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統計局回應豬肉價格大幅上漲,肉價是不是降不下去了
統計局回應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豬肉的價格到底能不能降下去了,這是很多普通百姓所關心的問題,因為現在豬肉的價格很高,如果長期是這個價格的話,那現在的生活成本毫無疑問會大大增加。
慢慢的人們也會尋找一些替代品來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比如說人們之前一直吃豬肉,有傳統口味的原因,也有價格的原因,豬肉10塊錢多一點的價格大家都能接受的起,但是羊肉牛肉可能動輒就是三四十塊錢,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豬肉也漲到這個價格了,那人們可能就會選擇牛肉或者羊肉來代替豬肉,這樣對豬肉的需求也會有所下降。
『貳』 豬肉價格走低,會持續多久
春節以來,豬肉的價格一路下跌,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價格系統最新數據顯示,從4月2號截止到5月21號,平均價格已經跌到了每公斤20.78元,同比跌幅達到22.3%,全國25個省份的豬肉價格都出現了下跌,生豬的出欄價格也已跌到了近兩年來的一個最低點。
5月23日《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請來了,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財經評論員張鴻,一起來聊一聊,生豬價格下跌原因和未來價格走勢。
央評說
生豬出欄價創23個月新低 豬肉價格進入下行通道
在石家莊市的各大超市,豬肉已成為打折促銷吸引客流的主打產品之一,原來價格在每斤20元左右的精瘦肉,現在已經降到16元以下。
河北石家莊市民:特別,比這15.9還要便宜有一陣,豬降到這個價格,一般是比較少見的。
從全年豬肉市場的銷售規律來看,每年春節後,豬肉消費進入淡季,價格也隨之下滑,等到5月肉價又會出現季節性上漲,但今年豬肉價格卻持續走低。
張建國(河北石家莊永輝超市豬肉銷售員):帶皮前尖是9.98塊,現在是7.99塊一斤,這個是後尖,後尖促銷價9.98塊,咱們原來的價格大約是11.98塊左右,全國整體的趨勢,豬肉的價格都在下降。
針對豬肉價格的變化,再看看記者5月初在北京新發地做的采訪,一些商戶說,春節後價格一路下跌,4月上旬經歷了短暫的平穩期,中下旬繼續緩慢下降。
北京豬肉商戶:肘子、排骨落得最多,這肘子相比春節前13、14,現在才9塊錢左右,排骨春節前16的,現在也就12。
北京豬肉商戶:現在還是屬於淡季,今年同期比去年便宜了不少。
今年4月份北京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的加權平均價是每斤9.1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67%,另外今年4月份市場日均上市量為1780.5頭,無論環比還是同比均出現明顯的增加。
劉通(北京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同比之所以下降這么大,和這個毛豬的供應狀況得到比較好的恢復有直接的關系,今年4月份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日均上市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點多,也就說毛豬的供應正在由偏緊向寬松轉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下降8.1%,來自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0.69元每公斤,比昨天下降0.2%,此外數據顯示,多地生豬出欄價格創23個月來的低點。
《央視財經評論》主持人張琳:每年春節後,豬肉的消費是進入到一個淡季,但是進入到5月份可能會出現一個季節性的上漲,但是今年這個價格卻是在持續走低的,為什麼?
朱增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從歷史規律來講,這是一個誤區,一般情況之下,豬價最低點出現在二季度,而不是說一定出現在5月份。
從一季度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豬肉產量是同比增了0.2,另外從進出口來看,我們一季度豬肉進口同比是增了21%,所以從供給來看,我們供給是較去年同期是明顯增加了,而同時一般的二季度都屬於這個消費的低谷,而且目前整個消費來看,也處於一個比較疲軟的狀態,在供給增加,而我們整個消費比較疲軟的情況之下,就出現了我們當前豬價在2月開始連續16周的一個持續下跌,未來豬價怎麼走,並不說它在5月份,它一定是在低點,還要看它供需形勢怎麼變化。
張鴻(財經評論員):可能比如五一有一個小長假,然後端午節正好在這有一個吃肉粽子的可能有這樣一個需求,但是我們這僅僅從需求端來看,沒有那麼旺盛,比如說和春節相比或者和國慶相比,可能沒有那麼旺盛,但是供應太旺盛了,去年的這個時候,咱們在關心反過來的數據。漲的太猛了,去年的高點是6月份,所以5月份正是在上升的勢頭當中,所以其實等於那個價格的信號在號召大家趕緊來養豬,然後到今年其實從今年初開始,其實這個產能就已經在逐漸的釋放,所以其實這個過程就是產能在不斷的過剩這樣一個過程。
朱增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豬周期客觀來講,它是本身就存在的,豬周期,它主要是受生豬本身它整個生長特性的影響,另外還受國內的需求、供應綜合因素的影響,在2007年之前,我們整個豬周期一般時間是3年左右,從2007年以後,我們不斷受國內整個生豬供求的影響,國際市場,尤其是從2011年開始,大量的豬肉進口對我們國內的。
另外隨著我們規模化水平的提高,我們目前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化水平佔到44%,隨著規模化水平提高,另外還有豬肉進口,最近這兩年我們整個環保政策,都對我們整個豬周期有一個顯著的影響,從現在來看,隨著我們規模化水平的提高,我們豬周期是明顯拉長了,從過去的2—3年,到現在的5—7年。
張鴻(財經評論員):我們很多人會想,說為什麼豬肉單單有一個周期,其他的肉周期沒那麼明顯,或者說豬肉的波峰波谷的幅度那麼大。
豬特殊的繁殖,我們如果說從金融的角度來說,豬肉它有一個特殊的杠桿,豬,它一年兩窩,一窩現在大概能產12個左右,所以也就意味著咱從生存率,它活下來的這個角度,因為生存率也不是那麼高,一般來說,一個養殖戶如果今年看著這價格好,他決定多養一頭豬,意味著明年的供應將多出來將近20倍。起碼十幾倍的杠桿,所以今年比如說他看有點賠錢了,他少養一隻,意味著明年這一年的過程當中,他要減少十幾頭豬的供應,所以這個杠桿可能加上散戶比較多,所以他自己一決定一減少,他的波峰波谷就會加大,再加上剛才他說進口,其實進口豬肉,大家很多人知道,進口豬肉去年是160萬噸的進口量,這個其實是,雖然總量上和我們這個還是有差距,但是他確實是影響到我們整個豬肉的價格。
《央視財經評論》主持人張琳:我還看到一種說法,說因為去年行情特別好,很多養殖戶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他是人為的主觀上推遲了出欄的時間,打破了市場某種程度上我們說供求的規律,會不會有這樣的因素存在?
朱增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在很多地方,由於從飼料轉換率來看,雖然說你豬越大,你後期投入的飼料成本越高,但是由於去年豬價比較高,所以大量的養殖戶為了獲取更多的養殖利潤,他推遲出欄,另外我們在生產第一線也看到有些特別有趣的情況,有些養殖戶說,因為他一頭仔豬可以賣到700、800塊錢,所以他為了賺取更多的錢,提高仔豬的存活率,他在產房裡邊裝了新的設備,產床,然後還鋪了地暖和空調。
生豬市場主要還是靠市場來驅動,在每頭豬這么高的養殖水平之下,養殖戶肯定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大量的精力、人力去賺取更多的利潤,我覺得這是市場推動。
張鴻(財經評論員):其實養殖戶還沒有到他們正常年的那種平均的利潤水平,還是高於他正常年的,所以可能這個趨勢,可能一時半會還不會停止。再加上剛才我說咱們中國養殖戶基本上是散戶,剛才說百分之四十四點幾的那個數字,其實就是大戶比例,散戶是佔多數的,但是你像比如說發達國家,他們可能規模以上的這種養殖戶就會佔多數,尤其是企業,他其實是一個,在我們看來養豬其實是個農業,但在他們養豬其實是個工業,所以他們是個工業化的,他相對來說,他應對這種危機,包括對信息接下來的一個反應,相對來說要理性的多。
生豬養殖戶:低迷行情可能持續一段時間
石家莊平山縣裕農養殖公司年出欄生豬兩萬頭,去年豬價高位運行,給公司帶來了高額利潤,在養豬行業幹了20多年的化世鵬把去年叫做金豬年。
化世鵬(河北平山縣裕農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去年的時候,在5、6月份的時候生豬出欄的一市斤10.8元,一頭豬盈利不低於1000塊錢,利潤率會達到50%以上。
去年豬價之所以會大漲,一個重要原因是受環保政策的影響,全國20多個省份劃定了生豬禁養區,啟動豬場拆遷情況,生豬存欄量減少,直接刺激了養殖戶搶購仔豬,去年6月石家莊一頭30斤的仔豬,價格飆升到1100元。
朱德富(河北善德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30斤重一頭豬能掙多少錢,大概在800—900塊錢,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
由於去年下半年養豬收益大幅提升,一些大型養殖企業紛紛加大生豬補欄量,一些中小散戶也在跟進,從而在今年春節後把豬肉價格從高點一路拉低。
化世鵬(河北平山縣裕農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我們現在有一些大集團快速地擴張,它的產能會在2018年之後會釋放出來,這樣的話,更會拉長豬周期。
部分業內人士預計,豬肉價格低迷的態勢可能持續2—3年。
《央視財經評論》主持人張琳: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價格持續低迷的態勢會持續2—3年,這次的豬周期會延長,真的嗎?這樣的延長對於市場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朱增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我比較同意這個觀點,因為隨著我們整個規模化水平的提高,相對來說後期我們整個產能的恢復水平會保持一個平穩的增長速度。
另外,很多大型的養殖企業,比如屠宰企業、飼料企業開始進入這個行業,進行行業的一個縱向整合,越來越多的養殖企業和屠宰企業進入這個養殖,生豬養殖之後,帶動了整個生豬的規模化水平的提高,規模化水平的提高,對於穩定我們生產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穩定的生產可以有利於豬價穩定的發展,所以隨著我們規模化水平提高,後期整個豬周期的時間會明顯延長。
張鴻(財經評論員):因為現在正好是在往下跌的過程當中,所以很多養殖戶說,這個還會延長,但是其實延長它,我們希望的那個結果是什麼,它延長以後,它的幅度沒有那麼大,只不過周期被拉長了,這個周期拉長,其實是依靠於我們整個工業化水平的提高,我們規模化水平、集約化水平提高,才能帶來整個的周期的這種相對的拉長。
但是現在還是散戶佔主要的角色,所以可能還沒那麼樂觀。
朱增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我覺得延長並不代表說我們後期會一直保持虧損,因為波動是市場的必然規律,那麼只能說,我們後期整個延長,時間延長,但是不影響我們整個養殖戶在市場獲取合理的利潤。現在應該在10%左右凈利潤,嚴格地說,現在屬於養豬效益回歸正常的利潤區間。
張鴻(財經評論員):過去合理的一般是一頭豬200塊錢,按現在這個價格,我看他們算說,現在這個價格一頭豬還能掙400、500塊錢。
《央視財經評論》主持人張琳:大家會擔心,現在是不真的進入了這樣一個下行的通道,會持續多久,能跌到什麼樣一個狀況。
朱增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我覺得養殖戶比較擔心的,就說目前這種持續下跌的情況會不會一直延續到三季度,從我們對目前整個供需的判斷來看,我覺得在6月底、7月初左右會止跌企穩,在三季度有可能會有一個小幅的回升,但鑒於目前我們整個生豬產處於比較穩定的恢復狀態,後期豬價的回升,空間有限,所以對養殖戶來說,還是理性的對待市場。
張鴻(財經評論員):長期的趨勢,其實現在進入到一個下降的趨勢當中,他說的那個,按股市來講,那就是一個小的波動。在下行通道裡面,這個通道可能一旦形成了,你很難改變。
朱增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因為目前受生豬環保政策的影響,現在整個生豬產能恢復還處於比較溫和的狀態,不會重復像2008年和2011年那種大漲大跌,產能快速擴張那種情況,所以按照目前這種產能恢復水平來說,不會出現價格的持續下跌,養殖戶最近幾年應該說相對來說會保持一個相對的盈利水平。
張鴻(財經評論員):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把它當做一個投資,剛才我用股票的術語的話,其實我們也有一個邏輯叫它漲的多狠,跌下來可能就差不多。因為去年確實是漲幅太瘋了,有史以來,大家賺的最開心的,可能接下來,其實大家要防範,我並不說一定會到那樣,但是無論是政府,還是養殖戶,還是企業,其實要防範說會不會出現一個暴跌。
《央視財經評論》主持人張琳:大家希望這個市場能穩,接下來如果能讓它穩,我們給養殖戶應該有什麼樣的建議,政府應該在這里邊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朱增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政府他應該及時的公布像生豬的生產信息、價格信息以及一些政策信息,給養殖戶足夠的生產和消費的一些信息,對於養殖戶來說,我覺得首先他做的最重要一點,理性的安排生產,不要像去年一樣。
另外,在我們目前已經確定的市場價格的前提下,我們養殖戶最主要的還要通過提升他的養殖技術水平,提升仔豬的存活率,然後防止疫病的傳播,及時鎖定利潤,我覺得這是需要養殖戶需要做的,把自己能賺的先拿到手再說。
張鴻(財經評論員):如果我們要徹底拜託這么大的豬周期的波幅的話,可能還需要我們在集約化、規模化的上面。因為你要求一個散戶,他在這種時候要特別理性,其實這個特別難,另外你剛才提到政府這個角度,政府其實我們一直在,他們虧損的時候,他們政府有補貼,價格到底的時候,我們有補貼,但是其實這么多年來,這個也是有討論的,我們政府的這種,比如能繁母豬補貼的點或者說我們政府支持的時間點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因為在我們看來,市場派看來,可能價格其實是一個最好的信號,當它價格高的時候,那就一定是養的會多,然後價格到低的時候,你那個時候開始等於你開始補貼的時候,其實是不是已經有點晚了?反而造成了下一波,可能會使下一波的波峰來的更猛烈。
朱增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一些補貼政策來看,剛剛說了,政策補貼它的實施效果是一個滯後性的,所以我覺得像生豬市場,尤其像發達國家,它更多的還是讓市場去調節整個供需,對於政府來說,他肯定有他調控責任在里邊,像發達國家以及我們國家都通過收儲或者增大進口、減少進口來調節市場,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從政府的角度,通過宏觀的調控它的供需來調節市場。避免一些人為的政策去干擾市場,由於滯後的原因,導致它漲跌過快。
張鴻(財經評論員):豬肉的需求,長期來看,不能說它需求一定會降低,但是它需求在你的比如肉食里邊的佔比應該是下降的,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健康的這種要求的增多,再加上中國這種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可能對豬肉的需求,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一個趨勢的研究,應該是下降的。
『叄』 豬價大面積持續下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會跌到10塊錢一斤嗎
一、豬肉是每家最長吃的肉類。
二、豬肉的價格可能永遠都回不到十塊錢一斤。
三、豬肉的價格可能會一點點的往下跌,一天一個價格。
豬肉作為最普遍的肉類,它還是不會下跌太多的,對於養豬人來說,豬肉下跌這是他們是會賠本的,所以不管幹什麼事情都會有風險的 ,豬肉的價格下跌不會太多的,永遠都不會下跌到十塊錢一斤的,那樣的話豬肉就不值錢了 ,豬肉是普遍家庭的必備肉品,平常買豬肉的人也是很多的 。
『肆』 豬價跌回原形,斷崖式下跌的豬價有望反彈嗎
豬價跌回原形,斷崖式下跌的豬價應該不會反彈。
我國是生豬的生產和需求大國,一年可消費5500萬噸豬肉,但受非瘟的影響,生豬的產量持續低迷下滑,為了鼓勵人們養豬,很多人也走上了養豬創業之路,那些外出的農民紛紛加入到養豬行業中,從而享受豬價上漲的紅利,一頭豬的利潤高達2000元,足以見得其收益有多高。
到了8月中旬過後,因不少地方降雨趕來,豬企的挺價惜售情緒高漲在此基礎上也帶動了豬價的持續上漲,但到了近期,隨著終端的消費需求低迷,屠企自然有壓價的心態,而近期的天氣變好,屠企的收購難度降低,北方不少養殖戶都在積極出售,如此一來市場自然也就進入了壓價階段,隨著大豬場的挺價心態崩潰,如今的降價情緒更高,養豬戶的恐慌心態增加,跌幅也在持續加大。
不過隨著節日的提振因素降低,9月底豬價可能會下跌,而到了10月份後跌幅會更明顯一些,有專家認為,今年的12月份,豬價有望降低到15-16元/斤,到時候豬肉價格跌到20元的概率增加,等到了明年春節過後,豬肉價格應該會跌到15元,大家怎麼看呢?
『伍』 2020年1月2日今日全國生豬漲跌表
生豬價格表是按具體省份名稱公布的,在這里無法展示,您可以到《豬價格網》查看某地價格表內。2019年4月28日據豬價格容網統計全國外三元均價為15.11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04元/公斤,較上周上漲0.47元/公斤。今日豬價漲幅維持在0.01-0.60元/公斤,跌幅維持在0.01-0.12元/公斤。縱觀全國,今日全國上漲勢頭持續,但下跌區域略有增多,其中安徽、福建、江蘇、河南、湖南、北京、海南、遼寧下跌,其餘各省市均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或持平。今日最高豬價:上海市外三元均價為17.00元/公斤。今日最低豬價:新疆外三元均價為11.52元/公斤。
『陸』 生豬產能沒恢復,市場明明缺豬,為何近期豬價持續下跌
今年最昂貴的農產品是豬肉。年初,豬肉價格仍為每斤6-7元,豬肉價格超過10元。但是在八月和十月舉行兩次會議後,現在國內豬的平均價格約為每斤19元,豬肉已經漲到了每斤30元以上。在短短幾個月內,豬肉價格翻了一番。如此高的價格上漲在最近幾十年沒有發生。
豬肉不能在市場上出售。為什麼價格這么高?最後賣豬肉並不理想,因此屠宰場的開工率很低。為了賺錢和賣豬肉,您需要降低價格。屠宰公司降低價格的願望加深了,與此同時,養豬戶不願出售,生豬越多,生豬越大,屠宰公司就越不喜歡。看到生豬價格下跌,養豬戶渴望再次出售它,並且惡性循環使生豬價格下降。但是,不必擔心養豬戶。這次豬價下跌是暫時的。市場上仍然有生豬短缺,但是這個缺口仍然很大,無法在短時間內填補。隨著年末年初,春節,春節的到來,豬肉消費量增加,經過這段時期的震盪調整,生豬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柒』 現在生豬價格為什麼下跌
生豬和豬肉價格目前出現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2007年以來,國家出台一系列扶持養豬生產發展的政策,財政部的數據表明國家用於扶持發展養豬生產的資金投入達到150餘億元,資金支持幾乎覆蓋養豬生產的各個環節:母豬補貼、良種補貼、保險補貼、發展規模養殖補貼、治理養豬環境補貼、免疫補貼等,免徵養殖(豬)企業所得稅、明確發展規模養殖(豬)用地政策等,政府的扶持力度和廣度也是空前的。但應該看到,自2008年以來,玉米、豆粕價格呈持續上漲態勢,截止八月末,全國平均及價格分別達每千克1.79元和4.40元,年內平均分別上漲1.56%和3.50%,不僅飼料價格上漲,幾乎所有生產成本因素都不同幅度上漲。出欄豬成本普遍在12元/千克甚至以上,豬糧比價已經從傳統的1:5.5增長到1:6.3左右,養豬生產的盈利能力已經減弱,市場風險(供過於求)在逐漸加大。養豬生產自2005年下半年開始下滑,由於飼料原料漲價、豬無名高熱和藍耳病等影響,導致生豬出現新的周期性波動,豬賤傷農。在分析研究2007年以來生豬和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時,通常都認為,占我國生豬出欄數量約60%的散戶飼養由於無法抵禦2006年市場價格的沖擊而退出了,因此造成了市場供應數量減少。同時也有相當多數的人士,包括政府官員、專家都認為,農村散戶飼養是擴大疫病傳播、導致市場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散戶飼養無法保證產品質量等原因。農業部2008年6月份的統計資料顯示,規模養殖戶生豬存欄同比增長16.9%,出欄增長17.6%。導致2007年至今全國生豬和豬肉價格持續上漲以及在高價位上徘徊,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2006年發生了高致病性藍耳病,引起中大豬以及母豬死亡,母豬出現繁殖障礙,養豬生產的整體水平下降,導致生豬出欄數量減少,發展養豬生產的積極性受到影響。發展養豬生產必須對豬病保持高度警覺,千萬不可掉以輕心。盡管當前豬病流行相對比較平緩,但是潛在的危害,特別是混合感染、繼發感染遠沒有消除。現代養豬業必須是可控的,控制的難點在於機體自身免疫水平降低、多病原感染等。有效地控制疫病的發生,是豬場經營管理的根本。我們對全國養豬生產及價格動態監測項目周報數據進行了匯總分析。統計樣本中的181家種豬場2007年基礎母豬存欄數較2006年上升30.91%,假設基礎母豬和仔豬、育肥豬的數量關系不變,這種增長將直接轉化為2008年的豬肉供給的增長。我們估計2007年基礎母豬(能繁母豬)較2006年增長在30%以上。我們把能拿到的全國48個種豬養殖企業的基礎母豬存欄數量和育肥豬價格變化數據來分析,同農業部主管領導的公開發表數據是一致的。我們相信基礎母豬是豬肉供給的發動機,在8-12個月的間隔內,是豬肉價格變化的領先指標。因此,我們也應該相信有關領導現在開始建議防範明年生豬放量過大,帶來價格大幅下降的觀點。8月5日媒體的一則消息引起行業的普遍關注,媒體稱:高盛斥2億~3億美元的巨資,在我國生豬養殖的重點地區湖南、福建一帶一口氣全資收購了10餘家養豬場。同時,德意志銀行注資6000萬美元獲取上海某養豬場30%的股份,並有意亟需投資6000萬美元在天津的某農業集團。經調查,是總部設在江西的艾格菲國際公司在境外募集資金後,先後在福建、廣西、海南和江西收購豬場,並不是高盛等國際投行的行為。
『捌』 生豬價格開始下跌,是不是豬肉價格也會下跌呢
進入2021年以來,生豬價格開始持續震盪回落之中,由於年後市場豬肉消費疲軟不振,疊加養豬端集中拋售的增多,市場生豬價格一度從2月初高峰時期的36.52元/公斤,跌到了2月底的27.6元/公斤,外三元生豬均價階段性大跌了9.34元/公斤。
豬肉價格因此也出現了不小的回落,不少地方豬肉價格直接跌入了「2時代」。根據數據顯示,截止到3月2日,市場白條豬肉批發價格降到了38.94元/公斤,和月初高峰的47.64元/公斤相比,累計下跌了8.7元/公斤!可以看出,豬肉批發價格基本上和毛豬價格回落保持一致。不過由於下游市場肉販和經銷商的抗價支撐,南方地區豬肉零售價格還在25~26元/斤高位。
3、養殖端拋售聲再起。一邊是生豬價格的大幅跳水,一邊是飼料,玉米豆粕豬仔的成本上漲,加上豬瘟疫病的復發再現,養殖戶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了。看著豬價反彈上漲基本無望,為了避免損失加大,一些養豬戶加快了手裡生豬的出欄進度。從近期的出欄生豬體重下降來看,市場已經有了拋售的跡象,倘若豬肉消費沒有增長好轉,那麼豬價大跌也會隨之而來。
3月豬價要跌破14元?整體來看,目前生豬的不利因素較多,豬價短期內下跌的風險依然存在,不排除階段性豬價會再次跌破14元大關的可能。不過受限於養殖成本的不斷上漲,以及養殖風險的與日攀升,豬價一旦跌破成本,勢必會引發養殖端的拚命抗價。加上經過一個多月的市場拋售風波,可達標的出欄生豬已經不多,後期市場豬源供給也會再次偏緊。
『玖』 生豬價格為何下跌
10月4日起,我國的豬價持續大跳水,連續下降了8天,主要是受豬肉消費疲軟、壓欄豬恐慌性出欄、畜禽產品供給回升、進口豬肉大增等因素影響,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由於豬肉價格的持續上漲,提高了養豬戶的積極性,大量農民進入養豬市場
大中型養殖場也開始擴大養豬規模,增加生豬存欄數量。更關鍵的是,各路游資也紛紛進入養豬業這裡面既有萬科這樣的房產開發商,也有互聯網企業。截至目前,全國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均恢復到正常年份的80%以上的水平。目前,又恰逢國慶長假,大量養殖戶將大量生豬供應市場,豬肉價格自然要回落。
2、國家投放了大量的儲備豬肉,平抑了國內豬肉的價格
節前(9月29日),華儲網出庫投放競價交易中央儲備凍豬肉1萬噸,這是今年以來的第35次投放,這對豬肉價格進行了有效的壓制。另據海關總署10月13日最新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我國大豆、肉類進口增長較快,其中進口豬肉328.6萬噸,增加132.2%;進口牛肉157.2萬噸,增加38.8%。正是因為,國家拋售儲備肉,以及進口大量豬肉,這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豬肉的缺口。
3、居民對豬肉的消費需求也在減弱
通常用雞鴨牛羊肉來替代,這樣豬肉價格越高,消費需求越弱。對於低收入群體來說,豬肉價格在30元/斤,可以少吃一些,更多的用魚和雞、禽蛋來代替,而對於中產階層來說,豬肉價格現在與牛肉羊肉差距近了,還不如吃點牛羊肉來補補身體。在這種情況下,高價豬價的需求量就會減少。
(9)央視全國生豬價格上演罕見旺季走低文字擴展閱讀
豬肉價格走勢
資料顯示,6月份至7月份,生豬生產恢復的兩個拐點相繼已經出現,那就是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都出現了同比增長的情況。8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5%,連續11個月增長,同比增長37%;而生豬存欄環比增長4.7%,連續7個月正增長,同比增長31.3%。
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今年底或明年初豬肉就可以恢復到正常生產水平了,預計明年上半年,國內豬肉價格會回到十幾元一斤的親民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