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計理財產品,是要交待資金去向的;挪用算是違法;
2、作為競爭對手,你怎麼為購買其他銀行理財產品而設計理財產品;
應該是先有去向,才有募資;
B. 什麼是銀行同業理財
包括但不限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信託投資計劃、證券投資基金等。
同業投資范圍包括但不限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信託投資計劃、證券投資基金、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保險業資產管理機構資產管理產品等。投資風格穩健、操作模式靈活、項目運作高效、客戶體驗至上。
購買其他商業銀行針對金融同業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與設立在中國境內的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具有辦理同業借款業務資格的非銀金融機構開展的資金借出業務。
(2)同業資金與理財資金擴展閱讀:
銀行同業理財的相關要求規定:
1、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財產獨立於管理人、託管機構的自有資產,因理財產品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均歸入銀行理財產品財產。
2、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管理人、託管機構不得將銀行理財產品財產歸入其自有資產,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等原因進行清算的,銀行理財產品財產不屬於其清算財產。
3、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管理人管理、運用和處分理財產品財產所產生的債權,不得與管理人、託管機構因自有資產所產生的債務相抵銷;管理人管理、運用和處分不同理財產品財產所產生的債權債務,不得相互抵銷。
C. 銀行業同業資產和負債雙雙收縮是真的嗎
14日從銀監會來獲悉:三季源度,銀監會系統遏制資金脫實向虛勢頭,促進風險有序釋放。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銀行業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不良貸款率比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
據銀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銀監會對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交叉金融風險、房地產泡沫風險、案件風險等開展專項排查。同時以同業、理財、表外業務為重點推進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專項行動,遏制資金脫實向虛,降低影子銀行風險。
D. 如何利用同業理財購買本行同業存單
中小銀行的普遍做法是,發行同業存單吸收資金,然後主要投放於同業資產版(表內同業業務,或表外同權業理財),比如購買同業理財產品,賺取利差。而同業資產投資於債券時會加杠桿、錯配,為獲取更高收益,還可能通過委外產品再疊加一次(甚至多次)杠桿、錯配。
E. 同業金融資產是指哪些
同業業務是指中華來人自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金融機構之間開展的以投融資為核心的各項業務,主要業務類型包括:同業拆借、同業存款、同業借款、同業代付、買入返售(賣出回購)等同業融資業務和同業投資業務。
金融機構開展的以投融資為核心的同業業務,應當按照各項交易的業務實質歸入上述基本類型,並針對不同類型同業業務實施分類管理。
F. 什麼是銀行同業資產
資產業務包括存放同業、同業拆出、信貸資產買入返售、票據轉入.
通過存出資金專給其他銀行收取利屬息
信託收益權買入反售業務將資金投資於實體經濟。能夠獲得貸款利息收入。
票據主要是利用農信社監管漏洞逃避規模,主要是貼現、轉帖、直貼等。但是在銀行內部,票據業務慢慢與同業業務分開來。
還有就是投資於銀行的理財產品。
G. 銀行同業資產是什麼意思
資產業務包括存放同業、同業拆出、信貸資產買入返售、票據轉入.
通過存出資金給內其他銀行容收取利息
信託收益權買入反售業務將資金投資於實體經濟。能夠獲得貸款利息收入。
票據主要是利用農信社監管漏洞逃避規模,主要是貼現、轉帖、直貼等。但是在銀行內部,票據業務慢慢與同業業務分開來。
還有就是投資於銀行的理財產品。
H. 銀行購買同業理財有什麼風險點
同業業務對金融穩定的影響可以從兩個角度分析:一是微觀機制,也就是從事同業業務的這些機構自身面臨的個體性風險;二是宏觀機制,即是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張曉朴總結概括的Calico機制。
微觀機制方面:
第一,同業業務存在較為嚴重的期限錯配,會給單個機構帶來流動性風險(LiquidityRisk)。這可以通過流動性覆蓋率指標(LCR)來衡量,銀監會今年3月發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已經對該指標提出了定量定性要求。同業業務做得比較多的銀行,這一指標會明顯惡化。
第二,期限錯配增大了很多單家金融機構的利率風險(Interest Risk),甚至使其敏感性缺口發生方向性變化。例如,以前很多銀行負債期限長於資產,因此喜歡央行加息;但同業業務是用很短期限的負債去匹配很長期限的資產,和銀行傳統的非同業業務的資產負債的配比方向相反。所以,同業業務的增加會導致銀行從喜歡央行加息變成喜歡央行減息。問題的關鍵是,可能有相當一部分金融機構還不知道自己的利率敏感性已經發生了這種方向性變化。
第三,集中度風險(Concentration Risk)增大。集中度的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基礎資產的角度看,一部分非標資產最終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礦產等限制性或投機性領域,增加銀行在這些領域的風險集中度。二是銀行之間的風險敞口大幅度增加,使得風險的相關性急劇上升。
第四,集團傳染的風險(Group-wide Risk)增大。很多銀行通過銀行下設的信託公司、基金公司從事非標債權業務,並且自己在表內持有,可能違反了關聯交易、防火牆的內控要求和監管規定,使得風險隔離失效。
第五,信用風險(Credit Risk)增大。一方面是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增大,另一方面借款企業的信用風險也需要納入考慮。因此,銀行或金融機構在從同業業務獲利的同時,也承擔了本來不需要同時承擔的風險——既要承擔同業敞口風險,又要承擔非標資產基礎資產的信用風險。
第六,從監管角度來看,大量的抽屜協議等破壞了合規文化,增加了合規風險(Compliance Risk)。這是一種對於金融生態的破壞,會使得監管難度和監管成本極大上升。
此外,還有一種風險是高杠桿風險,一些數字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這一觀點。有研究指出,2012年初同業資產杠桿率是8倍,而到2013年中旬杠桿率上升到了16倍。這些研究沒有說明具體的計算方法和數據處理,如果可靠,那麼同業業務也會通過提高杠桿而使銀行的脆弱性增加。
I. 銀行吸收的個人理財資金通過第三方資管公司存入另外銀行算同業存款嗎
銀行吸收的個人理財資金通過第三方資管公司存入另外銀行算同業存款嗎.不是的、這是銀行之間的拆借.
J. 理財產品和基金的區別
基金和理財有什抄么區別?
1、 投資襲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於其中一種理財方式,投資市場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