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市場化和人為控制是種矛盾。
東西漲價,漲到一定程度,大家都不買了,那麼東西就會自然降價。這種調節方式就要市場化,是按供求關系去調節。
人民幣是錢,也可以看成是種資產,貨物。只要是貨物,那麼就有供給和需求。按照供求關系去調節人民幣利率那麼就是市場化。
對外貿易的供求關系則由匯率調節。美國式的浮動匯率就是市場自由調節。
通俗點講,改革就是讓市場決定利率,不是人為的去控制它。
2. 人民幣匯制改革和利率市場化是一回事嗎
匯率和利率當然不是一回事。
匯制改革是匯率制度的改革,目前人民幣是掛靠美元的,改革也只是每日的波動幅度有所擴大。
利率是存銀行錢,銀行要付給儲戶的利息水平,改革也只是給允許銀行在官方的利率水平下有20%的浮動。
不過他們都屬於金融改革中重要的部分,且利率和匯率的波動還有一定的相關性,說是一回事的,認為他們的相關性很大而已。
3. 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將意味著什麼
首先是利率定價權的改革。既往存貸利率均以央行基準利率為軸,存款利率封頂,貸款利率有底,對銀行業實行完好的存貸差保護,以維護金融系統穩定性,而這也是過去十年間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客觀要求。但是,隨著今年7月農行正式上市,銀行系統改革的主要目的已由改善資產負債表轉向提高服務和競爭力,這使得「十二五規劃」期間內,利率市場化改革成為監管層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對於銀行而言,如果繼續保持3%左右的存貸差,將削弱銀行提高服務質量和競爭力的激勵。削弱存貸差保護,意味著將存貸款利率的定價權從央行下放到各商業銀行,促進商行間的競爭,與此同時,通過建立宏觀審慎調控體系,維護競爭的秩序,幫助銀行尋找到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均衡點;
其次,利率市場化改革意味著人民幣利率產品的多樣化,增加利率產品的吸引力,進而言之即固定收益衍生品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只有利率市場產品多樣化,異質化,才能降低企業進入固定收益市場進行直接融資的門檻。擴大直融比例是金融市場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的主要方式,有助於將流動性導入到實體經濟當中,而非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同時,對於銀行自身而言,利率市場的擴大與深化有助於增強銀行的競爭力,在與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競爭中,不至於因目前分業經營的格局處於劣勢地位;
第三,利率市場化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可相互借力。利率是國內資金的價格,匯率是國內利用國外資金的價格,利率市場化客觀上對人民幣國際化,目前看來即人民幣的升值提出了要求,同時,發達的利率市場所提供的人民幣產品也可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足夠的吸引力。結合央行資產負債表來看,目前基礎貨幣的發行由於貿易及資本渠道湧入的國外資產而呈現失控狀態,此種情況下,如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放開對於信貸的控制,則會導致基礎貨幣發行情況的進一步惡化,最終使得經濟發展的成果被通貨膨脹所吞噬。可以預料的是,如若央行按照「十二五規劃期間,利率市場化會有明顯進展。」的時間表推進改革,則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也將於同期穩步推進,人民幣升值勢在必行。
4. 什麼是利率市場化,我國的利率市場化的現狀如何
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是指在市場經濟中,利率水平及其結構由經濟主體自主決定的過程。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含義:(1)利率水平的高低由市場供求關系所決定;(2)形成一個以中央銀行利率為核心、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存貸款利率的體系;(3)中央銀行作為利率調節的主體。
利率市場化實質上是一個逐步發揮市場機制在利率決定中的作用、進而實現資金流向和配置不斷優化的過程。但是利率市場化並不意味著利率的完全自由化,中央銀行仍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影響市場基準利率,進而影響其他金融產品的定價。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的現狀
我國在利率的管制上一直比較嚴格,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先後放開了我國的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境內外幣存貸款利率以及人民幣貸款利率,目前僅對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利率進行上限管理。人民銀行已將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種種跡象顯示,我國利率市場化正呈加速推進態勢,至今僅剩存款利率放開最後一步。
我國在逐步放開存貸款利率管制的同時,多年來一直同步推進市場化利率體系和完善中央銀行的利率調控體系。自1996年取消同業拆借利率上限管制開始市場化利率體系培育在以下三個方面得到有序推進: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現已初步建立了以SHIBOR為代表的短期市場基準利率和以國債收益率曲線為代表的中長期市場基準利率;二是在利率雙軌制背景下,通過創新存貸款替代產品,大力發展金融市場,逐步夯實市場化利率的形成基礎;三是完善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機制,推動中央銀行逐步向利率間接調控方式轉變,增強公開市場操作引導市場利率的能力。
5. 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是什麼
基準利來率是金融市自場上具有普遍參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資產價格均可根據這一基準利率水平來確定。是中央銀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基準利率的依據只能是貨幣政策目標。當政策目標重點發生變化時,利率作為政策工具也應隨之變化。不同的利率水平體現不同的政策要求。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最新基準利率鏈接:
6. 春節過後銀行存款利率會上漲還是下降如何存款才能獲得最高的利息
2018年受流動性寬松影響,市場利率是不斷下降的,從余額寶的收益率也可以看出來,從4%以上一直跌到3%以下。
7. 目前的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是多少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版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權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