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初——1999年初,國際原油價格基本上穩定在20美元/桶之下運行,只是在版1990年9——10月間,油價出現過瞬權間暴漲,並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兩個月後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1998年底1999年初,國際原油價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2000年,國際原油價格曾短時間內沖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870f5101014yqo.html
B. 1996年至2008年中國汽油歷史價格
調價 成品油 價格變動 變動 調價後 美國原油價格
日期 品種 (人民幣元/噸) 百分比 (元/噸) (美元/桶)
2009年----------------------------------------------------------
6月1日 汽油 +400 +6.1 6,930 66.64
柴油 +400 +6.9 6,190
3月25日 汽油 +290 +4.6 6,530 53
柴油 +180 +3.2 5,790
1月15日 汽油 -140 -2.2 6,240 39
柴油 -160 -2.8 5,610
2008年----------------------------------------------------------
12月19日 汽油 -1,160 -15.4 6,380 40
柴油 -1,270 -18.0 5,770
航空煤油* -2,400 -32 5,050
6月20日 汽油 +1,000 +16.7 6,980 136.68
柴油 +1,000 +18.1 6,520
2007年----------------------------------------------------------
11月1日 汽油 +500 +9.1 5,980 94.00
(全國均價) 柴油 +500 +10.0 5,520
1月14日 汽油 -220 -3.8 5,515 52.99
2006年----------------------------------------------------------
5月24日 汽油 +500 +9.6 5,735 70.44
柴油 +500 +11 5,040
3月26日 汽油 +250 +5.0 5,235 64.26
柴油 +150 +3.4 4,540
北京-汽油 +460 +9.4 5,370
北京-柴油 +340 +7.9 4,665
2005年----------------------------------------------------------
7月23日 汽油 +300 +6.4 4,975 58.65
柴油 +250 +6.0 4,390
6月25日 汽油 +200 +4.5 4,675 59.84
柴油 +150 +3.8 4,140
5月23日 汽油 -150 -3.2 4,475 46.80
5月10日 柴油 +150 +3.9 3,980 52.07
3月23日 汽油 +300 +6.9 4,625 53.81
2004年 ----------------------------------------------------------
8月25日 汽油 +240 +5.9 4,325 43.47
柴油 +220 +6.1 3,830
5月19日 柴油 +280 +8.4 3,610 41.50
3月31日 汽油 +300 +7.9 4,085 35.76
2003年--------------------------------------------------------
12月8日 汽油 +200 +5.6 3,795 32.10
柴油 +180 +5.7 3,330
7月1日 汽油 +90 3,595 30.40
5月12日 汽油 -290 -7.7 3,474 27.35
柴油 -260 -7.6 3,143
2月11日 汽油 +190 +5.3 3,764 35.44
柴油 +170 +5.3 3,403
1月1日 汽油 3,574 31.20
柴油 3,233
注: 以上數據均來自發改委,石油公司及業內人士.
C.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汽油價格大概是多少
九十個代國際油價每桶四十美元左右,國內汽油90號每升2,2元。如今國際油價又回到四十美元了,國內油價還能回到二元么?
D. 從1999年開始至今中國歷年的石油價格有圖表更好
世界歷來年國際市場主要源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統計(1999--2003)
2003年12月31日採集
年份 WTI 布倫特 迪拜 米納斯 塔皮斯 辛塔 大慶 勝利
1999 19.38 18.06 17.38 17.97 19.02 17.54 17.90 16.80
2000 30.50 28.63 26.36 28.97 29.95 28.29 28.97 28.88
2001 25.89 24.45 22.77 24.10 25.35 23.23 24.02 22.22
2002 26.10 25.01 23.73 25.68 25.72 24.67 25.50 23.78
2003 31.06 28.83 26.78 27.00 27.13 26.33 27.02 25.54
E. 中國1991-1997年的93#汽油年均價格
那時候的價格90號汽油0.8元每升,我那年剛開車,記得清楚的很。網路上充斥了所謂98年油價2元左右的帖子,簡直就是忽悠民眾實在太無恥了,我那年一月開始開出租,對價格非常敏感,有自己當年的賬本記錄。
F. 近20年國際油價年線走勢圖。 實在不行,10年也行。每年值要能看出來。
中國歷次油價調整 : http://wenku..com/view/64fd9af8770bf78a652954d8.html 有這個多年來油價調整,油價、圖版形。希望對你權有用。
G. 80年代的世界原油價格大概是多少
1972年原油價格大約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 原油價格上漲了四倍之多達到$12.00。 中東戰爭始於1973年10月5日敘利亞和埃及對以色列的襲擊。 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持。因為這個原因, 一些阿拉伯出口國對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了禁運。 阿拉伯國家削減了500萬桶/天的產量。 其中100桶由其他國家增加的產量所抵消。削減的400萬桶/ 天的產量一直延續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產量的7%。 如果還有對石油價格控制權從美國轉移到OPEC的懷疑, 那麼在阿拉伯實施了石油禁運後便徹底消除了。 原油價格在短短六個月之間上漲了400%, 油價對石油供應的敏感程度是顯而易見的。 從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價格相對變動得比較平緩, 價格從$12.21上漲到$13.55/桶。 經過通漲調整的原油價格在這段時期保持穩定。 兩伊危機: 伊朗和伊拉克危機導致了1979- 1980新一輪的原油價格上漲。1978年11月- 1979年6月伊朗革命導致了了每天200萬- 250萬桶原油產量的減少。 1980年兩伊戰爭直接導致了伊拉克原油生產削減了270萬桶/ 天、伊朗減少了60萬桶/天。與這兩次事件相聯系, 原油價格從1978年的$14/桶上漲到1981年的$35/ 桶。 美國油價控制-失敗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在戰後的能源政策, 這一時期的油價上漲幅度可能會小很多。 美國對在國內生產的原油實施價格控制以期減輕1973- 1974期間油價上漲的沖擊。 一個顯然的結果是美國消費者對進口原油比對國內生產的原油多支付 48美分。而美國國內的生產商則減少了相應的收入。 政策達到目的了嗎?短期內由1973- 1974原油價格高漲所造成的衰退減輕了。然而, 它造成了其他影響。如果美國沒有實施價格控制, 那麼國內的勘探和生產會大幅度地提高。 並且原油高價將會抑制消費者的需求: 汽車將會提高單位油耗的英里數, 房子和商業建築會降低對用油的依靠, 工業生產將會提高它們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這樣,在1979- 1980,美國會降低對原油進口的依賴, 由兩伊戰爭引起的原油供應的短缺對價格的影響也會大大減輕。 OPEC調控原油價格的失敗 OPEC很少能夠對價格實施有效控制。 經常出現某一OPEC成員國違反協議的情況, 而協議的基本要求是執行成員國的生產限額。1979-1980, 面對不斷高漲的原油價格,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不斷對其他OPEC成員國提出警告, 高油價將抑制對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當成了耳邊風。 日益高漲的油價在消費者中導致了若干反應: 油絕緣裝置在新房子中的應用、舊式房子提高了對油的絕緣、 許多工業生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車提高了單位油耗的英里數。 這些因素加上全球經濟衰退對需求的影響導致了原油價格的下跌。 對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暫時的,但是當石油價格降低, 沒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絕緣裝置、 沒有人去替換高利用率的裝備, 許多對原油價格上漲的應對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設置的$18/ 桶的目標價格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 油價繼續保持疲弱。隨著1990年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 油價曾出現上漲,但是在戰爭結束後,油價進入了穩定的下降期, 直到1994年以通漲調整的油價到達了自1973年以來的最低點 。 價格循環出現了,隨著美國經濟的強勁和亞太地區經濟的繁榮, 從1990-1997世界對原油的消費增長了620萬桶/天, 亞洲幾乎增長了30萬桶/天,從而推動了原油價格的恢復。 原油價格的上漲因為OPEC對亞洲金融危機所造成的沖擊的低估和 忽視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開始, OPEC逐漸把它們的限額從提高250萬桶/ 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萬桶/天。亞洲經濟出現停滯, 1998年亞太地區石油消費量自1982年以來首度出現下降。 低消費量和OPEC的高產量促使價格呈螺旋型回落。作為回應, 4月,OPEC削減了125萬桶/天的限額, 7月繼續削減了133.5萬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 價格繼續回落。OPEC於1999年4月繼續削減171. 9萬桶/天的限額,才使得價格出現回升。 參考資料: http://www.esunny.com.cn/ admin/Article/htm/present/ 135009280/1026-26@2004-10-19. asp
H. 歷史石油價格走勢
石油被稱為「黑色金子」, 是不可再生能源,全球存量日益減少,但需求卻日益增高,加上重大歷史事件對石油價格的影響,造成自2002年以來石油國際價格持續走高,最高時達到70美元/桶。由於價廉物美的替代石油產品沒有突破,需求這一推動力不可逆轉,預計將來石油價格將繼續走高,並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將長期保持50-60美元/桶,甚至更高水平。預計人類以石油為主的能源消耗模式還將持續50-80年,之後逐漸被替代能源取代。
從歷史上看,2002年前石油價格主要是受短暫重大歷史事件影響的,價格起伏非常大。但2002年後,影響價格的因素是需求和事件共同作用,且主要是需求和供應之間的矛盾。當然,將來與主要石油供應國相聯系的重大事件,勢必也會造成石油價格大起大落,石油這根「經濟神經」會 依然敏感。
再來看看「黃色金子」黃金的價格走勢,有意思的是從2002年開始黃金價格也開始持續走高,與石油價格趨勢一致。同樣說明,全球經濟發展造成持續的需求是價格上升的主因。但是,黃金價格走勢相對平穩的多,說明全球事件對黃金價格影響不大,沒有石油如此敏感。
其實,石油、黃金、煤炭、礦石等礦產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其全球價格持續增加是一種必然現象。畢竟,發達國家是少數,發展中國家是多數,他們的發展需要大量自然資源。由此可見,中國、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亞等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要比發達國家的建設過程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全球資源競爭也比以往更加激烈。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6/09/the_chart_of_oil_price_from_1970_to_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