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玉米價格為什麼會下降
國內價格前期近年國際價格,導致大量玉米和糧食湧入,導致進口量、庫存量屢創新高。
今年國家對玉米不實行保護價、臨儲收購等政策,完全市場定價,導致玉米價格較低
② 玉米價格為什麼這么低,17年還會更低嗎
玉米大多數用作飼料。首先,由於國際經濟繼續萎靡不振,國家對於傳統出口國家的肉類產品出口大幅度降低 ,國內需求量消化不了外貿剩餘。國內飼養場減少了動物的飼養量,致使玉米產量過剩。其次,國內玉米生產粗放,生產成本高於北美國家集約化生產的優質玉米。他們的價格優勢使得大量進口優質玉米低價充斥國內市場,直接拉低了國內玉米生產的價格。加之玉米上市時不少的農戶捂盤惜售,錯過了收購的最佳季節。保存不善使得玉米的質量大幅度降級。17年不可能重演16年玉米生產的頹勢,因為今年玉米種植者的數量會大幅度下降,產量會下降。不過粗放型種植必須改變,否則前景依然不樂觀。
③ 為什麼玉米價格那麼低還能長價嗎謝謝大家
玉米價格低的原因很多,
一是由於目前正值玉米收獲季節,按照供求關系來說,目前供應量比較大,所以玉米的內價格自然會有所回落;
二是受到生豬市場的影響,生豬存欄下降,玉米作為最主要的飼料原料之一,需求量驟減,也是導致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三是受到進口市場的沖擊,國外某些農業集約化程度很高的國家生產的玉米成本非常低,因此銷售價格也很低,進入中國市場對中國本地生產的玉米是有沖擊性的。
至於還能不能漲價,這個很難說,一容是要看生豬存欄是否能補充,二是要看國家對進口額度是否有一定的調控。
④ 老師們,今年的玉米價格為啥這么便宜啊
首先,外國玉米太便宜。目前玉米進口價和國內臨儲價的差別已經達到了每噸500元左右,也就是說,國家的糧庫每收一噸玉米,就多花500塊錢。
其次,玉米加工企業成本太高。國內玉米加工企業如果用國內玉米,就有比較高的成本,就沒法跟國際競爭。
結果:玉米加工企業進口外國便宜玉米,國家糧庫里的玉米越來越多,賣又賣不出去,只能由國家財政來兜底。2014年,國家玉米臨時收儲的財政資金成本是1800億元!這么多錢花出去,加上國家的巨額惠農補貼,農民種的玉米越來越多,玉米收購價格越來越高,國家糧庫里的玉米庫存越來越多……形成惡性循環!
⑤ 玉米價格或繼續下跌,玉米價格為何下跌
今年玉米價格的上漲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喊了這么多年的玉米漲價,沒想到這次真的上漲了,最近玉米價格有所下跌,很多人又認為下半年行情不樂觀。
玉米趨勢仍將延續 行情波動放大
7月進口玉米91萬噸,為3年內新高,同比增長136.5%。1-7月累計進口457萬噸,同比增長30.7%。主要原因就是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上漲,所以進口量增加。受這兩方面因素影響,玉米價格出現一定程度下跌,但是下半年玉米價格肯定不會差,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
一是玉米減產可能性增加。北方多個種植大省出現了多次短時強降雨,很多玉米地積水排不出去。二是生豬存欄不斷增加,玉米用量加大。下半年以來,生豬存欄量不斷增加,繼六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出現環比增長後。在七月份,生豬存欄也出現了環比增長。意味著去年9月開始的生豬復產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從現在開始,生豬存欄量會越來越多。
生豬存欄量增加,意味著飼料的需求量會繼續增加,而作為飼料主要原料的玉米需求量也會水漲船高,越來越多。所以說現在玉米價格的波動只是一個調整階段,下半年玉米價格還會繼續增長的。
⑥ 導致玉米價格大幅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中國玉米市場和玉米政策現狀
一、當前中國玉米市場的現狀
1.進口原料替代量巨大。
全年度高粱、大麥、木薯、DDGS及玉米等替代品進口量超過3000萬噸。
2.下游需求弱。
飼料養殖需求下降幅度較大,主要是受能繁母豬及生豬存欄大幅下降的影響。
深加工需求主要是受經濟形勢不好所影響,
下游產品需求差,利潤低,導致深加工開工率不足。
3.市場心態極度悲觀。
市場心態悲觀導致貿易商加快去庫存速度,導致現貨價格大幅下跌。
4.國儲拍賣難以成交,庫存壓力巨大。
由於拍賣糧成本與市場價存在巨大價差,
國儲拍賣成交率很低,
國儲去庫存速度緩慢,庫存壓力巨大。
二、解決問題的思路
1.新年度開始一定要控制住進口替代。
最好的辦法是將運輸補貼大幅度提高到300-400元/噸,
這樣東北玉米到南方價格會在2050-2150元/噸之間,
那麼進口高粱、進口大麥都將失去市場份額。
這樣臨儲可以少收3000萬噸,而400元/噸的運輸補貼相當於不到2年的臨儲費用支出,從財政的角度看總體還是劃算的。
否則替代品持續沖擊, 一旦3000萬噸玉米就會進入臨儲,那麼還需要幾年時間的存儲,存儲費用會對財政造成較大的負擔。運輸補貼都是先運後補,等於先不用錢就可以解決掉3000萬噸玉米的消化問題。
2.加大力度打擊走私肉類。
每年大約有300萬噸的走私肉,打掉之後每年可以消化1000萬噸的糧食。並且將利於中國飼料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因此應下大決心,全國范圍開展打擊走私肉的運動,要抓典型,嚴處理。
3.加大燃料乙醇的使用范圍。
建議全國范圍內使用,這樣每年可以消化掉3000萬噸庫存玉米。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收購乙醇,進行混配。
用加油站獲得的各項相關稅收以補貼可能出現的加工虧損,這樣還可以解決全國酒精廠開工率不足的問題,並且如果未來一旦缺糧可隨時進行調整。
到新季玉米收購結束時會有2億噸的庫存,足夠消化7-10年,不用擔心缺糧問題。
三、新季臨儲政策剖析
1.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表示,要完善玉米臨儲收購政策,雖然15年臨儲可能是最後一年執行,但也必須要收,否則政府會失信於民、市場會失靈,那麼玉米價格下跌幅度有超過50%的可能,甚至會更多。
因供嚴重大於求,無人接盤。以種糧為主要收入的農民會受到毀滅性打擊,所以新季臨儲必須要收。
2.大幅下調臨儲價格不可取,因市場嚴重供大於求和失靈,即便是再降,玉米也會都進入臨儲庫存。
不僅與保護農民利益(尤其是種糧農民利益)的中央精神相違背,造成種糧農民收入大幅下降,並且還會嚴重損害新型農業主體。
因事先未告知農民和市場,租地成本很高,生產資料成本更高,以黑龍江一些地區為例,僅玉米種子的成本就達到2500元/公頃。這樣多年來培養的種田大戶、農業合作社將會破產,土地集約化經營會嚴重倒退,在中國剛剛興起的現代化、規模化農業會被搞垮。
在整體經濟形勢下滑的背景下,如有大批農民的利益受損害、甚至破產,將不利於社會穩定。如果臨儲收購價格大幅下調200元/噸,以收8000萬噸計算,僅才省出160億元,但政府的公信力和農業、農民的穩定發展都受到嚴峻挑戰。因此大幅降低臨儲價格是不講政治的,要相信中央主要領導人的政治智慧。
3.大幅降低臨儲價格後,現有的臨儲庫存玉米會遭遇更加嚴重的貶值,國家財政損失巨大。
即使推行燃料乙醇添加政策,市場也不會使用陳玉米,因為陳玉米的成本相對新玉米來說要高,對國家也很不利。
4.新季玉米豐收和減產目前還是未知,如果出現一些減產,並且還大幅度降低臨儲收購價格的話,那麼農民種糧的總體收入會大幅下降,這樣農民受到的打擊更大。
不同於油菜籽,玉米種植面積廣,在中國糧食安全的主產區,影響巨大。因此需全面慎重的出台政策,不調整臨儲收購價或小幅度降價更加可取。由於已經是最後一年收儲了,用綜合思路可以解決問題就沒有必要傷害農民。
四、解決問題的辦法剖析
1.2016年必須調整種植結構,取消臨儲玉米政策,同時加大支持國產大豆產業,採取糧豆輪作,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2.通過有競爭力的運費補貼和打擊走私肉的辦法,提高至少3000萬噸的國產玉米銷量。同時還能帶動物流業,也提高了經濟活躍度。
3.全國范圍內開展使用燃料乙醇。以目前的庫存水平來看,至少5年內不用擔心會出現缺糧的情況。
4.新糧收購時就給予東北深加工補貼,並明確新年度拍賣政策為順價銷售、取消補貼。這樣深加工、貿易商以及飼料企業都會備足庫存。臨儲收購量會大幅減少,農民利益也會得到保障,這樣可以花小錢辦大事。
如果這幾項綜合措施實施到位,新年度臨儲收購量不會超過5000萬噸,可能在3000-4000萬噸之間,因為運輸補貼能夠解決3000萬噸,各庫存環節也能解決至少2000萬噸。
⑦ 導致玉米價格大幅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玉米價格大幅下降。
一是玉米深加工產能過剩。
二是玉米市場貨源充足。由於去年玉米價格較高,各持糧企業和農戶惜售,造成當前農民手中玉米存量大。
另外,進口高粱、大麥等替代品性價比較高,也對於本地玉米銷售的沖擊很大。中秋過後,新玉米即將上市,新舊玉米集中上市,市場供應充足,新玉米價格預計低開,糧食價格走勢總體不如去年。
去年相比價格較低。
據商河縣物價局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進入9月玉米價格直線下滑,目前價格跌破一元,降至0.98元/ 500克,與上周1.01元/500克相比,下降2.97%,與上月1.05元/500克相比,下降6.67%,與去年1.12元/500克相比,下降12.50%。
⑧ 國產玉米價格低與進口玉米有沒有關系
國產玉米價格低與進口玉米沒有多大關系,目前國內市場的玉米價格高於國際市場的玉米價格。按照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政府有時可以合理協調各個企業的玉米進口配額指標。國產玉米的價格是根據國內本身的需求和國家的宏觀調控來決定,和進口玉米的沖突不是很大。
⑨ 為什麼玉米價格那麼低還能長價
原因:
1.因為物價高、收成少。
2.國家調控,開糧庫。
⑩ 進口玉米價格為什麼比國內少那麼多
國外土地都是農場主的大面積土地,每人種植數百到上千畝,人工費用低,國外機械便宜,電、化肥都便宜,土地沒租金或租金很低。國家有的給予補貼,導致價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