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2月30日24時油價調整!汽柴油價格迎來上調
12月30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再度開啟,汽柴油價格迎來上調,具體調價信息以加油站現場為准,執行時間2019年12月30日24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發改委12月28油價調整多少錢
自2016年12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100元和95元。(來源:國家發改委)附:各省區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
㈢ 國家發改委柴油下次調價後的價格大約是多少錢一噸
您好,六天前,來自中國日報消息,發改委下調柴油價格為210元與205元。
㈣ 發改委多長時間調整一次油價
發改委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油價,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第六條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當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內出現劇烈波動等特殊情形需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後,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特殊情形結束後,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成品油價格調整繼續按照本辦法確定的規則執行。
(4)2014年12月30日發改委柴油價格調整擴展閱讀:
《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七條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門戶網站公布按噸計算的汽、柴油標准品最高零售價格,國家儲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用汽、柴油供應價格,專項用戶用汽、柴油最高供應價格;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在指定網站公布本地區汽、柴油標准品和非標准品最高批發價格和最高零售價格;
主要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通過所在地新聞媒體公布本公司的汽、柴油具體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調整汽、柴油出廠價格、供應價格、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的同時,將調價具體方案抄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有關省級價格主管部門。
㈤ 最近發改委對柴油汽油價格有調整嗎
金投原油網4月10日,今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版提高120元和115元,測算權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09元和0.1元,調價執行時間為4月10日24時。
㈥ 2009年至今燃油價格調整了幾次
2012年03月20日 汽柴油均上調600元/噸,大約每升分別上調0.44元、0.51元
2012年02月08日 汽柴油均上調300元/噸,大約每升分別上調0.22元、0.26元
2011年10月09日 汽柴油均下調300元/噸,大約每升分別降0.22元、0.26元
2011年4月07日 中國的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調500元和400元。
2011年2月20日 中國的汽油、柴油價格每噸上調350元。
2010年12月22日 中國的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10元和300元。
2010年10月26日 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供應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
2010年6月1日 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供應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30元和220元。
2010年4月14日 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上調320元。
2009年11月9日 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上調480元。
2009年09月30日 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下調190元。
2009年09月02日 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300元。
2009年07月28日 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降低220元。
2009年06月30日 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600元。
2009年06月01日 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上調400元。
2009年03月25日 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90元和180元。
2009年01月15日 發改委決定再次降低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和160元。
㈦ 發改委上次上調成品油價格是在什麼時間
2009年3月25日,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90元和180元。當天,美國空軍一架正在執行測試飛行F-22「猛禽」戰機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以北六英里的地方墜毀(F-22戰斗機每架成本1.4億美元)。 2009年6月1日,改委發布調價通知,上漲油價。當天14時,一架載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330起飛不久後與地面失去聯系。機上228人全部遇難,其中包括9名中國人。 2009年6月30日,發改委再次發布調價通知,上漲油價。當天凌晨,一架載有154人的空中客車客機在從葉門前往葛摩的途中墜毀,機上人員僅一人倖存。 2009年7月15日,發改委就成品油價格問題發表說明,稱價格未調整到位。當日,伊朗裏海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在該國西北部城市加茲溫附近的村莊墜毀,機上153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全滅。 2009年9月2日,發改委油價上調。當天,印度南部安得拉邦上午8時35分許,一架直升機起飛約一個小時後在訥勒默拉森林上空墜機,機上人員全滅。 2010年4月12日發改委再次決定調油價,印尼鴿記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300型客機在馬諾誇里市林達尼機場降落時滑出跑道約700米,機頭隨後插入一條河裡,機身解體成兩部分。 2010年12月25日調油價玩得更大,印度一顆新型通信衛星在印度南部發射升空後火箭發生爆炸。 2011年2月18日油價上調,哥倫比亞一架軍用直升機在桑坦德省山區墜毀,包括1名哥倫比亞陸軍將軍在內的4人死亡。據悉,天氣條件惡劣可能是導致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 當然,上面介紹了調價的日期,下面的那些都是巧合的玩笑話而已! 調油價的原因,在下面: 對這次油價上調,有專家說,這是根據完善後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的,但實際上,就在這次油價上漲之前,我們看到國內很多城市的加油站,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巨頭之間,價格戰都正打得不亦樂乎,這說明市場不僅不存在漲價的動力,甚至還有降價的空間,那怎麼會突然出現漲價的情況?我們來聽聽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小平的分析。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那麼現在經濟比較低靡,這么低靡的經濟情況下應該是降低價格促進這種經濟發展,促進物流,促進整個社會這種人員的流動,物資的流動才能使經濟恢復起來。」 韓曉平認為,在目前中國經濟面臨下滑風險的情況下,較低的成品油價格對於促進內需、拉動經濟增長顯然更加有利,然而這次成品油調價不僅突然,而且也超過了國際油價的平均水平。 韓曉平:「美國大概現在目前的油價大概在四塊錢,人民幣一公升,那麼這樣的話,就比我們目前的油價低了不少了,美國的這個稅大概在30%,我們的稅是40%多一點,所以如果即使考慮稅收的這種差異的話,我們的油價定的好像也是偏高了一點,所以我們由於基於這個觀點,我們認為中國實際上是有可能再進一步降低油價的。」 在韓曉平看來,以發改委為主導的政府定價不應成為油價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市場定價才應成為主體,而政府最應該做的便是讓更多的油企參與市場的良性競爭。 韓曉平:「我們知道這種油價的定價它實際上考慮的是一種就是最高限價,它講的是最高限價,那麼如果有競爭,(油價)可以向下走,如果我們在一個路口四個角,它有四個不同的加油站的話,那麼大家就會有更多的競爭,那麼油價就會出現更低。」 韓曉平表示,發改委等政府部門應該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在最高限價的基礎上合理引導市場競爭,並逐漸改變中石油、中石化的長期壟斷格局,否則調價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有可能引發反效果。 韓曉平:「實際上兩大公司目前是一個油非常不好賣的狀態,所以已經在不得不進行降價促銷了,那你在這個時候再給它漲價,那麼可能造成的庫存壓力更大,它們有可能在這種庫存壓力的逼迫下進一步降低油價,重慶已經發生了這樣的問題,盡管你這邊在漲價,重慶的油價在下行,那麼重慶最典型的就是說它現在很多的以殼牌民營加油站為首(降價),結果最後兩大公司也不得不跟進,所以現在的油價大概在5.1元到5.2元之間,所以應該說是個比較低的油價。」 類似韓小平這樣的質疑,這兩天我們在媒體上看到了很多,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漲多跌少的局面?我們該用怎樣的方式實現與國際油價的接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今天也接受了我們的專訪,來聽聽他的解釋。 據了解,去年12月18日,在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的背景下,發改委宣布自次日起大幅度下調成品油價格,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900元和1100元,今年1月14日發改委宣布自今年1月15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和160元。此次上調是去年十二月確定成品油稅費改革以來,首次調高成品油價,那麼,此次上調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我們現在要,就是改變一個觀念,不要把油價變化和油價調整變成一個重大宏觀經濟調整的信號,這兩三個星期以來,它不是40美元左右了,已經上浮了,變成50美元左右了,所以這一段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化我們按照新的定的這個定價機制我們就進行了成品油的價格調整。」 由此可見,在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之際,發改委上調國內油價,也符合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預期,周大地告訴記者,廣大消費者要逐漸適應油價的調整,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將使得我國燃油價格對國際市場的反應更加靈敏。 周大地:「就是要及時反應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則,所以現在我們以後可能只要國際原油價格有比較明顯的變動的時候,我們國內還是會有比較及時的跟動的,這要取決於國際原油價格,如果原油價格波動的比較明顯,那我們可能調整的次數就會多一些。」 事實上,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於2008年7月份達到最高點147美元左右,一路下跌到2008年12月19日,長達5個月的直線下跌時間後,國家發改委才決定汽油價格每噸下調900元、柴油每噸下調1100元,而國際市場原有價格從2009年3月份才開始緩慢反彈,到3月24日也不過24天時間,發改委卻立即決定上調成品油價格,下跌5個月才降價,上漲僅僅24天就漲價,時間上的巨大反差,難免使人產生油價「 降得慢漲得快」的印象。 周大地:「我也是開車的,我也希望油價便宜一點,個人來講,但實際上我們去年以前的狀態是,人家真正升高的時候,我也沒敢升的那麼高上去,所以等人掉下來的時候,你也就沒掉那麼凶,必要的波動還是應該反應,但是亂動我們就要採取一些措施,使他不要那麼亂動。」 當下,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政府出台多項措施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本次油價上調,對刺激內需、經濟復甦是否會有影響呢? 周大地:「價格調整還是在產業之間,使價格信號更合理化,就是不要用石油生產行業,特別是煉油行業來替下遊行業做價格承擔者,刺激經濟在中國來講應該是拉動內需,拉動內需不完全說,我就使生產行業都沒有利潤,我們不會採取用資源型價格壓住不變的方式來刺激資源型產品多消費,我覺得這可以是另外一種信號,就是說我該漲,該國際價格變了,我該變我還得變,我不能因為說我國內有些人說他要多消費點,我就把一些上遊行業成本、利潤要分給下游去,刺激這種消費,我想這個信號還是比較准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