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違背了哪些會計准則和法規的規定
(一)虛假陳述行為的界定
虛假陳述包括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以及不正當披露。根據中國證監會《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行政責任認定規則》(以下簡稱《虛假陳述行政責任規則》)的規定:
1.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證券交易所業務規則規定的信息披露(包括報告)期限、方式等要求及時、公平披露信息,應當認定構成「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2.信息披露義務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對所披露內容進行不真實記載,包括發生業務不入賬、虛構業務入賬、不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以及其他在信息披露中記載的事實與真實情況不符的,應當認定構成「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3.信息披露義務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或者通過其他信息發布渠道、載體,作出不完整、不準確陳述,致使或者可能致使投資者對其投資行為發生錯誤判斷的,應當認定構成「所披露的信息有誤導性陳述」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4.信息披露義務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證券交易所業務規則關於重大事件或者重要事項信息披露要求披露信息,遺漏重大事項的,應當認定構成「所披露的信息有重大遺漏」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二)虛假陳述的行政責任
1.發行人、上市公司
根據《證券法》的規定,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虛假陳述行政責任規則》對此作出了詳盡規定:
(1)對虛假陳述中個人責任的認定
①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負有保證披露信息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和公平的義務,應當視情形認定其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承擔行政責任,但其能夠證明已盡忠實、勤勉義務,沒有過錯的除外。
②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之外的其他人員,如果確有證據證明其行為與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具有直接因果關系,包括實際承擔或者履行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組織、參與、實施了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或者直接導致信息披露違法的,應當視情形認定其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③如有證據證明因信息披露義務人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指使」,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在認定信息披露義務人責任的同時,應當認定信息披露義務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信息披露違法責任。信息披露義務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是法人的,其負責人應當認定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解釋】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直接授意、指揮從事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或者隱瞞應當披露信息、不告知應當披露信息的,應當認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指使」從事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2)可以考慮「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形
①未直接參與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②在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被發現前,及時主動要求公司採取糾正措施或者向證券監管機構報告;
③在獲悉公司信息披露違法後,向公司有關主管人員或者公司上級主管提出質疑並採取了適當措施;
④配合證券監管機構調查且有立功表現;
⑤受他人脅迫參與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⑥其他需要考慮的情形。
(3)可以考慮「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
①當事人對認定的信息披露違法事項提出具體異議記載於董事會、監事會、公司辦公會會議記錄等,並在上述會議中投反對票的;
②當事人在信息披露違法事實所涉及期間,由於不可抗力、失去人身自由等無法正常履行職責的;
③對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不負有主要責任的人員在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發生後及時向公司和證券交易所、證券監管機構報告的;
④其他需要考慮的情形。
【解釋】《虛假陳述行政責任規則》中明確規定,任何下列情形,不得單獨作為不予處罰情形認定:(1)不直接從事經營管理;(2)能力不足、無相關職業背景;(3)任職時間短、不了解情況;(4)相信專業機構或者專業人員出具的意見和報告;(5)受到股東、實際控制人控制或者其他外部干預。
(4)應當「從重處罰」的情形
①不配合證券監管機構監管,或者拒絕、阻礙證券監管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執法,甚至以暴力、威脅及其他手段干擾執法;
②在信息披露違法案件中變造、隱瞞、毀滅證據,或者提供偽證,妨礙調查;
③兩次以上違反信息披露規定並受到行政處罰或者證券交易所紀律處分;
④在信息披露上有不良誠信記錄並記入證券期貨誠信檔案;
⑤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2.證券服務機構
證券服務機構未勤勉盡責,所製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暫停或者撤銷證券服務業務許可,並處以業務收入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撤銷證券從業資格,並處以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㈡ 萬福生科造假的原因及方式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帶來的社會影響:
一方面經濟利益的驅動是產生財務造假最根本的內部動因。通過財務造假,虛增利潤,達到上市要求,募集大量資金。如創業板上市條件中要求,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對於凈利潤等相關指標都有最低額度規定。萬福生科通過財務造假上市成功,公開募得資金總額42 500萬元。如此巨大收益使得鋌而走險,不惜財務造假以達到政策要求上市。另一方面,上市成功能極大增強聲譽資本和社會資本是又一重大誘因。通過上市,和產品的知名度增加,更容易獲得客戶的尊重和信任,而家個人也獲得了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社會的認可。不少上市成功之後,董事長的身份和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成為和銀行的「座上賓」、媒體的焦點人物。
㈢ 萬福生科的萬福生科基本資料 發行狀況
股票代碼300268股票簡稱萬福生科
申購代碼300268上市地點深圳證券交易所
發行價格(元/股)25發行市盈率33.78
市盈率參考行業參考行業市盈率(公告公布值)
發行面值(元)1.00實際募集資金總額(億元)4.25
網上發行日期2011-09-15周四網下配售日期2011-09-15周四
網上發行數量(股)13,600,000網下配售數量(股)3,400,000
申購數量上限(股)13000總發行量數(股)17,000,000
申購狀況中簽號公布日期2011-09-20周二上市日期2011-09-27周二
網上發行中簽率(%)0.3357532253網下配售中簽率(%)4.71698
網上凍結資金返還日期2011-09-20周二機構超額認購倍數21.20
網上每中一簽約(萬元)372.2972網下配售凍結資金(億元)18.02
網上申購凍結資金(億元)1012.65凍結資金總計(億元)1030.67
網上有效申購戶數(戶)415475網下有效申購戶數(戶)32
網上有效申購股數(萬股)405059網下有效申購股數(萬股)7208
中簽號末「三」位數609109239
末「四」位數948544853376
末「五」位數7113791137111373113751137
末「六」位數
末「七」位數728332320982993288087
承銷商主承銷商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主承銷商
承銷方式余額包銷上市推薦人
發行前每股凈資產(元)4.92發行後每股凈資產(元)9.54
股利分配政策公司本次發行前的滾存利潤由發行後的全體股東共同享有。
㈣ 求近兩年因為虛增收入舞弊而被紕漏的上市公司名案件及相應報表。。太感謝了。。
有很多這類事例,最近爆出的幾個很惡劣。
1、萬福生科
最近被發現的一個典型例子,當數萬福生科(5.940,0.18,3.13%)(300268.SZ)。2012年10月25日晚間,萬福生科公告稱,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業收入1.88億元、虛增營業成本1.46億元、虛增利潤4023.16萬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產事項。
但其造假顯然不僅存在於2012年上半年。2013年3月2日,萬福生科又公告稱,公司自查發現,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此前,公司披露其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收1.88億元。這意味著,這家於2011年9月27日掛牌上市的公司,目前披露的累計虛增收入,已高達9.28億元。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的特點,更因為其賬務被農業公司的行業特點遮蓋。「農業公司交易方式有的很原始,即使真的業績造假,單看調整後的業績報表也不容易識破。」一位接近深交所人士告訴記者。
有保薦人士認為,萬福生科存在難以被發現的虛假采購模式:公司將已實際入庫的糧食運出,以農戶的名義再次賣給糧食經紀人,後者再賣給公司,即一批糧食多次入庫,每次都有實際的入庫記錄。
2、紫光古漢
而更讓市場震撼的,無疑是與萬福生科同屬於湖南地區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漢(000590.SZ)。3月12日,公司披露其財務造假等多項違法事實及證監會的處罰決定——2005年至2008年間,紫光古漢連續四年累計虛增利潤5163.83萬元,占其對外披露利潤累計額達87.04%。公司遭證監會警告並處50萬元罰款,前董事長郭元林等7名時任高管被證監會警告並處累計39萬元罰款。
紫光古漢的財務造假手法更多是通過關聯企業實現。其關聯公司湖南紫光葯業、衡陽中葯公司在紫光古漢虛增營業收入的不歸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3、綠大地
綠大地於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發行股票並上市,募集資金達3.46億元。
2004年至2009年間,綠大地在不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情況下,登記注冊了一批由綠大地實際控制或者掌握銀行賬戶的關聯公司,並利用相關銀行賬戶操控資金流轉,採用偽造合同、發票、工商登記資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將款項支付給其控制的公司組成人員,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虛增收入。
其中,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7年6月間,綠大地使用虛假的合同、財務資料,虛增馬龍縣舊縣村委會960畝荒山使用權、馬龍縣馬鳴鄉3500畝荒山使用權以及馬鳴基地圍牆、灌溉系統、土壤改良工程等項目的資產共計7011.4萬元。綠大地還採用虛假苗木交易銷售,編造虛假會計資料,或通過綠大地控制的公司將銷售款轉回等手段,虛增營業收入總計2.96億元。綠大地的招股說明書包含了上述虛假內容。
參看:http://..com/question/532484646.html?oldq=1&from=evaluateTo#answer-1343440753
附報表。
㈤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帶來了什麼樣的社會影響,損害了哪些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帶來的社會影響:
一方面經濟利益的驅動是產生財務造假最根本的內部動因。企業通過財務造假,虛增利潤,達到上市要求,募集大量資金。如創業板上市條件中要求,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對於凈利潤等相關指標都有最低額度規定。萬福生科通過財務造假上市成功,公開募得資金總額42 500萬元。如此巨大收益使得企業鋌而走險,不惜財務造假以達到政策要求上市。另一方面,上市成功能極大增強企業聲譽資本和社會資本是又一重大誘因。通過上市,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增加,更容易獲得客戶的尊重和信任,而企業家個人也獲得了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社會的認可。不少企業上市成功之後,董事長的身份和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成為政府和銀行的「座上賓」、媒體的焦點人物。
㈥ 萬福生科為什麼不會退市
如此矚目驚心的財務造假數據讓萬福生科在劫難逃。在案件沒有塵埃落定之前,很多人認為萬福生科會成為第一家退市的創業板公司,但證監會給出的結果卻是「不觸及退市條件」,這讓很多人大感意外。那麼,為什麼萬福生科不會退市呢?一起來聽法律專家怎麼說。 北京澤文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曦,從司法層面上講,我個人認為證監會的要求沒有錯誤,它是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層面,規定三年的連續盈利才可以排隊上市,那麼也要連續三年的虧損才可以進入退市程序,比如說ST、*ST,都是嚴格按照規定做的。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 ,有些公司有虛假陳述了,但是它的股權結構,還沒有達到退市條件,它的經營狀況,可能還是比較穩定的,在這種情況下,把一個活的公司,把一個具備上市資格不具備退市公司強行退市,也不符合這家公司投資者的根本利益。 但也有法律人士認為,萬福生科具備了退市的要件。 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張遠忠,從萬福生科看它的財務報表的確是造假水平太多,後期披露性質也很嚴重,嚴格來講我覺得它還是具備退市標準的。可能證監會、交易所從別的層面考慮,用更加寬泛的標准,讓它繼續上市交易。 證券民事賠償前置程序影響投資者索賠 我們知道,因上市公司或中介機構虛假陳訴、財務造假等原因,造成投資者的損害屬於民事損失,原則上應該由投資者直接向其索賠,如果這些機構拒絕承擔民事責任,投資者有權選擇上訴。但是在資本市場上,由於存在著維權成本、取證成本過高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2002年制定了《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並在裡面增加了前置程序,也就是只有證監會對某一個上市公司及某一個中介機構的違法行為做了行政處罰以後,投資者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那麼這一前置條件究竟有何利弊,一起來聽專家觀點。 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張遠忠,我覺得從科學性來講是不合理的,我投資者受到損害之後,我提出訴訟是我的訴權,那麼你設這個前置程序的話,勢必會影響我的訴權行使,而且事實上我們很多投資者受到損害之後,恰恰是因為證監會或者法院沒有相關的裁決或者判決書,導致投資者不能索賠,這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索賠權利行使。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我們的監管部門要嚴格執行證券法賦予的行政處罰職責,需要花時間,有的時候花幾個月的時間,有的時候花一年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內,有可能應當承擔責任的主體,有可能轉移自己的資金,甚至轉移到境外去了,最後即使行政處罰決定作出來了,投資者也獲得民事損害的判決了,但是被告人缺乏執行能力了。 但法律人士也表示,因為證券民事賠償比較專業,而且很多證據都是被告所掌握,如果說沒有前置程序,投資者在訴訟當中要舉大量證據,會讓投資者非常困難。 北京澤文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曦,就像勞動爭議案件,醫療事故案件必須經過專業的機構進行認定,才能夠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也不是萬能的,所有案件它也不一定能100%專業,只有經過專業的部門認定以後,它才能根據相關的認定,沒有這個鑒定你如何進行賠償的數額呢?在當今我國的司法層面上還是必要的。
㈦ 萬福生科何日上市
9月15日
萬福生科(300268)作為從事稻米精深加工系列產品的企業之一,將於今日首次公開發行1700萬股A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為25.37%,發行價為每股25元。
㈧ 上市是如何害死一家公司的
作為一個當初被地方政府勸「上市」、自己對上市完全不懂的「農民企業家」,龔永福必定會成為A股市場中的一個悲劇人物。對俞永福而言,正是上市,毀了自己和萬福生科。而從萬福的慘痛案例上,也可以看到,企業上市未必是一件好事,對很多企業來說,上市就是一部血淚史。網易的CEO丁磊以及新東方俞敏洪等人在談到上市時,曾多次公開稱後悔。以下我們來討論:1、被地方官員或投資人鼓動上市 過度包裝「一個門外漢玩什麼資本市場嘛!」萬福生科董事長顧問熊全廣,不無責怪地說到龔永福。龔永福小時候是孤兒,受苦太多;後來辦企業,天天受累;搶灘資本市場後,純粹是受罪。俞永福不是孤例,很多老闆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上市這條道路後,就進入了一個怪圈。但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自己並不懂資本市場,很多事情只能交給「專業人士打理」。結果因為「包裝」過度,最終東窗事發。對於具體的造假問題,俞永福竟然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當初為了迎合上市的財務指標得造一些,但沒想到指導她(覃學軍)的人真是(把業績)做得太多了。」而據知情人士稱,萬福生科的財務報表當時即使不做到那個程度,也符合上市程序。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包裝」上市公司的傢伙,他們有各種聽起來很高深的金融術語,但是卻從來不負責任。2、上市的費用就要吃垮一家公司未曾上市,先欠了一屁股債,或把創始人的身家打進去,這在很多企業都發生過。而這只能促使企業在上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公司上市過程中,會有保薦、審計、律師等高昂費用,此外還有不能走賬的政府部門、媒體部門的公關費,幾乎要吃垮一家公司。龔永福說,「我真的後悔上市了,走上這條歧途。」他說,「我給你算筆賬,雖然融資融4個多億,但是前期中介機構費用,還有發行費,這些人力物力就花去近1個億,募集資金還有1.7億元現在被凍結在銀行沒法使用,募投項目建設投入一個多億,現在募集資金被凍結,募投項目建設正在進行中,加上企業正常生產運作及因企業上市造假銀行對企業的信譽產生懷疑,不予貸款,我只好把自己的積蓄3000萬元投進去。」3、上市導致創始人決裂因上市帶來的公司創始人利益分配問題,將許多企業拖入深淵。准上市公司土豆網、趕集網、真功夫掌門人紛紛被自家媳婦告上了法庭。縱然上市不是他們糾紛的根本原因,但上市確實誘發糾紛升級的觸點。真功夫蔡達標前妻潘敏峰曾向媒體公布過一份聲明,「為了做第一大股東,你喪心病狂、不擇手段,帶領你全家人瘋狂地侵佔我和我弟弟的財產。」兩方對股權的爭斗可見一斑。而目前,蔡達標已經身陷囹圄。4、成為做空機構的羔羊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塊大肥肉,人人都想咬一口。一次做空,不管真假,都有可能將上市公司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上市,對很多公司意味著幾乎到了「全裸」的狀態。做空機構會費盡心思從你身上牟利。一家中國小公司從赴美上市到被做空退市,這樣的例子最近幾年經常發生。這一過程中,投資銀行、咨詢公司、審計、律所、做空機構、對沖基金等專業機構和媒體,相互配合扮演了曖昧不明的角色。南方周末報道的一家中概股退市公司創始人說,一場官司就可以把企業拖垮的。渾水做空,「遭到投資者質疑後,我們花了大價錢找來幾家國際大行做調查報告,希望能幫我們正名。他們聲稱能夠45天調查出來,但卻審計了三個月,每拖一天就意味著我要付出更多的服務費用,後來我已經掏了一千多萬美元服務費了,現在他們還在張口跟我要,而且一張口就是500萬美元——我總共融資才融來1億美元,這些看上去溫文爾雅的中介機構,他們是想把你吃得只剩一張皮。」5、上市後創始人與股東分歧可以毀了一家公司失去控制權,這就是利用他人資金可能付出的代價。創始人吳長江和投資人閻焱的內斗一度到了魚死網破的邊緣。雷士吳長江承認當初辭職是受到了董事會的逼迫。而雷士股價為此大跌。以閻焱為代表的雷士照明管理層與創始人吳長江內斗期間,雷士照明的業績大幅下滑。2012年年報顯示,期內母公司凈利潤近841.6萬元,同比大降98.46%,毛利同比下降21.87%;2012年,公司營收則達35.46億元,同比下降6.64%。6、 上市公司的「業績強迫症」可能毀了一家公司上市公司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業績,為了討好股東。「被強迫」的公司也沒幾家真的能被管好的。而且我們看到的往往正相反,本來這家公司還挺務正業干實事兒的,一上市就全變樣了——不僅沒管好,還把好端端的孩子給廢了。後悔上市的俞敏洪在渾水做空事後總結說,新東方曾希望通過快速擴張,做大整體銷售額,從而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整體的經營利潤,取悅資本市場。但不想適得其反。俞敏洪說,新東方新近開了200多個教學點,「過去十九年只開了500個教學點都不到,大家想想增加了多少租金的投入以及人員的花費?大家馬上可以看到它給新東方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從前年的下半年到去年的上半年,新東方一正一反虧損四個億人民幣,當然整體上新東方還是賺錢的,但如果沿著這個方向持續走下去,新東方三年就被折騰完了。」7、上市帶來的知名度是把殺人的劍上市了不管你是漲停還是跌停每天都會有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提你的公司名字和股票代碼,這確實不假,由此也確實會給你公司的知名度帶來不小的提升。但你一定要搞清楚:知名度跟美譽度可不是一回事兒。如果趕上倒霉明明你公司經營的挺好但莊家就是要打壓你的股價賺錢,或是趕上熊市或是你公司所在板塊倒霉,結果到處一直喊著你的公司「跌停」,甚至還給你整出一堆不是很好聽的「內幕」,那你說你冤不冤?為什麼一些公司上市就要有公關部,要支付大量的公關費用,就是這個道理。任何本來可以算作小事的事情,一旦上市,都會成為大事。當然,還有可怕的負面報道。沒人有興趣去驗證它的真假,股價就已經大幅下跌了。
㈨ 近幾年有哪些典型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的案例
下面是3個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案例:
1、萬福生科
典型例子,當數萬福生科(5.940,0.18,3.13%)(300268.SZ)。2012年10月25日晚間,萬福生科公告稱,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業收入1.88億元、虛增營業成本1.46億元、虛增利潤4023.16萬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產事項。
但其造假顯然不僅存在於2012年上半年。2013年3月2日,萬福生科又公告稱,公司自查發現,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
2、紫光古漢
而更讓市場震撼的,無疑是與萬福生科同屬於湖南地區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漢(000590.SZ)。3月12日,公司披露其財務造假等多項違法事實及證監會的處罰決定——2005年至2008年間,紫光古漢連續四年累計虛增利潤5163.83萬元,占其對外披露利潤累計額達87.04%。
公司遭證監會警告並處50萬元罰款,前董事長郭元林等7名時任高管被證監會警告並處累計39萬元罰款。
3、綠大地
綠大地於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發行股票並上市,募集資金達3.46億元。
2004年至2009年間,綠大地在不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情況下,登記注冊了一批由綠大地實際控制或者掌握銀行賬戶的關聯公司,並利用相關銀行賬戶操控資金流轉,採用偽造合同、發票、工商登記資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將款項支付給其控制的公司組成人員,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虛增收入。
㈩ 近幾年有哪些典型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的案例,請把具體案例描述並分析一下
建議去網路文庫詳細看一下具體案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例分析:
http://wenku..com/view/58be9cc389eb172ded63b79c.html
案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揭秘
http://www.e521.com/cksw/alfx/358857.shtml
下面是3個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案例
1、萬福生科
典型例子,當數萬福生科(5.940,0.18,3.13%)(300268.SZ)。2012年10月25日晚間,萬福生科公告稱,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業收入1.88億元、虛增營業成本1.46億元、虛增利潤4023.16萬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產事項。
但其造假顯然不僅存在於2012年上半年。2013年3月2日,萬福生科又公告稱,公司自查發現,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此前,公司披露其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收1.88億元。這意味著,這家於2011年9月27日掛牌上市的公司,目前披露的累計虛增收入,已高達9.28億元。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的特點,更因為其賬務被農業公司的行業特點遮蓋。「農業公司交易方式有的很原始,即使真的業績造假,單看調整後的業績報表也不容易識破。」一位接近深交所人士告訴記者。
有保薦人士認為,萬福生科存在難以被發現的虛假采購模式:公司將已實際入庫的糧食運出,以農戶的名義再次賣給糧食經紀人,後者再賣給公司,即一批糧食多次入庫,每次都有實際的入庫記錄。
比較久的兩個案例:
2、紫光古漢
而更讓市場震撼的,無疑是與萬福生科同屬於湖南地區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漢(000590.SZ)。3月12日,公司披露其財務造假等多項違法事實及證監會的處罰決定——2005年至2008年間,紫光古漢連續四年累計虛增利潤5163.83萬元,占其對外披露利潤累計額達87.04%。公司遭證監會警告並處50萬元罰款,前董事長郭元林等7名時任高管被證監會警告並處累計39萬元罰款。
紫光古漢的財務造假手法更多是通過關聯企業實現。其關聯公司湖南紫光葯業、衡陽中葯公司在紫光古漢虛增營業收入的不歸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3、綠大地
綠大地於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發行股票並上市,募集資金達3.46億元。
2004年至2009年間,綠大地在不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情況下,登記注冊了一批由綠大地實際控制或者掌握銀行賬戶的關聯公司,並利用相關銀行賬戶操控資金流轉,採用偽造合同、發票、工商登記資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將款項支付給其控制的公司組成人員,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虛增收入。
其中,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7年6月間,綠大地使用虛假的合同、財務資料,虛增馬龍縣舊縣村委會960畝荒山使用權、馬龍縣馬鳴鄉3500畝荒山使用權以及馬鳴基地圍牆、灌溉系統、土壤改良工程等項目的資產共計7011.4萬元。綠大地還採用虛假苗木交易銷售,編造虛假會計資料,或通過綠大地控制的公司將銷售款轉回等手段,虛增營業收入總計2.96億元。綠大地的招股說明書包含了上述虛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