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與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區別
1、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不良貸款*100%;
2、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貸款應提准備*100%;
如不良貸款余額100萬元,實際計提80萬元,假如應提90萬元,那麼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80/100*100%=80%;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80/90*100%=88.89%。
3、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為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准備金充足程度指標包括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和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
4、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② 貸款損失准備提取較多和較少,各有何利弊
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得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銀行可以參照以下比例按季計提專項准備:對於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對於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對於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對於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
其中,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准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特種准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如國別、行業)貸款的特種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按季計提比例。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余額/不良貸款余額。
(2)貸款損失准備比例擴展閱讀: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降低不良貸款上的確下了不少功夫,如嘗試制定嚴格的信貸管理制度,信貸業務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規定降低不良貸款的指標等。但是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仍嚴重偏高,尤其四大國有銀行為最。
2004年,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減少3946億元,下降4.56個百分點,已降至13.2%。這個比例已經遠遠高出世界銀行業的平均水平, 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仍處於高位,不僅已超過《巴塞爾協議》的要求,而且與國際先進銀行不良貸款比率應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遠。
如果考慮各國有商業銀行對外公布的數字相對保守的因素,那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更是可想而知。
③ 可疑類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比例為
A20%
④ 稅務上要求的可以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准備的比例是多少
在很多西方發達國家,貸款損失准備金如何計提、計提比例是多少,都是由商業銀行按照審慎原則自主決定的,計提標准主要是根據貸款分類的結果和對貸款損失概率的歷史統計。在轉軌經濟國家則一般由監管當局確定計提原則,確定計提比例的參照標准。根據我國《銀行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規定,銀行應按季計提一般准備,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得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銀行可以參照以下比例按季計提專項准備:對於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對於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對於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對於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准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特種准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如國別、行業)貸款的特種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按季計提比例。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余額/不良貸款余額。
⑤ 根據我國規定,對損失類貸款的專項准備金計提比例為
商業銀行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金一般有三種:一般准備金、專項准備金和特別准備金。
一般准備金是商業銀行按照貸款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金。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的按照貸款余額1%計提的貸款呆帳准備金就相當於一般准備金。
專項准備金應該針對每筆貸款根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貸款本息的償還情況、抵押品的市價、擔保人的支持度等因素,分析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計提。我國現行的《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指引》規定,專項准備金要根據貸款風險分類的結果,對不同類別的貸款按照建議的計提比例進行計提。
特別准備金是針對貸款組合中的特定風險,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金。特別准備金與普通和專項准備金不同,不是商業銀行經常提取的准備金。只有遇到特殊情況才計提特別准備金。
貸款損失准備金的計提方法和比例
在很多西方發達國家,貸款損失准備金如何計提、計提比例是多少,都是由商業銀行按照審慎原則自主決定的,計提標准主要是根據貸款分類的結果和對貸款損失概率的歷史統計。在轉軌經濟國家則一般由監管當局確定計提原則,確定計提比例的參照標准。
根據我國《銀行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規定,銀行應按季計提一般准備,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得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銀行可以參照以下比例按季計提專項准備:對於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對於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對於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對於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准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特種准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如國別、行業)貸款的特種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按季計提比例。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余額/不良貸款余額。
⑥ 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 之間的區別
1、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不良貸款*100%;
2、貸款損失准版備權充足率=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貸款應提准備*100%;
如不良貸款余額100萬元,實際計提80萬元,假如應提90萬元,那麼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80/100*100%=80%;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80/90*100%=88.89%。
3、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為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准備金充足程度指標包括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和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
4、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⑦ 銀行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如何計算
1.
(1)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附屬資本)-扣除項)/(加權風險回資答產總額+12.5倍的市場風險資本)=其中核心資本
(2)核心資本包括:實收資本或普通股、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和少數股權;
(3)附屬資本包括:重估儲備、一般准備(即上面說的1%的那個)、優先股、可轉換債券、混合資本債券和長期次級債務。
(4)如果專項准備和特種准備2項撥備提取不足存在缺口,要與商譽、非自用不動產和對外資本投資一並作為扣減項從分子中扣除。
2.
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為:
(1)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准備金充足程度指標包括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和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
(2)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為一級指標,為信用風險資產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
(3)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為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屬二級指標。
(4)貸款損失准備是當存在客觀證據表明貸款發生減值,按貸款損失的程度計提的用於彌補專項損失、尚未個別識別的可能性損失和針對某一國家、地區、行業或某一類貸款風險所計提的准備。銀行在期末分析各項貸款的可收回性,並預計可能產生的貸款損失。
⑧ 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帳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應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
依據《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撥備覆蓋率是實際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對應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比率,該比率最佳狀態為100%。撥備覆蓋率是銀行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考察的是銀行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
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為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准備金充足程度指標包括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和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為一級指標,為信用風險資產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為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與應提准備之比,不應低於100%,屬二級指標。
貸款損失准備是當存在客觀證據表明貸款發生減值,按貸款損失的程度計提的用於彌補專項損失、尚未個別識別的可能性損失和針對某一國家、地區、行業或某一類貸款風險所計提的准備。銀行在期末分析各項貸款的可收回性,並預計可能產生的貸款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