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判斷網貸平台是否設立資金池
一、平台是否有第三方資金託管
第三方資金託管,是指平台所有的資金流轉都要經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銀行,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或銀行對P2P平台的資金出入進行管理,平台無權隨意動用資金。而房易貸平台就有第三方資金託管機構,平台不設立資金池。
二、投資、借款是否是一對一
正常情況下,投資人的投資和借款人的借款是要一一對應的,即投資人的投資資金要有一個明確的借款人或借款項目。
判斷投資、借款對象是否是一對一,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看P2P平台提供的借款協議中,借款對象與平台上的借款人是否統一。如果投資人只是將錢交給平台,幾個月之後拿收益,這樣看似方便,投資人不用為選項目費心,但實際上卻是增加了平台資金池的風險。
三、是否有拆標或期限錯配?
P2P網貸平台將長期貸款拆分成眾多短期貸款後發標,即將長標拆成短標滾動融資,「發新償舊」來滿足到期兌付。
例如:借款人借款期限是一年,部分P2P平台可能將一年期限拆分為先後4個3個月期限的投資項目,前面投資人到期拿到的本金與利息,實際上是後來投資者的資金。一旦後續資金缺失,平台則無法償還前期投資者的本金利息,造成平台資金鏈斷裂、提現困難,可見期限錯配更容易引發流動性風險。
② 互助盤和拆分盤的區別
在hyip方案中,又細分為,拆分、復利、互助3種理財模式,都是以非常便捷的點對點投資方式進行,盡最大力度提升資金流通效率,以此來獲取財富增長。
1)拆分模式:
拆分盤公司通過前期售賣股權分配股權給首批投資人,當有更多的投資人需要買入股權時,股權價格上漲,達到拆分價格倍數後進行股權拆分,前期投資者即可獲得按倍數資金增長的回報。如果後續買入需求不足,也可能使得前期投資收益不增長或無法提現。
拆分盤的泡沫由於按倍數拆分於是比較恐怖。但是為什麼拆分盤就能走一年兩年甚至更久呢,那就是拆分盤的收益形式決定了這個盤面的絕大部分泡沫都是捂在玩家的手裡,玩家必須手裡有幣等待價格上漲和拆分才有靜態回報。但拆分的是倍數,所以泡沫量更加恐怖,一旦發生恐慌性拋盤,這個盤會馬上秒崩,拆分盤越到後期控制會越來越難。
拆分盤=靜態兌現速度慢+盈利周期時間長
2)復利模式:
復利盤對玩家提供虛擬貨幣進行交易的形式運作,固定投資一筆資金後每天可持續獲得收益,如想獲取更多收益,必須成為報單中心,獲取更多提成,但這畢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風險。由於復利模式節奏過快以及繁復的晉升模式,目前已逐漸淡出玩家視野。
復利盤=靜態兌現速度快+盈利周期時間短+風險巨大
3)互助模式:
金融互助模式相對簡單容易理解,為他人提供資金幫助而獲取回報,通過慈善幫助的概念,使得獲取收益的玩家持續不斷的為資金池投資,以保持資金流健康運轉。互助模式的特點是簡單易懂,規則簡單,操作簡單,可以完全以一名獨立投資人的名義參與而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風險。收益兌現快,一般以一輪為一個周期出局兌現收益,收益兌現後可以使用利息復投或本息一起復投。
互助盤 = 資金循環速度快 + 盈利周期時間適中
在所有投資項目類型中,互助模式投資接受度最高,源於模式的簡單易懂,但通常互助投資排隊周期都較長,復利投資較難計算和操作。加之互助理財資金靈活性高等因素互助項目是當前市面選擇最多的類型。但由於近期互助平台市場秩序混亂,部分玩家分流拆分盤尋求療傷,那麼,拆分模式是否能讓原有互助玩家感到適應呢?
③ 怎樣判斷投資理財平台有沒有資金池
先了解有沒有實體公司,再了解除了理財,該公司是否還有其他項目。
④ ALB拆分盤為什麼這么穩定有什麼內幕
都是騙人的,老盤整不走了,沒有新鮮血液流入,升級新盤,准備又騙一夥人繼續下水,人在做天在看,小心報應
⑤ 最近深圳經偵查了很多P2P平台,聽說是因為有資金池,怎麼辨別平台有沒有資金池呢
深圳是P2P平台的集中地,肯定也是經偵重點查處的對象,至於有資金池,非法融資,肯定要查處,不然,我們老百姓的辛苦掙來的錢就這么打水漂了。辨別平台有沒有資金池,其它很簡單的,首先打開對方官網,看下公司簡介裡面有沒有資金託管,第三方平台等的說明,另外,在進行充值投資時,你看下充值到對方帳戶名是平台名稱,還是第三方資金託管方,據我了解安平貸他們平台充值投資時就是到第三方資金託管乾多多帳戶。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
⑥ 如何判斷投資的平台有沒有資金池
資金池:先收上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使放貸人的資金進入了平台自己的中間賬戶,相對於是由平台進行了實際的控制和支配。
四類或涉嫌資金池的P2P平台:
一是流動性高、宣稱「可以隨時贖回」的P2P產品。這類P2P產品往往被市場認為是兼具了高收益和流動性兩種優點,在保證了一定收益率水平的同時,還滿足了投資者對流動性的需求。而實質上,當用戶可以隨時提現、P2P借款又尚未到期時,提現的錢只能來自P2P的「墊資」——即平台找錢滿足提現要求,待借款人還款後再補回去。
二是只有產品名稱、收益率、期限、起投金額的產品。這類產品沒有關於借款人的任何信息描述,通常是起一個某某寶、某某盈之類的產品名,給定一個約定的收益率、期限和起投金額。投資者完全不知道資金的流向和用途。這符合「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給放貸人」的情況。
三是P2P平台先從第三方受讓債權,然後轉讓給平台投資者的產品。這類產品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問題。在法律界限上,以平台先期獲得債權,而後轉讓債權項目的收益權的行為也並不違反相關規定。但是在整個債權轉讓環節,從項目和資金的匹配上而言,常常無法遵循點對點的業務邏輯,以投資者的資金對接所篩選的P2P平台項目。在這個轉讓的過程中,平台可能先用之前投資者的資金來受讓債權,然後轉讓給新的投資者,事實上項目和資金並不匹配,難以避免資金池和非法集資的風險。
四是P2P網貸基金。這類產品是由平台方先用自有資金購買多筆P2P債權,然後再將這些集合的債權重新打散,轉讓出售。在這一模式下,投資者可以隨時購買和贖回。這是一種比較「間接」的P2P產品,可以將投資者的投資充分分散,降低「踩雷」的風險。但與上述第一類相似,從現實操作上看,投資者的資金並不可能完全與基金的資金流動同步,必然會形成資金池。
進行P2P網貸投資時需掌握以下三大原則:
一是遠離高息平台。對於提供高額利息的平台須保持謹慎心態,因為這種平台很有可能通過高息為誘餌吸收投資者資金,做的卻是借新還舊、龐氏騙局的事情。
二是要看平台的客戶集中度。倘若平台發標高度集中到幾個借款大戶時,投資者要格外注意,因為這可能存在一定關聯性自融的風險。
三是仔細閱讀平台對於借款標的的描述。如果對標的的描述含糊、不清晰時,有可能標的還不存在,平台有可能通過先吸收資金再找借款項目,這時平台做的即是資金池的事。吸收資金後不找借款項目,此時平台就涉嫌自融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