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1986年4月國際原油價格

1986年4月國際原油價格

發布時間:2021-05-08 05:07:52

Ⅰ 四月份國內原油價格和國際原油價格。

國內由於有地板價格所以是40美元每桶。至於國際油價從35美元到現在的46區間。

Ⅱ 80年代的世界原油價格大概是多少

1972年原油價格大約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 原油價格上漲了四倍之多達到$12.00。 中東戰爭始於1973年10月5日敘利亞和埃及對以色列的襲擊。 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持。因為這個原因, 一些阿拉伯出口國對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了禁運。 阿拉伯國家削減了500萬桶/天的產量。 其中100桶由其他國家增加的產量所抵消。削減的400萬桶/ 天的產量一直延續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產量的7%。 如果還有對石油價格控制權從美國轉移到OPEC的懷疑, 那麼在阿拉伯實施了石油禁運後便徹底消除了。 原油價格在短短六個月之間上漲了400%, 油價對石油供應的敏感程度是顯而易見的。 從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價格相對變動得比較平緩, 價格從$12.21上漲到$13.55/桶。 經過通漲調整的原油價格在這段時期保持穩定。 兩伊危機: 伊朗和伊拉克危機導致了1979- 1980新一輪的原油價格上漲。1978年11月- 1979年6月伊朗革命導致了了每天200萬- 250萬桶原油產量的減少。 1980年兩伊戰爭直接導致了伊拉克原油生產削減了270萬桶/ 天、伊朗減少了60萬桶/天。與這兩次事件相聯系, 原油價格從1978年的$14/桶上漲到1981年的$35/ 桶。 美國油價控制-失敗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在戰後的能源政策, 這一時期的油價上漲幅度可能會小很多。 美國對在國內生產的原油實施價格控制以期減輕1973- 1974期間油價上漲的沖擊。 一個顯然的結果是美國消費者對進口原油比對國內生產的原油多支付 48美分。而美國國內的生產商則減少了相應的收入。 政策達到目的了嗎?短期內由1973- 1974原油價格高漲所造成的衰退減輕了。然而, 它造成了其他影響。如果美國沒有實施價格控制, 那麼國內的勘探和生產會大幅度地提高。 並且原油高價將會抑制消費者的需求: 汽車將會提高單位油耗的英里數, 房子和商業建築會降低對用油的依靠, 工業生產將會提高它們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這樣,在1979- 1980,美國會降低對原油進口的依賴, 由兩伊戰爭引起的原油供應的短缺對價格的影響也會大大減輕。 OPEC調控原油價格的失敗 OPEC很少能夠對價格實施有效控制。 經常出現某一OPEC成員國違反協議的情況, 而協議的基本要求是執行成員國的生產限額。1979-1980, 面對不斷高漲的原油價格,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不斷對其他OPEC成員國提出警告, 高油價將抑制對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當成了耳邊風。 日益高漲的油價在消費者中導致了若干反應: 油絕緣裝置在新房子中的應用、舊式房子提高了對油的絕緣、 許多工業生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車提高了單位油耗的英里數。 這些因素加上全球經濟衰退對需求的影響導致了原油價格的下跌。 對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暫時的,但是當石油價格降低, 沒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絕緣裝置、 沒有人去替換高利用率的裝備, 許多對原油價格上漲的應對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設置的$18/ 桶的目標價格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 油價繼續保持疲弱。隨著1990年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 油價曾出現上漲,但是在戰爭結束後,油價進入了穩定的下降期, 直到1994年以通漲調整的油價到達了自1973年以來的最低點 。 價格循環出現了,隨著美國經濟的強勁和亞太地區經濟的繁榮, 從1990-1997世界對原油的消費增長了620萬桶/天, 亞洲幾乎增長了30萬桶/天,從而推動了原油價格的恢復。 原油價格的上漲因為OPEC對亞洲金融危機所造成的沖擊的低估和 忽視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開始, OPEC逐漸把它們的限額從提高250萬桶/ 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萬桶/天。亞洲經濟出現停滯, 1998年亞太地區石油消費量自1982年以來首度出現下降。 低消費量和OPEC的高產量促使價格呈螺旋型回落。作為回應, 4月,OPEC削減了125萬桶/天的限額, 7月繼續削減了133.5萬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 價格繼續回落。OPEC於1999年4月繼續削減171. 9萬桶/天的限額,才使得價格出現回升。 參考資料: http://www.esunny.com.cn/ admin/Article/htm/present/ 135009280/1026-26@2004-10-19. asp

Ⅲ 國際原油價格與國內原油價格是如何換算

貨原油報價原則:交易所以布倫特原油市場價格為基礎,綜合國內原版油市場價格及中國人民銀行人權民幣兌美元基準匯率,連續報出現貨原油的人民幣中間指導價。國內現貨原油報價單位:人民幣元/噸,報價保留到元的整數位。

國際原油價格是美元報價,只需要按匯款折算就成。當然還不是最終價格,還要加上保險及運費,才是到岸價格。

國際原油價格與國內原油價格的換算關系:國際原油價格單位美元/桶指的是國際上原油的價格,並不是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國內是元/升。

換算關系1:國際原油價格是以桶為單位,國內以升為單位國。國際原油價格的一桶相當於159升。

換算關系2:國際原油價格是以美元為單位,國內以人民幣為單位,現在一美元大約換6.8元人民幣。

換算關系3:國際原油價格指的是國際上原油的價格,並不是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國內油價指的是成品油的價格。國際上原油轉換成成品油的比例大約為1:0.9,加上加工損耗、原油進口、加工成本,比例大約為1:0.8,以美國前幾年的數據為例,當時原油18美元/桶,美國商人賣22美元/桶,比例大約為1:0.82。美國的成品油質量是高於國內#97油的。

Ⅳ 懸賞:如何能夠查到國際原油價格不同年月的歷史數據,最好同時能有曲線圖。

期貨行情軟體的數據不夠全面.

1986年1月2日-2008年3月7日 每日WTI原油價格:
http://tonto.eia.doe.gov/dnav/pet/hist/rwtcd.htm

1987年5月20日-2008年3月 每日布倫特原油價格
http://tonto.eia.doe.gov/dnav/pet/hist/rbrted.htm

要圖片的話給你一個EXCEL格式的,裡面有數據 自己可以做圖.
http://tonto.eia.doe.gov/dnav/pet/xls/pet_pri_spt_s1_d.xls

如還需要其他原油相關數據請聯系021-68401015

Ⅳ 2020年4月4日國際石油多少美元一桶

Ⅵ 國際原油價格與國內原油價格如何換算

現貨原油分為國內現貨原油和國際現貨原油(布倫特原油和WITI原油),現貨原油的報價單位是美元/桶。
現貨原油報價原則:交易所以布倫特原油市場價格為基礎,綜合國內原油市場價格及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兌美元基準匯率,連續報出現貨原油的人民幣中間指導價。國內現貨原油報價單位:人民幣元/噸,報價保留到元的整數位。
國際原油價格是美元報價,只需要按匯款折算就成。當然還不是最終價格,還要加上保險及運費,才是到岸價格。
國際原油價格與國內原油價格的換算關系:國際原油價格單位美元/桶指的是國際上原油的價格,並不是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國內是元/升。
換算關系1:國際原油價格是以桶為單位,國內以升為單位國。國際原油價格的一桶相當於159升。
換算關系2:國際原油價格是以美元為單位,國內以人民幣為單位,現在一美元大約換6.8元人民幣。
換算關系3:國際原油價格指的是國際上原油的價格,並不是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國內油價指的是成品油的價格。國際上原油轉換成成品油的比例大約為1:0.9,加上加工損耗、原油進口、加工成本,比例大約為1:0.8,以美國前幾年的數據為例,當時原油18美元/桶,美國商人賣22美元/桶,比例大約為1:0.82。美國的成品油質量是高於國內#97油的。

Ⅶ 歷年國際原油價格

只有1997年以後的數據了,抱歉。

Ⅷ 請問哪裡可以找到70年代至今的國際原油價格表

1972年原油價格大約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原油價格上漲了四倍之多達到$12.00。中東戰爭始於1973年10月5日敘利亞和埃及對以色列的襲擊。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持。因為這個原因,一些阿拉伯出口國對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了禁運。阿拉伯國家削減了500萬桶/天的產量。其中100桶由其他國家增加的產量所抵消。削減的400萬桶/天的產量一直延續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產量的7%。

如果還有對石油價格控制權從美國轉移到OPEC的懷疑,那麼在阿拉伯實施了石油禁運後便徹底消除了。原油價格在短短六個月之間上漲了400%,油價對石油供應的敏感程度是顯而易見的。

從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價格相對變動得比較平緩,價格從$12.21上漲到$13.55/桶。經過通漲調整的原油價格在這段時期保持穩定。

兩伊危機:

伊朗和伊拉克危機導致了1979-1980新一輪的原油價格上漲。1978年11月-1979年6月伊朗革命導致了了每天200萬-250萬桶原油產量的減少。1980年兩伊戰爭直接導致了伊拉克原油生產削減了270萬桶/天、伊朗減少了60萬桶/天。與這兩次事件相聯系,原油價格從1978年的$14/桶上漲到1981年的$35/桶。

美國油價控制-失敗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在戰後的能源政策,這一時期的油價上漲幅度可能會小很多。美國對在國內生產的原油實施價格控制以期減輕1973-1974期間油價上漲的沖擊。一個顯然的結果是美國消費者對進口原油比對國內生產的原油多支付48美分。而美國國內的生產商則減少了相應的收入。

政策達到目的了嗎?短期內由1973-1974原油價格高漲所造成的衰退減輕了。然而,它造成了其他影響。如果美國沒有實施價格控制,那麼國內的勘探和生產會大幅度地提高。並且原油高價將會抑制消費者的需求:汽車將會提高單位油耗的英里數,房子和商業建築會降低對用油的依靠,工業生產將會提高它們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這樣,在1979-1980,美國會降低對原油進口的依賴,由兩伊戰爭引起的原油供應的短缺對價格的影響也會大大減輕。

OPEC調控原油價格的失敗

OPEC很少能夠對價格實施有效控制。經常出現某一OPEC成員國違反協議的情況,而協議的基本要求是執行成員國的生產限額。1979-1980,面對不斷高漲的原油價格,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不斷對其他OPEC成員國提出警告,高油價將抑制對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當成了耳邊風。日益高漲的油價在消費者中導致了若干反應:油絕緣裝置在新房子中的應用、舊式房子提高了對油的絕緣、許多工業生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車提高了單位油耗的英里數。這些因素加上全球經濟衰退對需求的影響導致了原油價格的下跌。對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暫時的,但是當石油價格降低,沒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絕緣裝置、沒有人去替換高利用率的裝備,許多對原油價格上漲的應對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設置的$18/桶的目標價格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油價繼續保持疲弱。隨著1990年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油價曾出現上漲,但是在戰爭結束後,油價進入了穩定的下降期,直到1994年以通漲調整的油價到達了自1973年以來的最低點。

價格循環出現了,隨著美國經濟的強勁和亞太地區經濟的繁榮,從1990-1997世界對原油的消費增長了620萬桶/天,亞洲幾乎增長了30萬桶/天,從而推動了原油價格的恢復。

原油價格的上漲因為OPEC對亞洲金融危機所造成的沖擊的低估和忽視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開始,OPEC逐漸把它們的限額從提高250萬桶/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萬桶/天。亞洲經濟出現停滯,1998年亞太地區石油消費量自1982年以來首度出現下降。低消費量和OPEC的高產量促使價格呈螺旋型回落。作為回應,4月,OPEC削減了125萬桶/天的限額,7月繼續削減了133.5萬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價格繼續回落。OPEC於1999年4月繼續削減171.9萬桶/天的限額,才使得價格出現回升。

閱讀全文

與1986年4月國際原油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旭升融資 瀏覽:178
非營融資 瀏覽:104
四川大決策推薦股票 瀏覽:186
盛宣懷信託 瀏覽:845
純政信信託 瀏覽:17
信託自營部 瀏覽:323
浦發信託買 瀏覽:89
黃金產業增值稅 瀏覽:163
孟非電話股票 瀏覽:503
中國玻纖這支股票怎麼樣 瀏覽:46
P2P投資賬戶不能注銷的風險 瀏覽:308
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白皮書 瀏覽:594
國商融資 瀏覽:6
石油外匯儲備 瀏覽:118
恆安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316
日用百貨股票 瀏覽:751
河南神馬pa66價格 瀏覽:412
鉅派外匯 瀏覽:417
股票玩家 瀏覽:124
陝煤融資待遇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