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資金共管賬戶與監管賬戶有什麼區別
銀行共管賬戶,商業銀行相繼開發出各自的聯名賬戶產品,給希望共同管理資產的夫妻更多的選擇。此外,生意夥伴也可以以此為工具,實現賬戶資金的共管與監督。
資金監管賬戶(源自Escrow),又稱為第三方監管,主要用於房地產交易,是指買賣雙方的交易資金不直接通過經紀公司,而是由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會同銀行、具有擔保資質的機構在銀行開立的資金監管「專用賬戶」進行劃轉,該賬戶屬於銀行。當規定期限內購房者過戶後,該資金將劃轉到原業主的賬戶下,否則將劃轉到購房者賬戶下,因此資金監管需要買賣雙方都在監管銀行開有賬戶,銀行是資金的監管主體,從而保障了買賣雙方的交易資金安全,維護了買賣雙方的權益。類似網上交易平台如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平台。
應答時間:2020-09-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② 募集資金專戶是什麼意思
募集資金專戶是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存放於經董事會批准設立的專項賬戶(以下簡稱「募集資金專戶」)集中管理。 募集資金專戶不得存放非募集資金或用作其它用途。主要為防止上市公司挪用募集資金,專門設立的看管賬戶,便於跟蹤資金的流向。募集資金時,都會說明募集資金的用途,專用賬戶就是保證專款專用。
(2)資金募集賬戶跟歸公賬戶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辦法-第二章-第七條
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存放於經董事會批准設立的專項賬戶(以下簡稱「募集資金專戶」)集中管理。募集資金專戶不得存放非募集資金或用作其它用途。
第八條 上市公司應當在募集資金到賬後一個月內與保薦機構、存放募集資金的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商業銀行」)簽訂募集資金專戶存儲三方監管協議。 該協議至少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上市公司應當將募集資金集中存放於募集資金專戶;
(二)商業銀行應當每月向上市公司提供募集資金專戶銀行對賬單,並抄送保薦機構;
(三)上市公司1次或12個月以內累計從募集資金專戶支取的金額超過5000萬元且達到發行募集資金總額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凈額(以下簡稱「募集資金凈額」)的20%的,上市公司應當及時通知保薦機構;
(四)保薦機構可以隨時到商業銀行查詢募集資金專戶資料;
(五)上市公司、商業銀行、保薦機構的違約責任。
上市公司應當在上述協議簽訂後2個交易日內報告本所備案並公告。
③ 子公司募集資金賬戶計入什麼科目
募集資金分兩種情況:一是做為股東進行投資,這種的話,收到資金要如實收資本科目。再一種是做為一種投資分紅,這種就要入長期股權投資科目。
④ 注冊登記賬戶和直銷募集賬戶是一個賬戶嗎
信託募集賬戶指受託人在開立的信託資金專用賬戶。性質有:
1、 信託募集賬戶是將原始資金按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其中存在一定的杠桿效應,利益放大的同時風險也在放大。
2、 信託募集賬戶有虧損比例的限定,根據資金配比的比例確定,資金配比比例越高,允許虧損的比例越小。
3、 信託募集賬戶區別於普通賬戶之處在於,信託賬戶存在強制平倉線,當虧損達到一定比例時放貸方將進行強行清倉,以保證貸出資金的安全性。
⑤ 信託資金募集賬戶與信託財產專戶是否有區別信託資金募集賬戶怎麼開
按照銀監會的規定復,募集賬戶必須制開在信託公司注冊地,當信託計劃募集完畢或者達到成立的條件將資金劃至信託財產專戶,信託財產專戶是為方便信託計劃的管理而設,一般都在項目所在地。
募集賬戶開在信託公司所在地就好,公司賬戶
⑥ 什麼是私募基金的募集賬戶
拿私募公司一套材料去託管銀行開立的賬戶就是募集賬戶,這個賬戶在幕、投、管、退四大環節中要保持賬戶正常,不能成為久懸賬戶或者不動戶。
⑦ 募集資金專用賬戶是做什麼用的
主要為防止上市公司挪用募集資金,專門設立的看管賬戶,便於跟蹤資金的流向。
募集資金時,都會說明募集資金的用途,專用賬戶就是保證專款專用。
⑧ 什麼是私募基金的募集賬戶
私募基金來的募集賬戶一般是由私自募基金的託管人開通,全稱通常為「XX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基金運營外包服務募集專戶」,是由私募基金運營服務機構接受私募基金管理人委託代為提供基金服務的專用賬戶。
私募基金的募集賬戶一般用於基金募集期間和存續期間所有銷售渠道的認購、申購和贖回資金的收付,募集賬戶是運營服務機構接受基金管理人委託代為提供基金服務的專用賬戶,並不代表運營服務機構接受投資者的認購或申購資金,也不表明運營服務機構對本基金的價值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和保證,也不表明投資於本基金沒有風險。
在募集賬戶的使用過程中,除非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是因運營服務機構的原因造成的損失外,基金管理人應就其自身操作不當等原因造成的損失承擔相關責任,運營服務機構對於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運作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