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指標能清楚的看到莊家的籌碼,越簡單越好
你說的莊家籌碼的指標我知道一個,恆陽財經網的恆陽炒股軟體機構版的庄影難逃和主力資金監控等很多核心指標都能從不同角度看到莊家進場以後的建倉、洗盤、拉升、出貨、資金量等東西,我2年前買的,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
別的不甚了解,但股票還是多少有點發言權的,個人23年炒股經驗:股票操作還是以資金核心為主,無論市場消息滿天飛,莊家機構一般都是提前就獲知這些,對於我們散戶而言不如直接了當的跟庄走,莊家資金怎麼做我們怎麼做,比如我個人使用的是恆陽財經網的恆陽證券行情軟體機構版,我平時的選股賣股的過程是這樣的:第一步,設定好莊家大資金抄底活動頻繁的條件,自動篩選出符合這些資金條件股票,第二步,同時再設置好技術性支撐壓力的條件,篩選出符合條件的股票,第三步,在最終兩次篩選獲得的即符合莊家資金抄底完畢,且技術形成支撐的股票,第四步,為數不多的這些篩選好的股票中,打開5分鍾周期,看它們在5分鍾周期內有沒有庄大資金暗中抄底的股票,因為股票漲停或大漲之前比定在前3天內一般1天左右會有庄大資金暗中抄底,如果篩選的股票池中有符合5分鍾周期出現庄大資金暗中抄底的股票,全部保留,第五步,在保留的股票中選擇前期漲幅、振幅都比較活躍的,這樣當天或次日買入以後的股票漲起來才穩才快,漲幅也大,這樣雖然比較保守,但安全性相對更高一些,收益也相對更大一些。說白了,買股票就是另類投資,凡是投資就需要降低風險,增大收益性,上面的選股過程就是這個思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如果有幫助就麻煩給分吧,謝謝!
『貳』 主力資金公式
不是公式而是指標,主力資金進出嚴格的講是一個短線指標,但是我們也可利專用其優勢判斷主力是否深入其中屬,如主力在股價低位時主力資金連續進入(比如10天連續有7-8天資金流入)極可能是主力在低位吃進,但是股價比沒有大幅拉升,因為主力籌碼不夠,沒有拉升的本錢,此時大多是股價在一個箱體內震盪,等待主力吃飽後,就會有一波既有力量的拉升。否則反之。
『叄』 如何發現主力動手主力資金流向指標分析
主力調動巨額資金做莊一隻個股,不可避免對這只個股的走勢產生影響,主力建倉吸籌必須實實在在打進買單,吃進籌碼,主力派貨套現必須實實在在打出賣單,拋出籌碼,主力巨額資金進出一隻個股要想不在盤面留下痕跡是十分困難的。
介紹幾種主力吸籌留下的K線形態:
牛長熊短:
主力進場吸籌使一隻個股的多空力量發生變化,股價會在主力的積極性買盤的推動下,不知不覺慢慢走高。但是,主力建倉一般是有計劃地控制在一個價格區域內,當股價經過一段慢牛走高之後,主力通常會以少量籌碼迅速將股價打壓下來,這段快速打壓我們通常稱為快熊,以便重新以較低的價格繼續建倉,如此反復,在 K線圖上就形成了一波或幾波牛長熊短的N形K線形態。
紅肥綠瘦:
主力吸籌階段為了在一天的交易中獲得盡量多的低位籌碼,通常採取控制開盤價的方式,使該股低開,而當天主力的主動性買盤必然會推高股價,這樣收盤時K 線圖上常常留下一根紅色的陽線,在整個吸籌階段,K線圖上基本上以陽線為主,夾雜少量的綠色的陰線,這樣的K線形態我們通常稱之為紅肥綠瘦。
窄幅橫盤:
一隻個股底部區域表現出來的窄幅橫盤的箱體,可以認為是主力吸籌留下的形態,通常個股的跌勢只有在主力資金進場的情況下才能真正得到扼制。下跌趨勢轉為橫盤趨勢,而橫盤的范圍又控制在一個很窄的范圍(幅度15%以內),基本上可能認為主力資金已經進場吸籌,股價已被主力有效地控制在主力計劃內的建倉價格區間之內。
『肆』 主力資金運作指標公示
主力進出線是大智慧股軟的一個特色指標,是綜合反應量價關系的指標。
用法:
綠線為短期主力運作軌跡,黃線為中期主力運作軌跡,白線為長期主力運作軌跡。
主力進出指標的綠線向上突破黃線、白線且三線向上發散,表示主力有效控盤,可逢底介入,持股待漲。
主力進出指標的綠線上漲過快遠離黃、白線,出現較大乖離,表示短線獲利籌碼較多,宜注意控制風險,可適當賣出。
當綠線回落至黃、白線處受支撐時,而黃白線發散向上,表示上升趨勢未改,前期股價回落僅是途中的回調,可適量跟進。
主力進出三線「死亡交叉」,盤口呈空頭排列,投資者宜盡快出局。
主力進出三線相近並平行向下時,表明主力尚未進場或正在出貨,此時不宜介入。
主力進出是一種趨勢指標,但趨勢改變信號有時會出現滯後現象,此時就要用主力買賣指標加以配合使用。
祝樓主恭喜發財 財源滾滾
『伍』 主力資金線是那個指標
1.大智慧主力資金線揭示每隻股票大資金的買賣信息。大資金的買賣直接影響了市場的熱點的變化。特別是活躍的私募,往往會帶來一波強勁的上揚。
指標中主力資金線代表了主力資金的持倉力度,線上的紅綠柱代表當日大資金增減倉力度。
曲線向上運行代表主力資金增倉,向下運行代表主力資金減倉。
2.當日大資金買賣凈額占流通盤的比例.
3. 動力線根據TopView(贏富)的內外盤數據編制,動力線模型認為,內外盤數據反映了投資者的主動性交易意願,投資者在某方向上的交易意願越強,後市行情就越有可能向該方向發展,即主動性買入意願越強後市越有可能上漲,主動性賣出意願越強後市越越有可能下跌。動力線指標採用外盤成交額和內盤成交額的差占總成交額的比例來描述投資者的買賣意願。
動力線指標由四條指標線組成
DLX紅綠柱線:(外盤成交額-內盤成交額)/總成交額×換手率;
DLX1是DLX的60日移動累加值;
DLX2是DLX1的5日移動平均;
DLX3是DLX1的10日移動平均值。
(DLX1、DLX2、DLX3指標線參數可調)
4. 動力線是衡量多空雙方買賣意願強弱的指標,是股價走勢的先行指標,往往領先股價漲跌。
在一輪上漲行情開始之前,動力線指標紅綠柱的紅柱密度增加,綠柱減少,DLX1止跌向上,股價開始起穩,隨後隨著成交量的放大和主動性買入比例的增加,動力線加速上升,一輪上漲行情展開;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之後,多空分歧加大,成交量急劇增加,但主動性買入的比例卻在減小,動力線的紅綠柱變得綠多紅少,DLX1線走平或開始向下,預示一段上漲行情即將結束。
特別注意,交易所的TopView(贏富)數據是盤後發送的,DLX指標的當日值是根據盤中數據估算的,並不是交易所發送的准確值。
5. 市場轉好信息的擴散有一個過程,所以總是先有少數人意識到市場將有的轉變並且開始建倉,這些苗頭會反映到營業部的買賣情況上,某些營業部的凈買入量會非常突出,遠大於排行靠前的營業部的凈賣出量。相反的情況同樣存在,在市場開始轉壞時凈賣出量大的營業部也會率先出現。大智慧軟體用交易集中度來描述這種差別。
買入集中度是凈買入量前10名的營業部的凈買入金額之和占當日總成交金額的比例,賣出集中度是凈賣出量前10名的營業部的凈賣出金額之和占當日總成交金額的比例。
買入集中度高於賣出集中度(即交易集中度大於0)說明籌碼在向少數營業部轉移,而賣出集中度高於買入集中度則說明籌碼趨於分散。
圖中每天有兩個柱線,紅色柱線是買入集中度,綠色柱線是賣出集中度。
BM1和BM2分別是10日的買入集中度和賣出集中度(參數可調)。BM1上穿BM2是買入信號,下穿是賣出信號。
交易集中度是個非常敏感的指標,會先於TopView的其他指標對市場做出反映,但過於敏感也會帶來一些偽信號,建議投資者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分析。
3. TopView散戶線是持倉量小於1萬股的帳號數量,在圖中用白線描繪其歷史變動趨勢,圖線向上表示散戶人數在增加,圖線向下表示散戶人數在減少,投資者可據此逆向操作。
圖表中還提示了散戶7(參數可調)日內的增減倉數量占流通盤的比例。
圖表中附著在白線上的紅綠柱線的高度代表散戶持倉量的增減變動情況。散戶持倉量減少用紅色線表示,散戶持倉量增加用綠色線表示。
散戶線和機構持倉兩個指標結合分析,可以獲得市場籌碼流動的絕大部分信息,散戶人數的減少並不是總和機構持倉量的增加相對應,有時是因為私募和大戶在增倉,但由於私募和大戶的分倉操作,通過持倉量區間分布的分析會比較復雜,而通過散戶線分析則簡單明了。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