債環節增值稅處理分為以下3種情況:
①抵債資產金額確定,但抵債金額未能明確抵債的本金與利息金額,按照常規金融企業先沖本金。大於本金小於等於利息部分需區分已稅利息和未稅利息,計算應納增值稅。
②)抵債資產金額和抵債本金與利息金額均確定時,按抵債的利息部分計入利息收入。抵債的已稅利息收入因在計提時已繳納增值稅,因此在抵債收回時是應收利息款收回,不繳納增值稅;抵債的未稅利息收入則應在抵債收回時計入利息收入繳納增值稅。
③)抵債資產金額不確定,當抵債資產公允價值小於等於金融企業應收本金與利息之和時,按①的原則處理。
(2)所得稅
①抵債資產折價金額高於債權金額
金融保險企業收回的以物抵債非貨幣財產,經評估後的折價金額若高於債權的金額,凡退還給原債務人的部分,不作為應稅收入;不退還給原債務人的部分,應計入應稅收入,按規定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②)抵債資產折價金額低於債權金額
金融企業對依法取得的抵債資產,按評估確認的市場公允價值入賬後,扣除抵債資產接收費用,小於貸款本息的差額,經追償後仍無法收回的債權,可以作為呆賬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3)印花稅
根據稅法規定,因借款方無力償還借款而將抵押財產轉移給貸款方,應就雙方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按產權轉移書據計稅貼花,就所載金額繳納萬分之五的印花稅。
(4)契稅
金融機構獲得土地、房屋等抵債資產的所有權時,應繳納契稅,稅率為成交價格的3%~5%。
2.持有環節的處理
大多數抵債資產取得後不能立即變現,會持有一定的時間。同時為提高抵債資產的持有效率,債權人會在處置抵債資產前將其出租或自用。抵債資產持有環節涉及稅收處理如下:
(1)增值稅(營改增)
抵債資產包括房產、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交通工具、商品物資等實物資產。在未出售前,具備條件的這些抵債資產可以用於出租,按租賃業計征增值稅。
(2)所得稅
抵債資產持有環節的收益應按規定計入所得稅應稅收入。抵債資產提取的折舊費用和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可以在稅前扣除。《企業債務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辦法》規定:債權人(企業)取得的非現金資產,應當按照該有關資產的公允價值(包括與轉讓資產有關的稅費)確定其計稅成本,據以計算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或者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等。因此金融企業在計算所得稅扣除項目時,不要遺漏抵債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等。
(3)房產稅
金融企業通過抵債方式獲得了抵債房地產的所有權,應按規定繳納房產稅。《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規定,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房產稅的計稅依據,稅率為12%。未出租的則按金融企業會計賬簿抵債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後的余值計算繳納,稅率為1.2%。
(4)印花稅
將抵債資產出租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中列舉的租賃合同繳納印花稅。
(5)土地使用稅
根據稅法規定,土地使用稅由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或個人繳納,所以金融企業擁有的土地使用權應繳納土地使用稅。
(6)車船使用稅
金融企業擁有並且使用抵債的車船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使用稅暫行條例》繳納車船使用稅。
3.處置環節的處理
(1)增值稅
處置抵債資產稅收處理上屬於銷售行為,當處置的抵債資產屬於增值稅應稅貨物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繳納增值稅。
在處置抵債資產時,增值稅稅收處理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①按轉讓取得收入計算繳納增值稅、轉讓抵債的專利權、商標權等權利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屬營業稅轉讓無形資產稅目時(不含土地使用權),以轉讓取得收入為計稅價格計算繳納增值稅。
②按處置取得收入減除作價余額計算繳納增值稅
金融企業處置抵債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時,以全部收入減去抵債時該項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作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這是在抵債資產處置中特別需要注意的稅收政策。
(3)印花稅
金融企業轉讓抵債財產所有權、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簽訂的書據,應按產權轉移書據繳納印花稅。
(4)土地增值稅
金融企業處置抵債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計算繳納土地增值稅。由於土地增值稅計算復雜,在實務工作中會按處置收入的一定比例徵收。
(5)所得稅
金融企業處置抵債資產取得的收入應計入所得稅計稅收入,同時按照抵債資產取得環節確定的計稅成本結轉。若抵債資產按計稅成本計提的折舊或攤銷額已在稅前扣除過,在處置時按抵債時計稅成本減去已在稅前扣除的折舊或攤銷後的余額所得稅前扣除。
若抵債資產處置時為損失,則按《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稅務處理。

⑻ 抵債資產處置評估費該怎麼記賬

《企業會計准則》中,以物抵債被認定為債務重組,《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第10條規定「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債權人應當對受讓的非現金資產按其公允價值入賬」,據此抵債資產在初始計量時需按照公允價值進行計量。
抵債資產發生的評估費用會計上應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支出);債權人已對債權計提減值准備的,應當先將該差額沖減減值准備,減值准備不足以沖減的部分,計入「營業外支出」;壞賬准備的多提額抵減當期資產減值損失。

⑼ 關於收到抵債資產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1800
貸:應收賬款1400
銀行存款400
固定資產由對方公司開具發票給你,如果是08年以前的是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折舊的話,以餘下的年限提取提折舊(復印對方的賬本登記為依據)

還有是以固定資產的原值和已提取的折舊入賬(對方提供原始資料),與公允價值的差額用固定清理或營業外支出和營業外收入來處理。

問題補充:公允價值低於凈值,用營業外支出科目處理固定資產清理。

閱讀全文

與抵債資產的入賬價格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向信託產品 瀏覽:126
格力公司放貸款及墊款 瀏覽:850
優選金融信託 瀏覽:831
安信信託未兌付產品 瀏覽:924
信託牌照數量 瀏覽:693
精碩融資 瀏覽:68
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瀏覽:419
中孚國際外匯招商 瀏覽:667
短期融資承銷 瀏覽:886
貸款抵押鑰匙可以嗎 瀏覽:679
海誠信託 瀏覽:535
華鵬信託 瀏覽:104
信託在農村土地流轉 瀏覽:238
股票桂林油 瀏覽:934
外匯讓投錢 瀏覽:384
煜展貴金屬怎麼開戶 瀏覽:313
信託綜合崗 瀏覽:278
深圳市前海融資租賃金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瀏覽:790
融資後裝修 瀏覽:85
貨運平台融資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