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控制貸前風險及信貸風險控制要點
第一,簡單了解生意情況,比如銷售規模、資產規模(主要是應收、庫存規模)、負債規模,對客戶的生意有個整體把握以及與貸款需求相匹配,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年銷售只有200萬的客戶,申請100萬貸款,兩者明顯不匹配,這種情況需要在上門前,進一步溝通;
第二,對客戶的信用報告進行詳細分析,查看是否有重大瑕疵,並挖掘風險點,比如有嚴重逾期,需要考慮是否上門考察;
第三,查詢所有第三方信息系統,常見被執行人系統、工商系統以及其他第三方民間徵信系統,查看是否有重大瑕疵,比如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需要進一步核實,再安排上門考察。
申請准入和預判環節有兩個作用:一是,相互了解,明確合作基礎,提高效率,免得相互浪費時間,比如很多客戶在上門考察後,還因機構利率高而放棄,這顯然浪費了雙方的時間;二是,提前提取客戶可能的風險點,為上門考察做好准備,以免上門以後不知所措,或是遺漏關鍵因素,比如客戶近期有大額貸款到期,而在上門考察中忽略與客戶溝通該筆貸款的還款來源及後期續貸問題,這顯然不利於貸款審批。
⑵ 銀行如何防控貸款風險
很簡單,就是查貸款人的信用資料,並且在大額的貸款上面實行擔保,抵押制度。
⑶ 如何防範信貸和控制信貸風險
作為一名銀行的信貸員,就是勤。要主動出擊,在客戶提出貸款申請之前,要開展全方位的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客戶的企業、攤位經營狀況、產品競爭力、市場前景、家庭與社會關系、人品、社會信譽、不良嗜好、不良記錄等等。調查渠道除了跟客戶面對面的談話外,還有工商管理部門、同業、街道和村委會、鄰居、法院等等,並且是不間斷地調查,以及時掌握新情況。由於信貸員對業務、人頭熟悉,對上述渠道得心應手,並且信貸員要對各行業的情況有所了解,畢竟客戶是各行各業的。二是掌握「現金流測評」法。基本做法是將客戶在銀行的存款流量、存量與貸款的額度、期限、利率聯系在一起。銀行根據客戶的資金結算、現金流向、流量等分析客戶的業務往來和經營情況,作為衡量貸款風險的重要參考因素。
信貸員要把銀行貸款當作自已口袋的錢貸出一樣,這樣在調查客戶時就能慎重了。
⑷ 信用貸款如何控制風險
1、貸前調查要充分,核實借款人資金需求,用途,還款來源,落實好擔保,專根據資屬金需求設定合理的借款期限。
2、貸中操作要規范,嚴格按照信貸操作流程不理,不形成無效擔保,不接手有瑕疵的抵押物,盡量要求以本行存單做質押。
3、貸後檢查要及時,貸款發放後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分類,15日內對客戶進行回訪核實其資金使用情況。
4、強化客戶賬戶監管,要求客戶提供有效的資金回籠證明,定期檢查其貨款回籠情況,如有異動須採取措施。
5、側面了解客戶動向,對於已形成客戶群落的客戶,信息收集應當不難,即客戶與客戶之間是同行業或上下游企業或是朋友,互相了解對方情況,可通過他們互相 進行了解。也可以通過一些管理機構了解情況,信息集中的地方有工商局、法院、稅務局、企管站等等。
⑸ 銀行信貸員如果把控風險
明確分工,實行流程式控制制 信貸業務操作流程分為:貸前、貸中、貸後三大相互獨立的階段,十六個環節進行全程式控制制,防範風險。實行審貸分離責任制,建立審貸、發放、檢查職能分離,崗位分離,相互制約機制,落實環節責任。嚴禁單人或單個部門獨立完成貸款全過程。制定貸款業務的調查、審查、評估、審批、發放、檢查、收回、不良貸款催收等過程的操作規程,建立法律審查制度。部門之間嚴格分工,崗位之間相互協作,實現業務流程的高效運轉和相互制衡。
貸款額度、風險系數控制把好准入關,實行貸前調查審查控制。對借款人進行貸前調查,對提供的資料審核分析,確定準入底線和進行風險評估。
風險系數是控制小額貸款公司信用貸款的主要手段之一,也稱信用轉換系數 1.貸款系數為100%的資產:①銀行承兌匯票;②信用貸款透支額;③其他金融性機構擔保;④等額保證金擔保。
貸款檢查預警控制 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實行貸後檢查,運用定期或不定期監控,現場與非現場檢查,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方法手段,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定量分析,識別風險的類別、程度、原因及變化趨勢,揭示重大貸款風險,遏制潛在風險,早期做出針對性的處理意見,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預警及時防範控制和化解風險。
到期追蹤,法律控制 借款人未申請展期,或申請展期未獲批准,從貸款到期後的第一天起,將貸款轉入逾期貸款賬戶進行管理,為逾期貸款,並按規定加收罰息,同時,對不良貸款採取積極有效措施,進行催收。
⑹ 如何控制新增貸款的信貸風險
1、貸前調查要充分,核實借款人資金需求,用途,還款來源,落實好擔保,根據資金需求設定合理的借款期限。
2、貸中操作要規范,嚴格按照信貸操作流程不理,不形成無效擔保,不接手有瑕疵的抵押物,盡量要求以本行存單做質押。
3、貸後檢查要及時,貸款發放後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分類,15日內對客戶進行回訪核實其資金使用情況。
4、強化客戶賬戶監管,要求客戶提供有效的資金回籠證明,定期檢查其貨款回籠情況,如有異動須採取措施。
5、側面了解客戶動向,對於已形成客戶群落的客戶,信息收集應當不難,即客戶與客戶之間是同行業或上下游企業或是朋友,互相了解對方情況,可通過他們互相 進行了解。也可以通過一些管理機構了解情況,信息集中的地方有工商局、法院、稅務局、企管站等等。
⑺ 銀行客戶經理如何防控貸款風險
增強客戶經理風險防範能力的途徑
(一)強化內控機制建設
從體制上,商業銀行要建立收益與風險相匹配的自我約束機制,進一步完善信貸風險管理制
度設計,規范授信業務流程,防範控制環節風險。從客戶經理層面,要嚴格落實授信業務規范,
認真執行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後檢查各環節的工作標准和操作要求。貸前調查應當做到實地
查看,如實報告授信調查掌握的情況,不迴避風險點,不因任何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調查結論,
客戶經理要為貸前調查的真實性負責任;貸時審查應當做到獨立審貸,客觀公正,充分、准確地
揭示業務風險,提出降低風險的對策;貸後檢查應當做到實地查看,如實記錄,及時將檢查中發
現的問題報告有關人員,不隱瞞或掩飾問題。
(二)加大商業銀行內部稽核力度
開展內部稽核是對商業銀行業務經營實施監督、評價的有效環節和最後防線。商業銀行應對
風險集中的授信業務開展具有獨立性、權威性的內部稽核,加大稽核頻率與稽核深度。通過對貸
款的行業投向、貸款結構、客戶結構的檢查,分析揭示授信業務的系統性風險;通過對貸款質量
與貸款風險分類真實性檢查,分析揭示潛在風險;通過對貸款授信流程檢查,分析揭示操作性風
險。將授信風險控制在較小程度,獲取化解風險的最佳時機,並以此促進客戶經理增強識別風險
的能力,和自覺執行業務規范的意識。
(三)著力培育信貸風險文化
引導客戶經理樹立自我約束的職業理念,建立上下連通、左右貫穿的風險管理文化,使風險
管理意識成為每個部門、每一級機構、每一層員工自覺的行為。
2004年,我國銀監會頒布了《商業銀行授信工作盡職指引》,首次對商業銀行徵信、授信和授信盡職調查提出了詳盡的盡職要求和評價標准。引入獨立評估機制,對商業銀行道德風險形成過程進行動態、全程、全面的評價和
考核,是防範道德風險較完備的操作手冊。是客戶經理需要認真遵守的職業准則。客戶經理要在技能培訓和業務操作實踐中不斷深化風險意識,強化職業操守,切實維護商業銀行信貸資產安全、高效運行。
⑻ 小額貸款公司如何把控借貸風險
簡單來講,小額貸款公司把控借貸風險主要包括貸前的准入審查,貸中的授信以及貸後的監控三個方面,具體到每個細節則包含更多的方面。比如貸前的准入就包括借款人資料的審查,借款流程的審查,抵押物的評估等等。目前許多小額貸款公司開始涉足線上業務,基本的借貸風險把控依然是這三個環節,不過信息化之後通過大數據手段則可以降低每個環節的時間,比如貸前准入資料審核,風險識別完全可以通過風控反欺詐系統來做,貸後異動也可以通過大數據來實現。目前大數據風控反欺詐這個領域很火,不過除了杭州同盾科技之外,其他的都很一般,所以現在許多做線上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都會選擇同盾的風控反欺詐服務。
⑼ 銀行如何防範貸款風險
銀行防範信貸風的措施主要有:還應強化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堅持既定的經營方向,以提高管回理能力。詳答細如下:
1、進一步提高貸審分離制。提高貸審分離制應主要從以下兩方面的入手:一是制定審批原則標准,提高信貸審批效率;二是要建立好審批的組織模式,確定合適的參加人選。因此既需要審貸分離,更需要審貸配合,盡快完善科學、標準的審批制度。
2、建立信貸風險預警機制。建立信貸風險預警制度應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①、建立信貸風險預警的組織管理體系。
②、建立一套完整和連續的風險預警資料庫。
③、改進風險預警的方法和計量模型,並注重培養從事風險預警工作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3、建立信貸退出機制。對一些夕陽產業,商業商業銀行必須嚴控貸款增量,適時壓縮貸款,使貸款逐步從這些企業中退出來。但由於外部環境的影響,貸款退出會存在一定困難,這就要求商業銀行應准確把握經濟信息,最終建立起有效的信貸退出機制。
4、加強貸後管理,加強全程式控制制。就一個具體的貸款項目而言,貸款後的項目建設、運營到還貸完畢的時間遠遠長於貸款決策的時間。為保障銀行利益,實現管理目標的貸後管理,是相當重要的。
⑽ 工薪貸款風險怎麼把控
首先要確定自己是否符合貸款人的要求,要求如下
工薪貸款需要准備的資料:
1、貸款人身份證;
2、貸款人近半年徵信信息,且徵信信息良好;
3、貸款人名下近半年的銀行卡流水,無中斷;
4、貸款人居住證證明(租房合同、房產證、近三個月水、電、費煤氣發票)
5、貸款人工作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