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油價格波動的因素以及石油價格的未來走勢是什麼
一般的資訊僅僅需要留意石油國動向就知道了 石油屬於自然不可再生資源(短時間不回可再生)基本是用答一點少一點只能是在地球上哪個國家發現新油田了 價格才能降下來而價格的下降不會太大降價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如果沒有新的通用能源投入使用油價就只有節節攀升難有下降的勢頭
『貳』 2015年國際油價受哪些因素影響
2015年油價一路下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市場供求關系失衡。世界經濟復甦緩慢,導致國際原油市場的需求疲軟。歐佩克為了維護其市場份額,自2014年年中起維持較高的產量配額,拒絕通過減產調控國際油價。與此同時,美國頁岩油產業發展迅速,美國原油產量和原油儲備不斷增加,給整個原油市場帶來更大利空。
隨著價格的下跌,過去一年對國際石油行業而言也充滿了艱辛。油價持續走低,迫使各大石油巨頭開始「節衣縮食」,投資大幅減少、裁員潮頻現,上游開採行業的生存壓力驟然提升。對於美國頁岩油產業而言,受到歐佩克的打壓,其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今年10月份,美國頁岩油開采鑽機數已經較去年同期下降了將近一半,這一趨勢在年末仍在持續。
價格戰與市場份額
從2014年6月歐佩克部長會議開始,國際原油市場份額大戰拉開序幕。隨之而來的便是已經持續將近一年半的價格單邊下跌。歐佩克為了維持自身的市場份額,打壓美國頁岩油產業,不惜犧牲自身利益,將產量維持在高位,以壓低油價。雖然這一「招數」在外界看來算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自殺式」策略,但在維護市場份額方面,歐佩克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美國頁岩油產業迅速發展的勢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這給了歐佩克一個喘息之機。
目前,歐佩克成員國的原油產量佔到全球原油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仍處於主導地位。但近兩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特別是美國原油產量的不斷增加,使國際原油市場格局正在改變,其特點是歐佩克對國際油價和國際原油市場的主導能力逐漸減弱,市場正在逐步脫離歐佩克對油價的絕對掌控,轉而在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尋找平衡。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目前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都在為過低的油價「埋單」,但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近兩年所採取的策略顯然收到了顯著的成效。數據顯示,2014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增量基本維持在240萬桶/天的水平,但最新的預測顯示,明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產量將開始逐步縮減。國際能源署的預測顯示,明年美國原油產量也將減少至1240萬桶/天左右的水平。
分析指出,明年歐佩克「犧牲價格換份額」的策略將開始逐步見效。但是全球需求增長乏力卻是歐佩克無法改變的一個現實。
供需關系平衡難
供需關系始終是決定市場和價格的重要因素。在國際原油市場中,近兩年一個平衡的供需關系始終沒有出現。這也是導致國際油價在過去一年半中一路下跌的重要原因。供大於求始終主導著國際原油市場。在這種供求關系下,油價除了下跌沒有別的選擇。
12月,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展望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將維持在120萬桶/天,增速較此前日增130萬桶的預測有所放緩。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表示,明年國際油價仍然面臨較大的壓力。
數據顯示,歐佩克成員國11月份的產量已經上漲到了3173萬桶/天的高位,略高於該組織對外公布的產量上限。明年伊朗將隨時回歸國際原油市場,這部分產能無疑將給已經失衡的供需天平再添一個沉重的砝碼。
2016年充滿挑戰
近來,一項牽動市場神經的預測來自高盛集團,其公布的報告指出,明年國際油價將有可能跌至20美元/桶。雖然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高盛的預測過於極端,且市場也希望能夠在明年迎來油價的緩慢回升,但近兩周來市場的表現卻大有驗證高盛預期之勢。歐佩克最後一次部長會議結束後,市場分析人士對明年國際原油市場最普遍的預期是「充滿挑戰」。
最大的挑戰可能莫過於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將逐步取消,伊朗的原油產能將在明年回歸國際市場。這部分產能對國際市場的供需平衡是相當大的壓力。
另外,美國頁岩油產業雖然暫時受到了一定沖擊,但相關企業正在通過技術升級努力降低開采成本,一部分有實力的頁岩油開采企業仍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能夠在沖擊之下繼續發展,隨著本輪產業沖擊的結束,美國頁岩油開采中長期仍將呈現出上升趨勢,這一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劇全球市場供需失衡的局面。
在持續供大於求的市場環境下,國際油價明年迅速回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2016年中,油價可能會觸底並開始回穩,年末油價將有可能穩定在60美元左右的區間內,但此前國際油價仍將繼續在低位徘徊相當長一段時間。
當然,對於全球經濟復甦而言,低油價將會幫助企業有效降低成本,將更多投資用於其他業務領域,從而間接助力經濟復甦。對消費者而言,能源開支降低和低油價將會進一步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增長。
『叄』 油價為什麼突然暴漲 2015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原因
新華網北京2月8日電(記者安蓓)始於去年7月的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下跌之旅將止於「十三連跌」。9日將迎來國內汽、柴油價格調整「窗口」,市場預測,在近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連續反彈後,國內成品油價格將迎來進入2015年後的首次上漲。
截至目前,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5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8.43%。據此測算,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上調或超250元。調價窗口日到來時,汽、柴油價格上調幅度還將增加,預計達到甚至超過每噸270元。
2月6日是本計價周期的第九個工作日,也是可計算國際原油價格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由於低油價令更多美國鑽井停產,當天國際油價繼續反彈,3月交貨的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21美元,收於每桶51.69美元。這也使得9日國內汽、柴油價格上調已無懸念。
1月底以來,在利好和利空因素交織中,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震盪走高。去年年中以來持續下跌的國際油價對油氣生產的影響逐漸顯現,自去年夏季以來美國石油開采商已停運了約24%的鑽井平台,特別在最近一周鑽井平台數量減少7%,降幅達到1987年以來最大,導致投資者空頭回補,同時美國精煉廠罷工可能導致汽油供應緊張等利好因素,蓋過中美經濟數據疲軟以及歐佩克依舊看空油市的利空消息,國際油價連續收高。
『肆』 原油的價格變化是由什麼原因產生的
現貨原油的漲跌和主要和下列因素有關 (一)石油的商品屬性——供求關系決定油價方向 決定原油價格長期走勢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於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給彈性較小,所以在沒有新的大型油田被發現以及重大技術創新出現時,影響原油價格的最主要因素是決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經濟發展狀況。 (二)石油庫存——影響油價波動預期 1.何為石油庫存 石油庫存分為商業庫存和戰略儲備,商業庫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在石油需求出現季節性波動的情況下企業能夠高效運作,同時防止潛在的原油供給不足; 2.石油庫存與油價 石油庫存對油價的影響是復雜的,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減少當期供應,從而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貨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增加當期供應,從而導致現貨價格下降,與期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三)石油生產成本 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能源,其生產成本會影響生產者跨時期的產量配置決策,進而影響到市場供給量,間接地引起石油價格波動。 (四)匯率因素 由於國際原油交易主要以美元為標價,因此美元匯率也是影響原油價格漲跌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美元升值時,國際上黃金、石油、銅等大宗商品原料價格有下跌的壓力;反之,當美元貶值時,此類大宗商品的價格將上漲。 (五)世界經濟發展狀況 全球經濟的增長會通過改變石油市場的需求量影響石油價格,經濟增長和石油需求的增長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石油價格的變化趨勢與美國GDP變化趨勢大 致一致,全球經濟狀況對石油價格也對石油價格的變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使油價的大幅下跌,之後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石油價格也 不斷上升。全球經濟比較景氣時,人們會加大對工業的投資,對石油等資源的需求會增加,同時,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轎車、家用電器等的不斷普及也會加大 對石油的消耗,從而使石油需求增加,致使油價上升。同理經濟不景氣時,對石油的需求降低,使油價下降。 (六)替代能源的發展 從能源消費結構圖中可以看出,石油的消費目前為止仍處於首位。石油在短期內還不可能被其他資源所替代,對石油的需求短期內仍會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 (七)突發事件與氣候狀況 石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 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緊張的地緣政治強化了國際石油市場對供給收縮的預期。針對石油設施的恐 怖襲擊、石油工人罷工、產油國政局動盪等地緣政治因素都會對國際油價帶來沖擊。
其實做這個就是要心態好,新手不要急,我之前做這個的時候也是很多東西都不太懂,後來跟著老式學到了很多東西才開始慢慢進步,賺了不少,有問題你可以問他?(5 2 3 0 9 6 6 3 0).技術經驗都是比較豐富,對你絕對是有幫助的.
『伍』 石油漲價原因
分析國際石油漲價的原因及落實我們國家應對的措施是急切的 國際石油價格,從去年開始,就基本上處於一種逐步上揚的態勢。目前,世界石油的價格上升到每桶55美元左右。在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前,世界石油有漲有跌,但是基本都穩定在每桶三十美元以下。 對於中國來說,這些年我們石油的使用量大約在2.4億噸左右。其中,自己生產的大約有1.6億噸,進口大約有0.8億噸。進口量大約占國內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面對世界石油價格動盪和上揚,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作出客觀冷靜的分析是首要的,並且拿出切實立即可行的措施出來,是非常現實的。 自從前蘇聯在國家政治上發生重大變化以後,美國就一直處於一種單邊的國家行為之中。九十年代,美國對於世界還處於一種調整過程,而在進入二十一世界之後,就變得更加有持無恐的地步。自從小布希通過一切手段上台之後,美國的內外政策和策略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過去世界,基本上從政治局勢的大流上看,有三種力量存在著。一種是以美國為首的一股力量,一股是以蘇聯為首的力量,還有是那些不結盟國家的力量。隨著原蘇聯國家政治的重大變化,使得那個激烈碰撞的敵對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就是美國對世界的單邊霸權的形成和行為。今後,世界面臨的是一個維護和平和破壞和平的力量對比之中,所有的國家都必須面對這種殘酷的現實。 美國在維系和擴張著他的霸權的時候,是通過軍事和經濟來支撐的。因為從政治行為上,美國已經失去了讓全世界相信他的政治基礎和道德行為准則。在這幾年,美國在自己對外的所有行為上,始終就是保持住一種「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准則。什麼聯合國憲章,國際法准則,國家之間的相互尊重,等等的一切,都對美國的對外行為沒有任何意義上的約束。 在我們分析石油漲價的因素的時候,我們如果不首先認識到這一點,其他的都是一種妄言。 美國目前維系和擴張其霸權的手段,就如同上面所說的,只有兩種。一種就是軍事行為,一個就是經濟行為。經濟行為是首先的,也是整個國家所有行為的基礎。而隱含在這經濟行為中的核心,就是美元體系。對外殖民掠奪的方式,美國已經從十八世紀的最原始手段,發展到今天通過美元體系的運作,來達到同樣掠奪世界經濟的目的。我們千萬不要淡忘發生在九十年代的東南亞經濟危機,還有就是這些年經濟困境不斷的南美經濟,值得現在的中國政治家們好好研究和應對。特別是發生東南亞的經濟風暴,我們國家更要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來對待。 美元體系的建立,是有歷史時間過程的,是從英鎊的世界地位上轉承過來的。從英國的殖民歷史,要研究出英鎊建立的歷史進程。並且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前後過程,看看美元體系是如何建立、轉承和變化的。而目前石油價格上漲,其實是美元體系變化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今天的世界石油的價格變動,不能再簡單認為就是一個世界石油需求的變化引起了石油價格的變化。因為從這一兩年世界石油生長和消費上看,世界石油的供求關系並沒有發生重大的矛盾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關系的是,那個維系這世界霸權的美元體系,面臨著重大的歷史危機。只是在這個危機沒有全面徹底爆發的時候,美國在通過一切手段在掙扎著。關於這方面,還需要進一步關心的人可以通過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和這次世軍石油價格劇烈變化的原因和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他們是嚴格不同的兩個方面的問題。 現在的世界,是大多數國家都直接和間接地大量持有美元。也就是說通過美元的「堅定信心」,使得一些世界上很多人和很多的國家在相當程度上都持有大量的美元
『陸』 石油價格下跌原因。
世界原油供過於求的局面令油價大跌。和2014年6月107美元的油價高點相比,美國石油價格至今已下跌60%,目前略低於每桶44美元。以下七大因素或推動油價進一步下跌。
1、供應過剩:美國能源署(EIA)數據顯示,美國的單周能源產量相當於每天生產原油940萬桶,幾乎是32年來的最高水平。供過於求的局面將繼續打壓油價;
2、石油企業沒有停產:美國的原油產量不僅處於幾十年來的最高點,而且還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3月6日的一周時間里,美國石油產量為940萬桶,比上年同期的810萬桶猛增14.5%。能源局預計,這種增速可能延續到2016年,屆時美國原油日產量將超過960萬桶。這將是1970年,或者說逾45年來的最高點。
3、全球經濟溫和增長:全球范圍內,經濟增長停滯不前——中國開始放緩,日本負增長,歐洲乏力,美國經濟增速今年也可能下降。更重要的是,全球石油需求前景將在2017年觸及 12年來的最低點,比一年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測的數字少了60多萬桶。一年來,國際能源署已四次下調石油需求預期,目前該機構預計,2015 年的石油日供給量過剩約40萬桶。
4、沙特可以承受更低的油價:作為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特在油價為每桶90美元時才能實現盈虧平衡。然而,沙特擁有超過726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油價不斷下跌期間,這筆資金足以用來彌補損失。
5、油田的應變能力超出想像:最新調查顯示,油價為每桶40美元時,只有1.6%的油田出現了負現金流。
6、依賴石油的國家別無選擇,只能生產:在俄羅斯等以石油為支柱的主要產油國,政府也許別無選擇,只能按更低的價格生產原油。石油出口收入約佔俄羅斯政府支出的42%。換言之,對俄羅斯政府來說,在油價暴跌後減產無異於經濟自殺。
7、儲油地的選擇日益艱難:預計到2015年5、6月,庫欣及其他美國油庫都將達到飽和。目前美國石油總儲量為4.489億桶,同比增長23%,處於80年來的最高點。類似趨勢也在 世界其他地區上演。截至2014年底,經合組織(OECD)商業原油總儲量為27.41億桶,創歷史新高,相當於該組織成員國58天的消費量。此外,能源 局指出,經合組織的閑置產能集中在沙特,2014年這個數字平均為每天200萬桶左右;預計2015年將增至230萬桶,2016年達到270萬桶。
『柒』 石油價格上漲原因分析
近幾年石油價格飛漲的主要原因也是對石油期貨的投機。石油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元大幅貶值的情況下,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價格不變,實際意味著石油價格在歐洲、日本能用較以前更少貨幣來買油,例如,在歐洲,美元對歐元貶值 40%多就意味石油價在歐洲下降了許多。而在進出口關繫上就意味著,石油輸出口國要從歐洲進口同樣多的某種商品,必須要用比幾年前多得多的石油去換。 因此,為彌補美元貶值帶來的影響,石油價格肯定要上升來「糾偏」。 所以,美元貶值也是石油漲價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