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內蒙銅礦價格

內蒙銅礦價格

發布時間:2021-05-08 02:45:30

A.  內蒙古新巴爾虎右旗烏奴格吐山銅礦床

圖2-46烏奴格吐山斑岩銅礦區域構造示意圖Fig.2-46Regional structure sketch of Wunugetusha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1—呼倫湖地塹;2—斷裂;3—基底等深線;4—大型礦床;5—小型礦床、礦點

一、大地構造單元

烏奴格吐山斑岩銅礦床位於額爾古納褶皺系深斷裂帶為界。額爾古納褶皺系相對為隆起帶,大興安嶺優地槽相對為坳陷帶。該礦區位於隆坳交接帶的隆起一側(圖2-46)。得爾布干深斷裂為一個切割到上地幔的岩石圈斷裂,對區內的地層、構造、岩漿活動和礦化作用起長期控製作用。進入中生代以來,該斷裂帶活動性增強,伴隨區域性斷陷和火山岩漿活動的同時,許多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床應運而生,烏奴格吐山斑岩銅礦床為其中的一例。

二、礦區地質

(一)地層

礦區分布主要地層有:

新元古界佳疙疸群:岩性為古老的片岩類;

泥盆系中統烏奴爾組:岩性為變質較深的碎屑岩、火山岩及碳酸岩;

二疊繫上統老龍頭組:淺變質中酸性火山岩及變質砂礫岩;

侏羅系中統南平組:岩性為陸相粗—細碎屑岩、含凝灰質成分;

侏羅繫上統包括塔木蘭溝組、木瑞組和上庫力組,岩性為中酸性火山岩及次火山岩,共分3個噴發和溢流旋迴,也是斑岩礦床和淺成熱液礦床成礦的最佳階段;

白堊系伊列克得組和大磨拐河組:岩性為陸相碎屑岩及中基性-中性-酸性鈣鹼系列火山岩和鹼性玄武岩。

本區除中生代地層廣泛發育外,古生界和前古生界只有零星出露。

(二)構造

得爾布干深斷裂帶是區域控岩控礦的主導因素,據地球物理資料表明,該斷裂已切穿殼層達到上地幔,在地殼淺部表現為兩側內傾陡立正斷層,構成地塹構造。地塹下陷深度可達3000m。得爾布干深斷裂帶發生於古生代內蒙古-鄂霍次克海封閉時,中生代由於太平洋板塊北西向推擠而活化。在中生代這種構造動力因素帶動下,造成深部岩漿房的物質分異、岩漿上侵及成礦物質遷移沉澱,導致NNE向滿洲里-新巴爾虎右旗多金屬成礦帶的形成。

與得爾布干深斷裂相配套的有一系列NW向和NWW向張性和張剪性斷裂,其中哈尼溝和木哈爾北西向斷裂帶構成重要的成礦亞帶(圖2-46)。烏奴格吐山斑岩銅礦即位於哈尼溝成礦亞帶上。NW向和NWW斷裂帶在燕山早期為壓性和壓剪性,到燕山中晚期才轉為張性或張剪性(李偉實,1994)。這種斷裂性質的轉變與成礦時間是一致的。

在NW向成礦亞帶中,火山-次火山構造往往控制礦體的定位。例如烏奴格吐山斑岩銅礦產於破火山構造中;哈拉勝和大壩火山熱液多金屬礦床產於火山穹隆構造;甲烏拉淺成熱液銀-多金屬礦床產於火山-次火山復合構造。烏奴格吐山礦區環狀火山斷裂系統對於控礦容礦十分明顯。

(三)侵入岩

王之田等(1988)認為烏奴格吐山斑岩銅(鉬)礦床的近礦圍岩為黑雲母花崗岩(187Ma,K-Ar法)。成礦母岩為二長花崗斑岩(138Ma,K-Ar法)。李偉實(1994)稱成礦岩體為花崗閃長斑岩(138Ma,K-Ar法)。本文認為王之田等的命名較為合理,故稱成礦主要斑岩為二長花崗斑岩。

實際上,成礦岩體為同源多期噴發和淺成侵位的復式岩體,平面上呈NW向拉長的橢圓形,剖面近於陡立略向北西側伏,出露面積大約為0.12km2,呈一岩株,分三個時期侵位:

(1)成礦早期為充填於火山通道中的流紋質角礫凝灰岩;

(2)主成礦期為沿火山管道侵位的二長花崗斑岩;

(3)成礦期後為侵入英安角礫岩。此外,還有花崗斑岩、石英斑岩及閃長玢岩等脈岩充填於四周環狀裂隙中。

黑雲母花崗岩為成礦的主要圍岩,灰色略帶粉紅色。其礦物組成為:石英大於30%,條紋長石和正長石約佔30%,鈉長石為15%,黑雲母佔5%~15%。

二長花崗斑岩為灰白色,岩體上部以細粒或霏細結構為主,少斑晶,多晶屑;岩體下部斑晶明顯增多,中細粒,基質為顯微晶粒結構。斑晶以斜長石為主,其次為石英和黑雲母,斑晶佔43%~50%,基質為石英、鉀長石和斜長石。暗色礦物含量少於6%。

二長花崗斑岩的SiO2含量平均為70.5%,K2O+Na2O為8.27%,w(K2O)/w(Na2O)為0.83。其復式雜岩體組合指數δ為1~2.9,鹼度AR為2.4~3.8,屬於鈣鹼系列岩石。固結指數SI較低,為1.2~6.8。拉森指數LI較高,為22~31。以上數據反映烏奴格吐山復式岩體總的基性程度低,酸度較高。蝕變後SI降低,LI增大1,長英指數FL增大。斑岩分異指數DI為85~90,比我國其他幾個主要斑岩銅(鉬)礦床的都高(德興68.14,多寶山78.38,玉龍79.61)。

烏奴格吐山二長花崗斑岩和黑雲母花崗岩的副礦物組合為磁鐵礦、磷灰石、鋯石和榍石型。

黑雲母花崗岩的87Sr/86Sr的初始值為0.7065。二長花崗斑岩的87Sr/86Sr初始值為0.7064。並且∑REE值低,w(∑Ce)/w(∑Y)值高,δEu值高,稀土分配模式為右傾曲線,Cu、Mo、Pb、Zn、Pt、Pd等元素豐度高。綜上所述其岩源系來自上地幔與下地殼的混合源,岩漿屬於同熔型。黑雲母花崗岩的K-Ar法全岩年齡值為176.9~201.6Ma,一組Rb-Sr等時線年齡為198.11Ma,定為印支—燕山早期產物。二長花崗斑岩的K-Ar法全岩年齡值為164Ma,屬於晚侏羅世產物。

(四)與成礦有關的火山岩

礦區共發育有三個火山亞旋迴:第一亞旋迴為火山沉積旋迴,時代屬於中侏羅世;第二亞旋迴為岩漿侵入亞旋迴,是黑雲母花崗岩侵位的主要時期,時代屬於中、晚侏羅世;第三亞旋迴為得爾布乾地塹火山噴發的主要時期,時代屬於晚侏羅世,最上部有一部分已跨早白堊世,第三亞旋迴又劃分四個火山噴發階段。

這些火山岩岩石化學特徵為:大部分屬於正常系列,鋁過飽和,少數為鹼過飽和,w(K2O)>w(Na2O)。每個階段從鹼鈣性開始,終於鈣鹼性和鈣性,硅質和鹼質含量遞增,Al2O3、CaO、MgO、Fe2O3、FeO含量偏低。在火山噴發的間隙期有斑岩侵位,為熱液蝕變和礦化的主要時期。

(五)銅礦床地質

礦體:全礦區共探明33個銅礦體,13個鉬礦體。北礦段礦體主要賦存在斑岩體的內接觸帶,受圍繞斑岩體的環狀斷裂控制。在剖面上礦體向北西傾斜,銅礦體向下分支。南礦帶礦體形態不規則,以鉬為主。整個礦帶呈啞鈴狀,中間變窄,礦帶NE-SW向長3200m,寬130~780m,延伸大於550m(圖2-47)。銅儲量223.2萬噸,品位0.46%;鉬儲量25.8萬噸,品位0.019%;銀儲量175t;錸儲量99t。

圖2-47烏奴格吐山斑岩銅(鉬)礦床地質略圖Fig.2-47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Wunugetushan porphyry copper(molybdenum)deposit

Q1—第四系;clm—古生代安山岩、結晶灰岩;ζiπ—次英安質角礫熔岩;γiπ—二長花崗斑岩;λiπ—次流紋質晶屑凝灰熔岩;γβ—黑雲母花崗岩;αμ/δμ—安山玢岩,閃長玢岩;λπ—流紋斑岩;γπ—花崗斑岩;I-H—水雲母化帶;Q-S-H—石英絹雲母化帶;Q-Kf—石英鉀長石化帶;1—斷層;2—環狀斷裂系統;3—火山管道構造,4—爆發角礫岩筒;5—地質界線;6—蝕變帶界線;7—銅礦化;8—鉬礦化

礦石礦物成分:主要金屬礦物為黃鐵礦、黃銅礦、輝鉬礦、斑銅礦、閃鋅礦、黝銅礦、砷黝銅礦、方鉛礦、磁黃鐵礦和毒砂等;主要非金屬礦物為石英、絹雲母、鉀長石和方解石等。

礦石結構構造:礦石主要為浸染狀和細脈浸染狀構造。

礦石化學成分:礦石中主要工業元素為Cu和Mo,伴生有益組分為Ag、Au、Re等,礦石中微量元素還有Ag、Pb、Zn、Au、Re、Co、Ni、Pt、Pd、As、Ti、Mg、Bi、Se、Sb、Sn、Te等。

礦化分帶:金屬礦物組分由中心向外依次為:磁黃鐵礦-黃鐵礦-輝鉬礦→黃鐵礦-輝鉬礦-黃銅礦→黃鐵礦-黃銅礦→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組合。

成礦階段:李偉實(1994)將該礦床劃分為4個成礦階段:

(1)石英-鐵硫化物階段,主要形成石英和黃鐵礦;

(2)石英-硫化物階段,產於石英-鉀長石帶,主要形成石英、鉀長石、黃鐵礦、輝鉬礦和黃銅礦,為鉬礦的主要成礦階段;

(3)石英-絹雲母-硫化物階段,主要形成石英、絹雲母、黃鐵礦、黃銅礦、輝鉬礦、方鉛礦和閃鋅礦等,為銅礦主成礦階段,產於石英-絹雲母化帶;

(4)方解石-硫化物階段,主要形成方解石和黃鐵礦等。

(六)近礦圍岩蝕變

礦床圍岩蝕變分帶明顯,但青磐岩化帶不發育。北礦帶以斑岩體中心形成環帶狀蝕變帶,從內到外可分三個帶:內帶——石英-鉀長石化帶;中帶——石英-絹雲母化帶;外帶——水雲母化帶。

(七)物化探綜合異常

(1)礦床位於平靜低磁異常區(△Z100~200nT),外圍磁場強度增高且雜亂(△Z200~500nT);

(2)自電異常在礦體上方有—100mV左右的異常;

(3)激電幅頻率異常在礦體上方呈弱異常(4%)至中等強度(6%~8%)異常,背景值2%~4%;礦體上呈低阻率100~300Ωm,而圍岩電阻率300~700Ωm;

(4)電阻率聯合剖面在礦體上有明顯的低阻正交點;

(5)在礦體上方次生暈具有Pb、Zn、Mo、As內帶異常,F、Hg、S、Mn外帶組合異常及Cu的中帶異;

(6)礦體上方地表原生暈有Pb、Zn、Cd內帶異常,As、Ag、W、Ni、Co中帶異常及F、Hg、Cu、Mo、Sb、Au、Sn、Mn、Rb、Ba外帶異常。礦頭暈特徵元素為Pb、Zn、S、Ni(Cd、Ag、As)內帶異常;礦體中部暈特徵元素為Ag、As(Pb、Zn)內帶異常,Hg(Cu)中帶異常,Mn外帶異常;礦尾部暈特徵元素Bi、W內帶和Co、Sn、Cu、Mo中帶異常;

(7)礦石元素垂向變化自上而下Ag、Pb含量呈低-高-低變化,Pb、Ag主要富集在近地表300m深之內;Cu含量從上至下增加,Cu在深部富集;Zn量呈低-高-低-高變化,有兩個富集段,即650~550m標高和310m標高以下。

三、成礦條件

(一)穩定同位素

金屬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組成為接近隕石硫,為正值,δ34S平均為+2.24‰,極差小,離散度小,頻率圖呈塔式分布。在礦區范圍內沒有明顯的硫同位素分餾,硫化物基本是在同位素平衡條件下生成的,硫源明顯屬於深部來源(上地幔),未受地殼物質污染。

礦石鉛同位素組成為:206Pb/204Pb為18.327~18.526,207Pb/204Pb為15.436~15.633,208Pb/204Pb為37.997~38.421,比值波動不大。238U/204Pb變化為9.42292~9.26762,9個樣品均屬在正常鉛增長曲線上及卡農三角圖的小三角圖形內,與火成岩的初始鉛組成非常一致,表明鉛源來自深部岩漿房。

石英-鉀長石化帶的δ18O為—119.56‰,δ18OH2O為+6.28‰;石英絹雲母化帶的δD為—120.89‰,δ18OH2O為+1.31‰,表明成礦熱液屬於以天水為主的混合熱流體。

(二)稀土元素

二長石花崗斑岩的w(∑Ce)/w(∑Y)值為4.8,δEu為1.08,無銪異常,相當於下地殼的REE特徵。王之田等(1988)推測斑岩岩漿屬於下地殼部分熔融並遭受上地殼混染的產物。

(三)流體包裹體及成礦物理化學條件

溫度:礦物流體包裹體的溫度變化范圍為180~650℃;石英鉀長石化帶的均一溫度變化范圍為380~650℃,疊加有280~430℃和130~210℃兩組後期蝕變溫度;石英絹雲母化帶的均一溫度為280~430℃,疊加一組130~310℃蝕變溫度;水雲母化帶的均一溫度為110~310℃。蝕變和礦化都是多期疊加的。

壓力:成礦早期,體系處於相對封閉狀態,壓力可高達1000×105Pa,例如石英-鉀長石化帶的壓力變化范圍為(200~1000)×105Pa。隨著構造裂隙的復雜化,體系趨於開放,例如石英-絹雲母化帶的壓力變化范圍為(200~300)×105Pa,而到水雲母化帶的壓力已降到(50~180)×105Pa。

酸鹼度:據

平衡反應可估算成礦流體的pH值,石英-鉀長石化帶(鉬礦體)的pH值為5.47,呈弱酸性;石英-絹雲母化帶的pH值為5.3,酸度稍稍增強了;水雲母化帶的pH值為5.69,呈弱酸性到中性;無礦正常場的pH值為6.04,呈中性狀態。總的說來,成礦流體的酸鹼度變化不大,在弱酸性條件下成礦,故缺乏泥化帶的發育。

氧逸度:利用礦物平衡反應可以估算成礦的fo2。從成礦早期到成礦中晚期,fo2值變化范圍為10-13~10-44Pa,表現成礦流體向氧逸度降低的方向演化。

成礦流體的演化:從斑岩岩漿房分餾出來的成礦流體最早高達800~900℃,並富Cl-、F-、SO2、CO2等揮發性組分,還攜帶鹼質K+、Na+和重金屬元素。早期成礦流體與二長花崗斑岩、黑雲母花崗岩和火山岩等發生交代反應,即形成黑雲母化和鉀長石化。這種超臨界狀態的成礦流體冷凝後形成高鹽度流體,其含鹽度w(NaCl)可達60%,均一溫度達800~500℃,壓力達1000×105Pa,有時可見到含子晶的氣相包裹體,金屬硫化物以輝鉬礦為主。

早期成礦流體向上向外運移,溫度和壓力逐漸降低,從岩漿熔融體中分餾出來的SO2發生水解,產生H2S和

,同時由於物理化學條件的驟變,促使金屬硫化物大量析出和沉澱。首先是[Mo2O7]2-、[MoO2S2]2-等配合物的分解,生成輝鉬礦礦體,隨後生成銅硫化物礦體,此時溫度為340~430℃,壓力為(200~300)×105Pa,含鹽度w(NaCl)可達42%~68%。此階段有部分鉀長石分解成絹雲母,即石英-絹雲母化疊加於石英-鉀長石化之上。

圖2-48烏奴格吐山斑岩銅(鉬)礦床成礦模式Fig.2-48Metallogenic model of Wunugetushan porphyry copper(molybdenum)deposit

1—花崗斑岩;2—黑雲母花崗岩;3—熔岩;4—凝灰岩;5—火山角礫岩;6—火山頸相;7—銅鉬礦化;8—石英鉀長石化帶;9—石英絹雲母化帶;10—水雲母化帶;11—蝕變界線;12—斷裂;13—礦液流向;14—火山管道界線;15—次火山岩體界線;16—侵入角礫岩筒界線;17—礦化界線

成礦體系進一步開放,循環天水大量的參與,在大量酸性介質(Cl-、F-等)的影響下,鉀長石、斜長石和黑雲母分解為絹雲母和水雲母,形成石英-絹雲母化帶和水雲母化帶,同時[CuCl3]-、Cu[S2O3]3-、Cu S2O3等絡合物分解,生成大量黃銅礦,形成主要銅礦體。此時的溫度為240~340℃,壓力大於200×105Pa,含鹽度可達w(NaCl)12%~50%。

成礦流體演化的晚期,對流循環的天水大量加入,其溫度、壓力和含鹽度大大降低,硅酸岩礦物進一步水解,最終生成水雲母化帶,在礦體邊緣及外圍生成鉛鋅硫化物,如方鉛礦和閃鋅礦,此時的溫度為180~310℃,壓力為(50~180)×105Pa。

(四)成礦模式

烏奴格吐山斑岩銅(鉬)礦床的成礦模式可概括如圖2-48所示。

印支—燕山早期,受太平洋板塊向西推擠的影響,得爾布干深斷裂帶復活,黑雲母花崗岩侵位,帶來鉬等成礦元素的富集。

燕山晚期受與得爾布干深斷裂帶相匹配的NW向拉張斷裂的影響,形成許多中心式火山噴發機構,二長花崗斑岩沿火山管道相侵位,帶來Cu、Mo、Pb、Ag等成礦元素的富集。烏奴格吐山斑岩銅(鉬)礦床的形成是其中的一例。

由於本區多期次的構造岩漿活動,引發了深源岩漿水與下滲的天水對流循環,這種混合熱流體由於既富揮發分又富鹼質,同時對圍岩具有強烈的萃取和交代反應能力,從而導致圍繞斑岩體形成環帶狀蝕變分帶和礦化分帶。蝕變分帶表現為石英-鉀長石化帶→石英-絹雲母化帶→水雲母化帶;礦化分帶表現為Mo→Mo-Cu→Cu→Cu-Pb-Zn帶。

由上述礦床地質特徵表明,烏奴格吐山為較典型的斑岩銅(鉬)礦床。

B. 中國有多少銅礦

中國銅礦的總保有量約為6234萬噸,位居世界第七,是世界上銅礦儲量較多的國家之一。探明儲量中富銅礦佔35%。銅礦分布廣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慶、台灣在內的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皆有產出。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910處。江西銅儲量位居全國第一,佔20.8%;西藏次之,佔15%;再次為雲南、甘肅、安徽、內蒙古、山西、湖北等省,各省銅儲量均在300萬噸以上。從礦床類型看,主要是斑岩型銅礦,如江西德興特大型斑岩銅礦和西藏玉龍大型斑岩銅礦;其次就是銅鎳硫化物礦床,如甘肅自家嘴子銅鎳礦;夕卡岩型銅礦,如湖北銅綠山銅礦、安徽銅官山銅礦;火山岩型銅礦,如甘肅白銀廠銅礦等;沉積岩中層狀銅礦,如山西中條山銅礦,雲南東川式銅礦;陸相砂岩型銅礦,雲南六直銅礦以及少量熱液脈狀銅礦等。從銅礦形成時代來看,從太古宙至第三紀一直有銅礦的形成。但從儲量規模和礦床數量來看,則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和元古宙。中生代銅礦多與侵位淺的中酸性岩漿活動有關,如德興銅礦;元古宙銅礦多與海相火山岩漿活動有關,如甘肅白銀廠銅礦。在這兩種銅礦及其形成時代中,中生代的斑岩型銅礦是最主要的。

C. 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白乃廟銅礦

白乃廟銅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白音朝克圖鎮,處在華北板塊北緣金銅多金屬成礦帶的中段,是我國東北—內蒙古地區少數的大型銅礦床之一。礦區以銅為主,伴生有鉬、金、銀、硫等元素。

白乃廟銅礦區位於華北地台北緣新元古代褶皺增生帶溫都爾廟復背斜的西段南翼,察汗敖包褶皺束與白乃廟褶斷束之間隱伏的東西向白乃廟大斷裂處,成礦區帶屬於白乃廟-錫林浩特Fe-Cu-MnPb-Zn-Mn-Cr-Ge成礦帶。

1.礦區地質簡述

(1)地層

礦區出露的地層主要有中元古界白音都西群、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白乃廟群、志留系中統徐尼烏蘇組、二疊系下統三面井組、侏羅系下統大青山組和零星分布的第四系。白乃廟群為一套中淺變質的綠片岩,其原岩為一套海底噴發的基性—中酸性火山熔岩、凝灰岩。它可以劃分為5個岩性段,其中二、四岩段為中酸性岩段,一、三、五岩段為基性岩段,銅礦化及礦體主要產於三、五岩段中。

(2)構造

白乃廟銅礦區構造比較復雜,主要以斷裂構造為主,褶皺構造不太發育,反映了其成礦環境是在伸展的地質背景下。東西向斷裂構造是區內最重要的構造形跡,構造發育十分穩定。構造活動具有長期性、階段性和繼承性的特點。加里東期和海西期是活動比較強烈的兩個主要時期。它是礦區內的主要控岩控礦構造,由於構造多次活動,成礦作用也有多期性的特點。

(3)岩漿岩

礦區內岩漿活動頻繁,主要有加里東晚期的石英閃長岩、花崗閃長(斑)岩,海西晚期的白雲母花崗岩等。中酸性脈岩十分發育,主要有花崗斑岩、閃長玢岩、正長斑岩、花崗細晶岩、石英脈等,多為海西晚期侵入岩的派生產物。

2.礦床特徵簡述

(1)礦體特徵

礦區主要分布在東西長約10km、南北寬1km左右的狹長地帶內。目前已查明白乃廟銅礦主要由12個礦段組成,能夠單獨圈定的銅、鉬礦體共有724個,銅礦體449個。按各礦體地質特徵和產出部位的不同,可將白乃廟礦床分為南礦帶和北礦帶。南礦帶主要由Ⅱ、Ⅲ、Ⅳ、Ⅴ、Ⅵ、Ⅶ、Ⅹ、Ⅺ等8個礦段組成,各礦段的礦體走向為EW—NW—NWW,傾向SE—SW—SSW,傾角30°~60°,礦體長240~780m,礦體厚0.57~44.53m,控制傾斜延深359~905m。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單層或多層、脈狀體產於綠片岩中;北礦帶主要由Ⅷ、Ⅸ、Ⅻ、ⅩⅢ4個礦段組成,各礦段的礦體走向SW—EW—NW,傾向SE—S—SW,傾角30°~64°,礦體長數十米至1240m,礦體厚0.22~18.90m,沿傾斜延深359~905m。控制傾斜延深310~630m。礦體多呈扁豆狀、透鏡狀、脈狀在花崗閃長斑岩體內和綠片岩圍岩中產出。

(2)礦石類型及結構構造

銅礦石的自然類型,按照銅礦石中的氧化銅和硫化銅的比例,劃分為硫化銅礦石和氧化銅礦石2種自然類型。根據礦石中脈石成分不同劃分為2種工業類型:花崗閃長岩型銅礦石和綠片岩型銅礦石。南礦帶主要以綠片岩型礦石為主,北礦帶以花崗閃長岩型礦石為主,綠片岩型礦石次之。

礦石結構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和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交代溶蝕結構、揉皺結構、包含結構、固溶體分解結構、壓碎結構等。礦石構造主要有條帶狀構造、條紋狀構造、細脈狀構造、浸染狀構造等。

標本名稱 黃銅礦礦石 編號 DB008-1 形成時代 中元古代

中國典型礦山大型礦石標本圖冊

本礦石標本采自白乃廟礦區。標本表面為灰綠色,具粒狀結構,塊狀、條帶狀構造。礦石礦物主要有黃銅礦、黃鐵礦、孔雀石等;脈石礦物有石英、方解石等。Cu品位為0.74%

成因類型 變質-熱液疊加復合成因型 產地 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白乃廟銅礦

D. 銅礦粉現在什麼價格

供應信息/公司聯系價格 所有地區 江浙滬 北京 上海 浙江 廣東 安徽 重慶 福建 甘肅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陝西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雲南 香港 澳門 台灣 海外 供應銅礦粉 2010/10/20 08:24 種類:銅粉 含量:23 規格:原礦粉 產地:萊西... 青島玉洲化工有限公司 給我簡訊 站內留言 聯系方式 ¥9300.00 /噸 查看相似產品[山東萊西市] 出售並尋求合作俄羅斯進口銅礦粉 2010/09/03 17:01 種類:銅粉 含量:99.9 規格:1-100 產地:俄羅斯... 滿洲里三豐國際貨運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給我留言 站內留言 聯系方式 ¥1000.00 /噸 查看相似產品[內蒙古滿洲里市]

E. 內蒙銅礦哪裡多

已經8年了啊 你賠了好多啊 大人也不能這么干啊 還有老婆孩子呢 8年如果開到 至少811萬。 品味不夠 就換 既然發現有礦 其他的地方也有很大幾率

F. 請問費銅多少錢一斤

一般大多數人都賣20一斤的,不過如果是自營自銷可以價格高點

G.  內蒙古陳巴爾虎旗八大關銅礦床

一、大地構造單元

礦區位於額爾古納興凱地槽褶皺帶西部中蒙邊境的內蒙古一側,烏審旗深斷裂通過本區。沿額爾古納河東側,出露連綿達200餘公里的海西—燕山期花崗岩帶,礦床位於該花崗岩帶中段的藍山期花崗斑岩體中(

)。

二、礦區地質

(一)地層

礦區內僅見泥盆繫上統大民山組(D3d),呈NE—NEE向帶狀分布,傾向SE,傾角35°~50°。岩石主要有斜長片岩、流紋質凝灰熔岩、安山玢岩,凝灰角礫岩,並夾有薄層灰岩、黑色板岩。該地層遭受不同程度的區域變質作用,在構造-岩漿帶附近,形成片理化變質暈。

(二)構造

礦區內以斷裂構造為主,褶皺構造次之。斷裂有NE和近EW向兩組較發育,其交叉部位為成礦的石英閃長岩侵入的通道,為導漿導礦構造,旁側的片理化帶為儲礦構造。

褶皺有八大關背斜,軸向NEE—近EW,核部為中泥盆統烏奴爾組,翼部為上泥盆統大民山組。海西晚期花崗岩及燕山早期石英閃長岩沿背斜軸部侵入。次一級褶皺為青石山向斜和八五八背斜,它對控礦作用不明顯。

(三)侵入岩

礦區內侵入岩廣泛發育,以華力西晚期為主,燕山早期次之,並有後期脈岩侵入。華力西晚期八大關花崗岩體,沿八大關背斜軸部侵入,總體走向北東東轉向北東,長約8km,寬1.5~3km、面積約16km2。岩石主要為花崗斑岩、花崗閃長岩和花崗岩。

花崗斑岩(

)是成礦母岩直接侵入的圍岩,呈NE向展布,面積1.3km2。岩石呈白色,細粒斑狀結構,塊狀構造,由斜長石、石英、黑雲母組成。岩石具石英化、絹雲母化,黃鐵礦化,且有較好的銅鉬礦細脈。

花崗閃長岩(

)分布於成礦母岩的周圍,出露面積9.7km2。岩石呈灰白色,中細粒花崗結構,主要由斜長石、角閃石、黑雲母和石英組成。副礦物有屑石、磷灰石、鋯石。岩石片麻狀構造發育,片理化和青磐岩化普遍,在其與成礦母岩接觸帶附近,因受動力和熱液影響,具絹雲母化、黃鐵礦化,在有利地段構成礦體。

花崗岩(

)位於礦區西部和北部花崗閃長岩的邊緣,岩石呈淺肉紅色,中粒花崗結構,由長石、石英、黑雲母等組成。副礦物有磷灰石、磁鐵礦和少量榍石。岩石局部石英化、絹雲母化、青磐岩化,Ⅲ號Ⅳ號礦化蝕變帶位於其中。

燕山早期侵入岩——石英閃長岩(

)為成礦母岩,出露面積為2.18km2,區內共見兩處,分別為1號和2號岩體,1號岩體呈NEE轉NE向延伸,長2500m,寬250m,出露面積0.96km2,加上北東端的潛伏面積為1.87km2。為中淺成侵入體,傾角較陡,岩石呈黃褐色,半自形近等粒結構,由斜長石,石英及暗色礦物組成。副礦物為磁鐵礦、磷灰石、榍石、鋯石、金紅石等。自變質廣泛發育和蝕變分帶明顯,由中心向外緣,蝕變由強變弱。具石英化、絹雲母化、伊利石化、水白雲母化、青磐岩化、銅鉬礦化。

2號岩體與1號岩體特徵基本相似,但規模較小,長軸呈NEE向,長1500m,平均寬200m,面積0.31km2

(四)礦床地質

1.礦化特徵

1號與2號岩體幾乎全岩礦化,礦石蝕變較強,但其原岩都是石英閃長岩。1號岩體中賦存的礦體與岩體相似,長達2300多米,出露厚度達200~250m;2號岩體中賦存的礦體長在1500~1200m之間,寬約200m左右,銅鉬礦體在岩體內以疊瓦狀排列(圖2-91)。

礦床銅平均品位0.4%~0.5%,鉬0.05%~0.065%。在每個礦化岩體中可以圈出若干個礦體,每個礦體的具體特徵如下:

Ⅰ號帶:位於礦區北部,走向NE50°~60°,傾向NW,傾角60°,長2300m,寬80~350m,延深大於500m。該帶原岩為石英閃長岩和花崗閃長岩,蝕變分帶明顯,以鉬礦為主,銅礦次之。鉬礦體長一般200m,厚度小於1.5m,銅礦體長200~150m,最厚達5.3m。

Ⅱ號帶:位於Ⅰ號帶的南側,走向NEE,北部向NW傾,南部向SE傾,傾角45°~60°。帶長400m和寬300~600m,延深大於500m。該帶北部地表出現分支,NE向分支延長較遠,NEE向分支較短。西南端出現急驟尖滅。為八大關礦區銅鉬礦體工業儲量較多的一個礦帶。

Ⅲ號帶及Ⅳ號帶:位於礦區西端,呈NE向帶狀分布,分別長800m和500m,寬250~300m、150~200m。礦化蝕變相對較弱,工業礦體少見。礦帶特徵請參見圖2-91。

圖2-91八大關243線剖面圖Fig.2-91Profile of exploratory line 243 in Badaguan deposit(據內蒙古116隊,1988)(after Geological Team 116 of Inner Mongolia,1988)

1—中酸性火山岩;2—石英閃長岩;3—花崗閃長岩;4—花崗斑岩;5—地質界線;6—蝕變界線;7—斷層;8—銅礦體;9—鉬礦體;10—青磐岩化帶;11—過渡帶;12—浸染狀褐鐵礦石英絹雲母化帶;13—孔雀石褐鐵礦石英細脈石英絹雲母化帶;14—褐鐵礦石英大脈石英絹雲母化帶

2.礦石礦物成分及結構構造

金屬礦物:黃鐵礦、黃銅礦、輝鉬礦、磁鐵礦、方鉛礦、閃鋅礦;次生礦物:褐鐵礦、孔雀石、藍銅礦、輝銅礦等。

礦石具交代溶蝕結構、網狀結構、自形結構、膠狀結構,細脈狀構造和浸染狀構造。

3.圍岩蝕變

八大關銅鉬礦床的蝕變有石英化、鉀長石化、絹雲母化、褐鐵礦化、青磐岩化,蝕變具明顯的分帶性,從中心(石英閃和長岩)向外為:

內帶(強硅化帶):孔雀石輝鉬礦石英巨脈石英-絹雲母化帶(石英核):位於石英閃長岩和花崗閃長岩中,其外緣為鉬礦體主要賦存部位。

中帶(石英-絹雲母化帶):褐鐵礦石英大脈石英-絹雲母化帶→孔雀石褐鐵礦石英細脈-絹雲母化帶→浸染狀褐鐵礦石英-絹雲母化帶。位於石英閃長岩和花崗閃長岩中,為銅鉬礦體的主要賦存部位,鉬富集在該帶內緣,銅富集在該帶外緣。

外帶(青磐岩化帶):分布於石英-絹雲母化帶的外圍,位於花崗斑岩、花崗閃長岩、花崗岩及中酸性火山熔岩中。有弱的銅、鉛、鋅礦化。

4.成礦條件

經硫同位素樣品測定,δ34S在0.5‰~3.0‰范圍內變化,平均值為1.9‰,具塔式圖特徵,說明硫來源於深部,有較弱的分餾現象。

據石英包裹體爆裂溫度測定,各種產狀的石英包裹體均一化溫度分為三組:第一組為162~205℃;第二組為257~336℃;第三組為302~392℃。銅鉬礦是在第二組溫度下形成的。

黃鐵礦爆裂溫度,經5個樣品測定結果,在210~280℃,主要在大於250℃,小於300℃區間內變化。

總之,該礦床具明顯的蝕變分帶現象,礦化母岩為來自深源被動侵位的小型中酸性岩體,其礦物組合和成礦元素組合特徵,是典型的斑岩型銅鉬礦床。

H.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大井銀銅礦

大井銀銅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大井鎮,是以銅、錫、銀、鉛、鋅為主要有用組分,並伴生硫、砷、鎘、鈷、銦、金、鎵等組分的典型多金屬礦床。

大井礦區位於大興安嶺南端,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興-蒙華力西地槽褶皺系興安華力西地槽褶皺帶中部,次級(Ⅱ級)構造單元為林西-科右中旗復背斜。成礦區(帶)歸屬蓮花山-大井子CuAg-Pb-Zn-Sn成礦帶。

1.礦區地質簡述

(1)地層

大井礦區大部分被第四系風成砂、沖積坡積亞砂土、砂礫石層覆蓋,出露地層主要為二疊繫上統林西組,零星分布。林西組(P3l)為一套淡水湖泊相正常沉積岩,自下而上可分為4個岩性段,礦區范圍內僅出露第一岩性段和第二岩性段。其岩性以粉砂岩為主,其次為泥質粉砂岩及細、中粒雜砂岩,局部夾泥灰岩薄層或透鏡體。

(2)構造

礦區構造以斷裂和破碎構造為主,褶皺構造不發育。主要褶皺為一開闊的圓弧狀向斜—土楞子溝向斜。礦區內斷裂主要有北東向、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等4組,其中北西西向和北西向在礦區內主要表現為礦體或脈岩充填形式,控岩、控礦作用十分明顯,是區內主要的容礦構造。

(3)岩漿岩

大井礦區無較大的侵入岩出露,但脈岩非常發育,屬基性-中酸性次火山岩脈,常成群成帶出現,呈岩脈、岩牆及岩床等形態侵入於林西組的斷裂和破碎帶中。脈岩類型主要有玄武玢岩、安山玢岩、煌斑岩、英安斑岩等,局部有霏細(斑)岩。前三者與成礦關系較密切。經全岩鉀氬法年齡測定,安山玢岩、英安斑岩屬燕山早期(133~155Ma)產物。

2.礦床特徵簡述

(1)礦體特徵

在礦區東西長3km、南北寬2.5km的范圍內已控制礦脈數百條,成群成帶產出,根據礦體分布特徵可大致分為北、中、南3個大的礦帶,每個礦帶又劃分為若干個礦脈群,絕大多數礦脈為隱伏礦體。礦體以不規則脈狀、復脈狀、交錯脈狀、串珠狀產出,多充填於北西向、北西西向復合斷裂帶中,在平面上常呈S形,在傾斜方向多具舒緩波狀,局部具膨縮或分支復合現象。多數礦脈與圍岩界線十分清楚,少數呈細脈浸染狀,以含磷粉砂岩為圍岩的礦體最多。

礦體走向長一般200~700m,最長>1200m;斜深一般200~600m。礦體一般延長大於延深,少數礦體延長與延深相近甚至延深大於延長。礦體一般厚0.5~1.5m,最厚8.7m,具有膨縮現象。礦體的總體產狀規律性明顯,絕大多數礦體走向變化在290°~325°之間,多數為310°左右。傾向NE,傾角變化較大,由25°至75°。總的變化趨勢是46線以西較緩,一般25°~45°。46線以東較陡,一般45°~65°。局部變化較大,表現為沿走向和傾向常出現急劇轉折,使礦體在平面上呈折線狀,剖面上呈階梯狀。

(2)礦石類型及結構構造

大井礦區的礦石類型主要有3種,即銅錫銀礦石、鉛鋅銀礦石及二者復合的銅錫鉛鋅礦石。除主要類型外,還有黃鐵礦礦石,常見其賦存在主礦體的上下盤,有時則將主礦體取而代之,致使工業礦體中斷。

礦石結構以他形—半自形晶粒狀結構為主,其次為固溶體分離結構、填隙結構、嵌晶結構,少見膠狀結構、不等粒壓碎結構和骸晶結構;礦石構造以脈狀構造、網脈狀構造、塊狀構造較常見,其次是條帶狀構造,浸染狀-斑點狀構造、角礫狀構造較少見。空洞構造僅見於部分錫礦石中,蜂窩狀構造不發育,僅見於近地表的局部地區。

標本名稱 含錫銀銅礦礦石 編號 DB028-1 形成時代 燕山早期

中國典型礦山大型礦石標本圖冊

標本呈銅黃色、灰黑色,中粗粒粒狀變晶結構,脈狀、條帶狀構造,礦石礦物主要有黃銅礦、錫石、鐵閃鋅礦、方鉛礦和多種含銀礦物;脈石礦物為石英、碳酸鹽礦物,及少量紅柱石。Cu品位為2.16%,Ag品位為139.1g/t,Sn品位為0.64%

成因類型 次火山中低溫熱液脈型 產地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大井銀銅礦

I. 請問中國的主要銅礦是那幾家謝謝!

中國銅礦分布廣泛,在已查明的礦產地除天津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江西、西藏和雲南等3個省區的儲量佔全國銅礦儲量的47.1%(以1996年底保有儲量統計,下同)。銅儲量較多的還有甘肅、安徽、內蒙古、山西、湖北、黑龍江等6省區,儲量合計2019.8萬t,佔全國銅礦儲量的32.3%。以上9省區的儲量合計佔全國銅礦總儲量的80%。
從六大行政區分布來看,銅礦儲量分布最多的是華東區、西南區,兩大行政區的儲量佔全國銅礦總儲量的60.9%,各大行政區的銅礦儲量分布的比例:華北區11.4%、東北區6%、華東區31.4%、中南區9.8%、西南區29.5%、西北區11.9%。
從三大經濟地帶來看中國銅礦分布具有明顯地域差異。三大經濟地帶按《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地理》卷(1993)劃分:東部沿海地帶包括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12個省區市(未包括台灣省);中部地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9省區;西部地帶包括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共9個省區。三大經濟地帶的儲量分布比例:東部沿海地帶9.1%,中部地帶49.6%,西部地帶41.3%。

閱讀全文

與內蒙銅礦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萬塊錢如何理財 瀏覽:453
華銳金融融資 瀏覽:728
中信利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329
君融資訊 瀏覽:488
旭升融資 瀏覽:178
非營融資 瀏覽:104
四川大決策推薦股票 瀏覽:186
盛宣懷信託 瀏覽:845
純政信信託 瀏覽:17
信託自營部 瀏覽:323
浦發信託買 瀏覽:89
黃金產業增值稅 瀏覽:163
孟非電話股票 瀏覽:503
中國玻纖這支股票怎麼樣 瀏覽:46
P2P投資賬戶不能注銷的風險 瀏覽:308
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白皮書 瀏覽:594
國商融資 瀏覽:6
石油外匯儲備 瀏覽:118
恆安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316
日用百貨股票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