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套文13郵票,目前價格多少
文13,原郵電部1968年8月18日發行,全套 1 枚。
目前這枚郵票(新上品)在國內郵票市場價格為: 售賣價 1600 元, 收購價 1000 元, 成交價 1300 元左右。
B. 股票12文買入收市價13文第二天天市價13.5那麼我想繼續持有是按什麼價持有,13
基本沒有什麼價格持有這一說,一般來說你12塊買入就是你成本價,昨天收盤13塊就是但是得現價也就是你所謂的持有價,現在漲到13.5,也就是你現在的持有價,也就是說你現在要賣出去就是13.5。
C. 古代。一文錢是現在多少人民幣
為什麼要換算?你是從收藏價值上換算,還是說從面值上換算?本身就是兩套貨幣體系,且不處於同一個時代,還沒有在同一個結算系統之下,這種所謂的換算,也只不過是胡亂猜測而已。而且有些東西,對於喜歡的人來說是無價的,對於不喜歡的人來說就是垃圾。把現代的錢拿到古代去,頂不了一文錢,而把古代的一文錢拿到現代來花,銀行也不收(拿收藏價值說事的杠夫繞行)。
無論貨幣體系是怎樣的,1文錢是古代貨幣的最小計量單位,而1分錢也是現代貨幣的最小單位,所以兩者都是處於各自貨幣體系的最底層,兩者的價值是一樣的。假設有一天我們使用了古代的貨幣體系,且以現代的貨幣作為流通媒介,那麼1分錢就是古代的一文錢。可能很多人會說,世界流通的美元可無法兌換一文錢,但各位要搞清楚一件事,此貨幣非彼貨幣,如果古代的貨幣體系挪到現代來,那麼所謂的一文錢就等於一分錢,而假設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是1:7,那麼直接套過來,美元與銅錢的匯率就變成了1:700,僅此而已。
D. 套文6和一套文13郵票,目前價格多少
文6新全在1200左右,文13新全在1100左右
E. 郵票價格查詢文13組
文13《 毛主席最新指示 》: 中國人民郵政 1968 年 8 月 18 日發行 ,該套郵票全套 1 枚 ,面值 8 分 。 郵票圖案:毛主席像和最新指示, 影寫版, 11.5 度齒孔, 郵票規格:62mm * 26mm, 發行量:2099.255 萬枚(套), 設計者:馮梅珍、彭琴洵, 北京郵票廠印刷 。
目前這枚(套)郵票的市場價格是:(新上品)售賣價 1500 元, 收購價 1000 元, 成交價 1200 - 1300 元左右;信銷票的市場價格根據其品相和郵戳決定 。
F. 古代多少文錢等於一兩銀子
在討論古代貨幣的時候通常都會用上這么個假設,就是: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雖然金銀銅的相互兌換率一直在浮動中,但這個假設基本上應該是合理的。當代宋史專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飛新傳》的第7章「克服襄漢「一章中,曾經提到朝廷在給岳飛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萬石米,四十萬貫錢,以作軍需。四十萬貫錢以十萬兩銀和五千兩金折支,當時金銀尚未作為獨立的貨幣使用「。從而可見南宋初40萬貫銅錢,相當於10萬兩銀子和5000兩金子,基本在數量級上符合上面的這個假設。
國際牌價,金價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圍波動。我們就以400美元為一盎司。一盎司為28.3克。宋制1市斤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釣銅則,自記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兩,所以宋代1兩為今天的40克。這樣一算宋代一兩黃金相當於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對人民幣8.23元來算,相當於4650元。根據假設1兩金為10兩銀即10貫錢,宋代一貫銅錢相當於465元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們不考慮特殊的荒年或大豐收年的話,北宋初期的米價大約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間,中期(仁宗年間)在600文到700文之間,南宋初期米價則在2貫左右。那麼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間大約每石1貫左右應該算比較合理的。如果按現今大米價格每公斤2.5元來計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貫銅錢合148元人民幣。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了三個價格,按黃金換算的465元,按白銀換算的70元和按糧價換算的148元。由於我國不是主要產銀國,而且工業化後提煉銀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銀子的價值肯定要大幅度高於現在的價值。顯然以今天的銀價作為參照體是不合理的。這從今天銀價6美元一盎司金價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兩黃金能換66兩銀子,而我們假設的古代金銀兌換率是1:10。而黃金的產量穩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國作為重要硬通貨儲備。所以用黃金作為基準比較合理。
此外,雖然現代技術的大幅度發展,袁隆平先生的雜交水稻使得糧食產量大為提高,但是今天消費糧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據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約不到5000萬人口,而今天中國已經有13億人口。民以食為天,糧價應該還是一個重要的基準。
因此無齋主人就取了個金價基準的465元和米價基準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並歸整去掉零頭,將1貫銅錢定為300元人民幣。因此我們有下面基本換算:
1兩金=3000元人民幣
1兩銀=1貫銅錢=300元人民幣
1文銅錢=0.3元人民幣
G. 本人有一套文6和一套文13郵票,目前價格多少
目前全品相的文6新票和文13新票,市場價格均為: 售賣價 1600 元, 收購價 1000 元, 成交價 1300 元左右;
H. 文13蓋銷票價值幾何
文13
名稱 毛主席最新指示
全套枚數 1 發行日期 1968-8-18
全套面值 0.08 全套售價(元) 200
蓋銷票的價格是原價的大約3分之1(但要品象完好),50至70元左右,按照地區價格也稍有不同大約有10元至20元的差價.
I. 古代中的錢,文,兩是怎麼換算的
我們常常看到古裝戲里用銀兩做錢的單位,那麼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呢?我也很想知道,於是到網上查了一下,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過,這里聲明,筆者不是學歷史的,只是利用從網上查到的講歷史的文章,做一個大致的推算,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罷了。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兌換關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
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元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 九錢五分
J. 文13組全新郵票目前什麼價位
中國人民郵政於1968 . 8 . 18 發行的,文 13《 毛主席最新指示 》1 全新上品, 目前的市場價格是: 售賣價 1500元, 收購價 1000元, 成交價 125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