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說,買入價就是買入一種貨幣的價格,賣出價就賣出一種貨幣的價回格。
外匯交易,就答是以一種貨幣去購買另一種貨幣的行為。通常我們在進行外匯交易中要付出點差,導致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差異。
以3點差的英鎊兌美元報價是1.4685/1.4688來舉例:
如果建一張看漲英鎊的合約(買單)的話,表示我們願意以1.4688美元的價格買進1英鎊。這個1.4688美元就是一英鎊的買入價。
此時如果建一張看跌英鎊的合約(賣單),表示著我們願意以1.4685美元的價格賣出1英鎊,這里1.4685美元就是一英鎊的賣出價。
如果還有不明白,歡迎向我了解。
英國興業投資公司是受英國金融管理服務局FSA監管的交易商(監管號186171),有著三十年的歷史,能交易幾乎所有外匯,貴金屬,能源,股批期貨的品種。外匯直盤固定3點差,黃金0.5美元(50點),無任何滑點。資金安全,平台穩定,下單執行速度快。歡迎開戶咨詢!
② 外匯交易的報價方法知多少
外匯的報價方式有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和美元標價法三種。
(1)直接標價法,是以外國貨幣為基準的表示方式,即是說一個單位的外國貨幣,可以兌換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以外幣作為基準貨幣。即貨幣對的「前者」如USD/JPY中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JPY)、瑞士法郎(CHF)、加元(CAD)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USD /JPY:報價為94.50/94.55即表示投資者用一美元可買入94.50日元,賣出價為94.55日元。
(2)間接標價法,是以本國貨幣為基準的,即是說一定單位本國貨幣能兌換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EUR)、英鎊(GBP)、澳元(AUD)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EUR/USD:報價為1.4240/1.4245即表示一歐元的買入價為1.4245美元,賣出價為1.4240美元。當你站在貨幣對所對應的兩個國家的角度不同時,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會產生變化。上述均為非美角度。
(3)美元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都是針對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之間而言的,相對於其他兩個國家或者個外匯市場而言,,本幣以外的貨幣或者外匯則無法用直接或間接標價法來表示。此時則以一種國際上的主要貨幣或者關鍵貨幣為匯價標准作為標價方法,即美元標價法。
③ 銀行外匯買賣報價怎麼看
匯率價格表抄示方法--標價作為貨幣價格的匯率,要比普通商品的價格復雜一些,現在,國際上主要通行兩種標價方法: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個單位的外國貨幣表示若干本國貨幣的方法。也就是說,就是將外國貨幣當作商品,而本國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如一美元等於8.27元人民幣,對於中國來說就是直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該收取多少單位的外國貨幣。也就是說,本國貨幣被當作商品,用外國貨幣的數額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充當了價值尺度。如1英鎊等於1.7美元,對於英國來說,就是間接標價法。目前世界上使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不多,主要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
採納哦謝謝
④ 外匯匯率中間價是怎麼算出來的
幣種 匯買、匯賣中間價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發布時間
美元(USD) 623.05 621.80 616.82 624.30 2013年01月版04日 15:28:10
以上為工行權100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報價。
按此報價為例,
美元的賣出價是624.30,現鈔價與現匯價相同。
美元的現匯買入價為621.80。
美元的匯買、匯賣中間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2
即,美元的匯買、匯賣中間價=(621.80+624.30)/2=623.05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⑤ 看外匯買入 或賣出怎麼計算匯率啊
匯率的標價方法折算兩個國家的貨幣,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存在著外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quotation)。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叫做直接標價法(directquotation)。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義大利的里拉等,現在有時以100,000或10,000作為折算標准。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叫做間接標價法(indirectquotation)。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買入匯率、賣出匯率與中間匯率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就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商業銀行等機構買進外幣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買入匯率」(buyingrate),也稱「買價」;賣出外幣時所依據匯率叫「賣出匯率」(sellingrate),也稱「賣價」,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相差的幅度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國不盡相同,兩者之間的差額,即商業銀行買賣外匯的利潤。買入匯率與買出匯率相加,除以2,則為中間匯率(medialrate)。
⑥ 怎麼通過外匯牌價算匯率
(1)、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 )(參考「應付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直接標價法與商品的買賣常識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標價法就是把美元外匯作為買賣的商品,以美元為1單位,且單位是不變的,而作為貨幣一方的人民幣,是變化的。一般商品的買賣也是這樣,500元買進一件衣服,550元把它賣出去,賺了50元,商品沒變,而貨幣卻增加了。
(2)、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參考「應收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成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匯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705即1歐元兌0.9705美元。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
(3)、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匯率漲跌的含義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種貨幣的匯率和說明其匯率高低漲跌時,必須明確採用哪種標價方法,以免混淆。
(4)、美元標價法又稱紐約標價法,是指在紐約國際金融市場上,除對英鎊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他外國貨幣用間接標價法的標價方法。美元標價法由美國在1978年9月1日制定並執行,目前是國際金融市場上通行的標價法。
⑦ 什麼叫外匯買入價, 賣出價和中間價
賣出價(Sellprice)就是賣出基礎貨幣,同時買入結算貨幣的價格。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價格。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買賣價之間的差額是外匯銀行的手續費收益。
外匯買入價是「外匯賣出價」的對稱。亦稱「買入匯率」 。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買進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匯摺合本國貨幣數額較少的價格為買入價。即銀行買入外幣時付出的本幣數額。
中間價,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價格差,就是「點差」。買入價比賣出價要高,原因是您需要從外匯經紀商那裡買賣貨幣,經紀商為您提供了服務,就要收取「服務費」。
外匯中間價亦稱「外匯中間匯率」 。是外匯買賣價的平均數。其計算公式是:(外匯買入價+外匯賣出價) / 2 =外匯中間價。外匯中間價在西方常用於對匯率的分析,報刊報道匯率也用中間價。我國外匯牌價的中間價用於清算貿易和非貿易從屬費用的結算,不對外公布。
(7)外匯買賣價格怎麼算價的擴展閱讀:
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並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兌換外幣才是外匯,因為外匯的實質是國際支付手段,如果某種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它就不能成為國際支付手段。通常有現匯戶和現鈔戶之分。
外匯中間價又叫中間匯率,是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平均數。
計算公式為: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⑧ 請問買賣外匯分別看哪個價啊
保證金外匯:先開戶,獲得帳號和密碼,再入金就可以操作了
外匯可回以買答漲也可以買跌。拿買漲來說吧,你入市就點買,價格漲了你就賺錢,當你賺夠了想出來就點平倉。
這就是你的交易過程。如果你想出金,寫個申請給平台,平台就會將你的錢打到你的帳戶。那你的錢就在你銀行的帳戶里了,一般都是以時實匯率兌換
⑨ 銀行外匯的買入價和賣出價怎麼確定的
1、買入價:
買入價 :該價格是市場在外匯交易合同或交叉貨幣交易合同中准備買入某一貨幣的價格。以此價格,交易者可賣出基礎貨幣。位於報價中的左部,例: USD/CHF 1.4527/32, 買入價為1.4527,意為銀行買入1美元願付出1.4527瑞士法郎,於此相應投資者賣出1 美元,收入1.4527 瑞士法郎。
買是站在銀行角度來說的,買就是銀行買,即我們把外幣交給銀行,換回人民幣.
不同標價方法下買入價的含義不同。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指銀行買入一定的外幣而付給顧客的若干本幣數。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買入價是較小的數,即買入外幣時付給顧客較少的本幣。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前;在間接標價法下,買入價指銀行買入若干個外幣而付給顧客一定的本幣數。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買入價是較大的數,即買入較多的外幣時付給顧客一定的本幣。因此,在間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後。
2、賣出價:
賣出匯率也叫外匯賣出價、賣出價。是外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所以賣出匯率又被稱為進口匯率。
賣出匯率,即賣出價。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後一個數字(即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在採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願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
⑩ 外匯匯率中的買賣價是怎麼決定的,什麼意思
銀行根據國際外匯市場行情,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報價。個人外匯買賣的價格是由基準價版格和買賣權價差兩部分構成。買價為基準價格減買賣差價,賣價為基準價格加買賣價差。因受國際上各種政治、經濟因素,以及各種突發事件的影響,匯價經常處於劇烈的波動之中,因此客戶在進行個人實盤外匯買賣時,應充分認識到風險與機遇並存。
國內外匯交易商的買賣價的報價,是從銀行拿到相應的報價之後,加上自己的成本,然後報價給投資人的。