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油價與國際油價的關系
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的因素很多,價格每天都會發生變化,遠不如加油站所使用的成品內油價格那樣穩定,容特別是國內市場。
其實,國內的油價會隨著國際油價的變化而變化,不過它具有一定的滯後性,一般會滯後一個月。油價的漲跌會對需求造成影響,影響加油站銷售量,從而影響利潤。民營加油站只要保證自己合適的利潤和油品的質量,就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的。
國際油價影響因素很多,如匯率的變化、供需的變化、政策因素、各種突發事件、人為操縱等等。世界經濟對原油的依賴性有著不可或缺和難以替代性,特別是受到原油儲量和產量的限制,原油價格對影響供求兩方面的因素都十分敏感,且波動性較大。
⑵ 油價的漲跌跟什麼因素有關
理論上講,影響油價的主要因素有七個方面:OPEC國家的石油產量、非OPEC國家隊產量、生產成本、世界經濟發展和世界石油消費水平、石油庫存、節能、替代能源,但在實際操作中,影響油價的因素絕不止這七個,石油價格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各因素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
從歷史來看,石油價格經歷過多次變動,劇烈波動的原因包括三方面:經濟形勢變化引發全球需求變化,如金融危機或者中國經濟騰飛;供應端變化比如以沙特為主的OPEC國家決定增產或者減產;以及政治危機造成的石油市場恐慌,如海灣戰爭、伊朗核危機等。
本輪國際石油熊市始於2014年中,當時布倫特原油價格在2014年的6月份115.19美元/桶,進入2016年1月,價格已經下跌到不足30美元。那麼這次油價大跌主要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的呢?各種數據顯示,當前的石油市場確實進入了一個供大於求的時期,供求失衡是油價下跌的關鍵因素。

(2)鉀肥價格與油價的關系擴展閱讀
美元加息火上澆油
美聯儲按照計劃加息的舉動推動美元走強,客觀上導致油價繼續下跌。一直以來,強勢美元都被視為原油和其他許多大宗商品價格疲軟背後的重要因素,因為這些商品都是以美元定價,美元升值會使得它們在使用其他貨幣的人面前顯得更加昂貴。
此外,商品並不能創造任何收益,這就意味著,在利率上漲的環境當中,商品作為投資選擇的吸引力也會大打折扣。
20世紀70年代,美國與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達成一項「不可動搖」的協議,雙方確定把美元作為石油的唯一定價貨幣,並得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其他成員國的同意。
從此,美元的強弱始終影響著國際油價的走勢。作為石油的定價貨幣,美元升值意味著石油更加便宜;美元貶值意味著石油越來越昂貴。
⑶ 國際鉀肥價格形成機制
必和必拓對加拿大鉀肥公司的收購案,引發了國際輿論對中國的鉀肥市場和未來需求的關注。 鉀肥是非常重要的農用化肥。中國的鉀肥進口依賴比例較大,而加拿大也是全球主要的鉀肥供應來源地。如果在全球主要供應方層面確實達成收購合並,那麼可能間接會對中國市場帶來一定影響。但是,對於中國的鉀肥市場供需和價格情勢,當前影響最大的因素並不在國際供應層面。國內鉀肥進口機制和進口資源壟斷,才是造成中國鉀肥供求表面緊張、市場價格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全球的鉀肥供應相對需求,一直是供大於求的。金融危機後,境外主要的鉀肥供應商限制產量後,才緩解了價格的一路下滑。但是在金融危機前,鉀肥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價就曾出現了天價現象,並且大大高於進口價格上漲的幅度。這讓眾多農民被迫為鉀肥支付了很高的成本,幾乎接近(除土地外)種糧總成本的一半之多。鉀肥價格在中國國內的急劇上漲,也導致全球不少分析家們高估了中國的鉀肥需求情況和真實可承受價格。中國的鉀肥進口體制和市場價格矛盾,與鐵礦石進口和市場價格機制有點相似。表層的價格現象往往並不是真相的全部。在鉀肥領域,掌握壟斷進口權和進口資源的大型進出口貿易企業,以國家代表身份談判進口價格,掌握大部分進口額度,然後在國內市場倒賣,大幅提高價格賣給鉀肥和綜合肥生產企業。鉀肥進口價和國內市場銷售價之間,形成了巨大利潤空間,同時也誇大了需求緊張度。比較而言,鉀肥和鐵礦石的待解問題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但是同樣都需要相關部門有所作為,解決進出口壟斷權和體制性的資源壟斷問題。在今年國內通脹和糧價已經表現出持續上漲壓力的當前,考慮到鉀肥在農業生產成本中的佔比,有關部門有必要針對包括鉀肥在內的農資價格體制問題上,及早作為,防止出現2008年的市場極端價格情況。公共政策作為的關鍵,首先應該立足國內體制改良,理順國內市場的進口機制,打破壟斷,協調進口價格和國內終端市場價格。如果不去真正改良資源性進口壟斷這一體制弊病,不去還原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的價格機制,僅以進口補貼政策,或者口頭上取消進口審批等等來應對,那麼不但不能夠解決既有的市場供需和價格矛盾,還會因為新增的行政權力而增加腐敗的空間。對於糧價的上升勢頭,應該明確其上漲趨勢的合理性。政策決策部門在宏觀調控中,如果要追求穩定糧價的目標,就應該從化解糧價上漲的動因和降低種植成本入手。除了土地的相對成本外,化肥可以說是目前農民糧食種植中,佔比最大的成本項目。鉀肥又是各種化肥中使用范圍最廣的一種。但鉀肥的價格機制沒有理順,其對糧食成本上漲的助推力不宜輕視。如果政府能夠重新重視進口壟斷體制的問題,盡早讓公共政策對鉀肥進口有所作為,將能緩解接下來的糧價上漲壓力。 謝謝採納
⑷ 國際原油價格跟國內油價有什麼關系
國際油價影響因素很多:如:匯率的變化,供需的變化,政策因素,各種突發事件,人為操縱等等很多,價格天天都在變,不過加油站所用的成品油價格會相對穩定,變化不會像原油那樣平凡和復雜,特別是中國市場。
國內的油價會隨著國際油價的變動而變動,不過它有一個特性是:滯後性,一般會滯後一個月的時間。
油價的漲跌會對需求造成影響,影響加油站銷售量,從而影響利潤。民營加油站只要保證自己合適的利潤和油品的質量,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的。
問題很多,得你的分真不容易!
⑸ cpi指數與油價有什麼關系
油價可以影響cpi的走勢
汽 柴油是工業的血液 一但上漲對整個物價上漲都有很強的擴展性
比如國際石油價格 持續上漲 就易拉動cpi上漲
還有石油價格有很強的傳導性 容易拉動其他能源 大宗商品上漲
⑹ 原油價格與汽油價格的關系是什麼
原油期貨價格就是把燃油稅和銷售稅(增值稅)扣除後的汽油價格。汽油價格指的是汽油在加油站的售價。2019年5月27日24時起,中國國內汽油價格每噸均提高50元。
參照近1個月(22個交易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變化,如果價格上下浮動超過4%,國內成品油價格隨之上調或下調。一般的,定價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發改委)決定,屆時媒體將發布汽油柴油零售價的變化。

(6)鉀肥價格與油價的關系擴展閱讀
根據「十個工作日一調整」的原則,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2018年10月19日24時開啟。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8年10月1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165元和160元。
本輪零售價上調兌現之後,國內半數以上城市92#汽油零售價將達到8元以上,這標志著「高油價時代」再次來臨。市場重點關注原油需求以及庫存情況,加劇了原油下行的壓力,對於多頭寄予希望的美國與沙特關系緊張,目前事態並未進一步發展,因此短期內原油市場難有實質改善,市場環境依舊謹慎偏空。重新計算後的國內原油變化率或處於負值區間,新一輪成品油零售限價下調概率較大。
⑺ 油價上漲和化肥、塑料有什麼關系
石油既是生產它們的動力來源又是生產它們的原料啊,你說有關嗎?
⑻ 鉀肥價格上漲多少
據海關總署統計,2009年1~6月份,中國共進口氯化鉀169.9萬噸,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28.11%,其中,1~5 月份邊貿進口氯化鉀數量為13.35萬噸,同比減少68.15萬噸。統計數據表明,上半年中國進口鉀肥價格維持高位,這與同期國內鉀肥的低位運行構成了嚴重倒掛。對此,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行業分會會長李剛表示,截至2009年5月,國內鉀肥產品價格一路走低。以95%氯化鉀為例,價格從年初的3500 元/噸下降到後期2800元/噸,下降近40%,而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導致下游生產企業及經銷商缺乏進貨積極性。但從今年5月份以來,鉀肥行業的主流報價在 2800~3200元/噸之間,沒有再出現大的波動。而近期印度460美元/噸的鉀肥招標價格,換算為人民幣是3100~3200元/噸,與國內價格基本持平。鉀鹽分會據此認為鉀肥價格已經回到合理價位,再降價的可能性不大,市場的平穩運行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作為復合肥行業的重要原料,鉀肥價格走勢影響著復合肥行業的發展。國內一家復合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受金融危機及業內整體低迷形勢影響,目前3個15%硫基復合肥出廠價格低於2000 元/噸。同時很多復合肥企業遭到去年高價鉀肥的重挫,以減少復合肥中鉀含量來降低產品價格。對此,鹽湖鉀肥董事長鄭長山認為,目前復合肥行業出現的減少鉀含量的情況,從長遠講對農業發展不利。不管是鉀肥行業還是復合肥行業,應該為農民提供鉀肥的科學合理的產品和施用技術,而非單純根據市場價格增減某種元素用量。對此,鉀鹽分會及企業也希望國家標准委能夠從肥料的生產配方和含量方面嚴格管理,保證肥料養分的科學配比,以確保鉀肥的合理施用和維持土地長期耕作潛力。
據介紹,在7月10日印度鉀肥招標中,俄羅斯生產商Silvinit 公司報出了到岸價460美元/噸的價格,雙方最終簽訂了85萬噸的進口合同。對此李剛認為,印度鉀肥進口招標歷來是全球鉀肥市場價格變化的晴雨表,隨著包括BPC在內的國際鉀肥巨頭調低報價,鉀鹽分會希望推遲重啟目前正陷於僵局的中國進口鉀肥談判。這樣不僅能夠讓擁有更多鉀肥庫存的中國獲得更低價格,同時對產能不足需求的國內鉀肥行業而言,產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運行,能夠保護國內鉀肥業及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農資網有個鉀肥專題,裡面有大量關於鉀肥的資訊。你可以看看。
http://www.ampcn.com/channel/index_jiafei.asp
⑼ 鉀肥是什麼,多少錢一噸
鉀肥全稱鉀素肥料,具有鉀(K或Ca2O)標明量的單元肥料就是鉀肥(potashfertilizer)。能提高土壤供鉀能力和植物的鉀營養水平。根據鉀肥的化學組成可分為含氯鉀肥和不含氯鉀肥。所有的鉀鹽肥料均為水溶性,但也含有某些其他不溶性成分。主要鉀肥品種有氯化鉀、硫酸鉀、鉀石鹽、鉀鎂鹽、光鹵石、硝酸鉀、窯灰鉀肥。氯化鉀含氧化鉀為50%~60%。主要以光鹵石,鉀石鹽和苦鹵為原料製成。氯化鉀易溶於水,20攝氏度時溶解度為34.7%,100攝氏度時為55.7%,是速效性肥料,可供植物直接吸收。氯化鉀吸濕性不大,通常不會結塊,物理性質良好。便於施用。硫酸鉀的生產方法:一是直接由天然礦物和硬鹽礦等製取。二是由氯化鉀轉化而得,目前世界生產的硫酸鉀中70%由轉化法生產。硫酸鉀含氧化鉀50%~54%,較純凈的硫酸鉀系白色或淡黃色。菱形或六角形結晶,吸濕性遠比氯化鉀小,物理性狀良好,不易結塊,便宜施用。

鉀肥多少錢一噸
7月國內鉀肥市場持續弱勢,今年秋季肥啟動較慢,至今尚未完全開啟,下游需求有限,且鉀肥生產產能不斷擴大,造成供需失衡的局面。導致鉀肥市場延續低迷走勢。國際鉀肥方面,現港口60%俄紅粉成交價格低端已至1950元/噸,62%白鉀成交價格低端在2080元/噸,60%以白以及約白港口報價基本維持在2050-2070元/噸。
⑽ 鉀肥價格多少
2007年10月份,國內白鉀港口交貨價為每噸2250元,2008年1月份每噸回33答00元,2008年3月份每噸3600元,4月份每噸4000元。 此外,2007年以來,國際化肥市場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全球糧食連續兩年減產,庫存持續下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顯示,2007/2008年度期末全球糧食庫存僅4.05億噸,達到了1982年以來的最低點,庫存消費比為18.8%,接近了18%的警戒線。 特別是近一個時期以來,世界部分地區不同程度的糧食短缺危機,以及美元疲軟等因素導致了化肥價格連創新高。據了解,全球主要鉀肥進口國的到岸價格均已大幅上漲。東南亞的到岸價格從2007年初約每噸230美元上漲到年中的每噸300美元,年底時已達到每噸450美元,而目前已達到歷史性的每噸750美元。作為四大進口國的巴西,2008年第二季度進口到岸價格也達到了每噸750美元,對比去年同期的價格上漲了2倍以上。業內分析預測,國際鉀肥市場年內將有可能達到每噸1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