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4月1日稀土價格

4月1日稀土價格

發布時間:2021-05-22 23:44:10

A. 今年的稀土價格如何

肯定還會繼續上漲,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中國稀土的替代

那麼今年還會繼續上漲

B. 稀土一頓多少錢

稀土分輕稀土和重稀土,包括15個鑭系元素和鈧.釔共計17個元素,不同元素有不同價格,如在去年十一月稀土氧化銪毎公斤1.8萬元.氧化釤每噸價才7萬元.前年十一月氧化銪每公斤0.3萬元,氧化釤每噸1.8萬元.另外還根據含量.運費和釆購數量等才能精確定價.

C. 5.礦產品價格

(1)礦產品價格總體上升三成

2010年,礦產品價格呈現迅速回彈之勢,綜合價格水平同比增長28.3%(圖44)。三季度價格雖有所回落,但進入四季度礦產品價格重新上揚,部分礦產品價格逼近甚至超過金融危機前水平。首先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上年同期礦產品價格比較低,隨著世界經濟的緩慢回暖,礦產品價格開始回升;其次是一季度以中國等「金磚四國」經濟的較快穩定運行,拉動了礦產資源的需求;再次是4月開始的房地產新政和6月開始的節能減排風暴暫時壓制了礦產資源的需求造成三季度礦產品價格有所回落,進入四季度隨著被壓制需求的釋放價格開始回升。從月度看,重要能源和金屬礦產品價格鋁略有回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處於高位盤整狀態;重要非金屬價格受金融危機影響價格進一步回落,但三季度開始呈現擺脫金融危機之勢,價格趨於上揚。

圖 44 礦產品年度綜合價格變化情況

(2)能源價格上漲較快

原油價格快速上漲。大慶原油現貨價格全年平均為78.1美元/桶,同比增長45.5%;從月度來看,呈波動上行態勢。從1月的76.9美元/桶上揚至4月84.4美元/桶,之後回落至7月的72.7美元/桶,8月開始緩慢上漲,12月均價漲至91.2美元/桶,12月30日一度高達93.7美元/桶(圖45)。同期,美國紐約原油現貨均價為78.4美元/桶,同比增長31.6%;從月度看,呈現振盪調整狀態,從1月的79.2美元/桶漲至4月的84.4美元/桶,再回調至5月的73.6美元/桶,6月開始上揚至12月的89.1美元/桶,12月31日一度高達91.4美元/桶,2011年1月18日沖至97.3美元/桶。油價大幅上漲主要是由於美元走弱,刺激了市場對原油期貨的風險偏好,以及投資者對經濟復甦預期看好引起的。因為2010年全球原油供需平衡。根據IEA最新的報告,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是8660萬桶/日,比2009年增加160萬桶/日。原油需求的增量主要來自於非OECD國家,尤其是亞太地區的非OECD國家,需求增量佔世界需求增量的一半以上。而OECD國家特別是歐洲地區的OECD國家由於需求較弱,原油需求量反而比2009年降低了10萬桶/日,僅為4540萬桶/日。年內原油價格的調整主要原因是希臘債務危機,整個歐洲經濟的不景氣,美國實體經濟復甦難有顯著起色,吉爾吉斯斯坦和朝韓地緣政治的不穩定。伊朗問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堅持對伊朗實行制裁,伊朗威脅如果美國進一步加強制裁,其可能會中斷石油出口。盡管OECD國家充裕的庫存和OPEC600萬桶的剩餘產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伊朗中斷出口的擔憂,但伊朗問題如果惡化仍會刺激國際原油市場敏感的神經。伊拉克自2003年海灣戰爭後國內教派沖突頻繁,局勢動盪。另外,歐洲、美國及中國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自然災害也是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

圖 54 水泥價格變化

D. 中國稀土主要出口哪些國家 中國稀土出口現狀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稀土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稀土資源是我國具有優勢的礦產品之一。作為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我國在稀土市場上佔有92%以上的份額。但一直以來我國處於稀土出口量不斷增加,而價格卻不斷下降的尷尬局面。為改變中國在稀土出口上的被動局面,我國對稀土出口逐步採取了出口配額、出口關稅等措施。本文將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做一分析,並提出相應對策。

1 我國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特點

1.1 收緊出口配額

商務部2007年開始對稀土出口實行指令性規劃,減少稀土出口,對符合稀土出口資質的企業發放相應的配額。圖1為2008-2013年中國稀土產品出口配額變化圖。圖中顯示自2008年至2011年中國的稀土配額逐年下降,直到2012年稀土配額開始回升,2013年保持增長。

1.2 徵收並不斷提高出口關稅

我國從2007年起對稀土徵收出口關稅,在2005年以前對稀土出口實施的是鼓勵性質的出口退稅政策,從出口退稅轉變為出口關稅政策,可以看出我國逐漸重視對稀土重要原料的保護。

2005年5月1日,中國取消了對稀土的出口退稅制度。2007年我國開始對稀土實施出口征稅政策調整了稀土出口稅率。2008年1月1日,將稀土產品出口稅率上調,最高稅率調整為25%。2011年1月1日起,為規范稀土出口,中國大幅提高了稀土產品(主要是中、重稀土)的出口關稅,金屬釹的出口稅率由15%提高到25%;並首次對金屬鑭、金屬鈰、氯化鑭及按重量計含稀土元素10%以上的鐵合金徵收25%的出口關稅;對氟化鋱、氟化鏑、氟化鑭、其他氟化稀土等產品徵收15%的出口關稅;其他產品的關稅保持不變。同年還統一調整了稀土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准,稅額上調幅度達10倍之多。根據《2014年出口關稅實施方案》,39個中重稀土的稅目條文中,徵收25%關稅的稅目條文有21個,約佔54%。我國現階段正逐步限制中重稀土的資源輸出,以達到保護本國資源和完善市場機制的效果。

1.3 設置行業准入門檻

2010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出了稀土行業准入條件,從生產布局條件、生產規模、工藝和裝備、能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設置稀土行業准入門檻。比如,根據該准入條件要求,輕稀土礦山企業生產建設規模的年處理礦石量應不低於30萬噸;離子型稀土礦山企業的生產能力應不低於3000
噸/年。同時企業需要建有完備的三廢處理系統,稀土冶煉分離項目不得採用氨皂化工藝等。從設置行業准入門檻規范稀土行業,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稀土出口量。

2 我國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效應分析

2.1 出口管制政策對出口量變動的影響

我國從1999年開始對稀土實行出口配額管制,從初期的寬松管制政策,到如今的嚴格管制階段,管制力度不斷加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稀土的出口。

圖2為2008-2013年稀土出口量與出口配額的雙y軸趨勢變化圖,左y軸為出口量變動范圍,右y軸為出口配額變化范圍,x軸為年份。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出口量明顯受到出口配額限制。總體上看來,稀土的配額管制措施是造成稀土出口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出口管制政策對出口價格變動的影響

中國管制政策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影響稀土價格:一是縮減出口配額制度,通過控制稀土出口的總量,引起稀土價格的上升。二是提高關稅稅率,對稀土原材料及簡單加工產品的出口征稅,而且逐年提高稅率,從而增加稀土產品的出口成本,使得稀土出口企業減少稀土出口,進而引起稀土價格的上升。

圖3為2003-2013年稀土出口價格與出口量的雙y軸趨勢變化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出口量與出口價格走勢整體呈反向關系,出口價格的增加引起出口量的降低。由於中國的稀土關稅措施是導致稀土價格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嚴格管制階段,實行徵收、上調稀土出口關稅的措施,使得稀土出口價格迅速提高,縮減了稀土產品的出口量。

2.3 出口管制政策對價格貿易條件變動的影響

價格貿易條件(NBTT)顯示一國在一段時期內出口商品的進口盈利能力,價格貿易指數可表示為出口價格指數與進口價格指數之比。計算公式為:

NBTT=PX/PM

其中,PX表示一同出口商品價格指數,PM表示進口商品價格指數。本文選定2007年作為基期,出口價格指數PX為當年出口價格與基期出口價格之比,進口價格指數PM為當年進口價格與基期進口價格之比,設定基期2007年的NBTT為1。

如果NBTT大於1,表明價格貿易條件改善.NBTT小於1,表明價格貿易條件惡化。

本文利用海關統計數據計算得出2007—2013年稀上價格貿易條件。如圖4所示2007—2013年稀土價格貿易條件總體呈改善趨勢,稀土產品出口價格貿易指數深受政策影響。布寬松的鼓勵山口政策下,稀上產品的價格貿易條件不斷惡化。而嚴格的出口管制政策下則促使稀土出口價格貿易條件不斷改善。

3 我國稀土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稀土出口採取的管制措施,本質上只是控制資源的出口,保護本國自然資源。這些措施應與限制國內生產消費一同實施,才不違反WTO規則。而中國在限制「准出」的同時,並沒有對國內進行同等限制。在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下,國內對於稀土資源的利用效率並不高。不僅國內的稀土產業本身存在大量問題,而且相關的下游產業的發展還有待提高。

3.1 稀土開采方面存在的問題

(1)個人、企業非法開采中國稀土。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規定,只有國務院或者省級國土主管部門才有采礦審批權,且一個采礦證只能有一個開采點,擅自增設開采點的行為即為違法。然而,在短期利潤的誘惑下,一些企業和個人無視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導致稀土的非法開采十分嚴重,破壞了稀土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2)稀土產業集中度低,稀土流失嚴重。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在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缺乏戰略規劃和統籌安排,形成了多方參與開發的混亂局面,而各環節企業規模整體偏小,上下游之間無聯系紐帶,部分資源品種無法有效利用,資源浪費極大。

而過於分散的格局和現行「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監管體系,也為不少稀土企業違規運作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加上企業之間缺乏信任,使得中國稀土企業在對外報價時往往競相殺價,國外買家往往使用最低價就能購買大量的稀土。

(3)稀土開發嚴重破壞環境。

由於我國稀土生產企業普遍規模小、生產工藝落後、部分稀土行業環保投入少又缺乏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設施,污染問題比較突出。其對環境的破壞主要體現在三個環節:一是開采環節對植被的破壞,造成了生態系統的影響;二是稀土分離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學葯劑,若不慎落入農田會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流入河中則會對水生物產生極大的危害。三是稀土尾礦中的放射性元素具有輻射污染,對人、畜、農作物具有危害。

3.2 稀土加工方面存在的問題

(1)處於產業鏈低端,高端技術含量低,自主創新不足。

中國雖是稀土生產大國,然而對稀土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投入不足,導致稀土應用技術含量低,跟蹤仿製多,獨立創新少。在「原礦、精礦、分離產品、功能材料、器件、實用商品」這樣一個稀土產業鏈中,中國在原礦分離產品環節上做得較為出色,但後續技術應用方面的發展極為有限。而稀土的最大價值恰恰在於從功能材料到器件再到實用商品這幾個環節。由於中國處於稀土產業鏈的低端,大量出口低級產品的同時,利潤卻極低。

(2)外資企業變相交易

為保護稀土資源,中國政府對為外資進入中國稀土行業有嚴格的規定,禁止外商在中國境內建立稀土礦山企業,但允許外商投資稀土冶煉分離項目(限於合資、合作),同時鼓勵外商投資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應用項目。簡言之,外資企業雖在國內被禁止涉足礦山開采和初加工領域,但在深加工環節不受限制。而正是這種規定,使得外資有利可尋,在中國大量買入稀土原料和金屬,簡單加工後便運到國外進行深加工或儲備,成功地規避了中國出口配額的限制。

3.3 稀土銷售方面存在的問題

(1)稀土配額加重稀土外流,同時配額倒賣嚴重。

我國的配額計算方式,使得企業為使出口資質達標、爭奪出口權重,而逐漸偏向出口昂貴的且稀有的稀土元素,最終出現國內儲量豐富且價格較低的稀土過剩,而國內儲量稀少、價格昂貴的稀土管不住的現象。國家的本意是保護國內稀缺的稀土元素,而最終出現鼓勵企業出口稀有稀土元素的反效果。

一個地區稀土的配額分配量是根據上一年度稀土產品的銷售額、出口額來決定的。為了爭奪寶貴的配額,有的企業盡量壓低稀土價格,擴大自己的銷售額和出口額,從而在來年獲得更多配額,以配額交易來彌補在產品上的缺失,這些行為嚴重擾亂了中國稀土的出口秩序。

(2)走私問題日益嚴重。

由於我國政府逐步收緊出口配額,稀土出口量明顯縮減,但長期依賴中國稀土的日韓及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的需求增加,為中國稀土走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由於稀土出口配額針對的是初級產品,而稀土合金在出口時並不受配額限制,因而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將國內的稀土簡單加工正大光明變相走私出境,這種新型的走私方式更難以監管。

3.4 對企業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

(1)企業分布零散,監管部門職能重復,監控管理困難。

雖然政府在不斷加大對稀土的監控管理力度,但因為我國稀土資源大多處於邊遠山區,而監管機構大多位於大城市,導致監管出現很多盲區。而從稀土礦山開採到出口,在國家層面涉及的管理機構就有國土資源部、工信部、發改委、商務部、環保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等,這些機構各自為政,缺乏統一協調和指揮,更使各自的監管困難重重。

(2)行業組織缺位。

行業組織具有民間性、自律性、專業性、服務性的特點,可以有效填補政府和企業職能的空白。然而,作為一個稀土生產和出口大國,中國的稀土行業卻一直沒有一個自己的全國性行業組織進行協調工作,只有幾個地方性的行業協會,基本上各自為政、分而治之,根本無法發揮大的影響力,無法有效整治稀土行業。

4 對稀土產品市場的相關建議

4.1 稀土開采方面

(1)嚴控稀土礦開采,整治稀土產業混亂局面。

國家有計劃的開采、實施總量控制予以宏觀調控,有利於維護稀土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穩定、均衡的供求關系。對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執行情況季報進行嚴格審核,並對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情況進行檢查,以確保國家總體戰略利益。

嚴厲打擊開采礦種與采礦許可證不符的行為,深入清理超越批准范圍采礦、超量開採的行為,全面查處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行為,嚴厲查處越權審批探礦權、采礦權等違法違規行為。

(2)全行業整肅,采礦權向國企集中,走集約化發展道路。

國家應對礦山加以整治,將國內稀土礦的開采權集中於少數幾家大型企業。同時開展稀土開發秩序專項整治,重點地區集中整治亂采濫挖行為,扭轉部分地區的混亂局面,建立長期監管機制。

對分離企業進行重大重組,逐漸構建以若干大型企業集團為主導的稀土產業格局,提高產業集中度,走集約化發展的道路。

(3)制定環保標准,走可持續發展方式。

要提高中國稀土在世界上的地位,實現由稀土大國到稀土強國的轉變,必須切實轉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謀求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開發並完善適合我國稀土礦產資源特點的采、選、冶工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嚴格執行各項環保標准,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4.2 稀土加工方面

(1)著力產業由低端走向高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國家應支持和鼓勵稀土深加工和應用產業發展,努力營造規模優勢,培育一批新型產業。鼓勵稀土深加工企業投入資金和吸引研發人才,提高稀土深加工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實現促進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稀土產業良性發展的目標。

加大對科研的資金投入,依靠科技創新轉變稀土產業的增長方式。同時下力氣搞好稀土應用技術的開發和研究,力爭研究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拳頭產品,優先支持擁有一定研發力量和研發團隊的企業,開辟新的稀土應用領域,研究新的生產工藝,改造落後的生產設備。

(2)對外資限制與鼓勵並重。

鼓勵外資進入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應用等項目,在中外合資、合作建設的稀土項目中,凡涉及礦山的資產及業務不能進入合資范圍。國家對外資的限制,將使外資無法進入上游的初級產品領域,不得不進入到下游的加工應用領域,這將對提高中國稀土產業的整體水平發揮積極作用。

4.3 稀土銷售方面

(1)改進配額制度。

17種稀土元素不能使用單一的配額指標,可將稀土元素按照其稀缺程度,分解成多個標准。利用標準的差異性體現稀土的稀有程度,保證配額計算方式和實際保護意義相統一。

(2)加大走私查處力度。

稀土作為國家重點控制的出口商品,應作為海關重點稽查的對象,加大海關監管力度、提高貨物查驗率。對稀土走私者進行嚴懲,維護我國的經濟安全。

4.4 企業監管方面

(1)全面整合稀土產業鏈,形成有關部門的協調機制。

財政部、國家外匯管理局、商務部等有關部門應成立專門的協調機構,加強對稀土進出口的宏觀指導,協調好國內各大貿易商的關系。同時,要發起全產業鏈的整合,調動起金融、物流、生產、貿易的多個環節。協調各大企業和進出口商的關系,建立進出口聯盟,完善統一對外談判機制,形成一致對外的合力。

(2)建立統籌性稀土協會。

建立一個統籌全國稀土生產企業並有效實現南北聯合的稀土協會,是稀土行業發展壯大的基礎組織條件,協會可以為企業提供生產指導、市場調研、行業管理、中介服務、貿易摩擦預警等,還可以以組織的形式對稀土行業的重點問題如出口價格、出口配額等施加更大的影響,從而使中國稀土產業走上健康有序的發展之路。

E. 礦產品價格

全球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歐債危機、美債爭端、日本地震及地緣政治沖突等事件籠罩全球市場,礦產品價格高位劇烈振盪。2011年,礦產品價格比上年進一步上揚,綜合價格水平同比增長11.6%(圖42)。但在三季度出現明顯回落。礦產品價格的高位波動,支撐了礦業市場的繁榮,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礦業,有利於礦業的加速發展,能夠更多的提供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源,從而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高漲的礦產品價格推高了通貨膨脹,大幅提高了經濟社會發展成本,成為未來經濟發展預期下調的重要因素。

圖51 水泥價格變化

數據來源:國研網

F. 稀土金屬

崔榮國

2005年世界稀土礦產品產量25萬t,同比增長15%。世界稀土礦產品消費量10萬t,同比增長12.6%,供應量遠超過需求量。主要消費國為中國、日本、美國等。預測未來幾年電子、磁體、玻璃與陶瓷,以及與消費類電子產品相關的行業對稀土的需求將會增加,年增長率平均可達3.2%。

一、儲量和資源

已知含稀土的礦物約有200餘種,但已開采利用的僅10種左右,其中輕稀土礦物主要有氟碳鈰礦、獨居石、鈰鈮鈣鈦礦;重稀土礦物主要有:磷釔礦、褐釔鈮礦、鈦鈾礦等。除中國外,獨聯體國家、美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地都有較豐富的稀土資源。自2002年開始,由於中國和巴西公布的稀土資源數據與以往有較大的變動,致使美國地調局估計的全球稀土儲量由10000萬t調整為8800萬t,儲量基礎仍保持15000萬t(表1)。世界稀土資源豐富,可長期滿足世界的需求。

表3 美國、中國、世界稀土消費量 單位:t(REO)

註:1992~2005年美國視消費量數據引自美國地調局Minerals Commodity Summaries相關年度的統計;1992~2005年中國消費量引自《中國礦產資源年報2005》;世界總消費量參考了Judith Chegwidden、姚鈺、林成河等及中國稀土在線的文獻資料;NA表示資料暫缺。

我國自1998年起稀土消費量就已超過美國一直居於世界第一位。2005年我國稀土產品消費量為51900t,同比增長55.3%,佔世界總消費量的51.2%。其中,高科技材料的用量為2.5萬t,佔全國總消費量的47.5%;冶金及機械9738t,佔18.8%;玻璃和陶瓷6500t,佔12.5%;石油與化工6000t,佔11.6%;農業、輕工和紡織5000t,佔9.6%。

日本是世界上稀土研究開發水平最高的國家,其稀土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永磁體、熒光粉、鎳氫電池、拋光粉和防紫外線輻射玻璃等高新技術產業上。按視消費量統計,2005年美國視消費量為15000t,同比下降8.5%,居世界第三。歐洲稀土年消費量約10000t,主要消費領域是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和玻璃拋光粉等。

四、貿易和市場

世界稀土貿易主要在稀土資源較豐富的國家和經濟發達國家之間進行。

我國自1998年以來一直保持著稀土出口國的特殊地位,不僅是世界第一稀土出口大國,也是高純、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大國。在世界稀土市場上,我國是唯一能夠大量供應不同等級、不同品種稀土產品的國家。中國稀土產品出口主要流向日本、美國、法國、荷蘭、義大利和韓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美國一方面從中國、法國、印度等國家進口稀土,另一方面向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稀土產品。2005年美國稀土產品進口量為22351t,同比下降4.9%,美國稀土金屬和化合物進口源主要為中國、法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出口量為9680t,同比下降20%,主要是因為德國、加拿大、愛沙尼亞和日本的進口量下降引起的。

日本沒有稀土資源,需利用進口稀土原料來發展其稀土產業。2005年稀土產品產量為9030t,進口量為31106t,同比增長16.2%,其中稀土化合物和稀土金屬進口量增長,而釔的進口量下降。來源於中國的進口量為27279t,佔87.7%。來源於其他進口來源包括美國、法國、印度、愛沙尼亞、中國台灣、馬來西亞、瑞典、丹麥、奧地利、德國、挪威等地。

價格方面,2000~2005年中國稀土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稀土市場仍處於低谷時期。其中,金屬釤(Sm≥99%),2005年價格為100~140 元/kg,保持不變;金屬鈰(Ce≥99%),35~40元/kg,同比下跌11%;氧化鑭(La2O3≥99%),12~26 元/kg,同比下跌20.0%;氧化銪(Eu2O3≥99%),1800~2200元/kg,同比下跌21.4%;只有金屬釹,Nd≥99%,價格上漲為95~105元/kg,同比增長31.9%。主要原因是稀土產品過剩,各廠家削價競銷所致。

美國國內市場價格比較平穩,2004~2005年變化不大。2005年氟碳鈰礦精礦價格為5.51美元/kg,保持不變,獨居石精礦價格保持0.73 美元/kg。而進口價格上升的產品有:稀土金屬,從5.22美元/kg上升到6.68 美元/kg。進口價格下降的產品是鈰化合物(不包括氯化鈰),從4.67美元/kg下降到3.27美元/kg;氯化稀土,平均進口價從2004年的2.41美元/kg下降到2.37美元/kg。其他產品2005年進口價基本與2004年持平。

羅地亞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廠價格也比較穩定,與2004年相比,2005年價格基本未變(表4)。

表4 2005年羅地亞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廠價 價格單位:美元/kg

資料來源:Minerals Yearbook,2005。

五、展望

近年來,稀土產品一直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況,並且在2001年下半年還出現了價格戰,不僅導致了某些產品價格下跌40%以上,而且給產品的利潤空間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迫使許多效益不好的企業破產,即便是現存的企業其大多數也在極低的利潤下運作,2003年稀土的消費量雖然有所增長,但產量仍然過多,導致價格持續低迷。

根據美國商業通訊公司的分析,似乎這種狀況在2003年已經到達最低點,預計境況即將出現扭轉。特別是隨著汽車、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及移動式電子裝置需求的增長,稀土的應用,尤其是在汽車尾氣催化劑、永磁體和充電電池中的應用將會持續增加。在未來幾年,用於永磁體以及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器的釹、鈰的需求量將會以較大的幅度增加。Ni-MH電池、醫療設備、感測器以及牙科與外科用激光器對稀土需求也會增加。磁製冷將會商業化。摻鉺(Erbium-Doped)光導纖維將進入新一輪需求旺期。

因此,美國商業通訊公司預測,今後幾年全球對於稀土的需求將以平均每年3.2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到2007年將達9萬~10萬t。屆時,全世界稀土的產值將達20億美元。增長強勢的行業有電子、永磁體、玻璃與陶瓷,以及與消費類電子產品相關的行業。

主要參考文獻

[1]James B.Hedrick,Rare Earth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7

[2]James B.Hedrick,Rare Earths.U.S.Geological Survey,Minerals Yearbook,2005

[3]Jane Spooner,Rare Earths.Mineral Annual Review,2006

[4]稀土信息,No.1~No.3,2006

[5]稀土信息,No.1~No.3,2007

[6]香港第二屆國際稀土會議閉幕——中國稀土發展勢頭強勁.中國稀土在線:http://www.cre-ol.com/aboutus/meeting/0328b.htm

G. 稀土期貨 稀土金屬期貨

你要明確你是要做期貨,還是現貨,這是兩個不同的平台
期貨相對風險較大,行情走勢快,專資金相對較高,屬需要豐富的實戰經驗
現貨平台相對穩定,風險較低,適合新人及大眾參與。
支持國家,這個口號不太正,能在盤中穩定贏利,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支持

H. 中國稀土出口限制政策

我國稀土生產採取產量配額制。據官方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稀土產量配額為66000噸,相當於2019年全年生產配額的50%。但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數字已經較去年同期的60000噸增加了10%。而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0年4月份,我國稀土出口為4316.7噸,同比出口量持平。2020年我國1-4月的稀土出口量為15357.3噸,同比下滑1.7%。由上述數字可以得知,我國並未對稀土出口有所限制。需指出的是,在疫情之下,工信部日前發文要求做好稀土行業惠企政策對接落實工作,對該行業來說是一大利好。

I. 稀土有什麼用處

1、軍事方面

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

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稀土科技一旦用於軍事,必然帶來軍事科技的躍升。從一定意義上說,美軍在冷戰後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正緣於稀土科技領域的超人一等。

2、冶金工業

稀土金屬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鋼中,能起到精煉、脫硫、中和低熔點有害雜質的作用,並可以改善鋼的加工性能;稀土硅鐵合金、稀土硅鎂合金作為球化劑生產稀土球墨鑄鐵,由於這種球墨鑄鐵特別適用於生產有特殊要求的復雜球鐵件,被廣泛用於汽車、拖拉機、柴油機等機械製造業;稀土金屬添加至鎂、鋁、銅、鋅、鎳等有色合金中,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學性能,並提高合金室溫及高溫機械性能。

3、石油化工

用稀土製成的分子篩催化劑,具有活性高、選擇性好、抗重金屬中毒能力強的優點,因而取代了硅酸鋁催化劑用於石油催化裂化過程;

在合成氨生產過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為助催化劑,其處理氣量比鎳鋁催化劑大1.5倍;在合成順丁橡膠和異戊橡膠過程中,採用環烷酸稀土-三異丁基鋁型催化劑,所獲得的產品性能優良,具有設備掛膠少,運轉穩定,後處理工序短等優點;復合稀土氧化物還可以用作內燃機尾氣凈化催化劑,環烷酸鈰還可用作油漆催干劑等。

4、玻璃陶瓷

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超導陶瓷、壓電陶瓷、導電陶瓷、介電陶瓷及敏感陶瓷等。

稀土氧化物或經過加工處理的稀土精礦,可作為拋光粉廣泛用於光學玻璃、眼鏡片、顯像管、示波管、平板玻璃、塑料及金屬餐具的拋光;在熔制玻璃過程中,可利用二氧化鈰對鐵有很強的氧化作用,降低玻璃中的鐵含量,以達到脫除玻璃中綠色的目的;

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製得不同用途的光學玻璃和特種玻璃,其中包括能通過紅外線、吸收紫外線的玻璃、耐酸及耐熱的玻璃、防X-射線的玻璃等;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減輕釉的碎裂性,並能使製品呈現不同的顏色和光澤,被廣泛用於陶瓷工業。

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近年來功能復合陶瓷備受關注,稀土摻雜在功能復合陶瓷的開發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展。浙江大學陳昂等,採用常規功能陶瓷的制備方法,YBa2Cu3O7-x和鐵電陶瓷BaTiO3復合,獲得了鐵電性與超導性共存的YBa2Cu3O7-x-BaTiO3系復合功能陶瓷,其電導特性符合三維導電行為,並當YBa2Cu3O7-x含量較高時呈超導性。

華中理工大學周東祥等的研究指出,LaCoO3-SrCoO3系和LaCrO3-SrCrO3系復合功能陶瓷,可用作磁流體電機的電極材料和氣敏材料;而在NTC熱敏復合材料NiMn2O4-LaCrO3陶瓷中,新化合物LaMnO3導電相決定著陶瓷的主要性質。

智能陶瓷是指具有自診斷、自調整、自恢復、自轉換等特點的一類功能陶瓷。如前所述在鋯鈦酸鉛(PZT)陶瓷中添加稀土鑭而獲得的鋯鈦酸鉛鑭(PLZT)陶瓷,不但是一種優良的電光陶瓷,而且因其具有形狀記憶功能,即體現出形狀自我恢復的自調諧機制,故也是一種智能陶瓷。

智能陶瓷材料概念的提出,倡導了一種研製和設計陶瓷材料的新理念,對拓寬稀土在近代功能陶瓷中應用極為有利。近年的研究還表明,稀土在生物陶瓷、抗菌陶瓷等新型陶瓷材料中也有著獨特的作用。由於稀土元素可與銀、鋅、銅等過渡元素協同增效,開發的稀土復合磷酸鹽抗菌可使陶瓷表面產生大量的羥基自由基,從而增強了陶瓷的抗菌性能。

稀土陶瓷顏料主要是指五種色相的組合著色鋯英石基稀土陶瓷顏料。

它可用作彩釉磚、外牆磚、地磚等建築陶瓷的裝飾材料,尤其適用於衛生潔具陶瓷製品的彩飾,還可用作瓷器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的色基。組合著色鋯英石基稀土陶瓷顏料,是以二氧化鋯、二氧化硅為基質材料,以過渡元素和稀土元素為組合著色劑,添加少量礦化劑,經高溫900~1150℃固相反應合成。其主要技術指標如下:色相有紅、黃、藍、綠和灰,穩定性小於或等於1280℃最高可達1300℃),適應氣氛為氧化焰,顆粒直徑小於15μm的不少於92%,大於30μm者為零新材料

稀土鈷及釹鐵硼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矯頑力和高磁能積,被廣泛用於電子及航天工業;純稀土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鐵化合而成的石榴石型鐵氧體單晶及多晶,可用於微波與電子工業;用高純氧化釹製作的釔鋁石榴石和釹玻璃,可作為固體激光材料;稀土六硼化物可用於製作電子發射的陰極材料;鑭鎳金屬是70年代新發展起來的貯氫材料;

鉻酸鑭是高溫熱電材料;當前世界各國採用鋇釔銅氧元素改進的鋇基氧化物製作的超導材料,可在液氮溫區獲得超導體,使超導材料的研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此外,稀土還廣泛用於照明光源,投影電視熒光粉、增感屏熒光粉、三基色熒光粉、復印燈粉;在農業方面,向田間作物施用微量的硝酸稀土,可使其產量增加5~10%;在輕紡工業中,稀土氯化物還廣泛用於鞣製毛皮、皮毛染色、毛線染色及地毯染色等方面。

5、農業方面

研究結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根系發育,增加根系對養分吸收。稀土還能促進種子萌發,提高種子發芽率,促進幼苗生長。除了以上主要作用外,還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強抗病、抗寒、抗旱的能力。

大量的研究還表明,使用適當濃度稀土元素能促進植物對養分的吸收、轉化和利用。玉米用稀土拌種,出苗、拔節比對照早1~2天,株高增加0.2米,早熟3~5天,而且籽粒飽滿,增產14%。大豆用稀土拌種,出苗提早1天,單株結莢數增加14.8~26.6個,3粒莢數增多,增產14.5%~20.0%。噴施稀土可使蘋果和柑橘果實的Vc含量、總糖含量、糖酸比均有所提高,促進果實著色和早熟。並可抑制貯藏過程中呼吸強度,降低腐爛率。

(9)4月1日稀土價格擴展閱讀:

稀土(Rare Earth),是化學周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自然界中有250 種稀土礦。最早發現稀土的是芬蘭化學家加多林(John Gadolin)。於1794 年從一塊形似瀝青的重質礦石中分離出第一種稀土「元素」(釔土,即Y2O3),因為18 世紀發現的稀土礦物較少,當時只能用化學法製得少量不溶於水的氧化物,歷史上習慣地把這種氧化物稱為「土」,因而得名稀土。

根據稀土元素原子電子層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它們在礦物中共生情況和不同的離子半徑可產生不同性質的特徵

輕稀土包括:鑭、鈰、鐠、釹、鉕、釤、銪、。

重稀土包括: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鈧、釔。

按礦物特點分類:

鈰組(輕稀土)—鑭、鈰、鐠、釹、鉕、釤和銪;

釔組(重稀土)—釓、鋱、鏑、鈥、鉺、銩、鐿、鑥和鈧。

按萃取分離分類:

輕稀土(P204弱酸度萃取)—鑭、鈰、鐠、釹;

中稀土(P204低酸度萃取)—釤、銪、釓、鋱和鏑;

重稀土(P204中酸度萃取)—鈥、鉺、銩、鐿、鑥、釔。

中國的稀土儲量最多時佔世界的71.1%,目前佔比在23%以下。

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只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後必須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角色,結果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

日本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四處尋找能夠替代中國的稀土供應源。東京計劃投資12億美元用來改善稀土供應狀況。日本已經與蒙古閃電達成協議,從本月起開發該國的稀土資源。另一稀土消耗大國韓國也有類似的計劃。本月初,韓國宣布將投資1500萬美元,在2016年前儲備1200噸稀土。

閱讀全文

與4月1日稀土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政府性價格調節基金 瀏覽:967
融資客的瘋狂 瀏覽:987
今日黃金價格一錢多少錢 瀏覽:587
超牛指標 瀏覽:900
世界最高股票 瀏覽: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購理財產品 瀏覽:708
股票加倍倉 瀏覽:445
國金基金網上交易 瀏覽:263
瑞刷顯示非交易時間 瀏覽:876
股指期貨黃金股 瀏覽:116
創業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162
兵團工融資 瀏覽:796
中影年年融資 瀏覽:642
股指期貨加1分手續費 瀏覽:224
ff獲得融資 瀏覽:651
購買外匯申請書 瀏覽:85
601258資金進出 瀏覽:50
國際貿易外匯風險 瀏覽:363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