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貸款率如何計算
風險遷徙
正常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正常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和不良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正常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關注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關注類貸款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次級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次級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次級類貸款余額-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次級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可疑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可疑類貸款遷徙率=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可疑類貸款余額-期初可疑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損失類的貸款余額。
期初可疑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可疑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更多資料請到此一覽:
風險遷徙
9、正常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l
計算公式:
正常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l
指標釋義:
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和不良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9.1、正常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l
計算公式: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l
指標釋義:
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正常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9.2、關注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l
計算公式:
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l
指標釋義:
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關注類貸款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10、次級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l
計算公式:
次級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次級類貸款余額-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l
指標釋義:
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次級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11、可疑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l
計算公式:
可疑類貸款遷徙率=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可疑類貸款余額-期初可疑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l
指標釋義:
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損失類的貸款余額。
期初可疑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可疑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㈡ 貸款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各有什麼特徵
1、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還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響貸款本息及時全額償還的消極因素,貸款損失的概率為0。
2、關注。盡管借款人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貸款損失的概率不會超過5%。
3、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需要通過處分資產或對外融資乃至執行抵押擔保來還款付息。貸款損失的概率在30%-50%。
4、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抵押或擔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損失,貸款損失的概率在50%-75%之間。
5、損失。指借款人已無償還本息的可能,無論採取什麼措施和履行什麼程序,貸款都註定要損失了,其貸款損失的概率在75%-100%。
(2)關注類貸款率公式擴展閱讀
獲貸技巧
1、借款理由:貸款人在申請貸款的過程中,貸款理由應該坦誠並且清晰,詳細的寫出貸款的用途以及個人還貸方面的優勢。例如: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
2、借款金額:貸款人在銀行申請貸款的金額不宜太高,因為金額越大,失敗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然而這並不是貸款人所希望的,他們肯定不希望自己的貸款資金在半個月內還看不到放款的動靜。倘若貸款人所申請的貸款較大的話,建議你適當降低貸款數額,這樣通過銀行審核的希望也就大大增加了。
3、借款說明:詳細的填寫申請資料,借款的用途、個人信用記錄、收入來源、還款能力以及家庭收入情況等等。以保證你的借款不管何時何地何情況,都能夠准時的償還貸款。
4、貸款償還:借款人成功申請貸款之後,就必須要按照規定的時間還款,切勿出現僥幸心理,耽誤還款時間,從而造成不良的個人信用記錄。另外,對於拖欠的貸款,相關部門也會盡全力追回。
㈢ 貸款遷徙率如何計算請問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
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於動態指標。 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關注貸款遷徙率、次級貸款遷徙率與可疑貸款遷徙率。
貸款遷徙率反映銀行資產質量變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遷徙率。遷徙率的變化和理解的企業評級的變化一樣。對遷徙率的比較不僅可以大致看到某一類貸款的損失率,也可以大致看到這類貸款質量的走勢情況。
(3)關注類貸款率公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正常類貸款遷徙率為正常貸款中變為不良貸款的金額與正常類貸款之比,不得高於0.5%。
2、關注類貸款遷徙率為關注貸款中變為不良貸款的金額與關注類貸款之比,不得高於1.5%。
3、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次級貸款中變為可疑類貸款和損失貸款的金額與次級類貸款之比,不得高於3%。
4、可疑類貸款遷徙率為可疑類貸款中變為損失類貸款的金額與可疑類貸款之比,不得高於4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貸款遷徙率
㈣ 什麼是關注類貸款
關注類貸款是指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其基本特徵是:同正常貸款一樣,借款人能夠用正常經營收人償還貸款本息,但是存在潛在的缺陷,可能影響貸款的償還,劃分時要抓住「潛在缺陷」這一基本特徵。從動態的角度考慮,如果這些不利因素消失,則可以重新劃為正常類;如果情況惡化,影響本息償還則要劃為次級類。
㈤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怎麼計算公式
不良貸款率計算公式如下: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貸款撥備率/撥備覆蓋率×100%
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良貸款率高,可能無法收回的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不能收回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小。
正常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關注類貸款定義為盡管借款人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
各項貸款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借款人融出貨幣資金形成的資產。主要包括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從非金融機構買入返售資產、透支、各項墊款等。
(5)關注類貸款率公式擴展閱讀
危害性:
根據日本的經驗,中國經濟也象日本一樣被不良貸款所拖累。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不良資產的危害性。
1、不良貸款率高,最大的危害是影響銀行對經濟的支持能力。中國的銀行對貸款極其謹慎小心,就是因為不良貸款太多,影響了銀行放款能力。
2、如果靠發行基礎貨幣來解決不良貸款問題,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如果對之掉以輕心,不良貸款的大量發生還會誘發社會道德風險,如果加大處理不良貸款的力度又可能會引起企業連鎖倒閉破產,增加財政風險和社會危機。
解決辦法:
1、加強金融企業的業務監管,保證今後每一筆貸款的質量,防止新的不良貸款產生。
2、加大中國企業的體制改革,強化企業的經營和競爭機制。
3、適當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給一些能救活的企業輸血,使之起死回生。
4、發行基礎貨幣,沖淡不良貸款。
第3和第4種辦法都是增加貨幣供給,通過適度通脹抵消不良貸款,從而活躍中國經濟,使經濟增加活力。
㈥ 關注類貸款率怎麼計算
先採納一下我就告訴你,哈哈!!!
㈦ 貸款收益率的計算公式
ic = (1 + i1)(1 + i2)
ic為基準收益率;i1為年資金費用率與機會成本之高者;i2為年風險貼補率;i3為年通貨膨脹率。 在i1、i2、i3都為小數的情況下,不用考慮通貨膨脹率。
貸款收益率也稱基準折現率是企業或行業或投資者以動態的觀點所確定的、可接受的投資項目最低標準的受益水平。是投資決策者對項目資金時間價值的估值。
(7)關注類貸款率公式擴展閱讀:
貸款收益率分類有以下三點:
1、綜合資金成本
資金來源主要有借貸資金和自有資金二種。借貸資金要支付利息;自有資金要滿足基準收益。因此資金費用是項目借貸資金的利息和項目自有資金基準收益的總和,其大小取決於資金來源的構成及其利率的高低。
2、投資的機會成本
項目的基準收益率必然要大於它的機會成本,而投資的機會成本必然高於資金費用,否則,日常的投資活動就無法進行了。因此:基準收益率>投資的機會成本>資金費用率。
3、通貨膨脹率。
項目的支出和收入是按預期的各年時價計算的,項目資金的收益率中包含有通貨膨脹率。為了使被選項目的收益率不低於實際期望水平,在實際最低期望收益率水平上,加上通貨膨脹率的影響。項目支出和收入在整個項目壽命期內是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就不必考慮通貨膨脹對基準收益率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貸款收益率
㈧ 請問貸款年利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利率來=利息÷本金÷時間自×100%
例如:存款100元 ,
銀行答應付年利率4.2 %
那麼未來一年銀行就得支付 4.2元利息
計算公式是 100×4.2% = 4.2元
公式為:利率=利息÷本金÷時間×100%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100 × 4.2 %=4.2元
最後取款100+4.2=104.2元
(8)關注類貸款率公式擴展閱讀:
年利率的影響因素:
1、央行的政策
一般來說,當央行擴大貨幣供給量時,可貸資金供給總量將增加,供大於求,自然利率會隨之下降;反之,央行實行緊縮式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可貸資金供不應求,利率會隨之上升。
2、價格水平
市場利率為實際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當價格水平上升時,市場利率也相應提高,否則實際利率可能為負值。同時,由於價格上升,公眾的存款意願將下降而工商企業的貸款需求上升,貸款需求大於貸款供給所導致的存貸不平衡必然導致利率上升。
3、股票和債券市場
如果證券市場處於上升時期,市場利率將上升;反之利率相對而言也降低。
4、國際經濟形勢
一國經濟參數的變動,特別是匯率、利率的變動也會影響到其它國家利率的波動。自然,國際證券市場的漲跌也會對國際銀行業務所面對的利率產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