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覓陽參和西洋參的區別
覓陽參,長白山野山參之一,由於其有生津壯陽,大補元氣的功效而得名,隸屬人參之上品。
西洋參(學名:Panax?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木植物,別名花旗參、洋參、西洋人參、American?ginseng,原產於加拿大的大魁北克與美國的威斯康辛州,中國北京懷柔與長白山等地也有種植。加拿大產的叫西洋參,美國參產的叫花旗參,服用方法分為煮、燉、蒸食、切片含化、研成細粉沖服等。
覓陽參屬於野生的,西洋參屬於人參的一種,種植的
(1)參枝苓口服液價格擴展閱讀:
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於氣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無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後引起的休克、虛脫。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1、《本經》:「主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2、《別錄》:「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
3、《葯性論》:「主五臟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亂煩悶嘔噦,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膿及癇疾,冷氣逆上,傷寒不下食,患人虛而多夢紛紜,加而用之。」
4、《日華子本草》:「中治氣,消食開胃。」
5、《珍珠囊》:「養血,補胃氣,瀉心火。」
6、《醫學啟源》:「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補元氣,止瀉,生津液。「
7、《滇南本草》:「治陰陽不足,肺氣虛弱。」
8、《本草蒙筌》:「定喘嗽,通暢血脈,瀉陰火,滋補元陽。」
9、《綱目》:「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痎瘧,滑瀉久痢,小便頻數,淋瀝,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克,大劑15-50克;亦可熬膏,或入丸、
禁忌:
1、實證、熱證忌服。
2、服人參當天或24小時內忌蘿卜,忌茶,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葯性論》:「馬藺為使,惡鹵咸。」
4、《醫學入門》:「陰虛火嗽吐血者慎用。」
5、《月池人參傳》:「忌鐵器。」
6、《葯品化義》:「若脾胃熱實,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悶,噎膈便秘,有蟲有積,皆不可用。」
7、《本草經集注》:「茯苓為使。惡溲疏。反藜蘆。」
8、《葯對》:「畏五靈脂。惡皂莢、黑豆。動紫石英。」
9、忌與葡萄同吃營養受損,葡萄中含有鞣酸,極易與人參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沉澱,影響吸收而降低葯效。
10、忌用五金炊具。
參考資料:人參-網路
⑵ 吃西洋參有什麼好處
人們走親訪友或者看望長輩、病人時,常會買些西洋參含片。一些中年人既想進補又不想麻煩,也喜歡買些含片吃。尤其在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中,購買西洋參含片的比例大大增加,有些學生服用極不規范,甚至有不少人把它當成口香糖,隨身攜帶,想含就含,不加節制。
對此,北京中醫葯大學東直門醫院晏軍主治醫師說,西洋參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並非人人適宜服用,也並非一吃下去,免疫力立即就會提高,從服用到在身體內產生作用,需要一個過程。
西洋參雖然適用人群很廣,但如果葯不對症,也會起到反作用。中醫認為,西洋參屬於涼葯,宜補氣養陰。如果身體有熱症,比如口乾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腫等狀態時,就應避免服用西洋參,否則就會加重病情。另外,「非虛勿補」。如果身體並無不適,不宜經常服用西洋參含片。
另外,西洋參不利於濕症,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性。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干,比較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參或紅參;而秋、冬季節更適宜服用人參。
西洋參中含有一種叫人參皂苷的成分,具有提高人體抵抗力的作用。因此,體質較弱的人,如老年人、身患重病的人,時常服用西洋參都能夠起到一定的增強體質作用;而一些有慢性疾病的人,如患慢性乙肝的人,服用西洋參也會有利於病情的控制和好轉;對於腸熱便血者,據《類聚要方》記載,西洋參與龍眼肉同蒸服用,有清腸止血之效。
晏軍主治醫師說,相對於人參,西洋參的補氣作用溫和許多,也不似人參溫燥,所以對量上沒有特別的要求。每天含4~6片,相當於生葯不超過5g,一般不會產生副作用。在吃法上,要注意:最好不與濃茶或咖啡一起服用,以免減輕功效;一定要多喝水;不與其他葯物同時服用。另外,一些胃寒濕者也不宜服用
⑶ 花旗參性寒還是溫
中醫認為西洋參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經,具有補氣養陰、瀉火除煩、養胃生津之功能,適用於氣陰虛而有火之症,多用於肺熱燥咳、氣層懶言、四肢倦怠、煩躁易怒、熱病後傷陰津液虧損等。如中風後遺留症用人參再造丸;補腎壯陽、填精養髓用龜齡集;健脾益氣用參苓白術散,或氣虛外感病人用人參敗毒飲、生脈散等,欲求補而不燥、扶正祛邪、攻補並施,均有以西洋參取代人參的情況,可獲良效。至於久病、婦女分娩、勞累過度所引起的身體虛弱、元氣損傷、營養不足,以及各種出血、貧血、頭暈頭痛、神經衰弱、精神不振、腰酸背痛、自汗盜汗等虛弱性病症,服用西洋參後,均能迅速恢復健康。
據臨床報道,冠心病病人若表現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神倦咽干時,每日含服西洋參片3克,久用有良好的療效。患竇房結綜合征而眩暈乏力口乾者,每次取2~3克西洋參片口含嚼化,一日3~4次,可明顯改善症狀。治療原因不明的長期低熱而氣少口渴者,可嚼服西洋參片3~6克,同時取地骨皮30克,生地20克,草果3克,煎濃汁分服,每日1劑,療效顯著。治療頑固性盜汗,可與西洋參3克(另燉),豆衣30克,麻黃根10克,桂枝和白芍各3克,濃煎分服,一日1劑,有明顯療效。對運動過度或體力勞動過度,疲憊不堪而無法恢復正常者,可取西洋參3克(另燉),仙鶴草30克,大棗10枚,濃煎取汁,同時服用,即能奏效。
目前,不少人以為西洋參比人參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它們在葯性方面就有寒溫之別,雖然均有補氣作用,但西洋參的葯力不及人參,如低血壓或休克治療,仍以人參為佳。而高血壓、眩暈、咽痛口乾者,則用西洋參為宜。故兩者各有千秋,用於治療或進補時,應針對病情辯證施治,不可濫用。再如糖尿病發病之初「三多一少」用西洋參;病久氣虛用人參(聶文濤:《食物訓練與糖尿病康復》)。
人參和西洋參都非常平和。如果做出比較,西洋參最適宜於氣陰兩虛有熱的病人,均可用西洋參,其獨特之處在於不熱不燥。而對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濕、脾陽虛弱、舌苔膩濁等陽虛體質者,則考慮用人參進補。
⑷ 腰間盤彭出能吃參鹿癆疽丸嗎
貼膏葯效果最好。
⑸ 人參\大黃\黃芪\黃芩\茯苓\白術\川芎的功能和功效還有主治和圖片!
人參:【性狀】 生曬參 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cm,直徑1~2cm。表麵灰黃色,
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下部有支根2~3條,並著生多數細長
的須根,須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起。根莖(蘆頭)長1~4cm,直徑0.3~1.5cm,
多拘攣而彎曲,具不定根({丁})和稀疏的凹窩狀莖痕(蘆碗)。質較硬,斷面淡黃白
色,顯粉性,形成層環紋棕黃色,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香氣特異,
味微苦、甘。
生曬山參 主根與根莖等長或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圓柱形,長2~10cm。表麵灰
黃色,具縱紋,上端有緊密而深陷的環狀橫紋,支根多為2 條,須根細長,清晰不亂,
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習稱「珍珠疙瘩」。根莖細長,上部具密集的莖痕,不定根較粗,
形似棗核。
【炮製】 生曬參 潤透,切薄片,乾燥。
生曬山參 用時粉碎或搗碎。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平。歸脾、肺、心經。
【功能與主治】 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
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
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與用量】 3~9g,另煎兌入湯劑服;野山參若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注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防蛀。
圖:http://www.58food.com/oledit/UploadFile/20065/2006531223937587.jpg
大黃:【性狀】 本品呈類圓柱形、圓錐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塊狀,長3~17cm,直徑3~10
cm。除盡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有的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及星點(異型維管束)散
在,殘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繩孔及粗皺紋。質堅實,有的中心稍松軟,斷面淡紅棕色
或黃棕色,顯顆粒性;根莖髓部寬廣,有星點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具放射狀紋理,
形成層環明顯,無星點。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炮製】 大黃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或塊,晾乾。
酒大黃 取凈大黃片,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干。
熟大黃 取凈大黃塊,照酒燉或酒蒸法(附錄Ⅱ D)燉或蒸至內外均呈黑色。
大黃炭 取凈大黃片,照炒炭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功能與主治】 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
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
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於目赤咽腫,齒齦腫
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於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於血熱有瘀
出血症。
【用法與用量】 3~30g,用於瀉下不宜久煎。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患處。
【注意】 孕婦慎用。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制劑】 大黃流浸膏
圖: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images/dahuang_5.jpg
黃芪: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一150厘米;主根粗而長,直徑1一3厘米;莖直立,有細棱,被白色長柔毛。奇數羽狀復葉,葉軸有長柔毛;小葉(13一)21一27(一31),橢圓形至長圓狀卵形,長7一30毫米,寬4一12毫米,先端圓鈍或微凹,有時具小刺尖,基部圓形,下面有伏生白色柔毛;托葉狹披針形,長約6毫米,有白色長柔毛。總狀花序生於上部葉腋,具花(5一)10一20,花梗在果期顯著伸長;花黃色或淡黃色,長(12一)15一18毫米,有線形苞片;花萼鍾狀,長5一7毫米,有白色長柔毛,萼齒短,長為萼筒的1/5或1/4,三角狀;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幾無爪;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較旗瓣稍短,均有長爪;子房有柄,被柔毛。莢果膨脹,卵狀長圓形,長2一3(一3.5)厘米,頂端具短喙,基部有長柄,果皮膜質,被黑色短柔毛,有時被白色毛或二者混生,具3一8種子。
特性
黃芪分布於我國溫帶和暖溫帶地區,為深根性植物。喜涼爽氣候,有較強的抗旱、耐寒能力,不耐熱,不耐澇。氣溫過高常抑制植株生長,土壤濕度過大,常引起根部腐爛。宜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生長,在粘土上則根多,生長緩慢。多生於林緣、灌叢、林間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處。花期(6)7--8月,果期(7)8--9月。
保護價值
黃芪根入葯,常作滋補中葯,又可作獸葯,銷售量大。根莖之10倍水浸液,對馬鈴薯晚疫有抑制效率。黃芪還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圖:http://img.zj96345.cn/News/ImgFile/2006_09_08/20060908095923310.jpg
黃芩:【性狀】本品呈圓錐形,扭曲,長8~25cm,直徑1~3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疣狀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或不規則的網紋,下部有順紋和細皺。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通稱子芩,以清火養陰為主;老根中間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狀或已成空洞,稱枯芩,以清火敗毒為主。氣微,味苦。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圖:http://www.yaopinnet.com/tupu/huangling.jpg
茯苓:【性狀】
茯苓個:呈類球形 、橢圓形 、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的皺縮紋理。體重,質堅實,斷面顆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層淡棕色,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無臭,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狀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內面白色或淡棕色。質較松軟,略具彈性。
茯苓塊: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塊片狀,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赤茯苓:將棕紅色或淡紅色部分切成塊狀或片狀。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用法用量】 9~15g。
【貯藏】置乾燥處,防潮。
【備注】
(1)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葯等配伍。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葯。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摘錄】《中國葯典》
圖:http://www.yaopinnet.com/tupu/fuling.jpg
白術:【製法】
土白術:取白術片,用伏龍肝細粉炒至表面掛有土色,篩去多餘的土。每100kg白術片 ,用伏龍肝細粉20kg。
炒白術:將蜜炙麩皮撒入熱鍋內,待冒煙時加入白術片,炒至焦黃色、逸出焦香氣,取出,篩去蜜炙麩皮。每 100kg白術片,用蜜炙麩皮10kg。
【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肥厚團塊,長3 ~13cm,直徑 1.5~7cm 。表麵灰黃色或灰棕色,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縱皺和溝紋,並有須根痕,頂端有殘留莖基和芽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散在;烘乾者斷面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
【性味歸經】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術健脾,和胃,安胎。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胎動不安。
【應用】1、用於脾胃氣虛,運化失常所致的飲食減少,脘腹虛脹,倦怠乏力等。常與黨參、茯苓等同用。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腹瀉,則與黨參、乾薑配伍,如理中湯。
2、用於痰飲和水腫。痰飲停滯,常與桂枝、茯苓配伍;水濕腫滿,常與茯苓、澤瀉配伍。
3、用於表虛自汗。可與黃芪、浮小麥同用。
此外,還可用於胎熱而胎動不安者,常與黃芩同用。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3—12克。
經研究:
有促進腸胃分泌的作用。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且能促進電解質特別是納的排出。有降低血糖、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元減少的作用。能促進體重增加及肌力增強。
【用法用量】 6 ~12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葯典》
圖:http://www.yaopinnet.com/tupu/shu.jpg
川芎:
【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結節狀拳形團塊,直徑2~7cm。表面黃褐色,粗糙皺縮,有多數平行隆起的輪節,頂端有凹陷的類圓形莖痕,下側及輪節上有多數小瘤狀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散有黃棕色的油室,形成層呈波狀環紋。氣濃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炮製】 除去雜質,分開大小,略泡,洗凈,潤透,切薄片,乾燥。
【性味與歸經】 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功能與主治】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用法與用量】 3~9g。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圖:http://www.a-hospital.com/ahpic02/2006-5/2006523144631651.jpg
呵呵,真是很多呢~
⑹ 人參果怎麼吃有營養啊
揭開人參果的神秘面紗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記載:在萬壽山五庄觀。有棵靈根,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該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以成熟。人若有緣,聞一聞能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能活四萬七千年。你知道嗎?地球上不僅真有人參果.而且多種多樣:有樹上長的,枝上結的,藤上掛的,也有土裡生的:有種植多年後才能開花結果,也有當年種植當年即可結果的。雖還不能稱其蔚為大觀,但至少也可算得上五花八門,豐富多采。可以坦率地告訴大家,在這形形色色的人參果中。確實沒有一種聞一聞就能活360歲的,更沒有一種能讓人當「萬歲爺「的。不過.也確實有不少種類的人參果,具有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益壽延年的功效。
本文所要推薦的人參果,既不是《中國土特產大全》等介紹的「蕨麻一人參果」,也不是《中葯大辭典》記載的異名「開口箭的人參果」,又不是《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和《辭海》中記載的「原名人心果的喬木類人參果」,還不是原產於印度的多年生耐高溫植物——「藤本類人參果」,更不是神話中所傳說的喚名「草還丹的人參果」,而是目前在我國廣泛實施栽種的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北麓的一種植物果實,其原名「茄瓜」,現我國各地通稱為「人參果」。
「茄瓜一人參果」究竟為何物
這種人參果在我國曾一度稱之為香艷茄、香瓜茄、香艷芒果、金參果、長壽果、紫香茄、甜茄、香瓜梨、香艷梨等。雖其別名甚多.但應視為一物。這可能是因我國剛引進時,各地取名不一所致。從植物分類學講,應叫茄瓜、香瓜茄或香艷茄比較確切。但因其確有一定的營養保健和祛病益壽的作用,故又稱其為人參果。自從啟用「人參果」這個吉祥的名字後,即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反響.激發了人們的好奇感,這可能是與《西遊記》中所說的tt吃人參果長生不老」而聯系在一起之緣故。此人參果屬茄科蔬菜、水果兼觀賞型草本植物。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為多年小灌木.在我國和日本則作為一年生栽培。果為多汁漿果,果肉為淡黃色,呈橢圓形、卵圓形、心形、陀螺形,成熟的果實呈奶油色或米黃色。出現紫紅色條斑。
豐富的營養價值
「茄瓜一人參果」可食率達95%以上,具有低糖、高蛋白和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的特點。據化驗分析,在每100克成熟鮮果中,含蛋白質1.9克,是黃瓜、番茄的2倍,鴨梨、金帥蘋果的9倍;總糖3.1克,與黃瓜、番茄相近,而遠低於鴨梨與金帥蘋果;粗脂肪0.2克,與黃瓜、番茄相等;維生素C130毫克。是梨與蘋果的32倍,黃瓜的14倍,番茄的6.8倍;維生素B10.25毫克,是番茄、黃瓜的8倍,蘋果的5倍;維生素B20.27毫克.是黃瓜、番茄、鴨梨的9倍;胡蘿卜素0.9毫克,是番茄的2倍.黃瓜的10倍;總氨基酸1818毫克,必需氨基酸253毫克,均遠比黃瓜、番茄、梨與蘋果高;特別是微量元素硒高達3.34毫克.分別是黃瓜、番茄、梨、蘋果的8.8、22、12、11l倍。還有鉬3.44毫克,鎂11.2毫克,鐵6.59毫克,鋅1.14毫克,錳0.39毫克。
鈷0.332毫克。從以上化驗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茄瓜一人參果」所含的營養成分確實較高,也較為全面.食之能補充人體之需要,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
高蛋白質是「茄瓜一人參果」的主要特點之一。蛋白質是人體的主要「建築材料」,是生命得以延續的主要物質基礎。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而「茄瓜一人參果」所含的各種氨基酸比例與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基本相符,食之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不僅可以維持成年人的健康,而且對兒童的成長和老年人的抗衰老.均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富含多種維生素是「茄瓜一人參果」的又一特點.其中維生素C、B1、B2以及胡蘿卜素含量特別豐富。而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一類營養素,如攝人不足往往引起機體病理變化.甚至危及生命。維生素對預防腫瘤的作用.已經引起醫學專家的關注,並提出維生素C可預防腫瘤的論點.據對維生素C攝人量的測定,我國食管癌高發區僅為低發區的1/3。同時,維生索C還能軟化血管,刺激造血功能,增強機體抗感染能力,用於防治壞血病、各種急性傳染病、肝膽疾病以及過敏性疾病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富含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茄瓜一人參果」的另一特點。微量元素是構成機體組織和維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 「茄瓜一人參果」所富含的硒、鉬、鈷、鐵、鋅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硒元素含量之高,在我國蔬菜、水果品種中異常少見。硒元素是一種強氧化劑.能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激活人體細胞,保護心血管等臟器;硒還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體的產生,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硒與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1986年.中國醫學科學院的專家在江蘇省啟東市肝癌高發區進行了三項營養性補硒研究,經過8年的觀察,發現服硒組肝癌發生率較對照組平均低49%。硒分有機硒與無機硒.過量服用無機硒會產生不良反應,有機硒幾乎不與其他葯物產生拮抗作用.服之最為安全有效。 「茄瓜一人參果」。以及大蒜、芝麻、蘆筍、菌類等所含的硒,均為有機硒。另據報導,硒還能降低血壓.對糖尿病也有輔助療效。
科學的食用
人參果的科學食用與深加工的方法頗多,現簡介如下:①人參果炒肉片:人參果250克,豬肉100克,精鹽、味精、素油、料酒、蔥花、薑末、醬油各適量。先將人參果去蒂、洗凈、切片,再將豬肉洗凈、切薄片;油鍋燒熱下肉片煸炒,七八成熟時加人人參果片和佐料,再炒熟裝盤即可。②當做水果鮮食。生食的人參果.一定要充分成熟,才有淡雅的清香氣,果肉淡黃,爽口多汁,風味獨特。③涼拌人參果:將充分成熟的人參果洗凈切片入盤中.加人適量精鹽腌漬片刻,倒去滲出的水分,再加入適量蒜泥、味精、米醋和芝麻油,拌勻食用。④籠蒸人參果:即將人參果洗凈.縱切至2/3處.讓一部分果皮與果肉相連,將果瓤挖去,再將肉餡填人其中.入籠蒸熟,取出待溫,用潔凈的快刀將其橫切成片.然後食之。此外,作為蔬菜,還可炸、燜、燉等;深加工還可製成人參果果汁、罐頭、果脯、冰淇淋、乳酪、果醬、果酒、蜜餞等。
目前.社會上對「茄瓜一人參果」還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其中最主要的是其含糖量低.口味不太好。因此,國內一些科研單位對「茄瓜一人參果」進行了選育,成功地培育出了含糖量高的新品種.其含糖量為6%-9%.味道甜,口感好。對此,又有人認為.其含糖量之高低.不應成為質量優劣之標准。甜味人參果口感好.同然受人青睞:但商品貨架上的許多無糖食品,不是也頗暢銷嗎?而且,當前我國有許多人(如糖尿病患者等)不宜多吃甜味人參果.而應常食低糖人參果。
⑺ 黨參有什麼作用
健脾胃,短氣乏力,食慾不振,大便溏軟。增加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
⑻ 叄枝苓是醫治什麼病
你好!參枝苓口服液能夠有效改善人的大腦空間的學習記憶功能。參枝苓口服液是我國第一個經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阿爾茲海默病AD即老年性痴呆的中葯復方新葯。顯改善海馬錐體細胞脫落和皮質神經纖維增多增粗現象
⑼ 盆腔炎外用葯有哪些
「盆腔炎分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一般我們用口服或者靜滴抗生素來抗炎治療,一般不用外用葯;而慢性盆腔炎的話,我們一般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除非同時感染了陰道炎症,我們會給予陰道塞葯。如果沒有合並陰道感染的話,一般我們外用葯就是用直腸塞葯。一般用的直腸塞葯有保婦康栓、康復消炎栓等等;還有一種就是中葯的保留灌腸,外敷葯的話基本上都是以中葯為主。」
⑽ 花旗參是溫性的還是涼性的
花旗參是涼性的
西洋參屬於涼葯,宜補氣養陰。如果身體有熱症,諸如口乾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者有水腫等症狀,就要避免服用西洋參類補品,以免病情加重。
另外,「非虛勿補」,如果身體並無不適,不宜經常服用西洋參。西洋參不利於濕症,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性。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干,比較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參或紅參,而秋冬季節則更適宜服用人參。
(10)參枝苓口服液價格擴展閱讀:
花旗參的功效
1、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花旗參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達到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作用,可適用於失眠、煩躁、記憶力衰退及老年痴獃等症狀。
2、保護心血管系統:常服花旗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強化心肌收縮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狀表現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可長期服用花旗參,療效顯著。
花旗參的功效還在於可以調節血壓,可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持久性血壓,有助於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恢復。
3、提高免疫力:花旗參作為補氣保健首選葯材,可以促進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效抵抗癌症。
4、促進血液活力:長服花旗參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動脈粥樣硬化並促進紅血球生長, 增加血色素。
5、治療糖尿病:花旗參可以降低血糖、調節胰島素分泌、促進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