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年度新增可貸資金的計算方法及原理
年度可貸資金=(年度新增存款–年度法定存款准備金變動額)*75%
年度新增存款=年末存款-年初存款
年度法定存款准備金變動額=年末數–年初數
B. 可貸資金是什麼
可貸資金理論
可貸資金理論(Loanable—Funds Theory of Interest)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提出來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劍橋學派的羅伯遜和瑞典學派的俄林。該理論試圖在利率決定問題上把貨幣因素和實質因素結合起來考慮,完善古典學派的儲蓄投資理論和凱恩斯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
可貸資金理論認為在利率決定問題上,肯定儲蓄和投資的交互作用是對的,但完全忽視貨幣因素是不當的,尤其在目前金融資產量相當龐大的今天;凱恩斯指出了貨幣因素對利率決定的影響是可取的,但完全否定實質性因素是錯誤的。可貸資金理論試圖在古典利率理論的框架內,將貨幣供求變動等貨幣因素考慮進去,在利率決定問題上同時考慮貨幣因素和實質因素,以完善利率決定理論。利率是借貸資金的價格,借貸資金的價格取決於金融市場上的資金供求關系。
假定我們考察的是一個封閉經濟體,並且在這個封閉經濟體中不存在政府。在這樣假定下,可借貸資金的供給包括:(1)家庭、企業的實際儲蓄,它隨利率的上升而上升;(2)實際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量。
可借貸資金的需求包括:(1)購買實物資產的投資者的實際資金需求,它隨著利率的上升而下降;(2)家庭和企業對貨幣需求量的增加,即為了增加其實際貨幣持有量而借款或少存款。需要注意的是,可貸資金理論中的可借貸資金的供給和可借貸資金的需求均是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這里所謂家庭、企業的實際儲蓄類似於古典學派儲蓄投資理論中的儲蓄的含義,指的是他們手中計劃不用於消費部分的貨幣量,即計劃儲蓄。實際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額類似於凱恩斯利率決定理論中的貨幣供給量的含義,指的是銀行體系決定的通過信用創造的當期新增的貨幣供給量,這是一個外生變數。
可貸資金理論所謂同時考慮實質因素和貨幣因素的思想充分的體現在了其將整個社會的可借貸資金的供給劃分為兩個部分,即家庭、企業當期願意儲蓄的部分(實質部分)和銀行體系決定的當期實際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部分(貨幣因素)。因此,可貸資金理論比較完整的描述了社會經濟中可借貸資金的來源。購買實物資產的投資者的實際資金需求類似於儲蓄投資理論中的投資,指的是實際的計劃投資(實質因素);家庭和企業對貨幣需求量的增加類似於凱恩斯利率決定理論中的貨幣需求含義(貨幣因素)。同樣,這種劃分也體現出可貸資金理論力圖把古典學派利率決定理論和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相統一的思想。
C. 可貸資金理論的簡介
古典學派的儲蓄投資理論,也稱為「真實的利率理論」。該理論認為投資來源於儲蓄,儲蓄是當期放棄的消費,利率在本質上是由於人們放棄了當期的消費而得到的報酬。投資者以投資於資本所得的資本邊際生產力來支付利息,儲蓄者因為犧牲當期的消費而獲得利息。該理論從儲蓄和投資這兩個實質因素來討論利率的決定,認為通過社會存在的一個單一的利率的變動就能使儲蓄和投資自動到達一致,從而使經濟體系維持在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儲蓄和投資的真實數量都是利率的函數,利率決定於儲蓄和投資的相互作用。預期通貨膨脹將減少可貸資金的供給,使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即可貸資金供給減少,在任意給定的利率水平下,由於預期通貨膨脹增加了,貸款變得沒有吸引力了。同時,預期通貨膨脹的上升也增加了對可貸資金的需求。這是因為用借來的資金購買的商品或資產的價格或名義價值預期將隨通貨膨脹的上升而升高,而貸款本金的名義價值則不會變。
D. 農信社新增可貸資金用於當地比例較低的原因分析
對於你說的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你也已經說了這個就是面向農村的,就目前我們國家社會來說,在農村生活一般就是自給自足的生活。所以,需要貸款的真的就是很少。除非就是有在農村創業的,但是這是很少的。一般就是要有當地政府的鼓勵,發動群眾,這樣當地的人才會有積極性。
不然,是沒有人會去貸款的。就算是家裡缺錢,大多人還是選擇和自己的親朋好友去借。
E. 商業銀行的可貸資金怎麼計算
銀行的可貸資金包括存款、同業存款、中央銀行借款、同業拆借、借入款項、發行債券等
可貸資金:
(1)信貸的另一種說法;指資金所有者為了獲利,允許其他人或企業在約定時期內使用的他的資金。
(2)可貸資金理論根據可供貸出(和借入)資金的供給和需求說明利率,而不通過貨幣的總供給和總需求來說明,宏觀經濟學通過經濟中貨幣的總供給和總需求來考察利率。(3)均衡利率是可貸資金的供給量和需求量相等時的利率。
例子:
(1)假設廠商想要購買一台機器,該機器可以增加生產商的產量,使廠商當年的銷售收入增加1150元。同時假設機器成本為1000元,使用壽命為1年。比較廠商賺得的150元和1000元的機器成本,我們發現這筆投資的年期望回報率為15%(=150元/1000元)。(2)為確定這筆投資是否有利可圖,廠商必須將15%的期望回報率與利率(即可貸資金的價格)進行比較。如果這筆資金可以以低於回報率(15%)的利率(10%)借入,那麼這一投資是有利可圖的,應該進行。但如果資金只能以高於15%的利率借入,如20%,那麼這一投資就不會產生利潤,因此不應該進行。
F. 「貨幣供給增加」導致「利率上升」,用「可貸資金理論」怎麼解釋
您的結論不能說錯,貨幣供給增加的確會導致利率下降,使用可貸資金理論解釋十分清晰,貨幣供應增加,依照供給與需求規律,自然貨幣的機會成本利率下降。
貨幣供給導致利率變化應當分兩個階段進行考量,短期內利率下降,從長期而言則是利率上升。這也代表著兩個不同理論學派,從短期來看,價格具有黏性,然而從長期來看價格是可以變化的,長期中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從長期來看價格發生變化,通脹率上升,利率上升,但短期通脹率不變。
這是古典學派與凱恩斯學派的理論,可以在曼昆的宏觀經濟學中學習
G. 可貸資金模型是什麼
是利率決定理論的一種。通過分析市場中債券供求變動來確定市場利率的高低。當債券價格上升,債券供給增加,需求減少,也即可貸資金供給減少,利率下降。反之亦然。最終利率決定於可貸資金的供需交點,也即債券均衡時的供需交點。
利率決定理論除可貸資金模型外還有流動性偏好模型。
H. 可貸資金理論的構成
可貸資金供給與需求的構成:可貸資金理論認為,利率不是由儲蓄與投資所決定的,而是由借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點所決定的。利率是使用借貸資金的代價,影響借貸資金供求水平的因素就是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借貸資金的供給因此與利率成正函數關系,而借貸資金的需求則與利率成反函數關系,兩者的均衡決定利率水平。
按照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當債券需求數量等於供給數量時,債券市場也達到了均衡,即:Bd=Bs需求量等於供給量的價格P*被稱為均衡價格或市場出清價格,與這一價格水平相對應的利率i*被稱作均衡利率或市場出清利率,此時的資金供給正等於資金的需求。
I. 銀行存款可貸資金計算公式
你想問的是銀行存款利息計算公式吧?
一般情況計算為: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款天數/360
單位季度結息計算:積數(計息期間每日的存款余額相加)*年利率/360天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