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助:澳元兌人民幣幣走勢~
樓上的前半部分我認同,後半部不認同.
澳大利亞,在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是經濟衰退最小的國家之一,基本沒受到較大的影響,09年上半年的經濟復甦開始,到現在,澳元一直領漲於其他國家貨幣,目前美元的國際地位受動搖隨著黃金.原油價格的穩步上升,其他非美貨幣(日圓,歐元,加元,瑞朗,英鎊等)都在大幅上升.
澳幣大幅上漲而且明顯強於其它非美貨幣(如日元,歐元,英鎊等.)主要原因有兩個:1.因為澳洲的經濟基本面比較好,2.很重要的是因為澳幣的利率在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當中是最高的.而且目前來看,因為澳洲經濟恢復的比較好,所以預期未來加息也將會是所有發達國家中最快的.就因為利率高回報高,所以投資者都爭相買入澳幣.澳幣的匯率今年內來看只會走高,但幅度會較之前放慢.下跌空間很小.
以下為各國利率:
國別 利率(%)
美國 0.25
日本 0.10
英國 0.50
歐元區 1.00
瑞士
0.25
加拿大 0.25
澳洲
3.00
Ⅱ 中行澳元兌換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分析
2015年新年伊始,對於國人來說,在外匯市場上最受關注的貨幣動態,除了美元指數暴漲版之外,權就要算澳元和歐元大跌。
澳元匯率大跌 10年後重回1∶4時代嗎?
澳元下跌預期仍在中國人有「買漲不買跌」的習慣,很多即將要兌換澳元的人,目前可能還持人民幣猶豫不決。這澳元還會不會再跌?恐怕是這些人問得最多的問題。 要問澳元會不會跌,首先要了解為什麼今年澳元跌得這么厲害。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與國內經濟成長欠佳拖累。澳洲最大宗出口品鐵礦石價格今年已大跌50%,且礦業投資大幅減少。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2008年以來,澳大利亞經濟增長了14.3%,其中5.5%是來自於與礦業相關的一系列產業。如今礦石賣得不好,自然澳大利亞的日子過得不好,只有降低匯率,刺激出口。如果澳元下跌之後,礦石的銷量上去了,澳元自然就會止跌。反之,澳元就會持續下跌。
從目前鐵礦石行情來看,澳元還會再跌,只是幅度會慢慢變小。半年內不需要用到澳元的投資者可以再等等,也許還可以換取到更大的利益
Ⅲ 2008~2011年美元 歐元 日元 澳元 人民幣匯率走勢圖
http://www.123cha.com/hl/?q=100&from=EUR&to=CNY&s=EURCNY#symbol=EURCNY=X;range=3m;
這是我抄寫論文時找到的,可以調整時間條和幣種,應該能找到你需要的
Ⅳ 現在澳幣兌歐元什麼走勢
當前最新匯率換算:1澳元=0.6275歐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止。
Ⅳ 今天澳元換歐元匯率多少
根據今日北京時間18:52分更新外匯牌價:1澳元=0.6984歐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請採納!
Ⅵ 求美元 澳元等 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圖
目前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圖:
1澳元=4.5388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2203澳元。
Ⅶ 澳元~歐元~英鎊~美元~紐西蘭元~澳洲元~以後一年兌換人民幣的的走勢估計會怎麼樣
澳元很明顯,現在一直在漲。而且澳洲經濟最大的合作夥伴就是中國,所以中國在發展,對礦產需求大,澳元會持續升值,從一年與人民幣比值1:5升到現在的1:7了。。。歐元會降一點點,不會很多,英鎊一直蠻穩定的,但是貌似目前小升了一點。美元,貶值,果斷繼續貶。。
Ⅷ 人民幣對歐元的匯率走勢
2009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平穩,即期匯率維持在6.82至6.85的窄幅區間震盪。與此對應,人民幣兌美元遠期匯率也有波動減緩並向即期匯率靠攏的跡象。反觀國外市場,自從2008年8月份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以來,各國經濟紛紛進入衰退階段,盡管各國政府為維持經濟增長均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目前還看不到任何危機結束的跡象,美元受益於避險需求不斷走強,匯市等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穩定的格局什麼時候會被打破?遠期匯率是否能與即期匯率繼續拉近?
一、即期人民幣匯率走勢回顧及原因分析
(一)即期人民幣匯率走勢回顧
2008年8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入區間震盪格局,進入2009年後人民幣兌美元一直維持在6.82至6.85的區間內,春節假期前因擔心長假期間國外市場美元波動劇烈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1月23日短時突破震盪區間觸及到6.8560,但隨後迅速又回到震盪區間內並圍繞6.83開始了波幅更加狹窄的區間波動。
圖一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走勢圖 資料來源:彭博
與人民幣兌美元走勢迥然不同,歐元兌人民幣在1至2月大幅度貶值,歐元兌人民幣1月以9.5895開盤,這也是近兩月來歐元兌人民幣的最高位,隨即大幅走跌,至2月中旬跌到8.5593,二個月內貶值幅度超過10%。歐元兌人民幣的大幅走弱主要源於歐元兌美元的走軟,跌幅與歐元兌美元的跌幅相當。
圖二 歐元兌人民幣及歐元兌美元即期匯率走勢圖
資料來源:彭博
註:藍色線為歐元兌美元走勢線,黑色線為歐元兌人民幣走勢線
與歐元兌人民幣走勢不同,金融危機以來,結清日元利差交易的操作曾一度將日元在海外市場推升至紀錄高位,而隨著投資者出脫手中復雜的外匯衍生品,這種操作可能走向尾聲,日元的強勁走勢也正緩慢地結束。日元兌人民幣(100日元兌人民幣)1月以7.53開盤,最高曾升至7.77,隨後開始掉頭向下跌破7.0的關口。雖然貶值幅度不及歐元兌人民幣,但短期向下的趨勢十分明顯,幅度也很可觀。
圖三 日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走勢圖
數據來源:彭博
註:藍色線為日元兌美元走勢線,黑色線為日元兌人民幣走勢線,單位為1日元兌人民幣和100日元兌美元
雖然人民幣兌美元波動不大,但受美元兌非美貨幣大幅走強帶動,人民幣兌非美貨幣大幅升值。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09年1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為112.49,較去年12月環比升值0.82%;1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10.09,比上月環比微貶0.36%。
(二)影響即期人民幣匯率的主要因素
從今年人民幣的走勢來看,兌美元窄幅區間波動是主要特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中國國內經濟的下滑使人民幣升值基礎變弱
2008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步入下行,物價漲幅由逐步走高轉為持續下降,沿海部分進出口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失業率有所上升。去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9.0%,為五年來首次增幅在二位數以下。與此同時,2月份公布的09年1月經濟數據也顯示中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1月進出口出現了雙降的局面,進口同比下降43.1%,出口下降17.5%,降幅比上月分別加深21.8點和14.7點;1月財政收入下降17.1%,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下降95.7%。雖然1月末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16.52萬億,同比增長6.68%,人民幣新增貨款1.6萬億,增長21.33%,但其中41%是票據融資,說明新增貨款轉化為生產領域並不多,也說明中國經濟要想走向復甦還需要一段時日。宏觀經濟的惡化使人民幣升值的基礎變弱,也使得人民幣貶值的言論又起。
2、美元兌非美元貨幣大幅走強抑制了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
全球經濟危機迄今未有見底跡象,美國去年第四季經濟萎縮超過6%,今年2月失業率達8.1%,創下25年新高,房屋市場持續低迷;歐洲主要各經濟體德、法去年每四季經濟萎縮均超過2%,這種情況在今年仍然得不到好轉,預計今年歐洲經濟在衰退2%左右,英國的經濟預期在衰退2.9%。作為金融危機的發源地,銀行業的情況仍舊不樂觀,美國政府先後三次為花旗銀行注資,對其股票的持有比例已經提高到36%,成為花旗銀行最大的股東;英國政府日前宣布萊斯銀行的國有化,至此英國本土最大的四家銀行全部國有化。雖然奧巴馬政府上台後宣布了一系列的經濟刺激計劃和銀行拯救計劃,但市場對政策所能產生的效果持保留態度,美國股市道指、標普等下跌創下十二年新低。全球金融資產的大幅縮水,使投資者避險情緒高漲,傾向持有現金和低風險證券,國內外投資者通過各種途徑增持美國國債和美元多頭,使美元需求強勁,這也是美元走強最主要的原因。
與美國為拯救經濟迅速出台了各種經濟刺激計劃相比,歐洲各國的反應無疑是遲緩的。英國和歐洲仍處於降息周期中,經濟刺激計劃遲遲不能出台,日本經濟也仍然在泥潭中掙扎,這些都顯示美國經濟可能領先於歐洲各國率先觸底反彈。投資者出於投機考慮,紛紛逃離高風險資產並借入資金建立美元的投機性頭寸,使美元成為了主要受益者。
美元在新年後一改前段時間的弱勢,重新回到上升通道中,短短二個月時間內兌各非美貨幣都錄得較大的漲幅。美元指數1月以80.9930開盤,2月底最高觸及89.0970,升值幅度超過10%。而前期一直保持強勢的日元也由於國內經濟萎縮和投資者手中金融衍生品已大量平倉而迅速走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貶值超過10%;歐元和澳元兌美元也回落至去年11月危機中期的水平,英鎊兌美元更是跌破1.40,錄得1980年以來的最差表現。
據高盛數據顯示,因信貸危機全球損失總值將達1.4萬億,迄今為止已造成損失在1萬億左右,表示「去杠桿化」過程仍將繼續。在「去杠桿化」過程和金融危機未結束前,預計資金迴流美元避險的進程將延續,也意味著美元的強勢也將持續,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圖四 美元指數走勢圖
數據來源:彭博
3、人民幣升值的基礎不容忽視
雖然人民幣升值面臨著重重困難,但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基礎仍然存在。
從內部環境來看,三方面因素支撐升值預期。第一,基本面的向好成為人民幣升值最強有力的支持。雖然中國經濟速度放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采購經理指數連續三個月上漲及2月用電量的上升使市場預測中國經濟可能早於歐美率先觸底反彈,而與歐、美國家動則衰退的增長相比,我國今年8%的經濟增長率目標不可為不高;第二,仍舊處於高位的貿易順差為人民幣升值提供了可能。09年1月我國實現貿易順差391億美元,同比增長102%,比上月多增1.2億美元,雖然進出口繼續下降,由於進口降幅更大,使貿易順差仍處於歷史高位;第三,巨額的外匯儲備是人民幣升值的基礎。官方公布的數據暗示中國外匯儲備近2萬億美元,同時中國也超過日本成為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巨額的外匯儲備使人民幣面臨持續的升值壓力。
而就外部環境來講,金融危機使歐、美國家失業率大幅上升,消費拉動經濟復甦的可能減小,這時歐、美國家紛紛將目光投向擴大出口、減少進口上面上來。為了保護本國經濟,減少從中國進口廉價的消費品,擴大對中國的出口,各國均有督促人民幣繼續升值的要求。
4、維穩的匯率政策主觀決定人民幣的匯率變動
2008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由「雙防」調整為「一保一控」,再轉為「保增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由穩健財政政策和適度從緊貨幣政策轉為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央行在1月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密切關注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兩會」上也指出今年中央擬安排財政赤字9500億元以刺激經濟發展,央行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並實行09年新增貸款5億元以上。
在人民幣升值基礎仍然存在,又不能貿然實行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採取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政策,應該說是面對中國當前形勢所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二、遠期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析
(一)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即、遠期匯率走勢
從2008年12月開始,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發生變化,人民幣兌美元遠期匯率也隨之發生變化,一年期遠期匯率一度貶值到6.9873,但在央行穩定即期匯率的政策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遠期匯率的遠期升水點數不斷縮小,並形成了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走勢基本一致的現象。以12個月人民幣兌美元遠期匯率走勢為例,就從與即期匯率差近1500點的升水不斷縮窄並穩定於近400點升水的水平。
圖五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和12個月遠期匯率走勢圖
數據來源:彭博
註:粉色線為人民幣兌美元12個月遠期匯率,黑色線為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
(二)國內銀行間市場和海外NDF人民幣兌美元遠期匯率走勢
一般來說,海外非交割遠期(NDF)市場代表著國外市場對人民幣兌美元遠期匯率的預期,與國內銀行間市場的報價有一定的差距。受熱錢迴流美國和外資銀行美元流動性危機影響,2008年12月1日人民幣匯率出人意料地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隨後人民幣兌美元連續三日跌停,令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急升,美元出現嚴重惜售,各家銀行幾乎未有報價。這時海外非交割遠期價格迅速拉高,與國內銀行間市場價格差距也日益擴大,最高時與國內銀行間市場價格差近3000個基點。但隨著中國政府維穩人民幣匯率的信號不斷傳出,2009年開年以來海外非交割報價與國內銀行間市場報價差距不斷縮小,並有繼續縮窄不斷向即期匯率靠攏的趨勢,2月中旬時差價一度縮窄到只差不到200個點,但由於國外投資者對人民幣的幣值預期仍存和海外非交割遠期反應的敏感性,2月底時剛剛開始縮窄的價差又被再次拉大,12個月海外非交割遠期報價突破7.0的關口,目前維持在6.95附近的窄幅區間內。
圖六 12個月國內遠期報價與NDF遠期報價
數據來源:彭博
註:黑色線為海外NDF報價,粉色線為國內間市場報價 (沒有看到圖)
(三)影響遠期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原因
人民幣兌美元的遠期匯率走勢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美元的即期走勢,中美之間的利差和對未來一段時間美元匯率走勢的預期。其中美元的即期走勢是影響人民幣兌美元遠期匯率走勢的最主要因素,即期匯率上漲,則遠期匯率隨之上漲;反之亦然。利差方面在央行2月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中國與美國的利率水平比較接近,部分利率品種還低於美元。央行的這一結論可能意味著繼續降息可能不大,與中國副行長易綱不久前發表「就中國實際情況看,零利率或准零利率並非最優選擇,事實上,中國目前利率處於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適當水平」的論述相吻合。
在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仍將維持穩定,中美利差維持穩定、並有進一步縮窄的可能,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元仍將對非美貨幣保持強勢的預期下,人民幣兌美元遠期匯率既不可能大幅升值,也不可能大幅貶值。預計人民幣兌美元的遠期匯率仍將緊跟隨人民幣兌美元的即期走勢,以穩定為主,一年期遠期匯率升水點可能持續維持在300點左右波動。
三、未來兩個月人民幣匯率走勢預測
(一)人民幣兌美元走勢預測
我們預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維持窄幅震盪調整的態勢。這一態勢是美元在海外市場走勢、國內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央行的政策意圖和國外政治影響幾種力量相互博弈的結果,具體分析如下:
1、央行政策支持人民幣維穩
在「兩會」有關匯率表述和央行政策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基調下,未來一段時間內央行應會繼續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2月17日曾有英文雜志ChinaBriefin網站刊登中國政府管員專訪,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今年可能貶值至7附近,當日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走低,第二天中國政府公開否認有關人民幣貶值的媒體報道。這不僅說明在全球貿易戰威脅日益增強的時候,人民幣匯率問題正變得越來越敏感,也表明了中央維穩人民幣匯率的決心。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2月接受采訪稱央行將繼續允許市場力量在人民幣市場發揮更大作用,但央行將努力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由此可見未來一段時間內,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將是央行政策的主線。
2、國內宏觀經濟不支持人民幣升值
從國內宏觀經濟形勢來看,中國經濟發展不容樂觀。首先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轉移,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會明顯放緩;其次隨著出口的萎縮和經濟發展步伐的減慢,中國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會進一步惡化;最後,隨著國內企業面臨的外需環境等狀況的惡化,製造業企業的經營困難會導致農民工的就業困難,加之今年畢業的高校畢業生達到近600萬的歷史高峰,2009年國內的就業形勢將非常嚴峻。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升值的基礎減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預期將難以維持。
3、美元的走勢決定了人民幣兌美元短期內不可能升值
近期我們仍然看好美元的表現,也許美元不會再重視2008年秋季的強勁走勢,但短期來看,金融市場不穩,有發生第二輪經濟危機的可能,投資者紛紛買入美元避險,美元無法進入持續走弱通道;如金融市場企穩,則全球資金可能流向美國,爭搶因危機而被低估的股票和企業債券,美元同樣難以立即走弱。從中長期看,美國為了刺激經濟避免深度衰退,不斷推出經濟刺激計劃,導致財政赤字大增,這在以往是美元的長期利空因素。如果全球主要經濟體將在今年下半年企穩,或者歐美主要金融機構的破產倒閉風潮逐漸平息,金融機構的逐利性將重新抬頭,那麼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中國,作為全球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優勢將導致國際資本的重新迴流,那麼人民幣的升值空間將繼續擴大。但在兩個月內,美元仍將繼續強勁的走勢,人民幣不可能逆市走出升值的趨勢,因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繼續維持窄幅震盪態勢。
4、督促人民幣升值的國際政治壓力減弱
奧巴馬上任前在給美國全國紡織團隊會的一封信中稱「中國對美巨額貿易順差是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的直接結果,中國必須改變其政策。」與上任前的咄咄逼人相比,奧巴馬政府在上任後在對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立場正悄悄作出調整,在2月10的一次電視采訪中,新上任的美國財長蓋特納坦言,政府尚未對中國是否「操縱匯率」做出最終判斷,並稱在此事上當局會「小心行事」。這與他上月在國會大談「人民幣匯率操縱」的立場形成鮮明對照。而七大工業國也對人民幣匯率口氣的軟化也使人民幣外部壓力驟減,在2月14日召開的七大工業國(G7)財長會議上,聲明草案指出歡迎中國的財政刺激措施及繼續承諾令匯率更具靈活性,不再強硬要求人民幣升值。在國際社會的壓力減小的情況下,央行肯定樂意讓人民幣繼續盤整下去。
從目前情況來看,如果人民幣匯率貶值,不僅會引起歐美元國家的敵視和國際熱錢的出逃,也不利於中國這個世界經濟大國的國際聲望;但如果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不僅是對我國出口產業的巨大打擊,同時也會延長我國經濟觸底復甦的時間。綜上,我們預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維持震盪調整的態勢。
(二)人民幣兌其它貨幣走勢預測
人民幣兌其它各主要貨幣匯率的走勢,與美元匯率在國際市場上的走勢緊密相關:如果美元走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穩定,則兌其他非美元貨幣可能會繼續升值;如果美元走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穩定,則兌其它非美元貨幣會保持相對弱勢。對於美元匯率,我們認為在半年內全球金融市場仍將很脆弱,不排除再次爆出危機的可能,而且全球經濟也將陷入較深程度的衰退,市場避險意識仍將比較突出,持有美元的意願將繼續保持,這將繼續有利於全球清算貨幣美元的走強。歐洲貨幣走勢相對偏弱,日元可能隨著投資者出脫復雜的外匯衍生品交易而結束一路高歌猛進的局面。在這段時間內,人民幣兌非美貨幣的走勢將取決其在外匯市場兌美元的強弱程度。
Ⅸ 澳元的匯率今後趨勢如何
今年上半年,在美國金融市場正經歷著一場腥風血雨般的掙扎和搏鬥的時候,澳大利亞的經濟卻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在這場次貸危機中,依然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澳元成為今年上半年外匯市場中表現最強的貨幣。這在我國內的理財產品收益上也得到反映。有人說,澳元理財產品是唯一跑贏CPI的產品。然而近期以來,特別是自油價高位回落後,澳元的表現開始不盡如人意:澳元整體處於明顯的下行趨勢中。7月15日,澳元兌美元在經歷了長達7年的升值達到最高點0.9848之後,就一路下跌,一個月內跌幅超過了10%。眾多投資者叫苦不迭,一些國內外匯炒家損失達一成。澳元下跌是合力有分析認為,澳元下跌的原因是:其幾大支撐因素(例如收益率優勢、美元疲軟和商品價格飆升等)很不明朗甚至已經消失。眾所周知,利率對匯率的影響至關重要。近年來,澳元就保持著與其他西方國家貨幣的利差優勢。目前,英國利率為5.00%,歐元區利率為4.25%,美聯儲自5月至今將利率保持在2%,日本利率則處於較低水平0.5%。與這些國家相比,澳大利亞7.25%的高利率存在明顯利差優勢,提供了對澳元的強勁支撐。近8年來澳元、歐元與美元的中短期掉期率數據顯示,澳元掉期率震幅遠小於歐元和美元,至今已反彈至8%上方,且超越上世紀90年代水平。歐元掉期率始終位於澳元之下,美元則大起大落,目前仍於4%下方徘徊。然而在國內外經濟形勢轉變的情況下,澳大利亞也承受著降息的壓力。本月初,澳洲儲備銀行7年來首次降息,此舉導致澳元走出一波瘋狂向下傾泄的行情,市場並預期澳大利亞已展開漫長的減息周期。為此,多數分析師預計澳元將進一步走軟。澳元又被稱為「商品貨幣」,其匯率與金、銅、鎳、煤炭和羊毛等商品的價格存在緊密聯系,這些商品佔澳大利亞總出口額的近2/3。因此,澳元走勢的高低通常受這些商品價格趨勢的較強影響。澳元經常在通漲的經濟環境下獲得支持,而此時正是商品價格高漲的時候。澳元作為商品貨幣在2008年上半年原油和黃金的升勢中獲益匪淺。但商品牛市也並非常態。近期CRB商品指數由7月份高位474回落至目前的390水平,跌幅約一成八,而油價及金價亦已分別從高位跌去兩成八及兩成二,這必然對澳元下行產生至關重要影響。從基本面上看,有數據表明,2008年下半年澳大利亞經濟增速已大幅放緩,消費者信心跌至16年新低。7月28日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第三季度NAB商業信心指數較第二季度進一步下滑4點至-8,比2007年同期低18點,也是十多年來最大的4個季度降幅。這主要是受到住宅建築商、家庭、汽車零售商、房地產經紀人以及運輸業者信心衰退等影響。此外,7月30日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6月營建許可經季調後月比下降0.7%,同期營建許可額經季調後月降4.2%至61億澳元。以上數據從短線來看均不同程度地打壓了澳元,令其兌美元短線呈現疲軟的走勢。日後走勢不明朗但對澳元來說也不是完全沒有好消息。近日澳大利亞央行理事科瑞表示,澳大利亞經濟會受到全球金融體系動盪的影響,但仍是強勁的,澳大利亞經濟不會陷入衰退。近期相關數據也顯示澳大利亞經濟仍在上行。這些消息表明澳元仍有反彈的可能。再看美元走勢。美國近期的消息對澳元的影響似不大明朗,不久前美國勞工部公布,美國8月ADP就業人數大幅減少3.3萬人,7月數據也由初值增加0.9萬人下修至僅增加0.1萬人;美國申請失業金人數近來大幅攀升至44.4萬人,遠高於預期的42.5人,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形勢進一步惡化。但隨後公布的美國8月ISM非製造業指數則意外升至50.6,遠好於預期及7月的49.5,顯示服務業重新顯現擴張,支持美元再度大幅上揚。美股方面因疲弱勞動力市場數據暴挫,打壓風險偏好和利差交易平倉,高息及商品貨幣進一步下挫,刺激美元擴大升勢至一年新高。受美元大幅反彈及股市下跌拖累,油價及商品價格繼續下滑。但有分析師指出,市場雖意識到美國經濟伴隨著其他經濟體共同下滑,但是美國可能得益於美聯儲過去一年的大幅減息而提前走出經濟衰退的陰影。同時,市場之前已經消化了美元的大量利空因素。因此,上述數據對美元匯率影響並不大。長期看來,美國房市和國債的風險溢價關聯會更加明顯。因此,若美國房市進一步顯著惡化,外國投資者可能將拋棄美國國債,從而對美元造成負面影響,房市拖累美元的可能性增加。澳元日後的走勢和美國經濟不無關聯。日前美國財政部宣布託管"兩房"的消息,應當說對外匯市場影響重大。消息發布次日非美貨幣即有表現。17日紐市盤中,澳元兌美元匯價一路下跌至年內新低0.7827,短線跌幅達到140點,當日早間市場傳來消息,美聯儲表示,紐約聯儲將向AIG借出高達850億美元的資金以幫助其避免破產,而政府將持有該公司79.9%的股份,在金價強勁反彈的支持下,澳元於尾盤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