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倉。大量持倉,以影響價格,操縱市場,借用其他會員席位或其他客戶名義在交易所從事期貨交易。
(2)移倉(倒倉)。把一個席位上的持倉轉移到另外一個席位上的行為。
(3)對敲。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或價格進行交易或互為買賣的行為。
(4)逼倉。通過控制期貨交易頭寸或壟斷可供交割的現貨商品。
Ⅱ 什麼叫市價交易模式
市價計量模式吧;
是指會計要素應按照會計當日的市場價格進行計量。
可以採取以下方式進行計量。
1.逐日市價計量;
2.調整市價計量。
即在會計日常核算上,如無特殊要求一般採取歷史成本法計量,(特殊情況如交易性金融資產,長期股權等資產採用逐日市價計量),報告日時調整到市值計量,從而產生價值變動科目。
Ⅲ 期貨世界裡的價格行為怎麼理解
不要這樣問。只需要知道:價格是多空雙方搏鬥的產物,它是你操盤的唯一的基礎!
Ⅳ 可否按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內部轉移價格進行交易如果可以,會造成什麼影響
內部轉移價格是企業內部各責任中心之間提供產品或勞務的結算價格。有關成本中心之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一般應以標准成本或預計分配率作為內部轉移價格,這樣,各成本中心生產經營的經濟效果,就完全是本中心的工作績效,而不受其他成本中心的影響。
內部轉移價格系統在企業中能夠協調部門經理的自主權與整個企業的集中決策,促進行為的一致性;能夠與會計中的業績評價方法相一致,進行有效的業績考核;能夠較為客觀地反映各部門的責任和業績;能夠加強企業的經濟核算,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整體競爭能力。
企業要充分發揮內部轉移價格的作用,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目標一致性。採用內部轉移價格的各部門同屬一個企業,總的利益是一致的。制定內部轉移價格,只是為了分清各部門的責任,有效的考核評價各部門的業績,根本目的仍是為了企業的整體利益。各部門經理應都選擇能使公司總體利潤最大的行動取向。制定內部轉移價格的目標,就是為了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使自主的部門經理作出有利於組織整體目標的決策。
二是准確的業績評價。沒有任何一個部門經理可以以犧牲其他部門的利益為代價而獲利。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應避免主觀隨意性,客觀公正地反映各部門的業績,進行准確的考核和相應的激勵,來調動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促使各部門服從整體利益,並以最大努力來完成目標。
三是保持各部門的自主性。高層管理者不應干預各個部門經理的決策自由。在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各部門有一定的作出決策的自主權。公司高層直接干涉分部制定具體的轉移價格並不可取,但是,由它制定一些通用的指導方法是適宜的。
Ⅳ 農行完成價格補貼交易是什麼意思
類似於獎勵。
價格補貼是指國家或社會集團向某種商品的生產經營者或消費者無償支付補貼金,以維持一定價格水平的措施。其實質是對這些生產經營者或消費者的經濟利益損失所作的補償。一般多用於農業、對外貿易和交通運輸業。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價格補貼是穩定市場物價和實現某些計劃價格合理化的一項輔助性和過渡性措施。在採用某種價格補貼的同時,也在努力創造條件減少補貼,以使價格的職能得到正常的發揮。
財政直接補貼。分中央財政補貼和地方財政補貼兩種。前者有按銷售數量列入預算指標和不單列預算指標而由地方退庫或從企業利潤抵留給予補貼兩種形式;後者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指標或經地方政府批准。
商業補貼。由商業部門對生產部門的價格補貼。補貼的方式,有價內補貼與價外補貼之別。前者,其補貼金額包括在商業進貨價格之內,通常形成購銷同價或購價大於銷價;後者,其補貼金額不包括在商業進貨價之內,通常表現為政府通過商業部門對某種產業(如農業)的無償投資或扶持基金。
Ⅵ 交易價格和結算價格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結算價一般是指最後給付的價格。
結算價格=交易價格+現金折扣(提前支付給予的優惠,此數為負數)+交易費用(支付的傭金等)
Ⅶ 期貨里對手價,市價,排隊價,最新價,超價平倉分別是什麼意思
對手價呢,指的是以對手的報價來委託,即以盤口賣價買入、以盤口買價賣出,根據價格優先原則,這個可以保證即時成交。
市價指的是以漲停板價發出買入委託、以跌停板價發出賣出委託,也可以保證即時成交,特別是報價波動劇烈時,但不建議採用,因為成交價有可能不理想,甚至被釣魚單逮到,即靠近漲跌停價格成交,造成重大損失。
排隊價指的是以盤口買價發出買入委託,盤口賣價發出賣出委託,這個價格不優先,不能即時成交,所以要跟大家一起排隊,叫排隊價。
最新價以最新的成交價發出買賣指令,不保證即時成交,要看具體報價情況。
超價平倉,以低於最新價格平倉出貨。這情況一委託後就會馬上成交相當於覺得後市馬上大幅度波動,趕緊出逃的意思。
Ⅷ 什麼是CPA(行為)計費方式
CPA(行為)計費方式是指互聯網及移動廣告按行為付費的一種計費方式 。以下是互聯網的幾種計費方式的相關信息。
網路廣告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從最初的簡訊聯盟到現在的廣告聯盟,廣告形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CPA、CPC、CPM、CPS、CPV、CPT等眾多廣告形式。
CPA(每次行動成本,Cost Per Action)計價方式是指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即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定單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放量。目前 比較流行的廣告形式是CPM和CPC、CPA、CPS,其中尤以CPC更為普遍。
CPA模式,在充分考慮廣告主利益的同時卻忽略了網站主的利益,遭到了越來越多的網站主的抵制。
Ⅸ 價格行為交易之趨勢篇、區間篇、反轉篇 中文版電子書(trading price action系列 作者:AL Brooks)
網頁鏈接這里有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