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不良貸款是怎麼形成的

不良貸款是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1-05-15 17:30:39

1. 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是怎麼形成的

眾所周知,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數額巨大,現實狀況不容樂觀: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資產佔全國銀行業的80%,但由於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之初背上的沉重包袱難以下卸,信貸資金大量沉澱和死滯,1998年的資產回報率不到0.2%,1999年帳面需核銷的呆滯貸款占其貸款總額的2.7%,但加上需核銷的逾期和呆滯貸款,全部壞帳比率為8%-9%(該壞帳比率並不包括已剝離的資產和債轉股在內)。按國有四大商業銀行貸款總余額佔全部金融機構總余額超過六成,8%-9%的壞帳率即達5000-6000億元,四大商業銀行1999年有3500億元的不良資產被剝離,經獨立評估後與企業簽定債轉股協議的也近1000億元。此外,幾十家股份制小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問題也相當嚴重(5萬多家農村信用社,二千家左右的城市信用社及地方性信託投資公司等非銀行性金融不良資產的增量和存量更是突出。)。從此可以看出,盡管中央從1995年全國金融工作管理會議以來,要求各商業銀行要將不良資產比率每年下降一定的比率,最近兩三年銀行的貸款質量雖有所提高,但是不良資產比率仍然較高,信貸資產風險依然較大。

2. 隱形不良貸款是怎麼形成的以及如何應付

隱性不良貸款,從管理上講就是事實上已經屬於不良貸款,而在銀行各類統計報表中沒有納入不良貸款管理的貸款。
不良貸款的解決辦法:
1、加強金融企業的業務監管,保證今後每一筆貸款的質量,防止新的不良貸款產生。
2.加大企業的體制改革,強化企業的經營和競爭機制。
3.適當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給一些能救活的企業輸血,使之起死回生。
4.發行基礎貨幣,沖淡不良貸款。
第3和第4種辦法都是增加貨幣供給,通過適度通脹抵消不良貸款,從而活躍經濟,使經濟增加活力。

3. 不良貸款率的形成原因

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不外乎來自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和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內性因素容。 從金融不良資產形成原因還有地方政府幹預的因素,銀行的貸款曾經支持過企業、地方經濟發展。因此,無論從受益的原則還是從造成損失的原因去追究,債務人和地方政府都應當在這種錯位資源的重新配置過程中承擔相應份額的合理成本。從本質上來說,不良資產處置是對歷史上形成的錯位的社會資源進行重新配置,使其盡可能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用。但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的損失,如果全部由銀行來承擔顯然是不合理的。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有利於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改善當地的投融資和信用環境,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4. 什麼叫不良貸款是什麼意思

不良貸款
不良貸款是指出現違約的
貸款
。一般而言,
借款人
若拖延還本付息達
三個月
之久,貸款即會被視為不良貸款。銀行在確定不良貸款已無法收回時,應從
利潤
中予以注銷。
逾期貸款
無法收回但尚未確定時,則應在帳面上提列
壞帳損失
准備。
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對策及
信貸
管理制度研究
內容提要:首先國有商業銀行的
資產
現狀不容樂觀。本文對國有商業銀行不良
資產的特點和形成原因進行了比較全面的闡述,通過對上市前的工商銀行不良資
產的特點
和信貸
制度的深入分析,闡明了建立完善的信貸制度是控制不良貸款增
長的主要手段和
措施
。最後採用和國外
商業銀行
信貸制度借鑒和對比的方法,對
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不良貸款
貸款五級分類
資本充足率
核銷
以物抵貸
1.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現狀分析
1.1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基本概念
不良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
協議
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
貸款本息
,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
我國曾經將不良貸款定義為
呆賬貸款

呆滯貸款
和逾期貸款(即一逾兩呆)的總和。我國自2002年全面實行
貸款五級分類制度
,該制度按照貸款的
風險
程度,將銀行信貸資產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
損失
。不良貸款主要指
次級
、可疑和
損失類貸款

1.2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估算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降低不良貸款上的確下了不少功夫,如嘗試制定嚴格的信貸管理制度,
信貸業務
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規定降低不良貸款的
指標
等。但是國有商業銀行的
不良資產
仍嚴重偏高,尤其四大
國有銀行
為最。
2004年,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減少3946億元,下降4.56個
百分點
,已降至13.2%。這個比例已經遠遠高出世界
銀行業
的平均水平,
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余額和
比率
仍處於高位,不僅已超過《
巴塞爾協議
》的要求,而且與國際先進
銀行不良貸款
比率應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遠。如果考慮各國有商業銀行對外公布的數字相對保守的
因素
,那我國商業銀行的
資產質量
更是可想而知。
表1-1
截至2003年國內各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貸款率
單位:億元人民幣
銀行名稱
貸款
不良貸款額
不良貸款率
中國工商銀行
29578.37
7598.78
21.56%
中國建設銀行
17663.88
2679.60
11.90%
中國農業銀行
19129.60
6982.03
30.07%
中國銀行
18161.89
4085.31
18.07%
合計
84533.74
21345.72
25.26%

5. 結合實際談談不良貸款形成原因有哪些應如何加強不良貸款的管理

不良貸款亦指非正常貸抄款或有問題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這種風險主要是由於銀行自身經營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我國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卻迥然不同。主要有宏觀經濟環境、銀行自身經營管理和信用與法律環境三個方面,主要經營管理者應樹立合規經營、穩健發展理念,同時應建立責權清晰、相互牽制的組織架構,前、中、後台部門應聯動協作控制不良零售貸款。此外還應建立系統、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 。 一是信貸業務發展和貸款質量控制指標應有機統一的納入到機構領導班子績效考核中去,所佔分值比重不應差距過大。二是信貸前、中、後台部門應有明確的季度、年度信貸質量考核指標,如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清收額、不良貸款清收率等。三是信貸客戶經理的績效兌現周期應與貸款產品的風險暴露周期相吻合。

6. 不良資產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不良資產產生的原因
一、資金體制變革的影響
二、投融資體制約束版了銀行自主經營權
三、商業銀行業務與政策性銀行業務仍有混同不清
四、會計核算處理上的弊漏
五、通貨膨脹造成企業虛盈實稅,影響資金周轉
六、囿於財務制度的限定,使積聚的不良貸款未能及時沖銷
七、經濟轉制、結構變化,企業經營風險增大,帶來貸款風險
八、社會信用環境惡化,借機逃廢銀行債務
九、銀行經營管理不善,風險意識和防範措施不強,人員素質不高
十、利率調整,利差縮小,商業銀行利率風險增大

7. 什麼是不良貸款

最後採用和國外商業銀行信貸制度借鑒和對比的方法,對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不良貸款是指出現違約的貸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還本付息達三個月之久,貸款即會被視為不良貸款。銀行在確定不良貸款已無法收回時,應從利潤中予以注銷。預期貸款無法收回但尚未確定時,則應在帳面上提列壞帳損失准備。 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對策及信貸管理制度研究 資產的特點和形成原因進行了比較全面的闡述,通過對上市前的工商銀行不良資產的特點和信貸制度的深入分析,闡明了建立完善的信貸制度是控制不良貸款增長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最後採用和國外商業銀行信貸制度借鑒和對比的方法,對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1.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現狀分析 1.1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基本概念 不良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 我國曾經將不良貸款定義為呆賬貸款、呆滯貸款和逾期貸款(即一逾兩呆)的總和。我國自2002年全面實行貸款五級分類制度,該制度按照貸款的風險程度,將銀行信貸資產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不良貸款主要指次級、可疑和損失類貸款。 1.2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估算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降低不良貸款上的確下了不少功夫,如嘗試制定嚴格的信貸管理制度,信貸業務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規定降低不良貸款的指標等。但是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仍嚴重偏高,尤其四大國有銀行為最。 2004年,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減少3946億元,下降4.56個百分點,已降至13.2%。這個比例已經遠遠高出世界銀行業的平均水平, 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仍處於高位,不僅已超過《巴塞爾協議》的要求,而且與國際先進銀行不良貸款比率應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遠。

8. 銀行不良貸款形成原因有哪些因素

貸款必須要滿足其條件才可以進行貸款。
貸款申請條件:
1、要有固定收入內,要看工資明細;容
2、年滿18-65周歲;
3、如果貸款用於經營或購車,要有擔保人和抵押;
4、徵信良好。
貸款申請資料:
1、貸款人身份證;
2、貸款人近半年徵信信息,且徵信信息良好;
3、貸款人名下近半年的銀行卡流水,無中斷;
4、貸款人居住證證明(租房合同、房產證、近三個月水、電、費煤氣發票);
5、貸款人工作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
6、社保、保單、公積金月供也可貸款。
如果想貸更高的額度,可以做抵押貸款,例如房、車等。

9. 什麼是不良貸款

不良貸款亦指非正常貸款或有問題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

不良貸款是指出現違約的貸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還本付息達三個月之久,貸款即會被視為不良貸款。銀行在確定不良貸款已無法收回時,應從利潤中予以注銷。逾期貸款無法收回但尚未確定時,則應在帳面上提列壞帳損失准備。

閱讀全文

與不良貸款是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屋理財吧 瀏覽:865
北京理財吧 瀏覽:559
招財貓理財是不是倒閉了 瀏覽:485
易港金融理財怎麼樣 瀏覽:739
股票十字白線 瀏覽:650
千氪財經融資 瀏覽:680
團隊融資渠道 瀏覽:469
融資高人 瀏覽:911
中糧融資股 瀏覽:4
融資急 瀏覽:143
融資快線 瀏覽:850
寧夏錦寧融資 瀏覽:802
疫情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影響 瀏覽:267
今年市場資金 瀏覽:88
崑山純高安信信託 瀏覽:732
中欣氟材股票歷史價格 瀏覽:754
中國石油一10柴油價格走勢 瀏覽:245
北京融資詐騙案 瀏覽:126
決勝融資 瀏覽:649
沈陽注冊融資租賃公司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