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個人貸款批量扣款是什麼意思
就是貸款分幾年交完,一年每月扣一定金額還貸款。
個人貸款(Personal loans)(簡稱"個貸")又稱零售貸款業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西方國家興起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一項重要的貸款業務。戰後西方零售貸款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是各金融機構之間競爭日趨激烈,認識到零售業務的重要性;二是戰後西方經濟發展比較穩定,個人收入提高,人們樂於利用貸款進行消費;三是各種徵信機構大量出現,使銀行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狀況。
中國個人貸款已在深圳試點推行,希望能刺激中國的金融行業更多渠道的發展,多方向,多樣化發展。
在北京也出現了非銀行性質的專業金融機構,它們提供專業的小額個人信用貸款服務,堪稱為業內先河,其理財產品也在不斷完善中,費率也與能夠提供信用貸款的銀行相仿。
個人房貸遠低於貸款不良率1.居民個人收入顯著提高,居民儲蓄迅速增長;
2.居民的消費結構、生活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
3.政府對個人貸款持積極的態度;
4.承擔高風險以獲得高收益的個人貸款對銀行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中國個人貸款的現狀及其前景展望
1.個人貸款的品種還不豐富,不能滿足不同收入水平個人的融資需要;
2.傳統的消費觀念是個人貸款發展的一大障礙;
3.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抑制了人們對個人貸款的需求;
4.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尚未建立;
5.缺乏幫助銀行控制、化解個人貸款風險的外部機制;
6.個人貸款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Ⅱ 個人不良貸款是否可以批量轉讓
不可以,轉讓債權行不通,建議還是走核銷的路
Ⅲ 為什麼在並購交易中會大量運用並購貸款
一、並購貸款可豐富收益、分散風險
為並購交易提供信貸融資是國外銀行一項常見的重要業務。商業銀行在投行的牽頭下加入銀團貸款,有的銀行則在提供貸款的同時,直接擔任並購交易的財務顧問,參與交易的全過程。對於銀行來說,並購貸款不同於普通貸款的地方在於其不是以借款人的償債能力作為借款的條件,而是以被並購對象的償債能力作為條件。由於並購貸款的特殊性,其回報往往比一般貸款要高。而且,中國商業銀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再發展下去,減少息差的業務,增加收費類收入是重要戰略。故此,不少商業銀行都大力拓展投行業務,把核心競爭力從資產負債表的競爭轉為以人才、服務團隊的競爭。並購貸款正好一次性為客戶提供商業銀行跟投資銀行的綜合方案。最後,銀行也希望透過開發發放並購融資的資金,把資產從傳統的跟房地產有關的土地儲備貸款、開發商貸款跟客戶抵押貸款的基礎上,分散至其他的經濟領域,包括跨國並購的本、外幣貸款,豐富資產組合多元化、分散系統風險。
二、利用並購貸款利息抵稅創造價值
從理論層面,將銀行貸款用於並購可以提升並購方(特別是對於私募基金)的投資回報即杠桿效應。基於MM理論(Modigliani-Miller Theorem),在完善資本市場的假設條件下,公司的價值本來不應受財務杠桿作用的影響,即任何公司的市場價值與其資本結構無關,企業的市場價值只由預期收益的現值水平決定。可是,根據含公司稅的MM理論,並購貸款的稅收擋板作用將提高企業的價值。在考慮公司稅的情況下,債務融資就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因為公司支付的債務利息可以抵減應納稅額,而現金股利和留存收益則不能。這樣,當存在公司稅時,公司的價值就與其債務正相關。公司價值=完全權益融資的公司價值+利息節稅收益的現值
一般的假設是利息節稅收益的風險與利息支出的風險相同,於是就可以用債權人的期望收益率(即債務成本)來進行折現。經過計算利息節稅收益的現值等於負債與公司所得稅的乘積。由於節稅收益隨債務額的增大而增加,那麼公司便可以通過用債務替代權益來增加公司的總現金流量並提高公司價值。
在實際操作上,國際大型股權並購基金往往使用最先進的稅務策劃,利用杠桿並購一方面增加交易規模,另一方面享受利息稅務抵免來增加回報。
搜索「並購天下」查看更多並購資訊。
Ⅳ 首個批量轉讓個人不良貸款債權信息發布,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
個貸不良轉讓正式啟動!1月25日,銀登網發布平安銀行(000001)擬批量轉讓個人不良債權的信息。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這是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以及銀登中心披露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系統操作手冊和業務辦理指南等通知以來,首個發布批量轉讓個人不良債權的信息。
具體看,平安銀行擬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向有資質的資產管理公司批量轉讓個人債權。據界面新聞記者采訪了解,這筆債權出自於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公告顯示,此次批量個人不良債權涉及20戶個人不良貸款,債權金融1773.45萬元,其中本金618.66萬元、利息金額1154.78萬元,且均已進入執行狀態。
Ⅳ 個人不良貸款可以轉讓了,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個人不良貸款可以轉讓了!包括消費貸、信用卡透支、經營貸等……
1、從銀行角度講,此舉有助於拓寬個人不良資產處置渠道;
2、從資產公司角度講,在銀行不良資產出貨量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也可以拓寬資產公司收購不良資產的渠道。
但對於試點之後的處置效果以及收益率等,尚不好判斷。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認為,個人不良資產轉讓“破冰”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意味著以市場化手段處置不良資產的速度正在加快,這將進一步提升不良資產的處置效率,改善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維護金融體系穩定。
另一方面,不良資產處置渠道的多元化有助於挖掘更多的市場力量參與不良資產管理和處置,這對市場正常運轉起到了較好的補充,便於提高金融服務的專業化水平。
梁斯談到,首單業務落地後,將對個人不良資產的定價和轉讓後的盤活問題帶來一些可供借鑒的經驗,為後續定價曲線的建立、流動性管理等打下基礎。
Ⅵ 本人從事金融貸款行業,每天有大批量客戶需要代查個人銀行詳細,希能找到銀行內部人員代查徵信渠道合作。
現在這個查的很嚴了,風險很大
Ⅶ 個人貸款 為什麼不得進行批量轉讓
目前,規定個人貸款(包括向個人發放的購房貸款、購車貸款、教育助學貸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費貸款等以個人為借款主體的各類貸款)不得批量轉讓。但個人貸款的特點就是金額相對小,筆數多,如果通過轉讓途徑進行處置,以達到不良資產出表的目的,只能進行批量轉讓。另外,目前個人不良貸款中最主要組成部分是近年以來各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發放的個人經營性貸款,該類貸款,在授信時普遍採用創新的聯保、互保模式,大多無抵、質押物,受經濟周期下行的影響,不良問題連續爆發,而且在短時期內採取常規清收手段回收貸款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無法進行轉讓,將對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以及利潤指標帶來極大的影響。目前,有的商業銀行通過等量置換的方式,通過發放小企業貸款置換「個人經營性貸款」,改變貸款的性質,以符合批量轉讓的條件,但這樣做需要債務人配合,而且合規性風險極大,可能會面臨監管機構的嚴厲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