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誰知道基金,債券,股票吸納的資金怎麼運作的利益怎麼分配的
如果詳細回答你的問題,恐怕幾個小時也說不完,我只能簡單說幾句。
基金(主要說投資基金):投資基金通過發行募集的資金主要購買債券、股票和各種理財產品;基金一般在年中和年終實施現金分紅,前提是該基金盈利了。
債券:主要包括國債、地方債和公司債,國債和地方債主要投資於國家和地方政府計劃好的基礎建設項目,例如鐵路、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公司債主要用於公司新廠房、設備或其它各種需要投資的項目。債券主要是通過發行前確定的固定票面利率獲得收益。
股票:是由上市公司發行的普通股,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公司的經營和發展項目。股票贏利的途徑有公司的股利分紅和股價上漲的差價。
B. 請問假設我是一名保險公司的CEO,我該如何管理吸納進來的資金
1.不單純追求收益率,堅持對現金資產的大比例配置確保賠付需求從表3可以看出,伯克希爾包括現金等價物、債券和股票的保險投資組合的孳息收益率是很低,即使扣除掉股息收益率可能很低的股票資產,現金等價物和債券的收益率也不到5%。這與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比起來要低得多,但伯克希爾不被這種高收益率迷惑,根據財險和再保險的業務需求,配置了相當於賠付准備金65%以上的資金到現金類資產,還有大量的AAA級債券,這些高流動性資產為及時履行保險賠付責任奠定了堅實基礎,為該公司保險業務吸引投保人提供了條件。該公司投資於股票等高風險資產的資金幾乎都屬於留存收益和資本金等不受匹配約束的「自由資金」,這與有人以為可以拿保費收入來炒股是完全不同的。
2.股票投資不追求變現,主要追求市值增長、增加股東財富由於在股票投資中完全採取實業投資的策略和思路,伯克希爾在股票(含債券)投資中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不追求差價收入。因此差價收入在其股票投資盈利中所佔比例很小,收益主要表現為不斷增長的賬面浮盈。
C. 基金是什麼,以什麼方式吸納哪種資金,資金又流向哪裡創造收益,,一般多少起投,用白話解答,不要復制
基金有很多種的,投向的地方也很多。我也說不全,只能說自己知道的,一是投到股票上,但不是亂投,基金有一定分類的,像消費類的或者醫葯類的等等,每次都會買十來個公司,股票漲了就有收益了。還有就是債券型的,就是去買債券,這個風險較小但收益也小。還有貨幣型的,基本不會虧本金,就跟余額寶和零錢通一樣。
D. 房地產如何吸收這么多資金
這個分析起來特別麻煩,因為要分析到房產行業的初次分配、二次分配等問題。
但是以個人觀念,房產過熱帶來的問題,將是致命的,簡單從以下幾點分析,還望各位高手以及從事房產事業的開發商和相關高層多指點:
1.在房子利潤的頂端分配的是開放商、地方政府、銀行、銷售人員、工人。錢並沒有流向各個行業,資金開銷100%在建築行業和地方政府的地皮購買;80%的利潤流向是開發商和地方政府、銀行。開發商得到更多利潤也沒有把錢拿到其他行業,只是進行更大規模的開發。
2.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律是:哪裡有高利潤,哪裡就會有大量資金和熱錢湧入。直接後果是很多擁有巨額資金的企業,不再投入高額的研發資金去研發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而轉投房地產開發行業獲以取最高利潤,事實證明,這種做法對於大多數投資人的利益來說,非常明智。這種情況還會持續。對於一個半農業大國,這種情況帶來的的後遺症將是長期的。
3.在整個的經濟命脈中,房產屬於消費,既不參與生產,也不參與再生產,說白了,他不能創造價值,但是他創造錢。舉個例子,如果在非洲某個國家現在規定每家只能住山洞,每個山洞200萬,只能政府規定的具有挖洞資格單位才能挖山洞。然後才能賣,最後再發給居住資格證可以住70年。這個例子舉得確實很差,也說明他確實具有利用價值,但是也說明房產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他確實不能創造社會總資產價值。
客觀的說,他帶動了建築工人就業,解決了部分工人就業問題。
4.房產過高的另一個後果是居民消費萎縮。大量的貸款導致購房居民很謹慎的消費生活用品,長期的結果導致輕工業生產萎縮、然後跟著就是是第三產業。如果你欠了100萬在銀行,我確實不大相信你會隔幾年更新傢具花5萬買套新傢具,每周末帶孩子去餐廳happy一次、隔數年再花8萬買輛車、或是花2萬全家去旅遊。你得勒進了腰帶,省吃儉用的去還貸。就目前的形勢看,最樂觀的估計是第三產業和輕工業方面,未來近些年能維持不倒退就是最大的成功。悲觀的估計是沿海一帶未來十年會有大批中小企業倒閉。
最後要說一句,如果我是開發商,我建了1000套房子。每套房子成本40 萬自己賺30萬。報價70萬。
其中成本的4個億是主要流向鋼材廠等建築建材領域。
如果我都賣了,賺的3個億都在我自己手裡,怎麼會流向別的行業?而且很明顯,這么高利潤,我當然還要拿3個億去滾雪球,做再次開發。
我不是專家,只是大學經濟這個專業。現在早已經改行多年,看到這個問題,隨便說幾句而已,歡迎磚家來批評,說的不對的地方,還望多包涵。
E. 企業吸收資金需經什麼部門批准
1、如果是吸收股東,發展股東資金,只要在公司法的規定數額內是不需要任何部門批準的。;2、如果想借貸,只要不涉及大眾資金,也不需要報批;
3、如果想吸納社會資金進入企業,就必須報銀監會批准,否則,就和「吳英」一樣,要判死刑的。
F. 怎麼吸收能大量資金,成立城鎮銀行
就是找投資人嘛。只要有人看好你的項目,就可以投資給你。籌集足夠注冊資金後就可以向銀監、人民銀行申請開立銀行了。現在要多少資金?好像1個億就可以了。
G. 如何利用自己已有的資金,吸納資金用來炒股票。假設我有5萬用作炒股,有沒有平台可以弄出價值五萬幾倍的
新手別做杠桿。你以為虧了就虧貸主的?虧了是你的。那些做股市跳樓的大多都是做杠桿輸了的。50倍的杠桿都可以做,但是要抵押的。
H. 成立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可以合法的吸納資金,然後我做投資,給他們回報,私募基金需要什麼條件
嘿嘿你的最終目的是不是大家給你錢,你直接跑路呀?現在的理財類的不都是這樣么,私募需要備案,千萬別非法集資。
I. 如何將小公司轉為股份制吸納資金
引用公司法內容
《公司法》第100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依法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原有限責任公司的債權、債務由變更後的股份有限公司承繼。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程序如下:
1.向有關政府部門提交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請,並獲得批准;
2.原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作為擬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將其凈資產按1∶1的比例投入到擬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3.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
4.制定公司章程,召開創立大會;
5.創立大會結束後的30天內,由公司董事會向公司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設立登記;
6.在媒體上公告。
J. 我現在有一個創業計劃,請問怎麼吸收投資資金
如果是好的項目,有明確的盈利模式,並且把風險和機會都想清楚了,找人投資不是難事。
如果是小項目,就找親朋好友想辦法融點資,如果是需要許多資金的大項目,那可以寫封創業計劃書去找風險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