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生態環保領域psl資金運用標准

生態環保領域psl資金運用標准

發布時間:2021-05-16 11:57:34

A. 國家支持的環保項目有哪些

隨著節能環保的問題的提出,我國為了跟上世界發展的潮流,也積極開展落實節能環保的工作。下
一、節能方面
對於節能產業,又分為了一下幾個方面性內容:
1、節能新技術和裝備
政府已經出台了節能裝備和技術產業實施的方案,其旨在加快該產業內對節能新技術和裝備的研究與開發,讓該產業充滿凝聚力與競爭力,並且讓新的技術得到很好很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2、發展高效節能產品
節能產品,大致包括電器、照明、車輛和建材等等。尤其是汽車,國家正大力提倡研發出具有新型節能系統的汽車。
3、發展節能服務產業
節能服務產業,就是將節能減排方面的技術和設備提供給開展節能減排項目的企業。作為一個服務行業,該產業必須完善自身提供給客戶的服務,將節能服務做到咨詢診斷、設計改造、運行維護等方方面面完善化,將該服務模式打造為主流節能服務產業的運行模式。
二、環保產業方面
1、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
對於環保技術和裝備,大致就是對污染的監控、預防及治理等先進技術和設備。例如污水處理、土壤質量恢復等等。
2、發展環保產品
環保產品,主要集中於對環境友好型材料的開發,例如環保葯劑、環保膜材料等等。
3、發展環保服務
作為環保產業服務體系,該體系為環保產業提供資金投入、環保項目建設開展、設備的維護保養以及技術的咨詢等等,讓客戶企業在實施污染治理等項目時,能保證實施質量與力度。
三、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方面
對於資源循環利用方面,最主要的方向就是處理各行業的廢棄物,例如工業、礦業以及製造業、餐飲業等等行業的廢棄資源,該產業將其資源進行合理分類整理,通過關鍵技術將其合理化應用到合理的地方上去。
如今國家已經加大了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扶持力度,主要是希望這一產業能真正成為一支獨立的產業,擁有核心競爭力,可以為未來國家的節能環保提供強大的支持。

B. 環保稅徵收的標準是什麼

C. 生態門的環保標准

生態,是生態門最大的一個特點。由鋁鎂合金金屬製作的生態門,杜絕了客戶所有擔心的環保和健康問題,除了不會產生木材製品所可能含有的甲醛、有毒膠水、油漆一類的有害物外,有很多有公眾責任心意識的客戶選用金屬材質而非木質,更看重的是生態環境的保護,金屬,可回收,不會因為我們的裝飾裝修而給自然帶來破壞。說起來,我也做了一回環保公益的推廣大使,這也正式我們所推崇的行業公德之一。
不尋常的質感和品質,在出身名門的生態門上體現無疑。高強度的鋁鎂合金骨架,具有後現代金屬的冷峻質感,精緻的邊框處理和表面光澤,讓我的設計中更多了一份穩重和神秘。
獨特的裝飾風格,裝了就是不一樣。生態門選用了更多的金屬和其他環保材質,在風格上突破了先前單一款式,在表面顏色、花色、立體感上,具有更多的可塑性,在我的風格選擇上,成為了一大亮點。
節能隔音,防火耐腐蝕,密封節能,永不褪色,都能提供給客戶更多的實用功能。
生態和生活,本是一體,對生態和原創的尊重、關注,正是源於對美好生活的持續追求。

D. 如何進一步推進生態環保領域拓展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必須堅持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擴大國內需求、提高發展質量、促進社會和諧有機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切實抓好重點流域區域海域污染防治。強化「三河三江」、渤海、松花江、丹江口庫區及上游、三峽庫區、黃河中下游等重點流域區域海域污染防治力度,支持規劃內城鎮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流域綜合治理等設施建設和重大環保技術示範。要穩步實施重點防護林、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
二是扎實推進工業污染防治取得新進展。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年度落後產能淘汰計劃,促進電力、水泥、鋼鐵、鐵合金、焦炭、造紙、酒精等行業落後生產能力有序退出。同時,對國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批;對環境污染嚴重,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項目,一律不批;對環境質量不能滿足環境功能區要求、沒有總量指標的項目,一律不批;對位於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的項目,一律不批。
三是進一步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充分發揮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的示範帶動作用,落實好「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的政策措施,確保村鎮環境整治取得明顯成效,穩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制定實施《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著力整治畜禽養殖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工礦企業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快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村污染防治能力。
四是深入開展環境執法監督專項行動。大力整治城鎮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和污泥違法處置問題,開展重點流域區域海域污染防治集中督查,強化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排污許可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大對各類違法排污行為處罰和責任追究力度。積極探索生態保護和農村環保領域執法監督的途徑和方法,加強生態旅遊區、礦產資源和旅遊開發環境監管,組織開展第二次全國生物物種資源保護聯合執法檢查。
五是努力抓好環境科技、法制建設和國際合作。推進環保科技創新工程建設,集中力量優先開展總量控制等方面的科技攻關,加快建立比較完備的環保科技支撐體系。盡快推動出台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抓緊制定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做好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工作,認真組織環境保護法修改的研究論證工作。繼續擴大國際環境合作與交流,努力拓展雙邊、多邊以及區域合作領域,積極推動國際環境履約工作。

E. 政府出台哪些環保支持政策

1、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的國家法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年9月5日,我國制定頒布了《大氣污染防治法》,1991年5月24日國家環境保護局公布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自1991年7月1日起施行。

3、海洋環境污染防治法

到1982年,我國制定了《海洋環境保護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綜合性海洋環境保護的法律。1983年國務院又制定了《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85年還制定了《海洋傾廢管理條例》,之後相繼制定了《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條例》(1990年)、《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1990年)等。

4、水污染防治法

1996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在環境標准方面還制定有《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88)、《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5084—92)、《漁業水質標准》(GB11607—89)、《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等。

5、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6、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

F. OK-100生態環保標准要求是什麼

1.什麼是國際環保紡織標准100 ?

國際環保紡織標准 100 又稱 Oeko-Tex Standard 100,是世界上最權威的、影響最廣的紡織品生態標簽。懸掛有Oeko-Tex Standard 100標簽的產品,都經由分布在世界范圍內的十五個國家的知名紡織檢定機構(都隸屬於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測試和認證。Oeko-Tex Standard 100標簽產品提供了產品生態安全的保證,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要求。

2、如何識別有效的Oeko-Tex Standard 100標簽?

在每一個Oeko-Tex Standard 100標簽的下方,都有一個證書號碼和認證機構的名稱。核查證書號碼和認證機構的名稱可以識別有效的Oeko-Tex Standard 100標簽的。Oeko-Tex Standard 100標簽是世界范圍內注冊的標簽,受馬德里公約保護。

\3、證書號碼的意義何在?證書的有效期有多長?

Oeko-Tex Standard 100的證書號碼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證明,證明了在該產品認證時,所有按照Oeko-Tex Standard 100規定應該進行的測試,全部都已經完成。Oeko-Tex Standard 100證書的有效期是一年。一年期滿,證書持有者需要續證。證書續期使用的許可也是在認證機構對認證產品進行必要的測試和認證後發出的。新證書的有效期是在原有效期的基礎上再延展一年。

4、Oeko-Tex Standard 100標簽產品標示的意義?

人類生態學針對的是衣服對穿著者及其近身環境的影響而言。作為人體近身環境的一部分,服裝對人體健康有重要的影響。經過Oeko-Tex Standard 100測試和認證的產品,保證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五、什麼樣的企業可以申請Oeko-Tex Standard 100認證?怎樣進行申請?
所有與紡織品的生產和銷售有關的生產商、經銷商都可以就產品來申請Oeko-Tex Standard 100認證。包括纖維、紗線、坯布、輔料、服裝以及從事染整加工和其它與紡織品有關的生產商、經銷商。認證申請需要向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成員機構提出。進行Oeko-Tex Standard100認證申請的步驟簡單,申請廠商在各認證機構的指導下都會順利完成。

六、國際環保紡織協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和機構?
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由12間知名的紡織檢定機構以及他們的代表處組成,分布在中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日本、韓國、波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國和美國。
各成員機構都兼備紡織測試領域和化學分析領域的經驗,同時都掌握人類生態學、服裝生理學以及相關令領域的知識,除了承擔Oeko-Tex Standard 100的測試和認證工作,他們還擔當著進一步研究、發展和完善Oeko-Tex Standard 100的任務。
七、什麼是國際環保紡織協會共同工作的基礎和准則?
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各成員機構都採取統一的測試方法和測試標准來保證在世界范圍內測試結果的統一性。並且,這些測試方法和標准往往比他們所在國家的有關方面的規定更嚴格。此外,協會成員間還定期舉行合作測試與經驗交流,不斷優化測試方法,保證了測試結果的統一性。
八、誰制定了Oeko-Tex Standard 100?Oeko-Tex Standard 100是如何問世的?
Oeko-Tex Standard 100是由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成員機構--奧地利紡織研究院和德國海恩斯坦研究院共同制定的。這兩位成員機構同時也是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最早的成員機構和奠定者。他們在20世紀90年代時,根據當時的對紡織品上有害物質的知識、測定製定了Oeko-Tex Standard 100。Oeko-Tex Standard 100於1992年4月在德國法蘭克福的Insterstoff展會上面世。
九、Oeko-Tex Standard 100的制定在世界范圍內滿足了什麼樣的需求?
世界上各國有關紡織品的生態性能的規定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要在世界范圍內成功的選購商品,就需要有一套相應的、可以在世界范圍遵循的一致的標准。Oeko-Tex Standard 100的制定滿足了這種需求。另外,Oeko-Tex Standard 100的制定提高了紡織企業在生態紡織品生產方面的全球競爭意識。
十、Oeko-Tex Standard 100的測試項目滿足什麼樣的條件?
Oeko-Tex Standard 100的測試項目包含了100多個測試指標,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成員機構全部都按照測試准則來進行Oeko-Tex Standard 100的測試和認證工作。Oeko-Tex Standard 100的測試項目和限量的都是依據各成員機構對紡織生態學的研究來制定的,並且不斷完善,以保證Oeko-Tex Standard 100認證的產品能夠滿足全球范圍內最嚴格的生態紡織品的要求和法令。
十一、Oeko-Tex Standard 100的測試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Oeko-Tex Standard 100禁止和限制使用紡織品上已知的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他們包括:pH值、甲醛、可萃取重金屬、鎳、殺蟲劑/除草劑,含氯苯酚,可解理芳香胺染料、致敏染料、有機氯化導染劑,有機錫化物(TBT/DBT),PVC增塑劑、色牢度、有機揮發氣體、氣味。
十二、如何監督認證產品滿足Oeko-Tex Standard 100的要求呢?
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成員機構共同來完成對認證產品的質量監督。監督措施包括在認證企業不知情的情況下定期從市場上購買認證產品進行檢測或是在不事先通知認證企業的情況下,對認證企業進行現場抽檢,而且產品都是進行全套的測試。
十三、為什麼Oeko-Tex Standard 100將紡織品分為四個等級?
Oeko-Tex Standard 100將紡織品分為四個等級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嬰兒需要特別的保護;由於紡織品同人體接觸的程度不同,可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就不同;與皮膚接觸的范圍越大,方式直接,則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就會越大,因而要求就應該更嚴格。為此,Oeko-Tex Standard 100根據產品的最終用途將產品分為四個等級:嬰兒用、直接與皮膚接觸、不直接與皮膚接觸、裝飾用。
十四、Oeko-Tex Standard 100中對嬰兒產品有哪些特殊要求?
由於嬰兒皮膚非常的嬌嫩、敏感,因此,Oeko-Tex Standard 100中所有的測試項目對嬰兒產品都有最嚴格的規定。舉例而言,Oeko-Tex Standard 100對嬰兒產品中甲醛的含量規定為:20 毫克每千克。這個限量規定幾乎等於無法測出的限量規定。這就保證了所有在紡織品生產後整理過程中用到的甲醛已經全部清除了。再比如,pH值的規定是呈弱酸環境,保證對皮膚友好;對產品的唾液牢度的測試,保證了紡織品上的染料或塗料在嬰兒咬、嚼的狀態下也不會從織物中滲出。
十五、什麼樣的產品可以使用Oeko-Tex Standard 100標簽?
只有嚴格按照Oeko-Tex Standard 100中的規定,經過對有害物質的檢驗,並經過任何一間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成員機構授權,才可以使用Oeko-Tex Standard 100標簽標示產品。如果是最終成品,還包括組成該產品的所有配料和輔料,如拉鏈、紐扣、蝴蝶結、花邊、縫紉。

G. 國家對環境保護有什麼政策和資金扶持

我國的環境管理政策核心是採取防範措施和加強環境管理,辦求不產生或少產生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一、主要措施:

1、將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和年度計劃,在經濟發展中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2、嚴格對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的生產主體工程與防治污染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使用)。現在,全國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和「三同時」執行率都達到95%以上。

3、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使環境管理沿著法制化和規范化軌道發展。

4、健全環境管理機構。從中央到省、市、縣四級政府建立了環境管理機構,這些機構依法行使環境管理權力。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大中型企業也建立了相應的環境管理機構,管理本行業和本企業的環境問題。

二、在環境經濟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資金投入和稅收優惠政策:

1、企業將防治污染所需資金納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2、列入國家重點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項目,國家給予資金支持;城市政府將城市維護費用於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國家徵收的排污費用於污染防治。

3、國家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對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作為原料進行生產的,在5年內減征或免徵所得稅。

三、實施環境技術政策的目的在於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業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採用先進的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環保法律有關規定,對企業浪費能源和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後工藝和設備實行限期淘汰。

3、企業在生產中應該採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7)生態環保領域psl資金運用標准擴展閱讀:

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於官廳水庫畔屬於河北省的沙城農葯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DDT)。

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後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

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呈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保護環境

H. 環境保護法規規定用於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提取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關於「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責任規定,在生態環境治理中各級政府應當做到:

(一)樹立生態政績觀念

這是政府職能向生態文明建設回歸的關鍵。生態政績觀要求地方政府把資源、環境的成本效益納入考核目標,對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污染、污染治理等全部指標進行核算,增強政績成本意識,提高科學決策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決策失誤、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形成科學合理的生態建設模式。中央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嚴格而明確的環保政績標准,提高生態建設權重,把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作為官員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實行重大生態破壞、重大環境事故等一票否決制,有效激勵地方政府積極履行環保職能。

(二)落實生態問責制度

強化政府生態職能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建立生態問責制。

第一,明確生態考核指標體系,量化和細化考核條款。將嚴格的節能減排考核指標、生態評價指標和環境測評指標納入政績考核范圍。

第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遵循權責統一、有錯必究、過錯與責任一致、教育和懲戒結合的原則。

第三,加強制度建設,使生態問責有章可依、有法可依,改變環境責任集體負責而實際無人負責的狀況,建立離任官員生態環境責任跟蹤制度。

第四,以事前督責為主。實行生態問責制的目的不僅僅是追究官員的事後責任,更是事前督促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職能,做到事前督責和事後問責相結合。

(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化水平

第一,完善生態環境立法的指導原則。生態環境立法實行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制定科學的環境立法規劃,用生態系統方法促進環境法向生態法轉變,實現我國環境法的生態化,實現人類、社會和自然的協調發展。

第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法規體系。合理有效的法律體系以及運作制度是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生態立法工作中必須明確生態權利,保護公民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權益。另外,在立法實踐中研究通過多方參與平衡相關方的利益,規范生態補償機制等,結合現行生態公益林地補償金政策出台生態補償規范,現行試點取得成熟經驗後,在更大范圍內逐步推廣。

第三,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在已頒布的《信息公開條例》和《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及其相關環境,保障公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力量理性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暢通社會組織和公民對生態環境事件的監督渠道。規范公眾參與環境決策的制度,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政策和立法條款、規劃建設項目必須充分聽取公眾意見。落實「環保監督員制度,研究和探索企業環境行為審核審計制度」。協調執法機制和監督機制,強化各級執法部門監督責任,落實生態環境監管機制,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化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第七條 國家支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鼓勵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促進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願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隊環境保護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第十一條 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閱讀全文

與生態環保領域psl資金運用標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浦科技股票 瀏覽:204
四川唯鴻股票 瀏覽:987
富諾股票 瀏覽:897
泰安小額貸款哪個正規 瀏覽:441
融資金額增加說明什麼 瀏覽:889
150萬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5
盛世投資股票 瀏覽:283
客戶理財心理 瀏覽:788
投資個融資 瀏覽:235
完成c輪融資的p2p 瀏覽:303
睿融資 瀏覽:136
韓元1000對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71
留學生的外匯 瀏覽:923
施羅德外匯 瀏覽:704
每日幣讀交易所 瀏覽:203
非法融資和民間融資 瀏覽:328
浙貸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59
創投企業新三板投資 瀏覽:5
天治趨勢基金如何 瀏覽:264
海南鑫晟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