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統計資料表明,山水是去年居民的人均收入為11664元,與前年相比增長百分之八,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
這道題如果分布來做的話,很明了。這樣:
解:(1)設山水市前年居民的人均收入為x元。
列方程:11664-x=8%x
解得: x=10800
答:(1)山水市前年居民的人均收入為10800元。(這位哥們題都抄錯了,是「前」年,不是「去」年好不好,去年居民的人均收入為11664元,已經知道了,還用再求嗎?)
(2)設去年物價是前年的x倍。設前年某物品價格為b,那麼去年這種物品價格則為bx。
如果前年居民把收入全部用來買這種物品的話,設可以買A個,則有:
A=10800/b [1]
如果去年居民把收入全部用來買這種物品的話,設可以買B個,則有:
B=11664/bx [2]
因為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6.5%,則有:
( B-A)/A=6.5% [3]
由[1],[2],[3]得:11664/x=10800*(1+6.5%)
解得:x=72/71
所以,去年物價是前年的72/71倍。
再設去年售價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的售價為y元。
列方程: y*(72/71)=1000
解得: y=8875/9 (986.111...或986.i)
答:在山水市,去年售價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的售價為8875/9 (986.111...或986.i)元。
但如果非要一步到位的話,像潔兒822這位哥們這樣非要列出像:
1000(1+6.5%)=y(1+8%)
這樣的方程來求解的話,也可以。具體解題步驟如下:(要把第一問和第二問當成一個問題)
解:設山水市前年居民的人均收入為a元。
列方程:(1+8%) a=11664
所以: a=11664/(1+8%) [1]
設去年物價是前年的b倍。設前年某物品價格為c,那麼去年這種物品價格則為bc。
如果前年居民把收入全部用來買這種物品的話,設可以買A個,則有:
A=a /c [2]
如果去年居民把收入全部用來買這種物品的話,設可以買B個,則有:
B=11664/bc [3]
因為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6.5%,則有:
(B-A)/A=6.5%
所以: B=A(1+6.5%) [4]
設去年售價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的售價為x元。
列方程: bx =1000
所以: b=1000/x [5]
把 [1]式代入[2]式,得:
A=11664/(1+8%)c [6]
把 [5]式代入[3]式,得:
B=11664x/1000c [7]
把 [6],[7]式代入[4]式,得:
11664x/1000=11664*(1+6.5%)/(1+8%)
即:
(1+8%)x=1000*(1+6.5%) 【這個形式就跟潔兒822這位哥們列出的方程1000(1+6.5%)=y(1+8%)一樣了】
解得:
x=8875/9 (986.111...或986.i)
答:在山水市,去年售價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的售價為8875/9 (986.111...或986.i)元。
② 請問數學: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
名義增長8.8%,即去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294*91.2%=13948.13元,實際增長6.5%,即今年上半年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3948.13*106.5%=14854.76元
③ 請問數學: 本年工資收入280億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6%
計算的過程是,把本年工資除以上年工資,等於1.089,就是增長了百分之八點九,然後減去年度的物價上漲,比如說百分之五,那麼工資實際增加就是百分之三點九了。
④ 請問數學: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
名義增長,就是用公式
(今年上半年15294-去年上半年)÷去年上半年=8.8%
這個8.8%就是名義增長,意思就是說,名義上增長了8.8%,實際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只增長了6.5%
⑤ 請問數學: 扣除價格因素的增長比率是實際增長,那麼就是說實際增長(%),它要考慮扣除
沒錯,名義增長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扣除價格因素。
名義增長與實際增長是一對相對的概念。
同比增長與實際增長沒啥關系,就好比長度和質量沒有關系。
同比增長是從另一個角度衡量,同比是指相對於上一年的同一時間的增長,既可以是同比名義增長,又可是同比實際增長。
與同比相對應的是環比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