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豬肉近幾年來的市場價格
2003年活豬的平均價格為6.45元午克,比2002年同期提高了8.06%。其中12月份的平均價格為7.54元/千克,達到近幾年來的最高水平.
2004年豬肉攤上掛出8.5元/斤的牌子,原來豬肉只要5.5元一斤,漲幅達55%。
2005年和04年大體持平。
2006年上半年,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迷,5月生豬價格跌入最低谷,為5.96元/公斤。
2007年一斤豬肉取的價格是七、八元,賣出價11元。
2008年豬肉價格基本穩定,平均價格在12-15元之間波動.
『貳』 豬肉價格居高不下,誰在為這個行業中賺了錢
最近,大家都在紛紛議論豬價上漲,豬肉吃不起的問題。談著談著發現豬肉是漲價了,但是養豬的農戶賣豬的價格就比較低,那豬肉價格那麼高,到底是誰把錢賺了呢?有句俗話:「糧豬安天下。」豬肉同糧食一樣,也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關系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最重要食品之一。
其實現在的豬肉市場一直都屬於通貨膨脹的狀態,現在豬肉價格上漲,養豬、賣豬、中間商都是有賺錢的,後期就容易出現養殖戶過度補欄,導致生豬產能過度擴張,使生豬價格很快進入下跌通道。因此,建議生豬養殖戶理性判斷生豬價格未來走勢,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合理安排補欄。
『叄』 豬肉價格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今年一頭母豬的利潤大概2~3萬元左右,一頭公豬的售價在2~3千元,這是歷史上利潤最高的一年,從業內人士的談資中就可以體會出究竟有多瘋狂。說是前幾年開霸道去養豬,養幾年霸道就會變成比亞迪;去年開著比亞迪去養豬,今年都換霸道了,對於今年的養豬行業來說,想不掙錢都難。未來豬肉價格是繼續上漲還是會扭頭下跌?養豬還能不能養?豬肉價格的變動離不開國內、外市場,或許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數據的分析,就能夠看出端倪來。
玉米價格的變化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既有利好的方面也有利空的方面。從短期來看,養豬仍有較大的利潤空間,而且豬肉價格應該是螺旋式震盪上升,但漲幅應該不會太大;從長期來看,應該是利空的因素居多,因此,豬農朋友要提前做好抗風險的准備。
『肆』 關於豬肉價格走勢
迄今為止,豬肉價格逐漸趨於穩定。
2019年8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不敢養」「不讓養」「沒地養」「沒錢養」的症結正在被打破。通過政策引導和生產扶持,預計2020年生豬生產將逐步恢復,生豬價格將逐步回落。
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2001年豬肉總消耗量以中國最多。而若以平均每人食用的豬肉,則以捷克第一,其次為中國台灣、波蘭。此外,生產豬肉最多的地方亦為中國,佔全世界豬肉肉品46%以上,接下來則是美國的7%。
17世紀之後,豬肉陸續成為全世界主要肉品以來,選擇豬肉的標准都大約相同。都是淺紅,肉質結實,紋路清晰為主。
而最高級的肉,是瘦肉與脂肪比例恰好,吃起來不澀不油的肉品,其部位約在裡脊,大腿,和排骨。之後,如果白色脂肪越多,豬肉肉品等級就越低。不過,若為全脂肪的豬肉,亦可製成豬油。
(4)豬肉行業價格擴展閱讀
豬肉加工方法:
豬肉大量被加工製作各式肉罐頭、火腿、香腸、腌肉,甚至寵物食品。此種加工用的豬肉,甚至比鮮肉還多。
除此,家豬不重要部位屠宰產生的豬耳朵、豬腳、豬鼻子、豬頭、豬舌頭甚至豬內臟所成的豬肉,還可以與其他蔬菜炒成菜餚。
此做法於東亞、美國南方、歐洲等地都有。除此,豬血也在中國內地被稱為「血豆腐」,台灣還有使用豬血與米做成的點心,台灣人稱此為豬血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