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聚焦三農2015玉米為什麼價格低
今年的玉米市場可謂慘不忍睹,特別是7月中旬以後,價格便開啟急速下跌模式。本應借著臨儲收購政策的執行,玉米價格在9月新玉米上市前走出一條漂亮的上漲行情,但因國內外諸多因素打壓,玉米市場呈現旺季不旺,價格並未如預期那般上漲。新玉米陸續上市、臨儲收購底價的大幅下調,這兩大利空因素沖擊國內市場,導致玉米價格進入漫漫熊途。小編了解了一下現在華北那邊的玉米情況,新糧收購價格集中在0.8-0.86元/斤,較去年1.1-1.15元/斤的收購價格大幅下跌。俗話說:谷賤傷民!今年的玉米行情的確傷了不少農戶的心啊!那麼問題來了,玉米價格到底為啥那麼低?
原因一:臨儲拍賣成交慘淡 去庫存化迫在眉睫
2008年國家玉米收儲機制開始實施,每年的臨儲底價及收儲量呈現遞增趨勢,在保障農戶利益的同時,其弊端也逐漸浮出水面。本年度更是以8279萬噸的臨儲玉米收購量收尾,2013/14年度收儲總量也是高達6919萬噸,連續兩年的大規模收購,導致國家臨儲玉米庫存高企。有人會問:不是有拍賣么?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年的拍賣情況。上午明顯可以看出成交量持續走低,特別是今年,成交慘淡,流拍情況也是時有發生。
我們先來算一筆賬:據統計,今年臨儲玉米拍賣至今累計成交566.9萬噸。從近兩年拍賣情況來看,2012年的3083萬噸臨儲玉米已成交2137萬噸,2013年的6919萬噸臨儲玉米已成交915萬噸。粗略計算一下,臨儲玉米庫存剩餘大概超過1.6億噸,這還不算上目前農戶、貿易商手中流通的玉米及臨儲進口玉米的數量。玉米庫存過剩,嚴重打破了以往市場供需平衡的結構,直接造成供應過剩、價格持續下跌的結果。
原因二:新季玉米臨儲收購底價首次下調
今年的糧食收購價格較去年有所下調,2015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掛牌收購價格(國標三等質量標准)為1元/市斤,相鄰等級之間差價在每市斤0.02元,比去年臨儲價格每斤最多調低了0.13元。其實早在政策發布之前,新季玉米臨儲收購底價調整的消息就被傳得沸沸揚揚,政策一公布,各方對玉米市場的悲觀情緒進一步加深,華北地區新上市春玉米開秤即跌破1元大關,目前新糧收購價格集中在0.8-0.86元/斤,較去年1.1-1.15元/斤的收購價格大幅下跌。
自2008年國家執行臨儲政策以來,首次下調了收購底價。今年的收儲政策與往年一個明顯不同是要嚴控霉變2%以內,同時公布時間較去年提前兩個多月,且啟動時間比往年提前20天左右。這樣也有利於充分利用好烘乾能力,盡量減少玉米霉變,適當提前啟動時間,有利於農民收獲後及時賣糧。
原因三:無「需求」哪兒來的「王道」?
對於今年的玉米,乃至整個飼料市場來講,用「需求才是王道」這句話來形容真真的是再貼切不過了。之前講了這么多,不論是玉米連年增產、臨儲庫存過剩,還是進口替代品打入國內市場等利空影響因素,說到底,還是因為需求消費不給力所致。
從我國現階段的生豬養殖形勢來看,自2013年12月份開始,豬價就開始進入到漫長的下行通道,盡管豬價在今年3月開啟連續上漲模式,主要由於供應緊張所致,也就是生豬存欄數量偏低引起的豬價上漲,而對玉米需求量卻是持續減少趨勢。圖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國內生豬存欄及能繁母豬在今年年初開始存欄水平偏低。最新數據顯示:9月能繁母豬存欄數據繼續下行,較上月減少8萬頭,跌至3852萬頭,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15.4%;生豬存欄量38963萬頭,較上月增加232萬頭,環比上升0.6%,同比下降11.8%。豬價的上漲的確可以帶動養殖戶(場)補欄積極性,但不論是補欄母豬或者仔豬,對未來生豬存欄的增長都需要一定的周期,也就是說,價格上漲,存欄量企穩至飼用原料增加需要一定的轉導時間。玉米的另一消費終端是深加工行業。今年以來,玉米深加工行業虧損情況不斷擴大,==部分處於停產或暫停部分生產線狀態,玉米庫存消化緩慢。
盡管生豬存欄有所恢復,深加工行業在新政策補貼加碼的帶動下,能夠帶動一定玉米消費。但俗語有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玉米在下游需求消費的恢復周期還須較長時日,玉米價格仍將有一段低迷之路要走。
原因四:進口玉米及替代品大量到港
今年國外進口風兒颳得那叫一個狂!特別是咱玉米市場。今年打壓玉米市場不可不提到的另一雙「黑手」就是進口玉米及替代品的大量入市。玉米近些年來,因臨儲政策支撐價格可謂水漲船高。作為重要的飼料原料,各大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不得不購買價格低廉的進口玉米或高粱、大麥等作物替代玉米。
據了解,高粱在畜禽料中可以實現100%的替代玉米,從理論上來講,高粱在豬料中對玉米的替代也能達到100%。同時,進口高粱、大麥並不像玉米那樣存在進口配額限制,因此今年進口量大幅增長。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7月份中國進口的玉米以及替代品(包括大麥、高粱和玉米酒糟粕)創下歷史新高。其中:7月份中國玉米進口量為111萬噸,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倍左右;7月份中國大麥進口量為128萬噸,比上年同期提高68%; 7月份中國高粱進口量達到111萬噸,同比提高183%。
最近,隨著新玉米陸續上市,國外穀物進口量開始下滑,但9月中國部分穀物品種進口量再度反彈,圖中明顯可以看出這一趨勢。對於今年供應過剩的玉米市場來講,龐大的進口穀物是導致國內玉米價格持續走軟的一大重要原因。
B. 吉林省2015年2月2號玉米價格 今天吉林省公主嶺市玉米價格
吉林四平地區臨儲玉米收購價格2280元/噸;與上周收購價格持平,
玉米出庫價格是2280元/噸,與上周出庫價格持平。
本周國家臨儲玉米生霉扣價,玉米價格實際下降,近期農民惜售較為嚴重。
C. 聽說15年的玉米要掉價是真的嗎
不會掉價 基本保持去年價格水平新玉米都下來了,以及存上年玉米的庫存量,還有下游用玉米的行情不好
臨儲收購量過大 為15年玉米價格上行帶來動力
2015-2-4 10:01:31 中國食品科技網
國內玉米市場基本維持平穩走勢,節前價格波動幅度有限。東北玉米臨儲收購進度過半,華北玉米市場整體運行穩中偏弱;需求疲軟導致銷區玉米價格低迷運行,今日成都地區玉米到站價2500-2550元/噸,較昨日跌10元/噸。深加工情況未見好轉,養殖市場持續萎靡。
產區情況:目前東北玉米臨儲收購已過大半,農民手中玉米庫存基本見底;但貿易商手中余糧較多或引起部分霉變。飼料企業對霉變控制要求過高,優質玉米後期較受吹捧。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已經處於近4年來低點,部分貿易商看好後市,收購玉米量增加,提振華北產區玉米價格。
銷區及港口情況:節前備貨清淡,銷區玉米市場整體難有起色。飼料廠觀望情緒較濃,主要受養殖業低迷影響,部分企業考慮節後建庫。港口玉米庫存持續增長,銷售低迷所致,且節前的小波備貨基本完成,因此港口玉米價格持續下行。
下游及深加工:造就整個原料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國內養殖業。生豬價格自年初開始繼續維持下跌趨勢,養殖整體未見好轉;禽流感疫情逐步來襲,本就低迷的養殖業再度雪上加霜。酒精、澱粉等玉米深加工行業疲軟,春節需求不給力,導致整個深加工行業難有起色。
後市預測
隨著臨儲收購的加快,市場玉米流動庫存基本見底。不少飼料企業看好後市,預備節後簡歷庫存,給玉米市場帶來提振。不過下游養殖業、深加工業整體改善仍需時日,且替代品逐步到港,打壓玉米市場。農博飼料小編預測,國內玉米市場難有大漲大跌行情。
D. 今年玉米價格是多少
2019年3月3日據豬價格網統計全國玉米價格行情,單位:元/噸
安徽省 淮上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安徽省 蚌山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890.00 元/噸
安徽省 祁門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80.00 元/噸
安徽省 泗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80.00 元/噸
安徽省 淮上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安徽省 定遠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00.00 元/噸
安徽省 葉集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60.00 元/噸
安徽省 利辛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北京市 朝陽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00.00 元/噸
福建省 南靖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福建省 湖裡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福建省 倉山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福建省 永春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40.00 元/噸
甘肅省 涼州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甘肅省 永登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00.00 元/噸
甘肅省 永登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50.00 元/噸
甘肅省 肅州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800.00 元/噸
甘肅省 涼州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甘肅省 景泰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890.00 元/噸
廣東省 信宜市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240.00 元/噸
廣東省 連山自治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20.00 元/噸
廣東省 普寧市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100.00 元/噸
廣東省 江城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70.00 元/噸
廣東省 普寧市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50.00 元/噸
廣東省 陽春市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80.00 元/噸
感覺有幫助 請採納
E. 今年的玉米價格多少錢一斤
今年的中秋和國慶雙節剛好剛上了玉米、水稻收割,天南地北大豐收,農民們喜回過豐收節。東北地區新玉答米開始少量上市,國內玉米主產區預計會在中秋節後,國慶節期間集中收玉米。因此,秋玉米的價格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從今年的8月份開始,市場上就傳來玉米價格上漲的消息,在今年9月份玉米的價格也確實有了小幅度的上漲。有的糧食行業的專家說秋玉米的價格會賣到8毛6分錢左右。
F. 玉米價格行情
截至2020年,玉米價來格的平均值為源2043元/噸。
據數據監測顯示,2020年全國玉米價格均價為2043元/噸,玉米價格仍舊維持上漲趨勢,東北局地上漲、整體企穩,其中江西、天津、上海漲幅較為明顯,價格上漲幅度為15-25元/噸,
玉米價格的上漲原因有多種,有國內因素的影響,也有進口因素的影響,不過仔細分析近一周或者十天內的玉米價格,會發現前段時間玉米上漲幅度較大的區域,目前的上漲勢頭正在放緩。
注意事項:
1、目前一些玉米澱粉深加工企業,雖然已復工,但是據了解,生產的玉米澱粉處於虧損狀態,而在這種情況下,深加工企業也不會繼續大幅度提高收購價格。
2、從養殖業來說,近期的豬肉價格處於下跌趨勢,另外除了豬肉外,雞、鴨等常見的家禽價格,價格方面也是回落,在這種情況下,飼料的價格也會受影響,進而影響玉米價格的回落。
G. 玉米收購價格
山東省 平度市 玉米價格 3月31日 15%水分 1840.00 元/噸
山東省 濟陽縣專 玉米價格 3月31日 15%水分屬 1800.00 元/噸
山東省 龍口市 玉米價格 3月31日 15%水分 1820.00 元/噸
山東省 禹城市 玉米價格 3月31日 15%水分 1850.00 元/噸
山東省 環翠區 玉米價格 3月31日 15%水分 1860.00 元/噸
山東省 諸城市 玉米價格 3月31日 15%水分 1760.00 元/噸
山東省 莒南縣 玉米價格 3月31日 15%水分 1940.00 元/噸
H. 今年玉米價格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局、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日前聯合發出通知明確,2015年國家繼續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實施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記者18日從國家糧食局了解到,今年玉米臨儲政策調整完善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合理確定臨儲價格水平
今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掛牌收購價格水平確定為1元/斤(國標三等質量標准)。主要是綜合考慮國內外市場供求和價格情況,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將臨儲價格水平盡量貼近市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引導糧食價格回歸市場。
這個價格水平,既有利於鼓勵飼料和深加工企業等多元市場主體多收糧、多存糧、多用糧,促進國內玉米產業長期健康發展;又使種糧農民能夠直接通過價格得到必要的種植收益;還能釋放信號,合理引導市場預期,逐步調整玉米供求關系,積極穩妥地引導農業種植結構調整。
——嚴格執行玉米國家標准
今年玉米臨儲收購政策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標准,不再放寬生霉粒含量等相關質量標准。達不到質量要求規定的玉米,由地方政府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負責制組織收購。
在這方面,去年國家有關部門通知中已經發出明確信號,「2015年將進一步擴大生霉粒超標等級差價或實行更嚴格的收購質量標准」。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引導農民「種好糧、收好糧、賣好價」,從生產源頭上提高國產玉米品質。同時強調,各地要及早做好質量超標糧食的收購處置具體工作方案並適時啟動,確保不出現農民「賣糧難」。
今年的臨儲玉米收購政策與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在嚴格執行質量標准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針對部分地區出現的小麥不完善粒超標問題,安徽、湖北、河南等省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要求,自行出台了相關政策措施,避免出現農民「賣糧難」。
——適當提前玉米臨儲啟動時間
今年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執行時間調整為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啟動時間比往年提前20天左右。適當提前啟動時間,有利於農民收獲後及時賣糧,也有利於充分利用好烘乾能力,盡量減少玉米霉變。
——擴大輔助主體
今年玉米臨儲收購政策按照「一主多輔」的思路,擴大輔助主體,增加中航工業集團與中糧集團、中紡集團一同作為中儲糧公司的補充力量。主要考慮中航工業集團下屬的糧油業務板塊龍頭企業中航國際在東北地區有一部分倉容,將其一並納入作為輔助主體,可以充分利用其倉容,適當分擔中儲糧公司的收儲壓力。
I. 2016年玉米多少錢每噸
玉米價格連續暴漲的行情自2015年開始不復存在,甚至出現大幅走低現象。高產量、高庫存、高進口,再加上個低需求,價格能不跌?臨儲收購執行8年首次下調收購底價,時不時坊間再傳點補貼、拍賣傳言,價格還能漲?2016年過去的兩個月里,新季臨儲收購提前順利進行、春季前階段性補庫,並未令玉米價格行情有所起色。那麼,問題來了!今年的玉米價格漲跌到底誰說了算?政策說了算?!咱先拋出幾個關鍵詞:定向銷售、臨儲收購、價補分離第一個:臨儲收購。這次臨儲收購提前公布、提前執行,盡管底價下調,但收儲量依舊驚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東北玉米臨儲入庫累計8260多萬噸、去年同期5499萬噸。隨著臨儲收購持續進行,東北基層糧源持續減少,將階段性支撐玉米價格。第二個:定向銷售。從去年開始,國家將對國儲糧進行定向銷售的傳言便流入市場。近日終於拍板,玉米定向銷售的文件流出,但也僅僅是公布了定向銷售加工企業的初步名單,銷售價格、數量均未給出。而定向銷售主要是為了制約臨儲收購後的基層供糧緊張而帶來的突發行情。2016年玉米價格漲不漲誰說了算?第三個:價補分離。春節前「中央一號文件」如約而至,其中「價補分離」這個詞首次被寫進文件中。也就是說,繼2015年臨儲托市底價首次下調後,今年臨儲政策將繼續發生變化。但考慮到農民的利益,預計臨儲收購制度仍存在,但價格持續下調。同時,當市場價格高於目標價格時,補貼低收入者;當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按差價補貼生產者。目前進口成本在1500左右,臨儲收購價格就不應該低於1500元/噸。市場說了算?!說到市場,肯定是供應和需求這兩方面。供應:咱拿數據說話!去年玉米總產量2.25億噸;上一年度臨儲入庫量8929萬噸;從近兩年拍賣情況來看,2012年的3083萬噸臨儲玉米已成交2137萬噸,2013年的6919萬噸臨儲玉米已成交915萬噸。而去年臨儲拍賣成交不足500萬噸。再加上今年已經收儲的8260萬噸的玉米……粗略算下來,國儲庫玉米庫存早已破2億噸。意味著,就算全國一年不種玉米都能滿足供給。需求:需求差!都說玉米走的是政策市,從去年開始市場化影響日趨嚴重,而需求差對玉米的打壓影響首當其沖。首先要說的是飼料需求,就從應用最多的豬料說起吧。生豬產能持續淘汰,導致存欄的減少,玉米飼用消費大打折扣。而深加工企業常年開機率不足50%,玉米工業消費持續低迷。從最新數據來看,母豬存欄持續偏低,盡管豬價上漲,市場出現補欄仔豬、母豬現象,但飼料消費恢復性增長將在下半年體現。
J. 2013年吉林省玉米價格走勢
如果你能放到明天夏天,那就先存放一部分,否則現在能賣趕緊賣了,以後肯定降價,原因是今年美國玉米大豐收,期貨價急速下滑,隨著實物交易的拉開,價格還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