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品價格的含義
價格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比例的指數,或者說,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在流通過程中所取得的轉化形式。在經濟學及營商的過程中,價格是一項以貨幣為表現形式,為商品、服務及資產所訂立的價值數字。
2. 資產評估與價格評估的區別
價格評估
一、業務范圍
(一)價格認證。接受委託,對各類案件的涉案物品進行價格認證。主要包括對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辦理行政、刑事、民事、經濟案件所涉及的贓物、罰沒物、糾紛物、走私物、抵債物、抵押物、無主物等物品價格的認證。
(二)價格鑒定。接受委託,對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財產直接損失(包括車輛、財物、道路、設施和牲畜等)進行價格鑒定。
(三)價格評估。接受委託,對各類有形和無形資產、各種勞務進行價格評估。主要包括對國有和非國有資產、房產、地產的評估;對各類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評估;對抵押、抵債物、拍賣物、信貨擔保物、過期無主物、留置物及保險理賠等物品價格的評估;對投資項目、建築工程造價及服務項目價格進行評估。
(四)價格服務。為部門、行業或企業的調價定價提供市場行情、產品成本審核和可行性研究咨詢;面向社會,提供價格政策、法規、市場行情和價格預測等咨詢;受聘擔任價格顧問,對經營者自主定價產品進行價格鑒證;代理價格訴訟、協調價格糾紛;解決價格疑難問題。
二、評估程序
評估程序分為委託估價、受理委託、現場勘估、估算確認、出具報告和復核裁定六個階段。
(一)委託估價。需要委託價格認證中心估價的,分別按下列方式辦理:1、刑事案件和行政執法案件,由負責辦理的檢察機關、公安機關、行政執法機關、紀檢監察機關和國家經濟管理部門委託;2、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經濟、行政案件,由審判機關委託;3、法律、法規授權有關機構受理並進行仲裁的案件,由受理機關委託;4、無主財物由代為保管的部門或單位委託;5、交通事故損壞賠償財物,由負責處理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委託;6、其他需要評估的財物,由當事人直接委託。
委託人委託市價格認證中心進行估價,應當出具估價委託書。估價委託書應當載明物品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來源與購置(獲取)的時間、地點,及委託估價的理由、要求、評估基準日。對房地產估價時,應當出具房地產使用證明及附圖等。
(二)受理委託。市價格認證中心收到委託書後,對委託項目和提供的資料進行審核,對符合估價條件的予以受理,提出的要求確實難以做到而無法受理的,要做好有關解釋工作。
(三)現場勘估。價格認證中心受理委託後,安排二名以上的估價人員組成估價小組,進行現場實物查驗和調查取證,作出勘驗評估。
(四)估算確認。根據現場勘驗、調查取證的資料,通過匯總、分析、整理,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估算,並就估算結果進行復核論證,最終確定估價結果。
(五)出具報告。評估報告書由價格認證中心具備執業資格並直接從事估價工作的專業人員親筆簽署,並由價格認證中心負責人審核,並簽名加蓋公章後生效。
(六)復核載定。如委託方對評估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評估報告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價格認證中心要求補充鑒定或重新鑒定,或者向汕頭市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申請復核。對復核結論仍有異議的,可以在七日內向行政、司法機關提出要求復核裁定。
3. 價格和價位有什麼區別
一、概念上的區別:
價格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時一單位商品需要的貨幣的數量多少(比例的指數,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指數是多種商品才有的,無量綱),或者說,價格是價值的(貨幣刪除,價值本身是用貨幣表示的)表現。
價值屬於關系范疇,從認識論上來說,是指客體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效益關系,是表示客體的屬性和功能與主體需要間的一種效用、效益或效應關系的哲學范疇。
二、本質上的區別:
關於價格的本質,在物物交換的時代,不存在價格的概念。當一般等價物或者說貨幣產生的時候,價格問題才隨之產生。
而關於價值的本質,存在多種觀點。有「抽象說」、「奧妙說」、「關系說」、「本性說」、「情感說」、「意義說」或「需要說」、「屬性說」或「效用說」、「勞動量說」、「主體性說」或「態度說」。
三、作用上的區別:
價格的作用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是價格實現自身功能時對市場經濟運行所產生的效果,是價格的基本職能的外化。
價值的作用是人類社會中的一切作用力(如管理能力、綜合國力、戰鬥力、權力等)最終都是自然力量特殊的、復雜的表現形式;維持和推動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動力源,必然也是能量特殊的、復雜的表現形式。
4. 請教各位高手,經濟學中的"資產價格"是什麼意思謝謝!
古諾模型假定競爭廠商的生產成本不變即可。即可以有總成本,總成本也可以不同,但只要保證邊際成本不變(mc=0)即可。
5. 什麼是價格,什麼是價值,價格和價值的區別和聯系!~
價格:價格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時單位商品量貨幣的多少(比例的指數,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指數是多種商品才有的,無量綱),或者說,價格是價值的(貨幣刪除,價值本身是用貨幣表示的)表現。價格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在流通過程中所取得的轉化形式。在經濟學及營商的過程中,價格是一項以貨幣為表現形式,為商品、服務及資產所訂立的價值數字。在微觀經濟學之中,資源在需求和供應者之間重新分配的過程中,價格是重要的變數之一。
價值:價值讀作(jià zhí),漢語詞語,詞語解釋是(1)體現在商品里的社會必要勞動。(2)積極作用。出自《閑情偶寄·聲容·薰陶》。國語詞語解釋是(1)泛稱物品的價格。(2)以各種等值標准或交換標准所表示的價值。(3)凡有助於促進道德上的善,便是價值。(4)正面作用。
價格和價值區別: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價格和價值的聯系: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拓展資料
一、價格的職能
標度職能:即價格所具有的表現商品價值量的度量標記。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時間是商品的內在價值尺度,而貨幣是商品內在價值尺度的外部表現形式。貨幣的價值尺度的作用是藉助價格來實現的,價格承擔了表現社會勞動耗費的職能,成為從觀念上表現商品價值量大小的貨幣標記。
調節職能:即價格所具有的調整經濟關系、調節經濟活動的功能。由於商品的價格和價值經常存在不相一致的情況,價格的每一次變動都會引起交換雙方利益關系的轉換,因而使價格成為有效的經濟調節手段和經濟杠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有許多人想要買黃金飾品時,黃金飾品的價格就會自動上升,從而使那些買不起的人放棄消費,做到調節有限的資源。
信息職能:即價格變動可以向人們傳遞市場信息 ,反映供求關系變化狀況,引導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決策。價格的信息職能,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形成的,是市場上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表價職能:就是價格表現商品價值的職能。 表價職能是價格本質的反映,它用貨幣形式把商品內含的社會價值表現出來,從而使交換行為得以順利實現,也向市場主體提供和傳遞了信息。 商品交換和市場經濟越發達,價格的表價職能越能得到充分體現,也越能顯示出其重要性。
核算職能:是指通過價格對商品生產中企業乃至部門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勞動投入進行核算、比較和分析的職能,它是以價格的表價職能為基礎的。 我們知道,具體的勞動和不同商品的使用價值是不可綜合的,也是不可進行比較的。 價格的核算職能不僅為企業計算成本和核算盈虧創造了可能,而且也為社會勞動在不同產業部門、不同產品間進行合理分配,提供了計算工具。
分配職能:是指它對國民收入再分配的職能,它是由價格的表價職能和調節職能派生出來的。 國民收入再分配可以通過稅收、保險、國家預算等手段實現,也可通過價格這一經濟杠桿來實現。 當價格實現調節職能時,它同時也已承擔了國民經濟收入企業和部門間的再分配職能。
二、價格的作用
1、價格是商品供求關系變化的指示器:藉助於價格,可以不斷地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調節資源的配置方向,促進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在市場上,藉助於價格,可以直接向企業傳遞市場供求的信息,各企業根據市場價格信號組織生產經營。與此同時,價格的水平又決定著價值的實現程度 ,是市場上商品銷售狀況的重要標志。
2、價格水平與市場需求量的變化密切相關:一般來說, 在消費水平一定的情況下,市場上某種商品的價格越高,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商品價格越低,消費者對它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而當市場上這種商品的價格過高時,消費者也就可能作出少買或不買這種商品,或者購買其他商品替代這種商品的決定。因此,價格水平的變動起著改變消費者需求量、需求方向 ,以及需求結構的作用。
3、價格是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價格所顯示的供求關系變化的信號系統,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了信息。一般來說,當某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幅度預示著這種商品有缺口時,國家就可以利用利率、工資、稅收等經濟杠桿,鼓勵和誘導這種商品生產規模的增加或縮減,從而調節商品的供求平衡。價格還為國家調節和控制那些只靠市場力量無法使供求趨於平衡的商品生產提供了信息,使國家能夠較為准確地干預市場經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市場自發調節帶來的經濟運行的不穩定,或減少經濟運行過程的不穩定因素,使市場供求大體趨於平衡。
6. 一般價格
一般價格:主要是把商品和勞務的價格作為考察對象,目的在於區別"資產價格"。
7. 價格和價位有什麼區別
一、價格: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時一單位商品需要的貨幣的數量多少。
在經濟學及營商的過程中,價格是一項以貨幣為表現形式,為商品、服務及資產所訂立的價值數字。
二、價位一般指商品和服務價格所處的檔次,平時,價位也指商品的大體價格。
三、價格與價位的區別。
價格是一個具體的數字;
價位是一個大體的幅度。
8. 定價和價格的區別
定價,指的是根據市場行情建議出售的價格。通常都是不上不下的這么一個階段。給人感覺大部分都是高於成交價,簡單來說,可以理解我,由賣家,或者商家自行擬定的,受主觀影響。
價格,一般來說,指成交價。這個問題很很簡單也很復雜,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舉個例子,如果有朋友做生意就比較理解,很多時候出售商品就為了謀利,在一段時間可以同行的價格會比較穩定,但是缺貨,或者逢年過節的時候,就會漲價,而集貨過多,需要周轉現金的時候,又不得不降價,甚至虧損出售。這就是價格。
以後是個人的一些見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9. (政治經濟學)什麼是商品資本價值和生產價格的區別
商品資本: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資本,它是產業資本在循環過程中採取的一種職能形式。它的職能是通過商品的銷售,實現包含在商品中的價值和剩餘價值。
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
商品的生產價格:由部門平均生產成本和社會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
傳統經濟學認為,價值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在「必要勞動時間」里創造出來的,有時也把它稱為「一般人類勞動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